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今晚我不回家
31082800000009

第9章 祥和(二)

家中的报时鸟探出头来,布谷布谷的叫了两下。

已是午夜两点了。

我依然沉静在风沙漫漫,虚无缥缈的世界里。那个集众多谜团与幻想的地方,那个古老而新鲜的奥秘,竟然有着巨大的磁场,吸引着我,那是遥远而神秘的声音。我称之为天籁之音。文字的魅惑和一杯葡萄酒的作用,此时让我的灵魂飘向了久远的年代。

我想象着当年的楼兰古国,驼铃悠悠,商贾不绝,一派繁荣景象。城池绿树环绕,孔雀河清澈如少女般静静的流淌。街上,一位位高鼻深目的楼兰人,他们穿着带有波斯和印度风格的服饰,带着笑意,穿梭在行人之间,一派歌舞升平景象。

在汉武帝时期,楼兰成为了中国,印度,叙利亚和罗马之间的贸易中转站,可是,到了近代后,楼兰突然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史书中再也找不到任何关于楼兰的记载。楼兰成了一个后人模糊的传说。

假如没有瑞典地理学家斯文赫定,楼兰将永远的沉睡在茫茫的大漠风沙中。他们的后裔今天还在吗?

有人说有三种人敢于行走在丝绸之路上,一是官人,官命难违。二是商人,为利冒险。只有僧人是凭着强大的精神意志在荒漠中孤独跋涉,忍受着极度考验,去追求信仰。他们大多数都是默默的走过,又默默地死去。只有两位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了一定的位置,一个是由东西去到天竺取经的唐朝僧人玄奘,另一位是从西往东到长安易经弘法的龟兹人鸠摩罗什。

《大唐西域记》记载,玄奘西天取经,在哈密受到欢迎,被请到白杨沟佛寺讲经,高昌国王知道后,请玄奘去说法,玄奘在高昌停留了三个月后,与高昌王结为兄弟,并派人护送他继续西行,最后到达印度。玄奘在印度学经期间,时常想起他在高昌受到的礼遇。

佛经说,远离人间的欢乐,为接近智慧,愿独处于寂寞深山。比玄奘早两个世纪的龟兹人鸠摩罗什,七岁时,离开王室舒适的家庭,一路沿着丝路,跋山涉水向长安方向走去,十七年后,凭着坚强的毅力到达了长安,他在长安专心翻译佛经数百卷,浩繁的经文在他的笔下化成了精湛的汉语传向了中原大地。

在中国的先秦古籍《山海经》中,多次记载“有人一目,当面中生”,意思是看见有个人,只有一个眼睛,生在面部的中央。这种称之为独目人。无独有偶,古希腊的诗人亚里斯来到中国阿尔泰南麓,用诗的形式记录了路上所见所闻,诗中记载,在阿尔泰南麓一个叫三道海子的地方,他见过一支古老的塞族部落叫阿里玛斯普,他们勇悍善战,但是因为在前额当中长着一只眼睛,故被称为独目人。

真的有独目人的存在吗?莫非独目人来自地球以外的某个星球?……

手中的书几度滑落,又被拾起,书里书外,两个世界。书外,现实的世界,有点无奈。书里,想象的天空,一片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