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今晚我不回家
31082800000034

第34章 探访小河(二)

“你们知道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吗?现在全世界的考古学家都认为,小河墓葬是他第一个发现的,其实,发现小河墓葬的第一人是我的曾祖父。我的曾祖父叫奥尔德,他是一位专业的沙漠向导。那时我的曾祖父在离开楼兰100公里处,发现了一座神秘的墓地,那便是传说了很久,有着一千口棺材,魔鬼出没的地方。1934年,贝格曼来到了中国,他带着考古队在我的曾祖父的带领下进入了罗布沙漠,去寻找我的曾祖父曾经看到过的有一千口棺材的墓地。然而,考古队却千回百折,历经磨难,却始终在沙漠里徘徊,此时我的曾祖父被一种莫名的恐惧所笼罩,认为这是魔鬼的力量在企图阻止他进入那座神秘的墓地,曾祖父劝说贝格曼,打道回府,感觉情况不妙,可是这却大大的刺激了贝格曼的好奇心,在他坚忍不拔的努力下,考察队终于在一条无名小河对面三公里处,发现了密密麻麻的巨型木桩,这便是传说中的千口棺材,魔鬼出入其中的墓地,墓地就以小河命名。后来,贝格曼在他的传记中称那是死者的殿堂。”伊迪斯的故事,总是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旅途中有着这样一位知识丰富的向导,实为一件爽心悦目的事。

“那为什么随后的日子里,小河墓地就消声匿迹了呢?”晓峰好奇的问道。

“那是因为当时条件有限,贝格曼无法把研究深入下去,遗憾的是1946年,贝格曼病逝了,小河墓地便在混乱年代里无人问津了。”青儿不愧为历史老师。

“我现在其实就行驶在古楼兰的疆域里,只是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驼铃悠悠,商贾不绝的楼兰了,黄沙加上死人枯骨,便是这里的唯一景物了。其实,楼兰在我们的概念中,也只是一个标志,一个丝路上故国代表,真正的楼兰已经随着风沙淹没在罗布大地深处了。”伊迪斯继续着他的故事,我们听他说已经行驶在楼兰故国的疆域,一个个都伸长着脖子,总想在这黄色沙土上找到点什么,来证明这里曾经辉煌过。可是,四周围除了深不见底的沙海,便是几处残垣断壁的痕迹裸露在沙土外,那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古国,如今却落得成了这般模样,惊讶之余,不禁感慨岁月的无情。

我说我们下来走走吧,脚踏在这片滚烫的沙砾上,我没有任何感觉,它与所有荒漠里的平庸的沙丘一样,只是历史赋予了它一个任务,承接古代与现代的重任,便在这叫做楼兰的地方。青儿用心的捧起一堆细沙,将它灌进一个玻璃瓶里,她说要把它亲手放在阳阳的手上,告诉阳阳,这是从塔克拉玛干深处一个叫楼兰的地方带回来的沙。我看着她专心致志的样子,为之动容。

晓峰手插着裤袋,一副茫然的样子,我不知道此刻他在想着什么?

“哎,这人呢,就是那么的渺小,以前总是很自大,可是看过了一望无际的沙漠,感觉自己就是沙海里的一粒沙,微不足道。”晓峰似乎在说给自己听。

“人,如果有沙漠那么宽广的胸怀就好了。”伊迪斯也自语着。

不远处,忽然一辆经过改装过的大卡车,向着我们驶来,我们都被这辆出现在荒漠的车吸引住了。伊迪斯用手做了个遮阳的动作说:“哦,那可能是新疆考古队去小河墓地考察的车。”

那俩卡车晃晃悠悠的经过了蓝豹后,停了下来,从车厢里走出一位四十几岁的面容和蔼的男人。

“啊,伊迪斯,你在这里啊,真巧啊!”那人说着,与伊迪斯握了握手。

“哦,我给大家介绍下,这位是新疆考古队的队长王凯佑,这些都是我的朋友,我有幸做他们的此行的向导。”伊迪斯指着我们对王队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