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哈佛家训ⅴ:积极心态的力量
3064500000035

第35章 成功近在眼前 (4)

有一次,兰德给他的女儿照相。小姑娘不耐烦地问:“爸爸,我什么时候才能看到照片?”这句话触动了兰德,经过多年的研究,他终于发明了瞬时显像照相机,取名为“拍立得相机”。这种相机能在60秒钟洗出照片,所以又称“60秒相机”。

拍立得公司1937年刚成立时,销售额为14.2万美元,1941年就达到100万美元,1947年则达到150万美元,为10年前的10倍。“拍立得相机”投入市场后,使公司销售额从1948年的150万美元猛增至1958年的6750万美元,10年里增长了40倍。

然而兰德并不就此停步,后来他又制造出一种价格便宜,能立即拍出彩色照片的新相机。兰德说:“一个企业,不仅要不断地推出新产品,改善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方便,而且要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办。这样,企业就不会停滞不前,将永远充满活力。” 当人们问兰德有什么成功奥秘时,他只是笑笑说:“我相信人的创造力,它的潜力是无穷的,我们只要把它挖掘出来,就无事不成。”

每个人都具有上帝赋予的非凡的创造力,只是这种潜能需要得到适时的激发;如果你是一个善于观察与发现平凡生活中不平凡事件的人,那么这种能力常常能令你脱颖而出。

生存的智慧

对勇气的最大考验,就是看一个人能否做到败而不馁。

——英格索尔

意大利裔美国人李·亚柯卡可能是亨利·福特与阿尔夫雷德·斯隆之后最优秀的汽车公司老板了,而且经历传奇——年纪轻轻便成了福特汽车公司的总裁,创造几十亿美元的利润,随后又在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濒临倒闭之时令其扭亏为盈。

亚柯卡在上小学时,曾因自己的移民身份遭受到同学们的歧视,但他内心深处却继承了父母那不屈不挠的生活态度。

亚柯卡在校期间学习十分刻苦,成绩也很优秀;他和很多美国小孩子一样,在课余时间经常去附近的市场进行服务,或者到水果店打短工,以赚取一点零用钱。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5岁时,他竟然接受别人的建议,开始致力于汽车生意。他的父亲尼古拉平时不许儿子骑自行车,但当儿子年满16岁时,他却慷慨地使儿子成为整个卑伦顿市第一个拥有一辆福特汽车的小伙子。

亚柯卡从有名的利海大学毕业后找工作时,在20家公司中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福特公司。挑剔的福特公司也看中了这位不平凡的小伙子。但恰在此时,普林斯顿大学为亚柯卡提供了研究生奖学金,亚柯卡便放弃了进福特公司的第一次机会,进入普林斯顿大学进修了政治课和塑料课。1946年8月,爱惜人才的福特公司再次为这位踌躇满志的小伙子敞开了大门,亚柯卡作为一名见习工程师,迈出了他传奇生涯的关键一步。

亚柯卡在学校时学的是工程学,但是在福特公司接受全过程培训的时候,他却猛然发现自己对工程学根本毫无兴趣。于是他主动迈出了关键性的第二步。他选择了到汽车销售部门工作,他那旺盛的精力和聪明才智使他很快地就掌握了汽车销售工作的规律。不久,他就被提拔为地区经理,从此开始了他在福特公司平步青云的上升时期。

在那段日子里,亚柯卡从福特公司东海岸地区经理查利那里学到了很多管理方面的东西。尽管在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全美经济萧条而导致公司裁员,亚柯卡也因此被无缘由地降了一级,但没过多久,他就又被提升为费城地区销售副经理。

1958年,福特汽车受众多汽车公司的冲击,销路不佳。亚柯卡担任费城地区销售副经理期间,福特汽车并不好卖,他便别出心裁地提出分期付款的销售计划:允许顾客在支付80%的车款后分三年将余款付清——这正是今天汽车金融信贷的前身。 这一销售办法大获成功,也很快被福特公司定为全国性销售策略的一部分。亚柯卡也为此连获提升。1960年,亚柯卡接任公司副总裁和福特部总经理的职位,当时年仅36岁。

但是,1970年,46岁的亚柯卡成为福特汽车公司总裁后,由于和福特家族继承人的矛盾激化,终被解雇。一怒之下,他转投克莱斯勒公司。上任几个月,突然爆发伊朗危机,油价上涨一倍。美国遭受了50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亚柯卡的拯救策略是:降低管理层年薪;将坦克事业部出售给通用汽车公司,并通过裁员和精简机构每年为公司节省开支5亿美元。另外,在一片反对声中,亚柯卡向政府申请10亿美元的贷款担保。

