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小故事大启迪
3064900000004

第4章 真爱无限 (4)

这已是迷路的第二天。一阵凛冽的寒风推搡着贝蒂单薄的身躯,卡罗赶忙扶住她。他把贝蒂抱到附近一个积雪半掩的山洞里,用从雪野上拾来的为数不多的树枝为贝蒂燃起了一堆生命之火。然后卡罗转身去外面弄吃的。但他两手空空地回来,在这样一个寒冷荒芜的地方,哪儿来的食物呢?

就这样,两人在饥寒交迫的痛苦中熬了一日,贝蒂已变得极度虚弱。第三天上午,仍不肯放弃希望的卡罗又两手空空地回到了山洞,他脸色苍白,脚步踉跄,左臂不见了,只剩下血淋淋的残缺的袖管。贝蒂搂着心爱的恋人哭着询问,原来卡罗的胳膊被一只觅食的棕熊残忍地咬掉了。

贝蒂再也不奢望能够走出雪谷,两人紧紧依偎在一起,带着泪水也带着颤栗的微笑,尽情享受着临别这个世界前的最后的温存。

夜幕降临了,贝蒂沉沉入睡,次日早晨醒来时,却发现火堆上放着一块烤肉。

“我夜里逮到了一只冻僵的野兔。”卡罗神情疲惫地说。

贝蒂于是狼吞虎烟地吃起来,卡罗却没有吃,他说早已吃饱了。贝蒂于是留了将近一半烧得漆黑的烤肉,准备在两人最需要的时候吃。然而,卡罗因为昨日失血过多,加上这几天体力消耗太大,终于倒在了落基山的雪地上,再也没有站起来。

贝蒂是在卡罗去世后的第五天下午被搜索小组救出的。那时,她已两眼呆滞,形容枯槁。在萨斯卡通红十字医院的病房里,当一个教授想了解贝蒂何以在满地冰雪的绝境里坚持了这么久时,贝蒂说:“是爱,还有这个!”她拿出了她保存下来的一小半截烤肉。

“这是人的肉啊!”教授凝视了一会儿那截烤肉后大叫,“这是人的左臂!”

贝蒂的脸色刹时苍白无比,她又想起了落基山上晶莹的雪,想起了男友卡罗痛苦的微笑和血淋淋的臂膀。她似乎看见了卡罗在锋锐的岩石上自戕的惨烈场面,她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

贝蒂把卡罗送给她的那枚订婚的蓝宝石戒指紧紧地捂在胸口,然后失声痛哭起来……

贝蒂后来嫁给了辛普森堡一个很富有的商人,不过两年后就离了婚。那富商不喜欢贝蒂,原因是她半夜老做恶梦,并且喃喃呼唤着卡罗的名字。

大启迪:面对化雪之爱,我们无话可说。在这个一切都快速展开,快速结束的时代里,在这个连“我爱你”都能成为一种病毒的时代里,我们更加发自内心地呼唤着真爱。在这样的时代里,还有这样的爱情发生,我们除了感动,无话可说。

伴侣间的心是相通的,爱无法被任何困境隔断。

——海明威

拉丽是护士。每天值班查病房时都会看到凯特和查尔斯夫妇二人坐在那里,腿上放着一个大大的相册,好像在追忆往事。

凯特和查尔斯形影不离,人们知道查尔斯是个坚强的人,能挺得住。可凯特却只有依靠查尔斯才能生存。

“如果先去世的是查尔斯,那凯特会怎么样呢?”人们常谈论这个问题。

晚上就寝前,拉丽总是要给病人们送去晚上服用的药。每次凯特都是穿着睡衣和拖鞋坐在椅子上等拉丽。每次都是拉丽和查尔斯看着她把药吃下。然后,查尔斯便小心翼翼地把她从椅子上扶到床上,再给她掖好被子,关掉床上灯,接着他温柔地弯下身去,两人轻轻地吻着。尔后,查尔斯轻轻地拍拍凯特的脸蛋,两人便会心地相视而笑。接着,查尔斯把凯特床边的栏杆升起,随后他便转过身去吃他自己的药。

当拉丽走到走廊时,总能听到查尔斯说:“晚安,凯特!”凯特也用同样的声调说:“晚安,查尔斯!”

