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小故事大启迪
3064900000015

第15章 远离烦恼 (1)

上帝造人

青年是人类的精华,在任何困厄的环境中都有站起来的力量,是旺盛生命力的主人。

——加里宁

开天辟地之初,上帝先造了驴,便对它说:“你就是驴子,要驮负重物,从早到晚不停地干活。你吃的是青草。我还要你长相丑陋,叫声难听,而且愚不可及。给你50年的寿命好不好?”

驴子听了赶忙说:“什么?我的上帝呀,20年足够啦。”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上帝随后造了狗,说:“你今后要看守好人们的住所,成为他们最忠实的朋友。你吃的是他们的残羹剩饭,寿命25年。”

狗儿答道:“上帝啊,做条狗活上25年可真没意思,最多给我10年吧。”这事也就说定了。

接着,上帝造了猴子,告诉它:“你是猴子。你要在森林里像傻瓜那样摇来晃去,从一棵树攀援到另一棵树上,逗人发笑,就这样活上20年。”

“我的主啊,让我小丑般地在世上出乖露丑20年是不是有点过分了,10年还不成?”猴子央求道。

“10年就10年。”上帝说。

最后,上帝造了人,说:“你是人,是世间唯一用两条腿走路的理性动物,万物之灵。你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主宰大地。给你活上20年吧。”

那人急忙回答:“上帝呀太少了,人生在世仅仅20年怎么够请你把驴子不要的那30年,狗儿不要的那15年,再加上猴子嫌的10年通通给我好吗?”

上帝点点头,把这些都给了人。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人们只能像人样生活20年;然后结婚,驴子般地在重压下干30年活;有了孩子后就如同狗一般地守着房子,吃小辈剩下的,挨上15年;到老了,还得像猴子一样傻瓜似地去把孙儿孙女逗上10年的缘由。

要知道,当初他们的祖先跟上帝说定的就是这么个活法,谁也怪不得。

大启迪:我们不应该只把青年时代自由自在的生活看作是人的生活,是黄金时代。其实,我们不必把自己弄得和猴儿、驴儿一样,因为人更有思想,可以想法快乐地生活。

一厘米

所有的人都只需要一个帮助者,那便是机会。

——波尔维

索菲居住在一个依山小镇。有一次,索菲骑着一辆单车去上班。从家里出来是条僻静的小巷,小巷是道斜坡,小巷不是一条商业居民区,是由工厂的围墙隔出来的,两旁是高墙,行人少,又是坡道,索菲从家出来一路飞快地前进。

单车刚穿出巷口,就从头上猛地传来一声惊叫,恐怖而绝望的尖叫。

这时,索菲一抬头,前方一个男人,正在小巷边高高的白杨树上,锯下一根侧枝的树干,树干在他的他尖叫声中,已经从天而降,他本能地猛地捏紧自行车的双刹。

索菲只觉得眼前一黑,被弹到空中。

他睁开眼睛,他被他自己吓住了。树干从的鼻梁刮过,鼻子是血,眼镜不在了。树干从他手臂刮过,手臂和手背都是血。树干从他的小腿刮过,腿上也是血。他被抛到车前3米多远,浑身是血地躺在地上,回头看,那辆单车的三角架被砸成了V型,两个轮子还没倒,站立在树干两侧!

没过一会儿,救护车把索菲拉进了医院,经过检查,骨头和内脏都完好无损,碗口粗的树干,齐刷刷地刮掉他一层皮,从鼻梁到两只手臂再到两条腿。大夫说:“玄!你的自行车再向前一厘米,这一切都不需要了。”

索菲抬起头来,看见那个砍树人。他直哆嗦,双手抱紧树,一个劲地问索菲:“你还活着?”后来这个人买了一个三角架,把车给索菲送回来,还说:“这三角架是新的,300多美元,我一个月工资没有了。”

索菲很同情他。

大启迪:人生,如果那一厘米不存在,怎样呢?再快一厘米,一切都提前“下课”了。若是慢一点那树会不会只是吓主人公一跳不伤毫毛呢?他去上班,走进办公室点上一支烟以后……只差一厘米!有的人生路,都是那一厘米的延伸。祸是一个偶然,但如果自己不抓住这次机会努力奋斗的话,恐怕命运也很难改变。

造福全球的意外

厄运是我们通向幸福之门关闭后的另一扇窗。

——康德

在十九世纪的美国,所有的工匠都要把自己赖以为生的技艺加以传授,以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的方式为主体。

