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3113200000033

第33章 恒久之道

【原典】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爻辞新解】《恒卦》象征常久:亨通顺利,没有灾祸,利于坚守正道,利于前去行事。

【原典】《象》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爻辞新解】《象辞》说:《恒卦》的卦象是巽(风)下震(雷)上,为风雷交加之表象,二者常是相辅相成而不停地活动的形象,因而象征常久;君子效法这一现象,应当树立自身的形象,坚守常久不变的正道。

【原典】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

【爻辞新解】初六,刨根挖底地深入追求常久之道,结果必然凶险,没有一点好处。

【原典】《象》曰:浚恒之凶”,始求深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刨根挖底地深入追求常久之道所产生的凶险”,是因为事情刚开始,追求的目标就过于深远的缘故。

【原典】九二,悔亡。

【爻辞新解】九二,悔恨自行消除。

【原典】《象》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恒卦》的第二爻位(九二)能够使“悔恨自行消除”,是由于它能够常久地守中不偏的缘故。

【原典】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

【爻辞新解】九三,不能长久地保持美好的品德,总会不时蒙受他人的羞辱,结果难免产生惋惜。

【原典】《象》曰:“不恒其德”,无所容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不能长久地保持美好的品德”,是说由于急躁妄动,不安分守己,没有恒心,因此落了个无处容身的下场。

【原典】九四,田无禽。

【爻辞新解】九四,田间狩猎,结果却没有捕获到任何禽兽。

【原典】《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长久地处在不属于自己应该处的位置上,又怎么能够捕获到禽兽呢?”

【原典】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爻辞新解】六五,长久地保持柔顺服从的美好品德,永远坚守正道;这样的话,女人可以获得吉祥,男人则遭遇凶险。

【原典】《象》曰: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女人坚守正道可以获得吉祥,是说女人一生应该只嫁一个丈夫,终身都不能改嫁他人;男人遇事应当果断处理,如果像女人那样只知顺从、优柔寡断的话,就会遭遇凶险。

【原典】上六,振恒,凶。

【爻辞新解】上六,摇摆不定,不能坚守常久之道,结果必然凶险。

【原典】《象》曰:振恒在上,大无功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摇摆不定,不能坚守常久之道,但是又高高在上,终将一无所成,不会有所建树。

【读解】

恒卦是恒久的意思,从中追溯男尊女卑、夫唱妇随的观念源头,推而广之,任何事物都存在的一种稳定平衡正常的秩序,君子观此卦,应当效仿守常恒久的关系。

如果在条件不利的情况下,不顾一切,强求深入,即或动机纯正,也有凶险。君子守持正义也不可强迫他人接受,否则会遭凶险。君子不偏不倚,以中和之道,能避免后悔。

君子坚守恒德之道,不违背恒久之道的大原则,才能有所作为。恪守常德,各有其序,不可颠倒。

君子在上位应当具备恒久的德行,动荡不安,违背常理会导致不安定。

卦辞从正面立论,说明真正掌握持久之道,并能持之以恒必然亨通无咎。爻辞从反面立论,以夫妇之道为喻,从不同侧面反映不能持恒德各种情况和后果,以不吉利的情景警示世人,从而进一步阐述恒久的重要。

【事典】

商鞅南门立木

商鞅南门立木,取信于民的故事可以说明此爻爻义。

在战国七雄中,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贴邻的魏国就比秦国强,还从秦国夺去了河西一大片地方。

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决心发愤图强,首先搜罗人才。他下了一道命令,说:“不论是秦国人或者外来的客人,谁要是能想办法使秦国富强起来的,就封他做官。”

秦孝公这样一号召,果然吸引了不少有才干的人。有一个卫国的贵族公孙鞅,在卫国得不到重用,跑到秦国,托人引见,得到秦孝公的接见。

商鞅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注意农业,奖励将士;要打算把国家治好,必须有赏有罚。有赏有罚,朝廷有了威信,一切改革也就容易进行了。”

秦孝公完全同意商鞅的主张。可是秦国的一些贵族和大臣却竭力反对。秦孝公一看反对的人这么多,自己刚刚即位,怕闹出乱子来,就把改革的事暂时搁了下来。

过了两年,秦孝公的君位坐稳了,就拜商鞅为左庶长,说:“从今天起,改革制度的事全由左庶长拿主意。”

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的,就赏十两金子。”

不一会,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根木头谁都拿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赏金?”有的说:“这大概是左庶长成心开玩笑吧。”

大伙儿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敢上去扛木头的。

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五十两。没有想到赏金越高,看热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旧没人敢去扛。

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跑出来,说:“我来试试。”他说着,真的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搬到北门。

商鞅立刻派人传出话来,赏给扛木头的人五十两黄澄澄的金子,一两也没少。

这件事立即传开来,一下子轰动了秦国。老百姓说:

“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

商鞅知道,他的命令已经起了作用,就把他起草的新法令公布了出去。新法令赏罚分明,规定官职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以打仗立功为标准。贵族没有军功的就没有爵位;多生产粮食和布帛的,免除官差;凡是为了做买卖和因为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妻子儿女都罚做官府的奴婢。

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以后,农业生产增加了,军事力量也强大了。不久,秦国进攻魏国的西部,从河西打到河东,把魏国的都城安邑也打了下来。

【感悟】

生活中时常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我们一定要坚守住自己的信念,不要被困难吓倒。俗话说:守得云开见月明。在乌云密布的夜晚,只要我们有着对明月的渴望和抱着明月总会出来的信念,静静地等待,往往最终都会等到明月普照大地的美丽瞬间。守住自己的信念,生活就不会亏待你,因为守住了信念就留住了希望。

震宫 雷风恒卦

有恒坚定自亨通

妇随夫唱德永同

问者无恙贞得利

前行进取事昌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