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哈佛家训ⅴ:积极心态的力量
3064500000008

第8章 点亮智慧人生 (2)

“小姐,我想您一定是误会了,这里的确是201电话服务中心,我们得知您受到我中心为名义的不良电话的骚扰,特来澄清,并承诺将这事追查到底。”

艾丽丝一听,脸红了:“是这样啊……不好意思。”

“没关系,现在我们想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请您将昨天发生的事描述一遍。”

艾丽丝犹豫了一下,还是将昨天的事原原本本说了一遍,当说到对方骂她“智商为0”时,可爱的艾丽丝脸红到了耳根。

“好的,小姐,经我们再次确认,您的智商还是为0。”

愤怒是以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当你生气的时候,如果你要讲话,先从1数到10;假如你非常愤怒,那么就从1数到100再讲话。

无名小卒

一个人非常重要的才能在于他善于抓住迎面而来的机会。

——蓬皮杜

美国国内战争之后,约翰·爱伦与内战中的英雄陶克将军竞选国会议员。陶克功勋卓著,曾担任两三次国会议员。在一次竞选演讲时,他说:“诸位同胞们,就在17年前的这天晚上,我曾带兵在茶座山与敌激战,经过激烈的血战后,我在山上的树丛中睡了一晚上,如果大家没有忘记那次艰苦卓绝的战斗,请在选举中,也不要忘记那吃尽苦头、风餐露宿而屡建战功的人。”

陶克将军列举自己的成绩,想唤起选民们对他的充分信任,在竞选中取得优势。

约翰·爱伦说:“同胞们,陶克将军说得不错,他确实在那次战争中立下了奇功。我当时是他手下的一个无名小卒。替他出生入死,冲锋陷阵,这还不算,当他在树丛中睡觉的时候,我还携带武器,站在荒野上,饱尝了寒风冷霜的味道,来保护他。”

论功绩,爱伦当然比不过陶克将军。如果他列举自己在什么时候歼灭过几个敌人,什么时候身上负过几处伤,那都不能在竞选中取胜。爱伦避开陶克将军功绩所构成的论辩前锋话题,截住了对方“后路”,只就战后休息这一点来讲。

将军虽然辛苦,毕竟还可以在树丛中安睡,战士则要站岗保卫他。对于这一个晚上来说,爱伦的“功绩”大于将军。因此,爱伦取得了选民的普遍同情。另一方面,爱伦还利用选民们的同情心,承认自己的弱点,指出对方是将军,立下了奇功,他是无名小卒,这种坦率的表白,很能赢得听众好感。在这基础上面恰当地列出自己的长处,则更能给人们造成很深的印象。所以爱伦在这次竞选中获胜。

在一场看似毫无胜算的比赛中敢于与强者较量,这本身就是令人敬佩的。要想获得胜利,就要懂得“四两拨千斤”的妙处,借助对方的势力壮大自己的力量。

匆忙之间

愚蠢总是在舌头跑得比头脑快的时候产生。

——彼德

“唔,我说,见到您我可真是高兴啊!”一个站在邮筒边正垂头丧气地的小个子男人说道。

“啊,您好,”科林·霍华德停下了脚步,“是辛普森,没错吧?”

“对,一点不错!”辛普森说。科林那么快就认出自己使他感到非常高兴:“我想问一下,您能不能借给我3便士?”科林把手伸进兜里到处掏着。辛普森接着说,“您看,我太太让我去寄一封信,而我刚刚才发现这封信还没有贴邮票呢。可这封信今晚上就得寄出去——一定得寄出去!”那时已经是晚上11点钟,邮局肯定关门了。“所以呢,我想我得用硬币从自动邮票出售机里取点邮票,”辛普森解释道,“只是我发现身上一个子儿都没有。”

“实在对不起,我也没有。”科林摸索一番后,遗憾地告诉他。

“哦,乖乖!”他叫嚷起来。

“可能,其他人——”科林提醒他。

“可这儿没有其他人。”

