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3113200000022

第22章 恩威并施的治国之道

【原典】噬嗑:亨,利用狱。

【爻辞新解】《噬嗑卦》象征咬合:亨通无阻,有利于使用刑法。

【原典】《象》曰: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爻辞新解】《象辞》说:《噬嗑卦》的卦象是震(雷)下离(火)上,为雷电交击之表象。雷电交击,就像咬合一样;雷有威慑力,电能放光明,古代帝王效法这一现象,明其刑法,正其法令。

【原典】初九,屦校灭趾,无咎。

【爻辞新解】初九,足戴脚镣,断掉了脚趾头,不会有施刑过重的祸患。

【原典】《象》曰:“屦校灭趾”,不行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足戴脚镣,断掉了脚趾头”,受到警戒,不至于旧罪重犯。

【原典】六二,噬肤灭鼻,无咎。

【爻辞新解】六二,施刑伤及犯人的皮肤。即使毁掉犯人的鼻子,也不会有施刑过重的祸患上。

【原典】《象》曰:“噬肤灭鼻”,乘刚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施刑伤及犯人的皮肤。毁掉犯人的鼻子”,这是因为必须用重刑使罪犯屈服。

【原典】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

【爻辞新解】六三,实施刑法像咬坚硬的腊肉并遇到毒物那样不顺利,但这不过是稍有憾恨,还不至于有祸害。

【原典】《象》曰:“遇毒”,位不当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实施刑法像咬坚硬的腊肉并遇到毒物那样不顺利”,这是因为六三爻居位不正当的缘故。

【原典】九四,噬干胏,得金矢。利艰贞,吉。

【爻辞新解】九四,实施刑法像咬带骨头的肉那样困难,但因具有金箭般的刚直品德,因此有利于在艰难中坚守正道,其结果是吉利的。

【原典】《象》曰:“利艰贞吉”,未光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有利于在艰难中坚守正道,其结果是吉利的”法治应该继续发扬光大。

【原典】六五,噬干肉得黄金。贞厉,无咎。

【爻辞新解】六五,实施刑法像吃干硬的肉脯那样艰难,但它具有黄金般的刚坚中和的品质。所以只要坚守正道,防备凶险,便无祸害。

【原典】《象》曰:“贞厉无咎”,得当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只要坚守正道,防备凶险,便无祸害”,这是因为实施刑法得当的缘故。

【原典】上九,何校灭耳,凶。

【爻辞新解】上九,肩负重枷,遭受严惩,失掉耳朵,有凶险。

【原典】《象》曰:“何校灭耳”,聪不明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肩负重枷,遭受严惩,失掉耳朵”,这是因为不听劝告,不能改恶从善,太不聪明了,结果受了这样的重刑。

【读解】

本卦以咬断口中恒梗之物,象征处理各种矛盾冲突的办法,在排除阻碍后,亨通顺达,君子观此卦,应该明了公平合理,不可过于残暴也不能姑息养奸的处事方式。

矛盾冲突是极为普遍的现象,清除梗塞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暴治暴,采用强力,这种方法虽然能使矛盾平息一时,但是后患无穷,矛盾冲突会在下一次的斗争中更加激烈。

另一种是君子对于一切是非曲直都能够明辨洞察,恩威并施,赏罚结合,既不能流于残暴,又不能流于姑息。善于巧妙利用一张一弛之道治人治国。能够把各种矛盾冲突处理得当,使大局形势朝亨通方面发展。

肃正法令,严明刑罚,对于初次犯错的人给予警示,予其悔过自新的机会,然后多次犯错不能原谅,不可纵容。

对于刑罚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不可一味严惩不贷,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错误加以惩罚,即使是严惩了刚强的人,也没有咎害。

执法者本身不犯错误,是执法得以进行的关键,刚直严正,手持正固,虽有的小的差错,但不会有的大的咎害。

自身冥顽不灵使执法过程困难重重,这是没有掌握中正之道的缘故。

【事典】

推恩令

恩威并施,肃正法令,严明刑罚,汉武帝治理国家正可说明此爻爻义。

汉武帝是中国历代皇帝中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他登基后继续他父亲的政策,削弱诸侯的势力,颁布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让诸侯封他们的儿子为侯,使诸侯的封地被分裂。同时他引入了刺史的官级,用来对地方加强控制。在军队和经济上他也加强中央集权,将冶铁、煮盐、酿酒等事物变成由中央管理,同时他禁止诸侯国铸钱,使得财政集中于他的手中。他采用董仲舒的建议,“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儒学在中国古代的特殊地位铺平了道路。但是一般认为他利用儒学统一思想,同时采用法术、刑名以加强统治,即是所谓的“表儒法里”。当时积极启用的汲黯和对司马迁用宫刑即是其中著名的例子。汉武帝即位初,一方面政治形势比较稳定,国家经济状况也比较好,另一方面诸侯王国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所以,他在继续推行汉景帝时各项政策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在政治方面,首先颁行“推恩令”,使诸侯王多分封子弟为侯,使王国封地被分割,以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其次建立中朝削弱相权,巩固了皇权的神圣地位;再设置十三部刺史,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在军事方面,主要是集中兵权,充实了中央的军事力量;在经济方面,整顿财政,颁布“算缗”、“告缗”令,征收商人资产税,打击富商大贾;又采取桑弘羊建议,将冶铁、煮盐收归官营,禁止郡国铸钱;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大大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同时兴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实行“代田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在思想方面,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了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对后世中国政治、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外他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对匈奴他一方面派卫青、霍去病征伐,解除匈奴威胁,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他消灭了夜郎、南越政权,在西南先后建立了七个郡,并使今天的两广地区自秦朝后重归中国版图。同时他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并发展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在东方,他派兵灭卫氏朝鲜(朝鲜北部),置为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汉武帝非常注重人才的开发,他确立了察举制度,是中国有系统选拔人才制度之滥觞,对后世影响很大。

【感悟】

传统文化中的“恩威并施”,就是强化理论的一个实例。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命令和思想动员,实质是强化理论和精神,只有通过恩威并施的激励方式,鼓励每一人成为人才,才能成就一项事业,满足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高层次需求。

巽宫 火雷噬嗑

咬除障碍道亨通

治狱从来靠证供

明察恩威雷交电

量刑法治古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