那时候,有位技艺纯熟的鞋匠,决定将自己的拿手绝活,尽早传给他的孩子。于是便从孩子7岁起,陆陆续续地教他制鞋的技巧。

不幸的事情,发生在孩子九岁那一年。鞋匠如往常一样,和他的孩子一起在工作着,一不留神,从工作台上掉落一柄制鞋的锥子,刺中了孩子的眼睛。

尽管鞋匠立即将孩子送往医院求治,但当时的医学还是启蒙阶段,在医术不发达的治疗之下,孩子的双眼严重感染,苦于无药可治,这个鞋匠的孩子到了最后,双眼还是难逃失明的厄运。

鞋匠悲伤之余,仍然希望孩子长大后能成为有用之人,遂将失明的孩子送到盲人学校就读,让他也能读书识字。

在那个年代,盲人只能借着刻在大木板上的A、B、C字母来练习认字,那些大木板不仅笨重、而且字母亦不容易辩识,同时,也很难将书本刻成数百片的大木板。基于这些因素的阻碍,盲人的识字及阅读,自然是困难重重。

鞋匠的孩子到了盲人学校不久,就对于这种传统的刻字学习方式,感到极大的不便。他在学习之余的闲暇时间,即努力地想要找出一种更理想、更方便的盲人阅读方式。

只要敢梦想,付诸实行,就会有做到的一天,经过几年之后,鞋匠的孩子终于发明出一种新式的盲人简阅读法。不再采用笨重的大木板,而是在纸上敲打出不同排烈方式的小点,来代表不同的英文字母及数字,容易学会,而且携带方便,更可以大量印制供盲人阅读的点字书籍。

这位鞋匠的孩子,用来在纸上创造盲人点字的工具,就是当年刺瞎他双眼的那把锥子。同样的一柄锥子,让点字的发明人路易·布雷尔双目失明,也造福全球所有的盲人,从而使世界上的盲人能够通过阅读,获得更多的知识。

大启迪:下次当您陷入低潮,在电梯按钮旁,或是钞票、硬币上摸到点字时。请想一想布雷尔的那柄锥子。再思考一下自己的挫折,会不会正是上天要我们像布雷尔一样,将失败当成命运逆转的开门钥匙!

爱永远是伟大的

爱是伟大的,爱是创造一切的源动力。

——歌德

一对衣着普通的夫妇,带着一个年纪约莫六七岁的小孩子,来到一家著名的正统西餐厅。他们坐定之后,侍者递上菜单,这对夫妇看也不看琳琅满目的丰富菜色,直接将菜单交还给侍者,点了一份价格最低的牛排。

侍者脸上露出诧异的神色,迟疑地问道:“一份牛排?可是你们有三位,这样够用吗?”

那位爸爸腼腆地笑了笑,说:“我们都吃过了,牛排是给孩子吃的!”

很快地,那一家人所点的牛排主餐,包括餐前的浓汤及生菜沙拉,送到了小孩的面前,父母亲其乐融融地看着他们的孩子用餐。

三个人只点一份全餐的情形,在这家十分高级的餐厅中,难免引起其他客人的侧目,同时,也引起餐厅经理的注意。经理找来负责服务那一桌的侍者,询问是什么状况?侍者简单地回答,是一对溺爱小孩的父母,只点了一份最便宜的牛排,教育他们的孩子。

经理了解情况后,难免对这一桌特殊的客人多了些注意。他发现,这对父母在教导孩子使用桌上的刀叉时,取用的顺序十分正确;而且对孩子的用餐礼节,亦要求得相当严格,反复而耐心地、一次又一次教他们的孩子,直到他做对为止。

这家餐厅的经理,是一位真正的绅士。他看到这种情形,知道这一家人的情况和侍者所说的,事实上有着极大的出入。于是经理叫来侍者,交代了几句话。

很快,侍者端着两杯咖啡,到那一家人的桌前。那位妈妈连忙挥手,正要说他们没有点……经理走上前去,礼貌地告诉他们,这是餐厅招待的。

随后,经理和这对夫妇聊了起来,终于了解了为什么这一家三人,却只点一份全餐点的真正原因。

那位爸爸说:“不怕你知道,我们的经济状况很差,根本吃不起这种高级餐厅的晚餐,但我们对孩子有信心,知道在贫困环境下长大的小孩,会有不凡的成就,我们希望能及早教会他正确的用餐礼仪;更重要的是,我们也想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记住自己曾在高级餐厅中,接受过备受尊重服务的那种感觉,希望他将来做一个懂得自重、也能尊重为他服务的人。”