拉丽休了两天班,回来上班时,听到的第一个消息是:“查尔斯昨天早上去世了,心脏病。”

人们对凯特特殊照顾了一段时间,让她在房间里吃饭,大家轮流用各种特殊的方式照料她。后来,她逐渐地又恢复了正常。每当人们经过她房间时,总会看到凯特坐在椅子上,腿上放着那个大相册,神情悲伤地瞅着相册中的查尔斯。

就寝的时候是凯特一天中最难熬的一段时光。尽管已答应了她的要求,让她搬到查尔斯的床上;尽管又常常和她在一起聊天、说笑,夜里也给她掖被子,可依然驱赶不走凯特的悲伤、寂寞与孤独。

有一次,拉丽看着她睡了一小时后才走,可当拉丽又经过她的房间时,却发现她依然睁着双眼,凝视着天花板。

几个星期过去了,情况仍没有好转。她像是烦躁,又很害怕。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凯特夜里的情绪要比白天坏呢?

后来,有天晚上,拉丽又来到了凯特的房间。只见她像往常一样,木呆呆地大睁着双眼。拉丽冲动地问她:“凯特,你是怀念你那晚安前的吻?”说着拉丽俯下身去,在她那布满皱纹的脸上吻了一下。

拉丽的这一吻像是打开了阻塞她感情洪流的闸门,滚滚泪水夺眶而出。她紧紧地抓住拉丽的手,呜咽着说:“查尔斯总是这样吻我的。我真想他啊!这么多年,他一直是在祝福晚安前这样吻我的。”她停了停,擦了擦眼泪又说:“没有他的吻,我就睡不着啊。”

大启迪:虽然只是那普通的吻,可是其中蕴藏了多少爱又有谁能够说得清?爱情的吻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只有扶持着走过的人才能够真正体会到其中所包含的爱有多重。所以,经世的爱情,胜过一生的富贵。

自傲的父亲

一切伟大皆源于劳动,它是创造这个美丽世界最主要的动力,社会的强大与美丽均来自于劳动。

——布鲁克

安迪不是那种偷听别人闲聊的人,但有一天深夜,当安迪走过自家院子的时候,他发现自己正干着偷听的事。

安迪的妻子正跟坐在厨房地板上的最小的儿子及他的同学们说话,安迪静静地走上来,在门的遮掩下在外面听起来。

妻子似乎已听到孩子们都自夸他们爸爸的工作。诸如他们都是高官显宦之类,可是当他们问安迪的儿子鲍勃,父亲有什么样的好职业时,鲍勃好像有点不自然地低声咕哝道:“他是个与工作斗争的人。”

安迪细心的妻子一直等到其他孩子离开,才把他们的小儿子叫进屋里来。她说道:“我有事情要告诉你,儿子。”说着并吻他有酒窝的双颊。

“你说你父亲只是个与工作斗争的人,你说的是正确的。但在所有的商店、商场、汽车行业里,繁重的工作使我们每天竭尽全力。正是普通的与工作斗争的人来完成伟大的事业!当你看到一座新房子建起来的时候,你应该记住这一点,我的儿子!”

“高级官员拥有优雅的办公桌和整洁的环境。他们计划宏伟项目……签订契约,但是把他们的梦想变为现实的,是那些普通的与工作斗争的人!应记住这一点,我的儿子!”

“如果所有的老板离开他们的办工桌停止工作一年,工厂机构仍能够高效率运转。如果像你爸爸那样的人不上班,工厂就运转不起来了。正是普遍的与工作斗争的人来完成伟大的工作!”

当安迪跨过门槛的时候,安迪强忍住眼泪并清了一下喉咙。

安迪的小儿子从地板上跳起来,高兴得眼里都放出了自豪的光芒。

他拥抱着安迪说:“嘿,爸爸,我真为是您的儿子而感到自豪……因为您是完成伟大事业的特殊人中的一员。”

大启迪:社会是一个典型的金字塔结构,它的基础就是大多数“与工作斗争的人”。许多人也许难以爬到风光的塔尖上,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自身就没有价值,不值得尊重。劳动的人是最光荣的人,劳动是创造一切奇迹的基础。

希望的播种

面对任何困难我们都不能放弃心中的希望,没有希望的人就看不到生活的远方。

——吉恩

小时候,克奇尔每年夏天都要随父母去内布拉斯加的爷爷那里。

克奇尔记忆中的爷爷是佝偻着身子,瘸了腿的老人。听爸爸说,爷爷年轻时很英俊,很能干,他做过教师,26岁时就当选为州议员了,正是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患了病——严重的中风。

宽阔的原野,高高的草垛,哞哞的牛声,脆脆的鸟鸣,使克奇尔留连忘返。

“爷爷,我长大了也要来农场,种庄稼!”一天早上,克奇尔兴致勃勃地说出了他的愿望。

“那,你想种什么呢?”爷爷笑了。

“种西瓜。”

“唔,”爷爷棕色的眼睛快活地眨了眨,“那么让我们赶快播种吧!”