意外获得15亿美元担保后,亚柯卡有机会再次展示他对汽车市场的敏感:漂亮小巧且节省汽油的K型车带来了100万辆的销量。这笔收入成为研发新车型的资金,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从此踏上正轨。

适当的放弃也是一种生存的智慧,毕竟人生就是由无数项选择组成的。无论是自己选择的道路,还是被动受到的筛选,只要勇于承担风险与责任,生活就不会辜负任何人。

无识毋宁死

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尔

18世纪,俄国有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叫罗蒙诺索夫。他生长在俄国北方的一个渔村,是一个渔民的儿子。他八岁丧母,十岁时父亲又娶了继母,从此他从早到晚都在咒骂声中度过,整天干着繁重的家务活。凶狠的继母只要看见小罗蒙诺索夫手里拿着书本,就立即上前夺过来,撕个粉碎。可怜的小罗蒙诺索夫只好趁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一个人躲到屋后的一间板棚里,靠着一支蜡烛的微弱光亮,如饥似渴地读书。

有一次,罗蒙诺索夫和父亲一起出海打鱼。突然间,狂风怒吼,海上掀起了巨浪,帆船在海中颠簸起来。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小罗蒙诺索夫勇敢地爬上了摇摇晃晃的桅杆,迅速地扎起了被吹脱的帆篷。帆船安全了,继续平稳地行进。父亲为了奖励他,要给他买一件鹿皮上衣,但是被他拒绝了,而是只要父亲给他买一本讲授自然知识的书。他要去探索天空、陆地和大海的奥秘所在。得到这本书后,他更是抓紧点点滴滴的时间阅读。

1730年,罗蒙诺索夫从家乡来到莫斯科,想求学读书。但在那个时代,渔民的儿子是没有读书的权利的。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了同乡的已经做书记官的杜季科夫。以后,他就在书记官家里当佣人,并教书记官的儿子识字。有一天,瓦尔索诺菲神父来到杜季科夫家里,听了罗蒙诺索夫不远千里、长途跋涉来求学的倾诉后,感到十分惊奇,对他的遭遇深表同情。于是,瓦尔索诺菲决定隐瞒罗蒙索诺夫的出身,保举他上扎伊科罗帕斯基学校。

罗蒙诺索夫得到了读书的机会,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他仅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别人要学一年的课程,一年内连跳三级。在俄国圣彼得堡科学院选拔学生的严格考试中,罗蒙诺索夫的总分名列第一。

但在这时,同为老乡的书记官杜季科夫告发了瓦尔索诺菲神父隐瞒罗蒙诺索夫的出身的真相。神父受到了严厉的谴责,而罗蒙诺索夫则要被发配到边远地区的修道院去服苦役。在宣布了对他的惩罚结果之后,官员们问罗蒙诺索夫还有什么话要说,他用低沉有力的语调说:“我的家乡是一个艰苦的地方。我是一个渔民的儿子,有勤劳的双手,艰苦的生活对我并不可怕。从记事起,我就习惯在冰天雪地上听着暴风的吼叫读书,我并不害怕那恶劣的天气。现在我怕的并不是那艰苦严峻的生活,而是不能再学习和认识自己迫切想要了解的世界。对我来说,如果不再学习的话,还不如让我死去。”

这一番感人肺腑的话,使全场的人都激动起来。

这时,科学院代表突然站起来,大声喊道:“我代表圣彼得堡科学院宣布,科学院从你校录取的第一名学生就是罗蒙诺索夫!”

罗蒙诺索夫在科学院认真学习了一年,又因成绩优异被送往德国留学。

无论平民还是贵族,在知识与真理面前,一律平等。追求知识与真理永远是人类最伟大的精神追求,人类的文明之旅只有在知识女神的庇护下才能顺利进行。

勤奋智慧的人生

盲目地一味勤奋的确能创造财富和荣耀,不过,许多高尚优雅的器官也同时被这唯其能创造财富和荣耀的美德给剥夺了。

——尼采

希顿出生于金斯敦的一个穷苦人家。因为破产,受到打击后的父亲疯了。希顿也由于父亲的不幸开始了不同寻常的生活。他几乎没有受什么学校教育,经常是有家难归、衣食无着,终日四处游荡。他染上了许多坏习惯,幸运的是他没有被这些恶习毁掉。为了讨一口饭吃,他不得不在他叔叔开的一个小饭馆里干活。他把酒装进瓶子里,把瓶塞好,然后把瓶子装到箱子里。这样的活计他一连干了五年。由于他的身体日渐衰弱,人也变得有气无力,他叔父便把他赶出了店门,他又开始四处流浪。 在此后的七年,希顿饱尝了人世间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看惯了阴起阳落、盛衰轮回,也经历了难以言说的酸甜苦辣。