大启迪:父母的爱永远是伟大的,他们对孩子的关爱超过了一切。我们在自己的幸福生活中,应该感谢我们的父母为我们所作的一切努力。

隐藏的美

美,是从生命内部射出的光芒。平凡的东西运用得恰当就会美丽。

——库鲁拿

有一年圣诞节,特德收到一件不平凡的礼物——一块手镜大小的蓝色塑片,里面嵌着不规则的绿蓝褐色云母片,和有些类似鱼儿轮廓的东西,它看起来没有任何用途,也不美丽,特德道了谢就把它束之高阁而忘了。

有一天因为需要腾出空间,特德拿下了那个盒子,因而再看了一眼他的礼物,特德注意到在一端上有个钩子,盒底面印着一项说明:挂在向阳的窗口。

特德走进厨房,将这件礼物挂在几乎终日有阳光倾泻进来的一扇窗口上,令特德大吃一惊的是,霎时五光十色涌进了特德的厨房,透过海蓝色椭圆弧形辉映着,随着阳光的移动,这小小的海底世界由碧绿色转为深蓝色,再转为曙光的紫罗兰色,带着潮汐起伏的无穷魔力与韵味,在特德的厨房窗口,挂着这么一枚锁眼,通往一个陈年隔代、微光闪烁的海底世界。

在圣诞节那天特德没有发现那种美,因为特德没有能够明白,一件看起来相当平凡的东西,只要恰当地运用它,就会美丽非凡。

特德的礼物一直挂在窗口,它每天提醒特德多花点时间去发掘人们与礼物隐藏的内在美。

大启迪:小小的礼物往往容易被人忽视,人们常常很难发现它本身包含的内在美。其实只要你去寻觅,去发现,美无处不在。谁在一个地方发现人家没有发现的平凡角落的美,谁就是幸福的人。

“上帝没有轻看卑微”

造化有时会把它的宠儿放在下等人中间,使他远离金钱、权力和荣誉,可是在某个有意义的价值的领域却让他们脱颖而出。

——库鲁拿

一位父亲带儿子去参观梵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梵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

父亲答:“梵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

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

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

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年往来于大西洋各个港口。这位儿子叫伊尔·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

20年后,在回忆童年时,他说:“那时我们家很穷,父母都靠出苦力为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好在父亲让我认识了梵高和安徒生,是这两个人告诉我,上帝没有这个意思。”

大启迪:促使这位黑人记者成功的无疑是那两位贫贱的名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人,他们常因自己角色的卑微而否定自己的智慧,因自己地位的低下而放弃儿时的梦想,有时甚至为被人歧视而消沉,为不被人赏识而苦恼。这是一个多么大的错误啊!

其实造物主常把高贵的灵魂赋予卑贱的肉体,就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爱把最贵重的东西藏在家中最不起眼的地方。

比黄金更轰动的

出名,固然很好;安闲,更加欢畅。

——普希金

两个墨西哥人沿密西西比河淘金,到一个河叉分了手,因为一个认为入阿肯色河可以淘到更多的金子,一个认为去俄亥俄河发财的机会更大。

十年后,入俄亥俄河的人果然发了财,在那儿他不仅找到了大量的金沙,而且建了码头,修了公路,还使他落脚的地方成了一个大集镇。现在俄亥俄河岸边的匹兹堡市商业繁荣、工业发达,无不起因于他的拓荒和早期开发。

进入阿肯色河的人似乎没有那么幸运,自分手后就没有了音讯。有的说他已葬身鱼腹,有的说他已回了墨西哥。直到50年后,一个重2.7公斤的自然金块在匹兹堡引起轰动,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一些情况。

当时,匹兹堡《新闻周刊》的一位记者曾对这块金子进行过追踪,他写道:“这颗全美最大的自然金块来自于阿肯色,是一位年轻人在他屋后的鱼塘里捡到的,从他祖父留下的日记看,这块金子是他祖父扔进去的。

随后,《新闻周刊》刊登了那位祖父的日记,其中一篇是这样的:昨天,在溪水里又发现一块金子,比去年淘到的那块更大,进城卖掉它吗?那就会有成百上千的人拥向这儿,我和妻子亲手用一根根圆木建造的房子和屋后的池塘,还有傍晚的火堆、忠诚的猎狗、美味的炖肉、山雀、树木、天空、草原,大自然赠给我们的珍贵的静谧和自由都将不复存在。我宁愿看到它被扔进鱼塘时荡起的水花,也不愿眼睁睁地望着这一切从我眼前消失。

大启迪:18世纪60年代正是美国开始创造百万富翁的年代,每个人都在疯狂地追求金钱。可是,这位淘金者却把淘到的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