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小故事大哲理
3065200000013

第13章 关爱生命 (5)

琼斯患了全身麻痹症,卧床不起,而他已处于晚年,几乎失去了生活能力。他的亲戚们都确信,他将永远成为一个失去希望、失去幸福的病人。他不可能再有什么作为了。然而,琼斯却创造了奇迹。

琼斯用什么方法创造了这种奇迹呢?他的身体虽然麻痹了,但是他能思考,他确实在思考,在制定计划。有一天,正当他致力于思考和计划时,他做出了自己的决定。他要从自己所处的地方,把创造性的思考变为现实。他要成为有用的人,他要供养他的家庭,而不是成为家庭的负担。

他把他的计划讲给家人听。

“我再不能用我的手劳动了,”他说,“所以我决定用我的头脑从事劳动。如果你们愿意的话,你们每个人都可以代替我的手、足和身体。让我们把我们农场每一亩可耕地都种上玉米。然后我们就养猪,用所收的玉米喂猪。当我们的猪仔还幼小肉嫩时,我们就把它宰掉,做成香肠,然后把香肠包装起来,用一种牌号出售。我们可以在全国各地的零售店出售这种香肠。”他低声轻笑,接着说道:“这种香肠将像热糕点一样出售。”

这种香肠确实像热糕点一样出售了!几年后,牌名“琼斯仔猪香肠”竟成了家庭的日常用语,成了最能引起人们胃口的一种食品。

大哲理:身残志坚就能攻克难关。希望每一个人不要再用心有余而力不足来为自己的懒惰开脱,要知道,只要勤于思考,开发我们的智力,那么每一个人都会找到生活的出路,积极思考能够战胜世间的一切障碍。

穿透灵魂的微笑

非洲的一座火山爆发后,随之而来的泥石流狂泻而下,迅速流向坐落在山脚下不远处的一个小村庄。农舍、良田、树木,一切的一切都没有躲过被冲毁的劫难。

滚滚而来的泥石流惊醒了一个睡梦中的14岁小女孩,但流进屋内的泥石流已上升到她的颈部。小女孩只露出双臂、颈和头部。及时赶来的营救人员围着她一筹莫展。因为对遍体鳞伤的她来讲,每一次拉扯都无疑是一种更大的肉体伤害。此刻房屋早已倒塌,她的双亲也被泥石流夺去了生命。

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始终没有叫一个“疼”字,而是咬着牙微笑着,不停地向营救人员挥手致谢,双臂做出表示胜利的“V”字形。她坚信政府派来的营救人员一定能够救她。可是,营救人员倾尽全力也没能从泥石流中救出她。而她始终微笑着挥着手,一点一点地被泥石流淹没。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的脸上没有一点儿痛苦失望的表情,反而洋溢着微笑,手臂一直保持着“V”字形。那一刻仿佛如一个世纪,在场的人含泪目睹了这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

大哲理:在人生的道路上,挫折、困难甚至绝境是避免不了的,最重要的是要坦然面对,自信自强,让灵魂始终微笑,因为穿透灵魂的微笑,常常在生命边缘蕴含着震撼世界的力量,让人生所有的苦难如轻烟般飘散。

弱者的勇敢

19世纪,在英国的名门公立学校——哈罗学校,常常会出现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事情。

有一天,一个强悍的高个子男生,拦在一个新生的面前,颐指气使地命令他替自己做事,新生初来乍到,不明白其中“原委”,断然拒绝。高个子恼羞成怒,一把揪住新生的领子,劈头盖脸地打起来,嘴里还骂骂咧咧:“你这小子,为了让你聪明点,我得好好开导你!”新生痛得龇牙咧嘴,却并不肯乞怜告饶。

旁观的学生或者冷眼相看,或者起哄嬉笑,或者一走了之。只有一个外表文弱的男生,看着这欺凌的一幕,眼里渐渐涌出了泪水,终于忍不住嚷起来:“你到底还要打他几下才肯罢休!”

高个子朝那个又尖又细的抗议的声音望去,一看也是个瘦弱的新生,就恶狠狠地骂道:“你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问这个干吗?”