他站在那儿,手里攥着一只没贴邮票的蓝信封,一副很沮丧的样子,以至于科林实在不忍心丢下他。

“来,听我说,”科林说,“您最好跟我回趟家——离这儿只有几条街远——我想在那儿没准儿能翻出几个钱来。”

“您真是太好了!”辛普森热切地眨着眼睛说。

在科林家里,他们翻箱倒柜,好不容易找到了几个便士,辛普森带着一副一本正经的生意人的样子,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笔记本写下一张借据,然后就走了。科林从窗口看着他沿马路走了几步,犹豫了一会儿,然后又回到科林家门口。

“唔,我说,对不起我又得麻烦您,”他说,“唔——不瞒您说,我有点儿迷路了。大概您能告诉我怎样去邮局吧?”

科林滔滔不绝地讲了3分钟,告诉他邮局的确切位置。但说到最后,科林跟辛普森一样糊涂了。

“好吧。我最好还是领您走一趟。”科林说。

辛普森往自动邮票出售机里塞进一个硬士,硬币在机器里打个转,随着一声空洞的“叮咚”声,又跑了出来。

“邮票都卖完了。”

辛普森手中拿着的信“啪”地掉在了人行道上,信封的正面黏糊糊地粘上了一团污泥。

“上帝!”辛普森忽然喊道,大发脾气。他恨得把自动邮票出售机摇得“格格”响。

科林心里对他充满同情。

“我的天,我太太非坚持今晚把信寄出去。现在可怎么办呢?”

“啊——对了,我家里有一本邮票!”科林忽然想起来。

“我们早该想到的嘛!”辛普森又高兴起来。

他们花了好一阵子的时间终于找到了那本邮票。结果还是白费功夫,因为里面没有一张合适的邮票。

“我的信该怎么办?”辛普森说,满脸愁容。

“您只能不贴邮票就把信寄走,也只好这样。”

“让收信的那家伙明天早晨付双倍邮资不就得了。”

“我真不愿意这样做。”

“我也不愿意这样做。但不管怎么说,您现在得赶紧赶到邮局去,不然就赶不上今天的最后一次收信了。”

听见这样的提醒后辛普森大为担忧,马上一路小跑地到了街上。“嗨!另一头!”科林在他后面大喊。

“对不起!”他喘息着,一边转过身来一边对科林说:“我——我想我又忘了该怎么走了。”

科林紧紧地抓住他的胳膊,陪他走到了邮局,刚好能够赶上最后一班收信。

“我对您真是感激不尽,真的。”他热切地对科林说。“我——我想象不出要是没有您我该怎么办。那封信——那是一封请朋友来赴宴的请帖,给——哦,天哪!”

“咦,又怎么啦?”

他睁大了眼睛瞪着我,他的眼睛瞪得像一条病金鱼似的,嘴里蹦出一句“晚安”,然后就转身快步地走了。

一路上,科林都在想到底他记起了什么事。

第二天一大早科林就找到了答案。他收到一个正面有一块污迹的蓝信封,上面有邮局写到的:“您必须付给邮递员6便士”。

慌忙之中,我们常常是把事情弄的一团糟,就连大脑也像停滞了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出现错误,甚至把事情做的更糟。所以冷静才是我们最需要的。

生命的智慧

最大的决心会产生最高的智慧。

——雨果

海伦刚出生的时候,是个正常的婴孩,能看、能听,也会咿呀学语。可是,一场疾病使她变成既盲又聋的小聋哑人,那时,小海伦刚刚一岁半。

这样的打击,对于小海伦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每当遇到稍不顺心的事,她便会乱敲乱打,野蛮地用双手抓食物塞入口里。若试图去纠正她,她就会在地上打滚,乱嚷乱叫,简直是个十恶不赦的“小暴君”。父母在绝望之余,只好将她送至波士顿的一所盲人学校,特别聘请沙莉文老师照顾她。

在老师的教导和关怀下,小海伦渐渐地变得坚强起来,在学习上十分努力。

一次,老师对她说:“希腊诗人荷马也是一个盲人,但他没有对自己丧失信心,而是以刻苦努力的精神战胜了厄运,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如果你想实现自己的追求,就要在你的心中牢牢地记住‘努力’这个可以改变你一生的词,因为只要你选对了方向,而且努力地去拼搏,那么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比脚更高的山。”

