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中医灵异经历
3108400000215

第215章 末代中医的哀歌,一扫天下的体制 (2)

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著名的老中医邓铁涛,1916年生,中医世家。号称“中医第一人”,是“国宝级中医泰斗”,广东中医大学终身教授,博导,荣誉头衔无数。坦率说:他还是保留了一些“传统中医特色”的。建国时他已经三十多岁了,重要的中医教育基础是旧时代给他的。但是实话实说,我查了他的一些医疗资料,却看不到他身上有什么“真正中医”的亮点,好像也没有什么精彩的医疗表现让人看到“名医风范”。因为真通医道的中医,会采用别人完全无法理解的“古怪”方式来治好一些病案,因此真正的好中医,一定会有一些“匪夷所思”的医疗故事流传。但是他的医疗历程,似乎太平庸了,没有“精彩故事”只有“华丽头衔”。除了他90多岁的年龄让人称道外,没发现什么可称奇的地方。只是据说有一个打他牌子的广东凉茶可以防治非典。

后来查到一些“历史回忆”,让我发现他已经“变质了”,离开了传统中医的“正道”和思维方式。比如,赵洪钧医生记载当年中医学院研究生毕业的时候答辩,论文题目是【近代中西医论争史】,邓老作为答辩评委之一,首先开炮提问,提的问题居然是:“你为什么不用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的观点看待中西医之争?” 这已经是改革开放以后年代的事情了(好像是1981年以后)。可以想象这些“世家老中医”,早已脱离了中医思维,在内心深处完全与“当局”的中医教育理念思想,以及文革期间“泛政治化”(在所有的生活和学术领域中均要贯彻执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思想)相应和。不是表面的服从,而是骨子里的认同。偏偏这种思维模式,对于文学和艺术的破坏是浅表的,但是对于传统中医的思维,破坏就是根性上的了。因此可以推断他在三十多岁,医道并未真正成熟的时候,就主动融入共和国的思想,在历代运动和思想改造中,思维模式已经变成了“新中国模式”而不是“传统模式”了。如“中医现代化,科学化”,“中西医结合”等等荒诞的行为,他一定是心甘情愿地全盘接受和支持的。邓老身上中医的“世家骨头”已经开始消失。

他的第二代就更不用说了,内在的“骨头”肯定没有了,连中医的“外皮”也丢了。邓老还保留了天天走路跑步,练习八段锦的“传统文化习惯”,因此90几岁高龄依然身体健康。他的儿子虽然也是医生,当然是“共和国培养的新一代中医”了,虽然同样出身“名医世家”,却连基本的健康常识都没有,自己的命都保不住。中年就因为常常便血,邓老配药给他吃,但是无效,最后因为肠道癌扩散而死亡。晚年丧子,不知邓教授何想,更糟糕的是:很多人因此质疑邓老的医术,说他治死了自己的儿子。的确:连自己儿子的命都保不住,父亲起码有失教之罪。我太太看了邓老的治疗方式说:这种乱碰运气乱开药,当然救不了人。邓老似乎根本不懂如何处理这种并非绝症的疾病。中医的理念,就是“应手而愈”,基本上用药有无效果,不说一天,起码一周会看到明显的身体好转反应现象。但是他据说治了半年多都没有改变治疗方式,也没有找到真正的治疗方法。而且他似乎也找不到其他中医高人来救他儿子,他好像不至于爱面子爱到知道自己不行,也不让别人来治自己儿子的。

另外,我还想说的是:作为中医世家,这种病,显然是生活习惯病。他作为“一家之主”,对于自己的“衣钵传人”,如何没有教给儿子符合中医风范的生活习惯?连这种病都防止不了?

