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拈花笑佛
3111500000015

第15章 禅解人意 (14)

众生所造之恶业,有一部分属于普通者,有一部分属于特别者。其属于普通之部分,则递相熏积相结而为此器世间;(佛说有所谓器世间,有情世间者,一指宇宙,一指众生也。)其特别之部分,则各各之灵魂,(灵魂本一也,以妄生分别故,故为各各。)自作而自受之。而此两者自无始以来,又互相熏焉。以递引于无穷,故学道者,一、当急造切实之善因,以救吾本身之堕落;二、当急造宏大之善因,以救吾所居之器世间之堕落。何也?苟器世间犹在恶浊,则吾之一身未有能达净土者也。所谓有一众生不成佛,则我不能成佛,是实事也,非虚言也。嘻!知此义者,可以通于治国矣。一国之所以腐败衰弱,其由来也非一朝一夕。前此之人,莳其恶地,而我辈今日刈其恶果,然我辈今日非可诿咎于前人而以自解免也。我辈今日而亟造善因焉,则其善果或一二年后而收之,或十馀年后而收之,或数百年后而收之,造善因者递续不断,而吾国遂可以进化而无穷。

造恶因者亦然,前此恶因既已蔓茁,而我复灌溉而播殖之,其贻祸将来者,更安有艾也?又不徒一群为然也,一身亦然。吾蒙此社会种种恶业之熏染,受而化之,旋复以熏染社会,我非自洗涤之而与之更始,于此而妄曰吾善吾群吾度吾群,非大愚则自欺也。故佛之说因果,实天地间最高尚完满、博深切明之学说也。近世达尔文、斯宾塞诸贤言进化学者,其公理大例,莫能出此二字之范围,而彼则言其理,而此则并详其法,此佛学所以切于人事,征于实用也。夫寻常宗教家之所短者,在导人以倚赖根性而已,虽有“天助自助者”一语以为之弥缝,然常横“天助”二字于胸中,则其独立不羁之念,所减杀已不少矣。若佛说者,则父母不能有所增益于其子,怨敌不能有所咒损于其仇,无歆羡,无畔援,无挂碍,无恐怖,独往独来,一听众生之自择。中国先哲之言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又曰:“自求多福,在我而已。”此之谓也。特其所言因果相应之理,不如佛说之深切著明耳,佛教洵倜乎远哉!

以上六者,实鄙人信仰佛教之条件也。於戏!佛学广矣大矣深矣微矣!岂区区末学所能窥其万一?以佛耳听之,不知以此为赞佛语耶,抑谤佛语耶?虽然,即曰谤佛,吾仍冀可以此为学佛之一法门,吾愿造是因,且为此南赡部洲有情众生造是因,佛力无尽,我愿亦无尽。

难者曰:子言佛教有益于群治辩矣,印度者,佛教祖国也,今何为至此?应之曰:嘻!子何暗于历史?印度之亡,非亡于佛教,正亡于其不行佛教也。自佛灭度后十世纪,全印即已无一佛迹,而婆罗门之馀焰,尽取而夺之;佛教之平等观念、乐世观念,悉已摧亡,而旧习之喀私德及苦行生涯,遂与印相终始焉。后更乱以回教,末流遂极于今日,然则印之亡,佛果有罪乎哉?吾子为是言,则彼景教所自出之犹太,今又安在也?夫宁得亦以犹太之亡,为景教优劣之试验案也?虽然,世界两大教,皆不行于其祖国,其祖国皆不存于今日,亦可称天地间一怪现象矣。

注释

本文发表于1902年12月30日《新民》第23号。

景教,唐代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聂斯脱利派的1日称,文中泛指基督教。

浏阳,即谭嗣同。

南赡部洲,旧译南阎浮提,意译秽树,佛经中四大部洲之一。传说此洲盛产赡部树,位于须弥山南咸海中,故名。

9.无我之境界

佛说法五十年,其法语以我国文字书写解释今存大藏中者垂八千卷,一言以敝之,曰“无我”。

佛何故说无我耶?无我之义何以可尊耶?“我”之毒害,在“我爱”、“我慢”,而其所由成立则在“我见”。何谓我爱?《成唯识论》(卷四)云:“我爱者,谓我贪,于所执我,深生耽着。”我爱与兼爱不相容,对于我面有所偏爱,则必对于非我之“他”而有所不爱,如是则一切世界不成安立。我身、我妻子、我家族、我财产、我乡土、我团体、我阶级、我国家,如是种种,认为是即我或我所有,从而私之;其他身、他家族,乃至他阶级、他国家,以非我故,对之而生贪悭、嫉妒、怨毒、欺诈、贼害、斗争,以是之故,一切世界,不成安立。

何谓我慢?《成唯识论》云:“我慢者,谓倔傲,恃所执我,令心高举。”万事以我为中心,以主我的精神行之,谓环乎我皆宜受我支配,供我刍狗;其浅狭者,如个人的我慢、阶级的我慢、族姓的我慢、国家的我慢,且不必道;其尤普遍而深广者,则人类的我慢,谓我为天帝之胤,为万物之灵,天地为我而运行,日月为我而明照,含生万类为我而孳育。以五官所经验,谓足穷事物之情状;以意境所幻构,谓足明宇宙之体用,故见自封,习非成是。湮覆真理,增长迷情,我爱我慢,其毒天下如此。至其为个人苦恼之根源,更不必论矣。而其所由起,则徒有我之见存,故谓之“我见”。不破此我见,则我爱与我慢,决末由荡涤,此佛所双无我之为教义之中坚也。

所谓“无我”者,非本有我而强指为无也。若尔者,则是为戏论,为妄语。佛所断不肯出。《大智度论》三十六云:“佛说诸法性常自空,非以‘空三昧’令法空。”佛之无我说,其所自证境界何苦,非吾所敢妄谈。至其所施设以教吾人者,则实脱离纯主观的独断论,专用科学的分析法,说明“我”之决不存在质言之。则谓吾人所认为我者,不过心理过程上一种幻影,求其实体,了不可得。更质言之,则此“无我”之断案,实建设于极隐实、极致密的认识论之上。其义云何?即有名之“五蕴皆空说”是已。今当先释五蕴之名,次乃述其与“我见”之关系。

蕴Khandha,旧译阴,亦译聚,亦译众。《大乘广五蕴论》云:

问:蕴为何义?答:积聚是蕴义,谓世间相续,品类趣处差别色等总略摄故。如世尊说,比丘(注释:原脱此“比丘”二字,今补。)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胜若劣,若近若远,如是总摄为一“色蕴”。

(今译)问:什么叫做蕴?答:蕴是积聚的意思,将时间的相续不断之种种差别现象,分出类来,每类作为一聚,这便是蕴。例如世尊告某比丘说,所有一切物质(色),现在的、过去的、未来的,内的、外的,粗的、细的,胜的、劣的,远的、近的,总括起来,成为一个“色蕴”。

蕴训积聚,故凡有积聚义者皆得名蕴(例如篇名亦谓之蕴,《发智论》、《大毗婆沙》皆分八蕴,即八篇也。旧译取梵音名八犍度)。此所谓蕴者,专就意识活动过程上之类聚而言,凡分为五。

一色蕴Rupa物质物态=感觉之客观化

二受蕴Vedana感觉……………………

三想蕴Sanna知觉、联想、印象…………

四行蕴Sankhara执意,思维……………所认识之对象

五识蕴Ninnana了别,集起……………能认识之主体

以上所释,尚有未明未惬之处,更分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