书城成功励志礼仪金说6:社交礼仪
3060800000010

第10章 行见面礼的你 (2)

其二,举手。它的具体做法,是向朋友们打招呼致意,通常不必作声。只要将自己的右臂抬起,向前方伸直,轻轻摆摆手即可,不需要反复地摇动。以举手致意作为见面礼,适用于与自己距离较远的熟人相逢之际。

其三,点头。用点头作为见面礼,大多适用于自己与对方不宜交谈的场合,例如,会议或会谈正在进行,行进在人声嘈杂的街道上,或是置身于影剧院或歌舞厅之中。与仅有一面之交者在社交场合相逢,或是与相识者在同一场合中多次见面,点头也可以大派用场。

在国外,信仰伊斯兰教的女士按照其教规规定,不能与男士握手,但对对方点头为礼则往往尚可。美国人虽然大都不拘小节,但其初次与人见面时,点头礼用得也不少。

点头为礼的正规做法,应是用头部向下稍许晃动一两下,并同时目视被致意者。不必把头高高扬起,用鼻孔“看”人,或是头部晃动的幅度过大,点头不止。

业已指出,点头礼多用于不宜高谈阔论的场合。但如果双方距离很近,并且有可能交谈,则不妨调低音量谈几句话,否则便不近人情。

其四,微笑。所谓微笑,一般指面含笑容,是不显著、不出声、不露齿的笑。在社交活动中,它可以替代其他见面礼,向友人“打招呼”致意。具体而言,它可以用于同不相识者初次会面之时,也可以用于向在同一场合反复见面的老朋友“打招呼”之际。

微笑的要旨,是要求真诚、自然、朴实无华。笑得夸张变形,或是在待人接物时一面强作笑颜,一面满脸晦气,都会有悖与人为善的初衷。

其五,欠身。它的具体做法是:全身或身体的上半部分在目视被致意者的同时,微微向前倾斜一下。它意在表示对他人的恭敬,适用的范围比较广泛,可以向一个人欠身致意,也可以向几个人同时欠身致意;可以站着向他人欠身致意,也可以坐着向他人欠身致意。

欠身为礼时,双手应当保持“空置”状态。不应拿着东西,或插在口袋里。

此外,在一些场合,男士往往会向女士脱帽行见面礼。

脱帽礼具体做法如下:戴着礼帽或其他种类有檐帽的男士,遇到友人特别是女士时,应微微欠身,用距对方较远的那只手摘下帽子,并将其置于与肩膀平行的位置。这样做显得姿势优雅,同时也便于同对方交流目光。唯有离开对方时,脱帽者才可使帽子“复位”。

若是在室外行走中与友人相遇,可以其他见面礼向对方致意,也可以一言不发行脱帽礼。此刻行脱帽礼不用真的摘下帽子,只要用距对方较远的那只手轻轻把帽子向上掀掀,就可以了。遇到男士行此礼,女士应当以适当的方式向对方致意,但女士是不行脱帽礼的。

上述各种见面礼的具体使用,在同一时间里面对同一个人的时候,通常只选用其中的某一种,也可以数种并用。例如,致意、点头、欠身、微笑等等,都是可以一气呵成的。关键要看对方是谁,以及你想将自己对对方的友善之意表达到何种地步。

亲友之间相见,特别是在春节团拜、登门拜访、致以祝贺、开会发言时,还可以行拱手礼。拱手礼的具体操作方法是,行礼者首先立正,两手合抱前伸,然后弯身,并将合抱的双手上下稍作晃动。行礼时,可向受礼者致以祝福或祈求,如:“恭喜发财”、“请多关照”,等等。

最后,我们还要谈一谈目前国外常用的见面礼。

当你参与涉外活动时,或许也会像前面提到的张芳小姐一样,碰到一些自己闻所未闻、不知以何相对的“洋”见面礼,其中比较著名的,除亲吻礼之外,还有拥抱礼、吻手礼、鞠躬礼、合十礼、跪拜礼、吻足礼、碰鼻礼,等等。为了方便您今后参加社交活动,下面对这些国外常用的见面礼也简略地介绍一下。

其一,拥抱礼。在欧美各国,人们在见面或告别之时,经常使用拥抱礼。拥抱礼的标准做法是:双方正面站立,各自抬起右臂,将右手搭放在对方左肩之后。左臂下垂,左手扶住对方的右后腰。双方各自首先向左侧拥抱对方,然后向右侧拥抱,最后再次向左侧拥抱。

这种做法过于正规,在普通场合大可不必如此讲究,重要的是要将自己的热情友好之意表达出来。西方人在商务往来中并不使用拥抱礼。阿拉伯人是使用此礼的,但仅限于同性之间使用。

