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今晚我不回家
31082800000006

第6章 碧倩

我从事的是机械制造业,外人看来毫无生气冷冰冰的机器,可是在我的眼里却是一个个有着生命的个体。它们在设计师的图纸上跃然成形,采购部门将孕育生命的各个部分带回家,技术部门的给力打造,再经过繁复的安装,调试,那一件件我称之为“生命”的机器,最终由经验老到的销售部门推广至全国乃至全世界。

我在业界的口碑良好,这取决于我对产品质量的把关力度,我曾经在欧洲留学,将欧洲的一些质量管理理念带回了公司,虽然浮躁的商业市场,产品推陈出新的速度远比质量经久耐用来的实际,可我依然坚信,质量才是企业的灵魂。

可是,今天我却收到了客户几封投诉产品质量不好的邮件,邮件中明确指出是哪些零配件出了问题。我一向引以为傲的产品质量尽然被客户投诉,我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同时也清楚的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我刚想打电话给采购部袁经理,他却啥时已经出现在我的办公室里了。

“廖总,这件事我已经知道了,请你放心,我会给你一个圆满的答复的。”袁经理依然是招牌式的笑容。

袁经理五十开外,一直是我的得力助手,他的稳妥的办事作风,让我高枕无忧的将整个采购部门交由他来管理。无论是私企还是国企,采购部门无疑是个敏感的地方,因为它有权决定采购货品的商家,也就是说猫腻的部分会隐藏其中。

“好吧,袁经理,客户那边还是先要解决,必要的话,我们将那些有问题的产品招回。”我向来不会指责袁经理,我信任他,这一定是他手下的某个员工出了问题。

我对袁经理笑了笑,就埋头做我的事了。

临出门前,袁经理忽然想起了什么似地说:“哦,廖总,有件事我一直想提议,今天正好是个机会,采购部门的零配件采购,向来都是职员自己单干完成的,就算我把关再严,也会有疏漏,我建议可否设定一位专业人员,这位人选既懂得采购,也需懂得财务,每一次重大的采购,都在场,这样既可以把关质量,二来尽可能的节省成本,起一个相互监督的功能。廖总,我也快退休了,公司的确需要一位年轻后辈来接替我的位置啊。”

我觉得袁经理说的在理,只是这样的人选,还需斟酌。

我拿起了办公桌上的粉色吉蒂猫,每当我想心事的时候,我会不由自主的拿起它,它在我的办公桌上始终如一的“坐”在那里,圆鼓鼓的可爱的身体,头上的那朵大蝴蝶结,总是让我忍俊不禁。

正在此时,我却接到了一个意外的电话。

“梦洁,我是碧倩,不会已经忘了我了吧。”

“碧倩,真是你吗?这些年,你去了哪里了?我找的好辛苦啊。你怎么玩失踪啊?”我整整楞了一分钟才说出了这些话。

对方却是一阵沉默。

“碧倩,你还好吗?这些年你过得好吗?你还继续画画吗?你的画廊怎样了?你的….”我一口气想将这些年埋藏在心底的疑问,一股脑儿的全盘托出,也渴望此时,碧倩能够一一回答我的疑问。

电话那头,沉默依旧,可我听出了碧倩欲言又止的叹息。

那个长长直发,气质可人,面容娟秀的碧倩又浮现在了我的面前。

“碧倩,我知道你电话里不方便说话,我们明天下午2点在云中阁咖啡厅见面,不见不散哦。”

电话里迟疑片刻:“好吧,明天见。”

与方碧倩见面就在这样的一个闷热的下午。

六月,是海城市的梅雨季节。

我不喜欢这个季节,空气中到处嗅得到潮湿和发霉的气味。云中阁是海城市最高的旋转餐厅,临窗而坐,犹如置身云端,随着360度的缓慢旋转,海城市的繁华尽收眼底。

已经有4年没见面了。当方碧倩出现在我的面前的时候,我怎么都不能与昔日的那个散发着独特气质的艺术系的碧倩等同起来。眼眸中多了份闪烁,少了份自信。昔日红扑的脸蛋,不见了踪影,那个爱笑,爱美的女孩,不见了。我们曾经是大学里同寝室不同系的校友。她是艺术系的,而我是经济系的。

大学四年,我和方碧倩情如姐妹。我一直认为,碧倩是为艺术而生的。她的与生俱来的艺术气质,来自于她的祖父方为山,方为山是赫赫有名的海城市油画大师。耳濡目染,方碧倩继承了祖上很好的艺术遗风。

她的大家风范,她的娟秀曾经令许多男生倾倒。她的长至腰间的一头秀发,曾今是那么和谐的衬托出了她的婀娜的腰线。可如今却是以枯黄来替代。她时常用手无意的推一下她架在鼻梁上的眼镜,这个细小的动作,让我想起了学生时代的她。

她常常在画室里,一待就是一个下午。她告诉我了梵高的向日葵的价值和徐悲鸿奔马的欣赏。她赠送给我的她亲手画的《雨中情》油画,至今挂在我家的客厅里。她说,他最大的心愿是去敦煌莫高窟临摹壁画。

我们面对面坐着,4年未曾谋面的我们,今天第一次见面,却是用沉默来做开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