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礼仪金说7:外事礼仪
3060900000033

第33章 在美国的你

大家好!在这一篇里,我将介绍一下你在美国时所需要注意的具体的风俗习惯与礼仪规范。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作为一个移民的国家,它容纳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口。其中白人约占75%以上,黑人约占13%。此外的,就是土著印第安人、华裔、犹太人,以及其他各民族、各人种。

在美国,你对有色人种的谈论不可不小心一些。因为在那里,事实上的种族歧视和成见还未消除。

美国人的姓名五花八门,难以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就总体而言,其名字由三部分组成:名字(叫名),父名,姓氏(家名)。其中父名往往是以一个字母来代替,如“弗兰克林·D·罗斯福”。

在美国,你经常会发现有些人的姓名后面有一个“Jr.”,其意为父子同姓同名,而这是儿子的名字,可译为“小”,并应加在全名之首。

目前,美籍华人的名字,大多使用的是汉语拼音,但也有采用汉语姓、英语名者。

在美国这个崇尚自由的国家里,你可以在称呼别人时随便一点。他们多喜欢直接称呼你的名字。在社会上,至多用“先生”、“小姐”、“夫人”等称法,但通常它们都是不与名字相连的。

在学校,人们一般是不使用“老师”这个称呼的。对于男教师你可以称之为“先生”;对女教师,你就更可以亲密一些,直接称呼其芳名或姓氏。

在美国,当你与女士们交往时,现在用得最多的就是“女士”这个称法了,这是最保险的。当你对对方婚姻状况不了解时,这个称法最有用。

初次与美国人相见,你可以先称其为“先生”、“女士”,以示尊重。进而与其进行交谈时,你往往就可改口称其姓氏了。谈上几分钟后,那你就干脆直呼其名吧。有时,对方往往会自己主动地告诉你该怎么称他。不过,你也不要过于放肆。可以随便一些,并不等于你可以完全无礼。对于年长者,你应当先等其自己提出之后,再去直呼其名。

异性之间交往也是这样。在叫女士名字前,你还是应当有一些绅士风度,先征求其意见。只要她点头了,你就可以自然地叫她的名字了。一般来说,未经对方同意就直呼其名,不能说是美国人所喜欢的称呼方式。

当你被别人介绍,或别人被介绍给你时,往往大多是连名带姓,需要全称一起使用。

对于某些职业的人员,你可以将其名字和职业连起来称,如“哈利医生”、“史密斯律师”等。而一些行政职务,则大多不应当与名字连在一起称呼。

目前,美国的青年一代,往往连“先生”、“女士”等称呼都快废除了。他们觉得:这些都过于正规了。最随便、最自然的,就是称其名。当然,你初次与人接触,在不知对方倾向的情况下,还是稍微礼貌一些吧。

平时,美国人的确是不太拘泥于礼节。初次见面,你最有可能只是“收到”对方真诚的一笑,并伴之以一声美国正宗的“嗨”,或“哈罗”,仅此而已。此外往往手也不握了,“先生”也不称了,“小姐”也不叫了。

同样,在一次聚会结束,或业务会议散会时,美国人也多半不会同每个人一一道别、握手。那时他们往往只向大家挥挥手,道一声“再见”,然后就各奔东西了。只有在较正式的场合,他们才会认真地握一握手。此时,大多应当由主人、长者、有身份者和女士首先伸出手来,你再去握也不迟。

美国人讲求平等,普通人如此,那些身份高者亦以平等和普通为荣。在美国,有些场合会有贵宾席,但该去那里就座的人大多不愿去坐,这与讲求荣耀的英国人正好相反。美国人只有吃饭时,才必将贵宾置于男主人或女主人的右面,即所谓“以右为尊”。

美国人往往很健谈,这与北京人的爱聊倒是十分地投合。他们也很爱争论,但你一定要注意: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话。当别人说话时,你应当礼貌地直视其双眼,以示尊重,否则人家会以为你对他的话反感。

与此同时,你也不必过分地凑到人家面前去,那是同崇尚独立的美国人性格相冲突的。有时,在谈话中你会发现他们突然默不作声了,这并不是说在某一问题上同意了你的观点,而多半是他们认为再与你争下去就不礼貌了。

在美国,你同他们聊天时,对于那些涉及个人的“私事”,如年龄、婚姻、收入、宗教、投票等,你最好少问,因为他们肯定是不愿告诉别人的。此外,你一定会记得:在中国,我们总爱称中年人为“老王”、“老张”,以示其成熟、稳重,可要是在美国如此这般你就惨了。首先,你不能将其变老了。其次,你更不能询问其年龄。对于女士而言,就更是如此了。无论她们青春正少,还是徐娘半老,都会对自己的年龄讳莫如深。你又何必去弄得红颜色变呢?

