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中医灵异经历
3108400000209

第209章 前辈的伤寒论笔记 (1)

中医自学手册之传经再解:前几天有个自学中医的朋友打电话来问我,问读完黄帝内经,还应该看什么书。

我回答说,那就看伤寒论吧,能坚持把黄帝内经都读完的人,看懂伤寒论不是问题。

结果昨天这位朋友打电话跟我说,看了伤寒论之后,晕的不行,感觉内经理论就好像一本太极拳谱,可以循序渐进的练习。

而伤寒论就好像一套绝世武功一样,看着看着就晕了。

后来我才知道,这朋友还没看完内经,只是看完了内经的三四章,就想看伤寒论了。

其实这也正常,因为现代人看内经,如果只是读了一遍,也很难了解其中精髓的。

可能有的朋友觉得我夸张了,懂不懂就精髓啊,玄妙啊之类,其实我所说的精髓,不是指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指内经中的内容的活用。

记得一位某位中医名家小时候读内经,读的相当痛苦,因为他对自己要求很高,希望能将内经中的精华极快的吸收,所以昼夜苦读,可是一段时间后,依旧还是只能看到浅浅的一层表面道理。

后来他的一个伯父对他说,你最初学医,对大多数的名词,症状都没有深刻的体会,文化程度也不高,内经中字字珠玑,几乎每段话都有更深层的道理。等你有了更深层的文化知识后,才能进一步了解其中的含义,起初学医,应该读一点金元四大家之后的后世书籍,虽然其中有些医家因为擅长的方面不同而导致了他们的文章比较偏执。

但只需要你能做到兼听则明,那么就可以了。(所谓兼听则明,指的是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后来这位名医就去读了不少近代医家所写的医书,在外围绕了一圈后,又读回了内经,果然耳目一新,对很多句子都有了新的理解。

我这个话说得好像和伤寒论关系不大,其实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是有很大原因的。这个和咱们现代人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因为咱们对古文字研究的欠缺,对古代一些词汇定义的模糊,所以咱们读起黄帝内经之类的古书来,就很容易用现代汉语词汇定义去理解。

结果自然就会读的似懂非懂了……所以我一直强调带着辞源读内经,就是这个道理。

而伤寒论的读法,则更为困难,因为伤寒论对于脏腑、经络的关系叙述的很少。以至于让初学中医的朋友阅读它时,会觉得脑袋里没有一个整体的概念。

结果就会越读越晕。所以阅读伤寒论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将中医基础的理论了解一遍,再读,或者您也可以跟我一起试着解读伤寒论。这个过程中,我也会不断地将中医基础理论交代给您。

之前我让大家去画图,有的朋友就说,很多人都比较懒,怎么肯去画图呢?为什么我不画一幅出来?其实道理很简单,我画的图,是我画的,您画的图,是您画的。您画一个图对您认识学习中医比较印象深刻一点,理解起来也容易一点,这和我画图出来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画图不是目的,关键在于您在画图的过程中,可以对之前学到的东西做个总结。而且您想想,学点东西如果一点动手的部分都没有,您忘得怎么能不快呢?

之前咱们讲了六经病之间的主要的几种传变过程,那么六经病传变(传变即传出变化)的规律何在呢?

其实之前我们已经有过解释了,首先它的常规变化,因为治疗不及时,消极治疗而导致的循序渐进的由浅入深的传导,比如太阳病化为阳明病,太阳病是正常情况下的疾病初期,而阳明病则是太阳病正常恶化后的阶段。再比如太阴病传变为少阴病,也是这个规律。这就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如果太阳病突然传变成了少阴病,那么这就不是常规的由浅入深了。因为它跨度太大,比较非常规。

这种跨度大的传变,一般有几种原因。

比如咱们之前说过的,因为表里关系而出现的传变。这种变化比较好找规律。

还有一种变化,专业术语叫做变证,这个情况,往往是因为病人不积极治疗疾病,或治疗失误的产生的。这种产生的变证的症状,与伤寒论中给六经病诊断依据有很大不同,症状变化多端,无法归类到六经病中,那么它就是变证了。

得了这种病是很辛苦的,治疗起来很复杂,治疗时要查看其身体变化,然后看看他在变证前干了什么对病情不利的事情,然后再论治。

昨天有朋友对我说,原来疾病这个有规律啊,发病时还是很好掌握的嘛,现在您看了变证后,应该就不会那么想了。

而且除了变证,还有几个特殊情况,这个我会明天继续讲解。

医案:少年究竟得了什么病呢?伤寒论中有过叙述,突然表现出外感疾病症状而昏睡的,属于少阴病中的一种。之前我们讲过,少阴病所影响的脏腑为心肾,而心肾则是人体水火之脏。肾属水,心属火。这两位是人体动力的主要来源,心主神明,神明被病邪干扰,所以少年犯困,而肾气乃人体之精,它是负责滋养神明的。现在神明被外邪所扰,得不到肾气的滋养。那肾气就也要跟着反常了。

中医学认为,这个神明若是得不到滋养,就会开始脱离人体开始向上乱窜。它乱窜的后果很严重,因为神明是心的主要枢纽,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就好像某个大企业的董事长疯了一样。

心又主脉,您看它脉象弦大。就是神明乱窜的最好证明。

应对这种情况,神医的办法是猛灸关元穴。有道理吗?当然有。

关元穴是人体最重要的奇经八脉之一的任脉以及十二正经中的三条从足部而来的三条属于五脏的正经的汇合点。

任脉的走势是从咱们小腹附近那块,直通头部的,而这三条正经,则是从足部过来的。所以您一灸关元穴,这上下之气,就被您给沟通了。

除此之外关元穴还具有回阳固脱的效果,说通俗点,就是把那个乱窜的神明或阳气拉回正位,让它不能逃走。

如果您认为关元穴就此便没有作用了,就太小看它了,它还有固本培元,滋补阴血的作用,之所以能固本培元,是因为它有力量可以让阴阳两气各回各家,各自归于本位。

而之所以能滋补阴血,是因为它跟小肠有一定关系,可以促进人体机能的迅速恢复。您看,神医之所以有这个自信,是因为他了解关元穴啊。

而后来喝的那个干姜附子汤,则也有强壮阳气,稳定阳气的作用。它们与关元穴的通力配合之下,这个病自然就好了。

中医自学手册之传经再解2:可能有的朋友看了我们之前讲的内容,就会感觉六经病是层次分明,不会同时出现的,其实并不是这样。

有些时候我们身体会出现两经或两经以上的疾病同时出现的现象,这种情况,大多时候是因为外来邪气太盛,侵入人体后,伤害的部位较大,而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另外还有些时候,我们的身体会出现一经的症候还在,而另一经的症候却也出现了的情况,比如太阳经的症候还在,却又出现了少阳病的症候,这种情况的出现,也是与邪气较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