邓老的厄运还没完,据说他还治死了自己的妻子:其妻素有高血压/高血脂,一日突诉剑突下疼痛。他诊断为胃脘痛,吃中药,直到第二天查心电图。下壁心梗扩散,心衰而亡,死时70岁左右。刘老师看这个案例后很难过,呆了半天,说这个名医怎么了:发现这个位置痛,吃什么药呀,直接针某几个位置,马上就可以舒解了。不至于死呀?作为“中医世家”,应该懂得针灸是最基本,最快速的医疗手法呀?不可能不懂呀?可邓老医生偏偏不懂。他大约只懂玩一些药方,而且还玩得不太好。

我的问题又出来了:名医世家,怎么会让自己的亲人得上高血压和高血脂呢?这种病,我五分钟就能够教会学堂的学生学会最简单,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简单易行,而且保证三个月内降血压成功,何至于“长期患病”,不治而死?(治疗方法很简单,只要按照中国古代的养身健身方式就可以了,比如按照学堂的学生和老师的生活方式就可以了,连药都不用吃;不但不为治病花钱,还因为要治病而不得不省钱)。如读过孙思邈的千金方,以及其他中医高人的健身和饮食之忌,就可以很容易“治疗”好高血压和高血脂了。他难道连这也不懂吗?

另外,邓夫人的死法,恰好就是我说的服用降压药后的必然结果之一(心梗),我相信她实际上是死于长期服用降压药的“副作用”。这种慢性病,中医有很多方法可以治疗的;可这位“中医第一人”,却让夫人长期服用降压药吗?自家亲人的慢性病都治不好,岂不是庸医?哪里有“家传名医”的样子?

可见,中国的“名医世家”传人,与草根出身的中医“王教授”等人一样,都是靠不住的。邓公子英年早逝,不就是“名医世家传统”消逝的象征吗?连“中医第一人”都留不下真正的“医学传统的根”,恐怕在中国,也真的找不到什么像样的人物了。

正好手边有一个资料,对于我的推断给出了一个有力的证据:据《健康报》一篇文章的数字统计,我国传统中医(应该是指体制外的私人执业者,原来遗留下来的“家传中医”之类的人),1998年是5000人,到八年以后的2006年减少了90%以上,总人数已经不足500人了。以这样惊人的速度萎缩,而且是在“中医养身热”兴起的最近十年内发生,是什么原因?猜都知道的:这些原来体制外的“传统医生”,正在快速地老去。而他们根本没有“衣钵传人”来继承他们的祖传医术和医馆,即使是简单的医术。另外,也代表传统中医的“市场价值”不高,如果这些“传统中医”的经济效益很好,就算是他们退休了,一定会有相干和不相干的人要来“继承衣钵”的。

今天,时间又过了五年,还剩下多少呢?恐怕只有五十个了吧?这些人,都是“末代中医”!他们彻底老去后,即使是最缺乏层次,但起码还能够留下一点点中医记忆的“传统中医”,恐怕就要从中国人的生活中彻底消失了。我们社会上就只留下装修得跟西医院一样的“中医院”,剩下这些批量复制的“体制内中医”用西医的思维和方法,甚至用吃西药,打吊针来“发展中医”了。

实际上,明朝末年以后,由于“本轮道运终结”,道运就是医运,就是国运。因此道运不兴,医运何存?怪不得最近几百年中医都是节节败退,庸医辈出,让人失望,西医乘机席卷中华大地。现在真正的中医在中国已经不存在了,什么“名家世传中医”,根本就没有。只有一些半通不通的“治病家庭作坊”作为一份谋生的职业在“代代相传”。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连这种“江湖术医”都没有生存的空间了。今天,中医“父子相传,师徒相授,薪火相传”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已经在大陆绝灭了。因为“道运已绝”,医运依附道运。中医“医运”如此不堪,其实是历史的选择和必然。真正的中医,恐怕只能从一片如同山火烧尽的废墟中,依靠别处飘来的种子,或者是深深埋在地底的根子而复生了吧?

这样也好,彻底应了毛万岁的话:一张白纸,正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感谢中医大学们60年来的不断努力教育耕耘,让中医在中国彻底烂掉。因此,新的中医(恐怕将来不会再叫中医的名字了),可以换个名字和样子重新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