在美国人家里做客时,你的随便应当相对注意一些。他们的个人卧室、办公室等处,都是不许别人随便进去的。即使在其房内,你也不要乱翻壁橱、桌子、抽屉,或者桌上的信件文稿等物。如果你一定想进去,应该先征求主人的意见“我可以进去吗?”得到允许之后,你再进去。

与此相关,当别人正在阅读什么时,在别人不知你已到场的情况下,你不要从别人背后去偷看,那样肯定是会令对方生气的。他那时会认为你不尊重他。

如果美国人请你吃饭,你完全可以不送礼,不送花。如果你去美国人家里度周末,或小住一些日子时,那你就应该“偏心”一点,给女主人带去礼物。美国人通常是重情而轻礼的,一本书、一盒糖、一瓶酒……,都是受欢迎的礼品。

当然,在节日里,你最好能给人家送一点礼物,并且把它包装得好一点。他们多半会当着你的面把礼品打开,并同时热烈地感谢你的情谊。

在美国,你若是将别人的礼物来个“旧式”或“英式”的私下处理,即不当场拆封,则美国人多半心里会很不高兴。

美国是一个快节奏的国家,美国人平时的生活也是紧张的。你对此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往往在国内适应了那种慢吞吞的节奏,初到美国时,总是难以相信他们竟然那么快地说话、办事、吃饭和谈恋爱。

你在美国办事情,赴约一定要准时,上班则更要准时。他们办事非常讲效率。如果你同美国人约会时因故迟到15分钟以上,那就最好先通知对方。

平时,美国人的衣着往往是非常随便的。他们对于衣服的面料、式样和剪裁通常都不是太在意。当你走在马路上,衣冠楚楚者是颇为少见的。一到夏天,不论男女,往往都是短袖、T恤、牛仔裤、旅游鞋等便装,显得一身帅气。在美国,绝大多数人对衣服的要求是:保暖、口袋要多,并且一定要耐脏。这都是他们图方便、省时间的生活习惯的一种具体体现。

在美国人的日常服装中,夹克、牛仔裤、背心(马甲)最具其特点,其中又以牛仔裤最具代表性。它甚至可以说是最正宗的、饱含美国文化的、美国人的“国裤”。现在牛仔裤已成了全世界最流行的时装,即使在英国这样保守的国家,上至公主、下至平民,也都爱穿它。

当然你也不要曲解其“穿着随便”的含义。在一些比较正式的场合,美国人也大多都会穿上西服、系上领带。它是在美国最为标准的礼服。至于一些富贵阶层和名人,那就更讲究其穿着了。他们讲求名牌、追捧名师设计、占有特别版的服装,处处都要与众不同。

在美国你还会发现:人们的衣服往往是随和而多变的。平时,美国人极其讲究卫生。这一点,通常具体体现在他们几乎天天都要换洗自己的衣服上。据说,在美国的大学里,没有一个教授或学生会连续两天穿着同一件衣服。当然信不信由你。

我给你的建议是:自己的衣服并不一定每天都换,但一定不要穿脏衣服。在夏天,最好能天天换衬衫和T恤。如果你爱系领带,则你的同一条领带最好不要连续使用两天。此外,衬衫、内衣、袜子等,都必须每天一换。

美国是一个“运动的国家”。美国人爱玩,更爱好运动。各种体育活动,在那里都有其极广泛的爱好者。

篮球、橄榄球,目前都被称为“国球”。一到比赛季节,那种狂热和全民观赛的气氛,往往会令人非常感动。

在美国,饭店里的餐厅要比专营餐厅里的价格贵,而且饭菜的量小。在其街头的多数餐厅里,通常花上几个美元就能吃上一顿。而要是在快餐厅里,价格就会更加便宜一些。

在美国,人们在中午大多是简单地吃一点东西就可以了。只有到晚上,人们才会美美地吃上一顿。但它往往也不过只是一两道菜,加上一些点心、水果,并且再喝一点酒而已。平时,他们最爱吃的大菜是猪排、牛排。

在那里用餐时,你应当适当地注意其餐具的具体用法。他们也是左叉右刀。但与英国所不同的是,你在美国应将该切的全部切好了,放下餐刀后,再用右手拿着餐叉开吃。你可千万别用餐刀来吃东西。

在美国,你可以喝到各种饮料,有的还含有酒精。他们喝东西时,大多喜欢来点冰块,所以你若是不喜欢,一定要事先声明。至于对含酒精的饮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喝到的。美国所有的州都规定,只有在21岁以上者才有此权利。

平时,美国人也爱喝茶。不过他们为了节省时间,就同速溶咖啡在美国最受欢迎一样,他们往往爱喝速溶茶。

近年来,美国人的饮食习惯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已有许多美国人开始喜欢吃中餐了。

在那里,你也许会因其年轻人比较随便,所以就认为美国人并没有什么禁忌,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总体上讲,美国人平时也是有一些话不能讲,有一些事不能做的。

“在美国你可以谈性,可以骂总统,但你绝不可以谈论钱;更不能开口借钱。”这是一句在美籍华人中广为流传的话。事实上,以上这三方面都是不宜谈论的;其中又以少谈论钱为最甚。在公开场合,你一定不要同美国人讨论收入、薪金或别人的私有财产等。至于所谓的性自由问题,在美国你也不要在公开场合乱讲一气,否则别人可能说你下流、庸俗,甚至有个别古板一点的人会去告你一个“性骚扰”的罪名!

对于那些宗教信仰比较虔诚的美国人而言,你切切不可在其面前发表一段“无神”的高论。他们最忌讳别人轻率地谈论上帝。

虽然说多数的美国人平时举止随便,但其却极其富有公德心。在大街上,极少有随地吐痰者。对于那样做的外国人,他们有时会上来制止。他们非常注重维护自己的环境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