老师的话,犹如黑夜中的明灯,照亮了小海伦的心,她牢牢地记住了老师的话。

从那以后,小海伦在所有的事情上都比别人多付出了十倍的努力。

在她刚刚十岁的时候,名字就已传遍全美国,成为残疾人士的模范,一位真正的强者。

1893年5月8日,是海伦最开心的一天,这也是电话发明者贝尔博士值得纪念的一日。贝尔在这一日建立了著名的国际聋人教育基金会,而为会址奠基的正是13岁的小海伦。

若说小海伦没有自卑感,那是不确切的,也是不公平的。幸运的是她自小就在心底里树起了颠扑不灭的信心,完成了对自卑的超越。

小海伦成名后,并未因此而自满,她继续孜孜不倦地努力学习。1900年,这个年仅20岁,学习了指语法、凸字及发声,并通过这些方法获得超过常人知识的姑娘,进入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学习。

她说出的第一句话是:“我已经不是哑巴了!”她发觉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兴奋异常,不断地重复说:“我已经不是哑巴了!”

在她24岁的时候,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受到大学教育的盲聋哑人,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世界著名的哈佛大学。

海伦不仅学会了说话,还学会了用打字机著书和写稿。她虽然是位盲人,但读过的书却比视力正常的人还多。而且,她著了七册书,她比正常人更会鉴赏音乐。

海伦的触觉极为敏锐,只需用手指头轻轻地放在对方的嘴唇上,就能知道对方在说什么;她把手放在钢琴、小提琴的木质部分,就能“鉴赏”音乐。她能以收音机和音箱的振动来辨明声音,还能够利用手指轻轻地碰触对方的喉咙来“听歌”。

如果你和海伦·凯勒握过手,五年后你们再见面握手时,她也能凭着握手认出你来,知道你是美丽的、强壮的、幽默的,或者是满腹牢骚的人。

这个克服了常人“无法克服”的残疾的人,其事迹在全世界引起了震惊和赞赏。她大学毕业那年,人们在圣路易博览会上设立了“海伦·凯勒日”。

她始终对生命充满了信心,充满了热爱。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伦·凯勒以一颗爱心在欧洲、亚洲、非洲各地巡回演讲,唤起了社会大众对身体残疾者的注意,被《大英百科全书》称颂为有史以来残疾人士最有成就的由弱而强者。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评价说:“19世纪中,最值得一提的人物是拿破仑和海伦·凯勒。”身受盲聋哑三重痛苦,却能克服残疾并向全世界投射出光明的海伦·凯勒,以及她的老师沙莉文女士的成功事迹,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答案是很简单的:如果你在人生的道路上,选择信心与热爱以及努力作为支点,再高的山峰也会被踩在脚下,你就会攀登上生命之巅。

如果我们一直朝着自己心中的目标努力,那么再高的山峰也将臣服于我们的脚下;正像阿基米德说的那样: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

相信自己

自信,是使人走向成功的第一秘诀。

——爱默生

还记得4分钟跑1英里的故事吗?这个故事从古希腊时代就开始流传了。据说,当时的人们为了达到这个速度,有的奔跑者尝试着喝下了真正的虎奶,还有的人居然让狮子去追赶奔跑者,以为这样就能使他跑得更快。然而,这些都没有用。于是,人们便断言,这是人类不可能达到的目标。这种认识延续了几千年,人们几乎都相信,在4分钟内跑完1英里是人的生理条件所不能承受的,因为人类的骨骼结构不行,肺活量不够,空气的阻力又太大……理由有成千上万条。

然而有一个人,他独自证明了所有科学家、教练员、运动员以及在他之前尝试过但没有获得成功的数以万计的人都错了,他就是罗杰·班尼斯。奇迹中的奇迹是,当罗杰突破了4分钟跑完1英里的目标后,立刻就有另外37人打破了这一纪录;而一年后,能在4分钟内跑完1英里的运动员已经达到了3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