那个新生用含泪的眼睛盯着他,毫不畏惧地回答:“不管你还要打几下,让我替他忍受一半的拳头吧。”

高个子看着他的眼泪,听到这出人意料的回答,不禁羞愧地停住了手。

从这以后,学校里反抗恶行暴力的声音开始响亮,帮助弱者的善举也逐渐增多,两个新生也成为了莫逆之交。那位被殴打的少年,深感爱与善的可贵,后来成为英国颇负盛名的大政治家罗伯特·比尔;挺身而出、愿为陌生弱者分担痛苦的,则是扬名世界的大诗人拜伦。

大哲理:人生途中,我们也需要像拜伦一样,在别人只是畏惧地逃避,或幸灾乐祸地观看时,能够拿出罕有的勇气,为了善,为了爱,也为启迪和震撼那些冷漠的心灵。

过期的机票

美国魏特利博士是著名的行为学专家。他常常到世界各地演讲,而且总是马不停蹄地一场接一场。

有一次,他结束了一场演讲,就赶着回加州。在他抵达机场的时候,飞机已要起飞了。他拼命地赶往登机门,可是入口已经关闭。他颓然地坐在候机室里,等待着下一班飞机。

大约在一个小时之后,有消息传来:刚刚那班飞机,在空中飞行时,因为螺丝钉断裂,使得飞机双翼的引擎盖脱落,造成飞机无法平衡飞行而坠海,机上乘客全部罹难。

后来,魏特利博士一直保留着那张过期的机票。每当他遇到不顺心事或遭遇挫折时,他总会将那张泛黄的过期机票再拿出来看一次。这时,他心中所有的不平与怨气,都会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因为经过那次死亡之约后,他觉得每一天都格外珍贵。

大哲理:“赛翁失马,蔫知非福?”祸与福是可以转化的,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最好有一颗豁达的心,多向好的方面去想,也许你会发现正是有些所谓的祸在改变着你的命运。

珍贵的礼物

多克是一个信差,他始终坚信自己的工作就是向人们传递快乐。因此,他的口袋里总是装着许多小纸条,上面写着一些鼓励性的话。他将信件和电报送到人们手中的同时,也留给他们一张小纸条,告诉他们“今天是美好的一天”“要笑口常开”“别再烦恼”。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多克因为年龄太大而没有入伍,但他自告奋勇到野战医院做了一名志愿者,协助医院救死扶伤。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在医院的墙上写了一句话:“没有人会死在这里。”他的行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医院的人说他疯了,也有人认为这句话无伤大雅,不必擦掉。 那句话一直没有人去管,就一直留在了那面墙上。后来,不但伤员,就连医生。护士包括院长,都渐渐地记住了这句话。

伤病员们为了不让这句话落空而坚强地活着,医生和护士为了这句话,尽力地给予病人最精心的医治和护理。这个医院变成了一所坚强的医院,每个人的脸上都有一种盼望和坚毅的表情。

大哲理:有时候,创造奇迹的不是巨人,也许只是一句傻傻的话语。而一句鼓励的话语,就是给对方一个免费却珍贵的礼物,它在我们的生命里,微不足道,却往往重如千钧。

咖啡馆的伙计

格拉斯的父母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沙勒罗伊经营了一家小咖啡馆。咖啡馆每周营业7天,每天营业24小时。格拉斯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就是专门为那些来咖啡馆就餐的人擦皮鞋。那时候格拉斯6岁。他父亲小时候也擦过皮鞋,所以他教格拉斯怎么样才能把皮鞋擦得亮亮的。父亲告诉格拉斯,擦完鞋后要征求顾客的意见,如果他不满意,就把皮鞋重新擦一遍。

随着年龄的增长,格拉斯要干的活也增加了。他10岁的时候还负责收拾餐桌,干勤杂工的活。父亲笑容满面地告诉格拉斯,在他雇佣过的勤杂工中,他是干得最好的。

在咖啡馆里工作使格拉斯感到非常自豪,因为他拼命地干活正是为了让全家人能生活得更好。但是父亲明确地指出,要想成为咖啡馆工作人员中的一员,就得达到一定标准,格拉斯必须准时上班,手脚要勤快,并且要礼貌待客。

除了擦皮鞋外,格拉斯在咖啡馆干的其他活都是没有报酬的。有一天,他做了一件傻事:他对父亲说:“您应该每周给我10美元。”

父亲回答说:“好啊,那么你一天在这儿吃的三顿饭的饭钱是不是也应该付给我呢?你有时带朋友到咖啡馆来白喝汽水又该怎么算呢?”

父亲又想了一下说:“你每周大约欠我40美元。”

后来,格拉斯在部队服役两年后回到家里。那时,格拉斯刚被提升为上尉,他自豪地走进父母的咖啡馆,父亲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勤杂工今天休息,晚上你搞搞卫生,怎么样?”

