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小故事大启迪
3064900000018

第18章 瞬间永恒 (2)

主教为乔治王说生死无常之喻。主教说:“有一个人在旷野中游走,被凶恶的大象追逐,他惊吓地逃走,突然看到一口空井,旁边有树根,他攀援树根而下,躲藏在井里。但是有黑白两只老鼠,交互地咬他攀援的树根。在井的四周还有四条毒蛇要咬他,井底正趴着一只毒兽。人害怕树根断,又害怕因贪吃树根上的五滴蜂蜜忘记身处的危险,因此摇动树枝,驱散蜜蜂,蜜蜂反而飞下来咬他。这时旷野上有一把野火烧过来,正在燃烧着那棵树。”

乔治王听了这个故事,心生警惕,问道:“这个人是为了什么,为了贪图那么少的蜜甜,而要受无量的苦?”

主教说:“大王!人在旷野上行走,是比喻人的无明长夜旷远。这个人是个凡夫,他的心早被无明遮蔽。那只象比喻人生的无常之苦,那口井是比喻人的生死犹如落井,那危险边缘的树根比喻人的性命之脆弱,那黑白两只老鼠是比喻昼夜之速,吃一口少一口,那四条毒蛇是比喻地水火风四大能量在侵蚀他,蜂蜜是眼耳鼻舌身五种欲望会令他忘了身处险地,蜜蜂则比喻淫邪思想不时咬他,野火比喻老病终究会烧过来,那趴在井底的毒兽,是比喻死,最后人总要落入它的口里。”

这个寓言。原意是说人命的无常苦空,被始劫以来的无明障蔽。一般凡夫不知自己的处境 ,为了几滴蜂蜜而落得流离失所,至死不悟。但也可以反过来理解:人生中充满了苦恼与烦人的事情,我们却兀自去冒险地吮吸那树根上的蜜,这充分反映了我们趋乐避苦的心理,反正都是一死罢了,只要一息尚存,也要去再多尝一口那甘美的生命之蜜呀!生命是脆弱的,苦难是扰人的,但那蜜,却是人生的快乐与甘美,我们受了这么多的苦来这人世一遭,有什么理由不珍视自己生命中的美好事物呢?

大启迪:虽然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可能生来的条件各不相同,有人生在大富之家,有人却生在路边的贫民窑里,有人能遍食美味,有人却粗茶淡饭。但是有一样东西对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和开放的,那就是自然。

享受大自然所带来的快乐是人世间最真实的愉悦之一,它使人间变得令人留连忘返,带给美的感受。

危险人物

当人们认为一个人是什么样的时候,他就变成什么样的了,在我们的社会,你不能不信服舆论的力量。

——米兰达拉

那是在三十五年前,费希普镇上来了一位名叫摩根·约翰逊的青年,并在那里住了下来。

那时候,问别人的来历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摩根·约翰逊从不谈及自己的身世经历,这使他人感到他充满了神奇色彩。

在许多方面,他看上去是个凶残的家伙。他脸上斜过鼻梁有一道伤疤,两条粗黑的眉毛连在一起,黑头发,黑眼睛,有着与众不同的瞧人方式。

三十五年前,当他第一次出现在桑塔菲大街上时,有些人说:“这是个危险人物。”

当摩根· 约翰逊再次徘徊在桑塔菲大街上时,曾经听说过他的人又对另外一些人说:“这可是个危险人物”。

到后来,小镇上所有的人都晓得摩根·约翰逊是个危险人物。每当他徜徉在街上,以他那独特的方式瞧着众人时,大家都对他敬畏至极。

假如他偶然走进一家酒吧,刚刚还在进行的互不相让的争论马上就会停止。假如他偶然说了点什么,每一个人都极力赞成,其实谁都不想跟一个危险人物争论而自找麻烦。

单是摩根·约翰逊脸上的伤疤就告诉了人们创立国有过不平凡的经历。他能活着,而且还能在这里悠闲地散步,这更说明了他是能够保护自己的。

他从未说过伤疤的来历。可是有人说他们听说那是他勇战的标记。在纽约的一个深夜,十个强壮如牛的家伙对付他一个人,其中有一个家伙向他开枪,子弹擦伤了他的鼻子落下了疤。最后,摩根·约翰逊把他们十个人全干掉了。

没人知道是谁开始讲的这个故事。摩根·约翰逊从未否认过这段传奇的经历,甚至任由传说的人数增加到二十。事实上,摩根·约翰逊从未否认过任何有关于他的传闻,就像有一只无形的手堵住了他的嘴,让他只专注于他的生意。

有一天,摩根·约翰逊正在街上漫步,发生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

那天,一个名叫川都的有气喘病的矮老头从酒吧摇晃着走出来。川都是个牧羊人,来自哈凡那河下游。没有人想过要去搅扰他,尽管他只是个放羊的,他每月酗一次酒。这天,他从酒吧酗酒出来。

酒吧卖的威士忌很烈,常常使一些从未想到要打架的人打起架来。然而,没有人料到这酒竟然烈到这个牧羊人能打架。川都一看见摩根·约翰逊,便上前一把抓住他的衣服领子,并对他说:“你是危险人物,是吗?”

