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礼仪金说6:社交礼仪
3060800000016

第16章 写信的你 (2)

拜读一封来信,好比在社交场合会晤一位老朋友,如能得到一声问候,无疑会非常高兴。一般来说,问一声“你好”,或是同时再问候一下收信人的长辈、配偶、恋人及其家人,就可以了。有些问候,如“最近身体好吗?”“您正忙什么呢?”“工作顺利吧?”不大适合用来问候与自己关系一般的收信人。

其三,祝辞。

信写到最后,该向收信人说一声“再见”了。用在信末的祝辞,就是写信人用来祝福收信人的道别语。祝辞根据习惯应分为两行书写,第一行前面要空上两格,第二行则必须顶格而书。

祝辞的内容应以吉祥如意的词句为主,例如:“祝新年愉快!”“祝君阖家欢乐!”“顺颂春祺!”“恭祝夏安!”“此致敬礼!”“恭叩慈安”等等,都是人们常用的祝辞。

其四,署名。

一般而言,私人信件都要署名,无缘无故地发出匿名信是不礼貌的行为。署名通常写在祝辞下一行的右侧。收信人若系长辈、亲属,不必写上自己的姓氏。收信人若是关系一般的朋友,特别是异性的时候,则务必要署以自己的全称,即连姓带名一道写出来。

为了更好地向收信人表达敬意,在署名的前后还可以加上一些适当的连带语。对长辈,可以写“侄女某某谨叩”、“后生某某谨上”。对平辈,可以写“你的朋友某某”、“某某书”。对晚辈,可以写“某某字”、“某某示”,等等。在一般情况下,不宜在自己的署名前加上“你的同志”、“战友”、“友”等词语。

写给外宾的信件,应在自己的署名前加上“你的真诚的”、“你最诚挚的”、“诚恳的”等词语,它们绝不是可有可无的。

私人信件的内容不必拘谨,你完全可以在信中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使之具有自己的鲜明个性。然而每一个有教养的人都不应当在信中只谈论自己,而对收信人的情况漠不关心。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讲,在信中适当地表示出自己对收信人的关心都是必要的。

通常,私人信件的内容应当尽可能地“报喜不报忧”。多向亲友谈谈自己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生活如意,使之为自己而高兴,总比把信件写成了“诉苦信”,让收信人替自己分忧,更受欢迎一些。

在信中,不宜涉及国家机密、他人的是非以及一切庸俗、低级、下流、无聊的内容。

写给亲友的信件可长可短,在信件内容的“长度”方面并无特殊的规定。不过有可能的话,写得长一些,总比写得太短了要强。若因某种原因不欲多写,亦无不可。但是千万不要在信中搞“此地无银三百两”,写上一句“今天太忙了,只能就此搁笔”,或“实在抱歉,我得开会去了,那么再见吧”,这样自欺欺人,反而显得自己不诚实。

鉴于私人信件的内容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个人隐私,因此任何人都不能私藏、私拆、偷看别人的信件。私自扣压别人的信件逗闷子,是一件很没有意思的事情。

我国的宪法明文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受到保护。即使是不经允许拆看亲友、家人或子女的信件,也是违法的行为。

收到他人的信件后,应妥善地加以保存。不要乱扔乱塞,或是用来垫碗、包东西。要是友人向自己倾诉心声的信件被家里不懂事的孩子偷出去叠飞机玩,或是当众宣读。对寄信人是很不礼貌的。

若收到的信件没有什么保存的价值,应亲自予以销毁;有价值的话,未经寄信人的许可,也不能随随便便将其广为传阅,或是公开发表。

私人信件通常应当秘不示人,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社交礼仪的原则。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收发出的信件大致上有平信、挂号信、航空信、特快专递、明信片等几种。

平信的内容最自由,但其速度较慢,且不允许在信笺之内夹放钱币、票证等贵重物品。

寄发重要文件时,以挂号信最为安全。

要是想使信件尽早到达收信人手中,可以寄航空信或特快专递,其中尤其以特快专递的速度最快。

明信片又有普通明信片、风景明信片、贺年明信片之分。前一种不宜用以表白个人隐私,而后两种则只适用于问安和致贺。其共性是书写与邮寄比较方便,特别适合于长话短说。

凡此种种,可由写信人根据各种信件的特点来做出自己的选择。

信写好后,若非明信片,需经折叠,方可放入信封。折叠信笺,最忌字迹朝外地反折。正常规格的信笺,均可一分为三、自下而上地折叠。这样收信人在取出信笺展阅时,首先看到的就是对他的称呼。信笺过大,可以先横后竖地折叠。信笺过小,对折也是可以的。但是,折叠好的信笺装入信封后应在信封两端留有余地。要是信笺把信封顶得满满的,收信人拆封时,就可能会损毁信笺。

不要把信笺折叠得花样倍出。因为在这方面有着不少特殊的讲究。折叠的式样越复杂,就越有点神秘兮兮的意味了。

在信封上,除了邮政编码、收信人与寄信人的地址、姓名之外,一般不适宜书写其他内容。唯有以下几种情况属于例外。

一是寄往收信人工作单位的信件,可注以“私人信件”,以免被其他人当作公函拆阅。要是把信寄到收信人家里,则无此必要。不然就会给收信人的其他家庭成员以不受信任的感觉。

二是在托人转交的信封上,应写上“烦交”。

三是把信件寄往收信人下榻的宾馆、旅社、招待所时,可写上“请留交”。

四是朋友业已搬迁,而给他的信件仍寄往原地址时,应写上“如地址变动,请代转”或“若代转困难,烦请退信”,以防自己的信“泥牛入海无消息”。

收信人的地址应书写清楚,越详尽越好,免得自己寄出的信件不能及时到达收信人的手中。

在收信人姓名之后,可以一字不写,也可以写上“先生”、“同志”的字样或其职称。但切勿写上什么“奶奶”、“爸爸”、“阿弟”等亲属称谓,因为它主要是给邮递员看的,没有必要让人家邮递员与收信人“过分亲近”。

在收信人姓名之后,还可以写上“亲启”等字样。“安启”用于直系尊长,“钧启”用于其他长辈,“大启”用于平辈,“手启”用于晚辈。“台启”可以广为使用。对自己的子女,则以使用“收”或“手拆”为宜。在此处什么都不写,也是可以的。

在一般情况下,寄信人的地址、姓名不应予以省略。有人爱用“内详”来替代,孰不知这样写有些故弄玄虚之嫌。

信封上寄信人的姓名应写上全称。一旦需要退信,便不会遗失。

在寄信人姓名之后,有时可写一个“缄”字,以表示“封闭信封”。在“缄”字后面再加上一个“寄”字,也可以。寄给尊长的信件,应写上“谨缄”,以示恭敬。由于明信片不使用信封,故此不能在明信片上写“启”与“缄”字,而应代之以“收”与“寄”。

张贴邮票时,应将其端端正正地贴在信封上指定的位置——信封正面的右上角。不要把邮票贴在信封反面的封口处,或是在信封正面贴得歪歪斜斜的。且不说邮票的贴法也有不少的寓意,单是能否使其“按部就班”这一点,就关系到自己是否尊重邮政职工,会不会给他们增添不必要的麻烦的问题。

有关写信的礼仪规范,我们暂且谈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