格拉斯心里想:“我是不是听错了!我现在已经是美国军队里的一名军官了!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对父亲来说,我还是咖啡馆的一个伙计……”于是,格拉斯就拿起拖把拖地去了。

大哲理:父母的爱应当是这样的:它能激起孩子对周围世界,对人所创造的一切的关心,激起他为人服务的热情,培养他自食其力的能力。而子女也要在生活中寻找各种方式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妈妈的花园

西西莉大学毕业不久,她的父亲就溘然长世了。

从单位一到家,母亲的模样更令她惊骇:一身丧服既未换洗也不合身,骤然变白而蓬乱的头发上,胡乱地戴上一朵不成形的白线花。她看见女儿,仅咧咧嘴算是招呼了,看得出,她内心有着巨大的哀恸。

为了让母亲健康而平安地活下去,西西莉从旧书摊买来一大堆内容轻松的杂志和小说,希望能驱散她心头的哀伤。可是,她无心看。西西莉烧了妈妈爱吃的菜端给她,她千般无奈地咬嚼两下,趁女儿转身,又偷偷地吐在碗背后。从前,母亲的手灵活而优雅,煮出过精致的菜肴,织出过漂亮的毛衣。现在,她两手竟像无事可做,一支烟接着一支烟,只有在为父亲折纸钱的时候,才又活起来,看着银亮的冥纸在她手上灵巧转动,瞬间成了平整的元宝,西西莉有了新的狂想,为什么不让妈妈学画画呢?

西西莉把画架、纸、笔都准备好,堆置在母亲面前。母亲从小给人做养女,没受过正式教育,看到这许多郑重的装备,不禁呆了。以后好一段时日,西西莉假装毫不在意,偷偷观察母亲的动态。她看到母亲在画架前片刻徘徊,片刻犹豫,终于怯生生拿起铅笔,试着在纸上轻淡地画一粒花生大小的孩子,然后又匆忙涂掉,深怕别人看见。

一天,母亲忽然在房里独自大笑起来。西西莉已经许久没有听到母亲的笑声,惊奇地冲进房里,只见她一边笑,一边遮掩画纸。“画得好丑,难看死了。”母亲笑着说。原来,她从旧书里翻出旧日的画片,以刺绣般的耐心,一笔一笔地临摹着。

从那天起,母亲心头的郁结似乎得到渲泄。她起初画妇人、孩子,然后狂热地画花卉,黑白的画面上开始染上颜色,色彩也由淡雅趋于灿烂。这时,西西莉才了解到:在母亲胸中也藏着一颗从未被人注意到的艺术之心,直到子女长大、丈夫去世后,才被召唤出来。

这段日子,可算是西西莉的母亲晚年最愉快的时期,她的性格也变得开朗洒脱。她们住公寓,没有自己的花园,然而母亲画的花,高高低低挂满四壁。母亲怡然徘徊其间,得意地说:“这就是我们的花园。”

大哲理:不要沉溺于痛苦的事情之中,应该积极地去描绘我们心中的花园。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花园,只是发现的早晚的问题。既然无法逃避生活,何不用一颗热诚的心去绘制心中的花园呢?

我不相信

美国著名女演员索尼亚·斯米茨是在加拿大渥太华郊外的一个奶牛农场里长大的。

那时候她在农场附近一个小学里读书,有一天她回家后很委屈地哭了。她父亲问她为什么哭泣,她断断续续地说道:“我们班里一个女生说我长得丑,还说我跑步的姿势难看。”父亲听完她的哭诉后,没有安慰她,只是微笑地看着她,忽然他说了一句:“我能够得着咱们家的天花板。”正在哭泣的索尼亚听到父亲的话觉得很惊奇,她不知道父亲想要表达的意思,就反问了一句:“你说什么?”

父亲又重复了一遍:“我能够得着咱们家的天花板。”

索尼亚完全停止了哭泣,她仰着头看了看天花板,将近4米高的天花板,父亲能够得着?尽管她当时还小,但她也不相信父亲的话。父亲看她的一脸不相信,就得意地对她说:“你不信吧?那你也别相信那个女孩子的话,因为有些人说的并不是事实。”

索尼亚在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了,不能太在意别人说了什么,要自己拿主意。 在她二十四五岁的时候,她已经是一个颇有名气的年轻演员,她要去参加一个集会,但她的经纪人告诉她,只有很少的人参加这次集会,会场的气氛有些冷淡。经纪人的意思是索尼亚刚开始出名,应该多参加一些大型的活动以增加自身的名气。不过当时索尼亚坚持要参加那个集会,因为她在报刊上承诺过要去参加,“我一定要实现诺言。”结果,那次在雨中的集会,因为有了索尼亚的参加而使得广场上的人群拥挤起来。此后她的名气骤升。后来,她靠自己的判断从加拿大到美国去发展,成了一个很有名气的演员。

大哲理:凡事要靠自己拿主意,并不是一意孤行,孤芳自赏,而是忠于自己,相信自己。要对自己的承诺负责,要敢于承担自己的缺点,更要敢于承担面临的挑战。在人生的路上,有很多时候,我们都要靠自己拿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