大家都在为可怜的川都担心,因为谁都知道摩根·约翰逊会把他当即撕碎。然而,摩根只是眨眨眼,说:“什么?”

“他们告诫我你是个危险人物,”川都说,“我要用刀子把你割开看看,你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说着,他掏出了剥羊皮用的大折刀,要用刀子割裂摩根·约翰逊。

但是,磨根·约翰逊看见刀子的一刹那间,急转身,避开刀子,以惊人的速度逃跑了。每一个目击者都说,如果他平时跑不快的话,那天他准会成为一名出色的短跑选手。

当然,川都不可能追赶他很远,他人老了,而且又喝醉了。摩根·约翰逊一刻不停地跑到镇外。最后一个看到他的人说,他朝着丹佛的方向跑去了。从此,他便销声匿迹了。

一些老人常常提起摩根·约翰逊。他们说这件事在某些方面证明了人性。你可以说一个人好或坏,如果你说得多了,最后人们也就相信了,尽管到了最后也许证实他不是好人或坏人。

大启迪:在我们判断一个人的时候,不能太直接,太偏信或太武断,因为以此推断人往往是不准确的。

悬崖间的铁索桥

人生之路正如两座悬崖间的铁索桥,而这座铁索桥又由大大小小的痛苦组成的链环连接而成。

——克里

一座泥像立在路边,历经风吹雨打。他多么想找个地方避避风雨,然而他无法动弹,也无法呼喊。他太羡慕人类了,他觉得做一个人真好,可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到处奔跑。他决定抓住一切机会,向人类呼救。

这天智者圣约翰路过此地,泥像用他的神情向圣约翰发出呼救。

“智者,请让我变成人吧!”泥像说。

圣约翰看了看泥像,微微笑了笑,然后衣袖一挥,泥像立刻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青年。

“你要想变成人可以,但是你必须先跟我试走一下人生之路,假如你承受不了人生的痛苦,我马上可以把你还原。”智者圣约翰说。

于是,青年跟随圣约翰来到一个悬崖边。

只见两座悬崖遥遥相对,此崖为“生”,彼崖为“死”,中间由一条长长的铁索桥连接着。而这座铁索桥,又由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铁链环组成。

“现在,请你从此岸走向彼岸吧!”圣约翰长袖一拂,已经将青年推上了铁索桥。

青年战战兢兢,踩着一个个大小不同链环的边缘前行,然而一不小心,一下子跌进了一个链环之中,顿时两腿悬空,胸部被链环卡得紧紧的,几乎透不过气来。

“啊!好痛苦呀!快救命呀!”青年挥动双臂,大声呼救。

“请君自救吧。在这条路上,能够救你的,只有你自己。”圣约翰在前方微笑着说。

青年扭动身躯,奋力挣扎,好不容易才从这痛苦之环中挣扎出来。

“你是什么链环,为何卡得我如此痛苦?”青年愤然道。

“我是名利之环。”脚下的链环答道。

青年继续朝前走。忽然,隐约间,一个绝色美女朝青年嫣然一笑,然后飘然而去,不见踪影。

青年稍一走神,脚下一滑,又跌入一个环中,被链环死死卡住。

可是四周一片寂静,没有一个人回应,没有一个人来救他。

这时,圣约翰再次在前方出现,他微笑着缓缓道:

“在这条路上,没有人可以救你,只有自救。”

青年拼尽全力,总算从这个环中挣扎了出来,然而他已累得精疲力竭,便坐在两个链环间小憩。

“刚才这是个什么痛苦之环呢?”青年想。

“我是美色链环。”脚下的链环答道。

经过一阵轻松的休息后,青年顿觉神清气爽,心中充满幸福愉快的感觉,他为自己终于从链环中挣扎出来而庆幸。

青年继续向前赶路。然而料想不到的是,他接着又掉进了欲望的链环、妒忌的链环、仇恨的链环……待他从这一个个痛苦之环中挣扎出来,青年已经完全疲惫不堪了。抬头望望,前面还有漫长的一段路,他再也没有勇气走下去了。