他曾在自传中说:“我花了18便士租了一间又阴暗又潮湿的房子。在寒冷的冬天,我生不起火,只好孤身一人躲在被子里,除了偶尔听听窗外的凄风苦雨外,我只能在书本中寻寻觅觅。”后来他徒步来到了巴思,被雇为酿酒工。不久他又回到了首都伦敦,这时他已身无分文,连鞋子和衬衫都没有。还好,他有幸在一家叫伦敦餐馆的地方找到一份工作,他得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待在地窖室里工作。为讨一口饭吃,他很庆幸自己找到这份“美差”,但长期禁闭在地窖里不见天日,加上繁重的工作,他的身体垮了下来,他只得丢下这个能勉强维生的饭碗。

不久他又从事代理人的工作,每周赚15先令的薪水。在此之前,他曾利用许多业余时间练字,他的书法很漂亮,这是他这一次能当代理人的资本。工作之余,他把闲暇时间都用来逛书店。他买不起书,只能一段一段地读、记。长年累月,他积累了深厚的文学知识。后来他换到了另外一个办公室,在这里,他每周可获20先令的“丰厚报酬”——这只是对他而言。他仍然埋头学习、研究。在28岁那年,他写了一本《熙泽奇遇》,得以发表。从那时起一直到死,在这漫漫55年中,希顿一直从事辛苦的文学创作。他发表的著作有87本之多,最重要的著作是《英格兰大教堂古迹》。该著作共计14卷,是一部光彩夺目的辉煌之作,也是约翰·希顿勤劳辛酸一生的纪念碑,在这块碑上写有四个字:勤奋、智慧。

人人都企盼舒适无忧的生活,但常常不能如愿;生活的苦难与不幸从来不会在和人们打招呼之后才到来。然而这一切对意志坚强的人来说,何尝不是一笔财富呢?

漫长的十五小时

当生活像一首歌那样轻快流畅时,笑颜常开乃易事;而在一切事都不妙时仍能微笑的人,是真正的乐观。

——威尔科克斯

二战期间,罗勃·摩尔在一艘美国潜艇上担任瞭望员。一天清晨,随着潜艇在印度洋水下潜行的他通过潜望镜,看到一支由一艘驱逐舰、一艘运油船和一艘水雷船组成的日本舰队正向自己逼近。潜艇对准走在最后的日本水雷船准备发起攻击,水雷船却已掉过头来,朝潜艇直冲过来。原来空中的一架日机,测到了潜艇的位置,并通知了水雷船。潜艇只好紧急下潜,以便躲开水雷船的炸弹。

三分钟后,六颗深水炸弹几乎同时在潜艇四周炸开,潜艇被逼到水下八十三米深处。摩尔知道,只要有一颗炸弹在潜艇五米范围内爆炸,就会把潜艇炸出个大洞来。

潜艇以不变应万变,关掉了所有的电力和动力系统,全体官兵静静地躺在床铺上。当时,摩尔害怕极了,连呼吸都觉得困难。他不断地问自己:“难道这就是我的死期?”尽管潜艇里的冷气和电扇都关掉了,温度高达36℃以上,摩尔仍然冷汗涔涔,披上大衣,牙齿照样碰得格格响。

日军水雷船连续轰炸了十五个小时,摩尔却觉得比十五万年还漫长。寂静中,过去生活中无论是不幸运的倒霉事,还是荒谬的烦恼都一一在眼前重现:摩尔加入海军前是一家税务局的小职员,那时,他总为工作又累又乏味而烦恼;抱怨报酬太少,升迁无指望;烦恼买不起房子、新车和高档服装;晚上下班回家,因一些琐事与妻子争吵。这些烦恼事,过去对摩尔来说似乎都是天大的事。而今置身这坟墓般的潜艇中,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摩尔深深感受到,当初的一切烦恼显得那么的荒谬。他对自己发誓:只要能活着看到日月星辰,从此再不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