其二,吻手礼。它实际上是欧美男士在较为正规的社交场合,以亲吻女士手背或手指的方式,表示敬意的一种隆重的见面礼。它的具体做法是:男士行至女士面前,首先立正欠身致敬,然后以右手或双手轻轻抬起女士的右手,同时俯首弯腰以自己的双唇靠近它,最后用微闭的嘴唇象征性地轻轻触及一下女士的手背或手指。

行吻手礼仅限于室内,在街道上或是车站、商店等公共场合均不适用。对未婚少女是不行此礼的,它主要被男士用于向自己敬爱的已婚妇女表示崇高的敬意。

吻手礼的吻只是一种象征,故要求干净利索,不发声响,不留“遗迹”。若在行礼时大吻特吻,甚至咂咂作响,或把唾液留在对方手上,都十分无礼。行此礼的特定部位应是女士的手背或手指,绝不允许“超国界行动”去吻女士手腕以上的部分。

在波兰、法国和拉美的一些国家里,向已婚女士行吻手礼,是男士有教养的一种标志。在一般情况下,中方女士遇到外方男士在社交场合向自己行吻手礼,是可以接受的。若推搡奔逃,或是面红耳赤地不知所措,会使对方感到丢面子。

其三,鞠躬礼。在朝鲜、韩国,特别是在日本,人们以鞠躬作为见面礼。鞠躬,意即弯身行礼,是对他人郑重其事地表示尊重与敬佩的一种方式。以日本为例,虽然人们见面时都行鞠躬礼,但不同的弯身程度表示的尊敬程度并不相同。

对同事或平辈行鞠躬礼时,应立正站好,背部挺直,双手分别贴放在双腿两侧,随后弯身低头。对他人表示敬意,或是对长辈或上司行鞠躬礼时,弯身的幅度要更大一些,行礼者的双手应放在双腿正面,随着弯身将手指尖下垂到大腿中部为止。向名人、贵宾或有恩于己的人士表示特别的敬意或感激时,行鞠躬礼者弯身的幅度最大,其双手的指尖应直至双膝为止。

行鞠躬礼时必须脱帽,口中不能含有香烟或食物。此外,礼毕直起腰时,双眼应有礼貌地注视一下对方,以示一心不二。

其四,合十礼。它一般又叫合掌礼,在东南亚和南亚信仰佛教的国家里十分流行。它的做法是:手掌在胸前对合,五指并拢向上,手掌向外侧稍许有些倾斜,然后欠身低头,并口诵:“佛祖保佑!”

通常行合十礼的双手举得越高,表示对对方的尊敬程度就越高。向一般人行合十礼,合十的掌尖与胸部持平即可。若是掌尖高至鼻尖,那就意味着行礼者给予了对方特别的礼遇。唯有面对尊长时,行礼者的掌尖才允许高至前额。

在以合十礼为见面礼的国家里,人们认为合十礼比握手礼高雅,而且要卫生得多。因此当有人向你行合十礼时,还是用同样的方法回敬对方为好。

其五,跪拜礼。日本、朝鲜、韩国以及东南亚各国曾流行过跪拜礼,而今在缅甸等国它依旧是人们常用的见面礼。缅甸人见到长辈、老师、学者、上司,不管与对方熟悉的程度如何,只要他是坐在地板上,就要对他行跪拜礼。

缅甸人行跪拜礼的最高档次是:行礼时,必须五体投地,即行礼者的双手、双肘、双膝、双脚和额头等五个部位同时触地。它适用于对父母、师长、僧侣行礼之时。

其六,吻足礼。在尼泊尔、斯里兰卡、也门以及波利尼西亚,吻足礼十分盛行。晚辈拜见长辈、子女见到久别的父母、庶民晋见王族成员时,亲吻对方的脚面,这就是所谓的吻足礼。

近年来,在这些国家的年轻人之中时兴以象征性的吻足礼来取代正宗的吻足礼。它简单易行,行礼者只要跪下来用右手摸一下地,再摸一下自己的额头,就不必“亲近”别人的脚面了。

其七,碰鼻礼。所谓碰鼻礼,目前主要盛行于西亚与北非的沙漠地区,新西兰的毛利人也喜欢用它作见面礼。碰鼻礼的程序无多,行礼时双方只须先互碰一下额头,再轻轻接触一下鼻尖,就等于互致问候了。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别看见面礼多种多样,而且其各自的具体讲究也不尽相同,但最重要的是,行礼者要做到心中有底,动作规范,真诚热情,用心专一。你说对吗?

有关行见面礼的礼仪规范,我们暂且就谈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