“智者!我不想再走了,你还是带我回到原来的地方吧。”青年呼唤着。

智者圣约翰出现了,他长袖一挥,青年便回到了路边。

“人生虽然有许多痛苦,但也有战胜痛苦之后的欢乐和轻松,你难道真愿放弃人生么?”智者圣约翰问道。

“人生之路痛苦太多,欢乐和愉快太短暂太少了,我决定放弃成为人,还原为泥像。”青年毫不犹豫。

智者圣约翰长袖一挥,青年又还原为一尊泥像。

“我从此再也不必承受人世的痛苦了。”泥像想。

然而不久,泥像便被一场大雨冲成一堆烂泥。

大启迪:人生路上痛苦与快乐必然形影相随,人活着,又无法任意选择,有谁能说我只要快乐,不要痛苦呢?勇敢地承担苦痛,这才是人生之要义,没有痛苦,快乐也是不完整的。

愤怒的鱼和人

愤怒是一剂毒药,它会侵蚀我们。

——歌德

在北方的河流里生活着一种肉味鲜美的鱼,由于水鸟喜食,因此为了保证安全,它们很少游到水面上来。这种鱼有一个习惯,就是在桥的下面打转,特别是沿着桥墩嬉戏。但是在湍急的水流中,有时难免会碰在桥墩上。

一天,天气特别好,在阳光照耀下的小河,波光粼粼,小鱼们像往常一样在桥下游玩,一只小心眼的鱼不当心一头撞在了桥墩上,顿时感到头晕目眩,昏了过去。等它清醒过来,看着撞疼自己的那个桥墩,不禁怒从心起,气得绕着桥墩打转。它的心中充满了怨恨,恨自己的不小心,恨桥墩太密,恨水流太急,以至于在同伴面前丢了面子……于是它张开两腹怨气徘徊在桥墩周围,久久不肯离开,又不知如何才能出了这口气。

这样的故事同样也发生在人身上。

菲利普很不满意自己的工作,他忿忿不平地对朋友说:“我的老板从来不把我放在眼里面,好像没有我这个人一样。明天我一定要当着他的面把文件扔到地上去,然后辞职再找一个工作。”

他的朋友反问他:“你现在对这个公司从事的贸易种类都熟悉了吗?对客户的情况都清楚了吗?”

“那倒还没有。”

“人应该有远见。你现在离开的话,他也不在乎,你不如好好地把你们公司所有的贸易种类、客户情况都搞清楚,然后把办公室要干的日常工作都学会,然后就辞职不干。”他的朋友向菲利普建议,“就把这个公司当成是一个免费学习的地方,等你什么都熟悉了,再一走了之,那不是更出气吗?”

这个人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他回到公司之后像变了一个人,为了尽快离开,他利用每一点闲瑕的时间学习业务知识,在复印材料的路上都会一边走一边研究文件的写作方法。

一段时间以后,那个朋友遇到了他,问道:“你现在可以实施你的报复计划了吧?”

“可我发现最近以来我的老板越来越重视我,我已成为公司的红人了!”

他的朋友笑道:“我早料到的!原来你天天为老板不重视你而生气,业务上不出色也不肯努力学习。现在你排除怒气,痛下苦功提高业务不平,自然会吸引老板的注意。

大启迪:人们只知道抱怨自己老板的态度不好,却不反省自己的处世方法及格能力,这是人们经常会犯的毛病。

人生的意义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亚里士多德

皮特鲁说,一年前他曾看过一部片子,感觉挺有味道。片名叫《城市坯子》,说的是三个30多岁的男人,在纽约生活得百无聊赖,参加了在加州一牧牛场开办的以旅游为主的训牛班。

开班第一天,他们被安排去护送一群牛到另一个地方。一位老牛仔充当他们此次旅行的“导游”兼护送群牛的领导。一路上日行夜宿,虽辛劳但安然无事。其间老牛仔还为一母牛接生,让三人大开眼界。

出于对老牛仔的敬佩,也许由于百思不得其解,主人公向老牛仔讨教:“何谓生活的意义?”

老牛仔伸出一个指头。

“是一个指头?”

老牛仔说:“是一,对不同的人,它是不同的。”

这话听起来像是禅宗发玄机。主人公似懂非懂。

一日午后歇息时,主人公开动食物搅拦器,不料惊得群牛四散奔走。大家漫山遍野追逐牛群。老牛仔使出百般手艺,终将牛一只只赶到了一起。大家一起坐下休息。老牛仔坐在远处的石头上擦枪。过了许久,也不见老牛仔起身叫出发。于是走近前去问,发觉老牛仔端坐在石头上,已安然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