克奇尔从邻居玛丽姑姑家要来了五粒黑色的瓜籽,取来了锄头。在一橡树下,爷爷和克奇尔翻松了泥土,然后把西瓜籽撒下去。做完这一切,爷爷说:“接下去就是等待了。”

当时克奇尔并不懂“等待”是怎么回事。那个下午,克奇尔不知跑了多么趟——去看看他的西瓜地,也不知为此浇了多少次水,把西瓜地变成一片泥浆。谁知,直到傍晚,西瓜苗却连影子也没有。

]晚餐桌上,克奇尔问爷爷:“我都等了整整一下午了,还得等多久?”

第二天早晨,克奇尔一醒来就往瓜地跑。咦!一个大大的、滚圆滚圆的西瓜正瞅着他笑呢!克奇尔兴奋极了——他种出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了!

稍大些,克奇尔知道这个西瓜是爷爷从家里搬到瓜地里的。尽管这样,克奇尔不认为那是一种游戏,是慈爱的爷爷哄骗孙子的把戏,那是在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心中适时播下的一颗希望的种子。

如今,克奇尔已有了自己的孩子,事业上也有所成就。而克奇尔觉得自己乐天的性情与成功的生活是爷爷为他在橡树底下播的种子长成的——爷爷本来可以告诉他,在内布拉斯加州种不了西瓜,八月中旬也不是种瓜的时节,而且树荫下边也不宜种瓜……但是他没有这么做,而是让克奇尔实地体验了“希望”与“成功”的滋味。

大启迪:生活中,有很多事物都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然而,给他人快乐、爱心、希望、却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只要你愿意的话。我们要让自己的希望永远生长在沃土中,不断地成长,不要因为任何小事而放弃最纯真的梦想。

关爱的秘密

爱是一种付出,爱更是一种艺术,对他人的爱必须注意方式,否则爱会变成一种负担。

——阿丽达

“对不起,您能听一下这孩子的话吗?”那是阿丽达在作百货玩具柜台工人时遇到的一件一生都难以忘记的事情。

阿丽达被一位三十多岁的母亲叫住,有一位小学一年级左右的男孩子紧张地站在母亲身旁。那男孩儿像贝壳一样闭着嘴,眼睛只是向下看。

他母亲以严厉的语气说:“快点,这位阿姨很忙!”

阿丽达感到空气骤然紧张起来,到底是什么事呢?她一边猜想着,一边仔细看着这母子俩。

这时阿丽达发现那男孩儿手中握着什么东西,他那双小手还有点颤抖——那是件当时很受孩子们欢迎的玩具,这种玩具每次进货都被抢购一空,而且被盗窃的数量不亚于销售量。

“怎么了,你说点什么呀!”他母亲很生气,眼眶里充满了泪水,这时男孩子已经上气不接下气地哭了。

阿丽达的心脏仿佛被猛戳了一下,阿丽达又一次面向孩子,阿丽达想她必须要听他说句话,阿丽达甚至感到这个瞬间可能会左右孩子今后的人生。

这时,他的手不自然地伸开,被揉搓得破烂的包装中露出了玩具。

“我没想拿……”他费了很大力气才说出这句话,阿丽达至今还记得,孩子最后泣不成声地说了一句:“对不起。”

母亲那时的表情难以形容,阿丽达感到她好像放心地深叹了一口气。

然后,他母亲干脆地对阿丽达说:“请叫你们负责人来,我来跟他说。”这时,阿丽达第一次懂得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和教育子女的不易,阿丽达被他母亲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

“不用了,我收下这玩具钱,这件事就作为我们三个人的秘密吧,孩子也明白了自己做错了事,这就够了。”

阿丽达觉得自己只道出了心情的一半,阿丽达的眼泪已流到面颊。那位母亲几次向阿丽达鞠躬表示歉意的身影,阿丽达现在也忘不掉,永远也忘不掉。

大启迪:教育孩子不能光靠溺爱,没有点原则是不行的,对待原则上的错误倾向必须如此,不要把爱与溺爱混为一谈。对孩子的爱更需要注意方法,一种有水平的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们要对我们的爱负责,我们更要对孩子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