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商务口才训练
3115400000012

第12章 做好充分的准备 (2)

这个班上有个学员总是觉得要提起自己的兴趣或激发别人的兴趣实在太难了。可是这天晚上他利用我的这一“人性故事”的建议,给大家讲了他大学时两个同学的故事:一个人总是对什么都斤斤计较、小心谨慎。例如只是买件衬衫,他都要分别在不同的商店各买一件,并制作表格显示哪一件最经得起洗熨,哪一件穿得更久;然后通过这样的比对,让每一块钱的投资都充分地获得最大的效用。这个人从工学院毕业后,自视甚高,不愿意像别的毕业生一样从最基层的工作开始做起。因此在3年后的同学聚会中,他仍旧画着他的衬衫比对表,等待着美好的差事凭空降临。结果呢?他什么也没有等到。经过了长达25年的时间,他仍旧在一个小职位上从事着平凡的工作,一辈子充满了怨恨与不满。而另一个同学与人相处融洽,受到大家的喜爱。他不乏雄心,想成就一番成功的事业,但是他懂得什么是脚踏实地。他开始从绘图员做起,一直努力地寻找机会。当时,纽约世界博览会正处于规划阶段,他知道那儿需要工程人才,立刻辞去了费城的职务,前往纽约。他寻找合伙人,做起了承包工程的业务,承揽了多家电话公司的业务。最后他也因此被博览会高薪聘请。

我在这里所写下来的,仅仅是那位演讲者所说的提纲。他本人的演讲更是妙趣横生,其中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充满人情味的细节。这个在学院里平时的演讲从来没有说到过3分钟的人,这次却惊讶的发现,自己竟足足讲了10分钟之久。由于讲得太精彩、太有趣了,大家都意犹未尽,认为讲的时间太短了。这是他演讲历程中获得的第一次成功。

每一位读者都应该从这个故事中得到启示。如果能在本身很平淡的演讲中穿插一些富含人性的有趣的故事,往往也会引人入胜。演讲者应该在提出自己观点的同时,用具体有效的事例做为例证。这样的演讲,一定可以吸引所有听众的注意。

如果可以的话,所讲的这些故事还应该涉及到奋斗,以及经过奋斗而获得成功的过程。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对别人的奋斗历程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有句老话说“世人皆爱情人”,而世人事实上都很喜欢争斗。在任何一本小说、短篇故事、或任何一场电影都经常会出现两个男人为了追同一个女人而大打出手,人们非常喜欢看这样的情节。在电影院里,当故事里的男主角清除所有障碍追到女主角的时候,观众们都会意犹未尽地伸手去取他们的帽子和外套。不出5分钟,清扫影院的人们就会一面打扫一面喋喋不休地谈论刚才电影的情节了。

任何一本杂志或小说,几乎全都是以这种写作方式来吸引读者的。那些作者,首先尽一切可能地让读者喜欢故事中的男女主角,然后再让主角们去追求似乎无法实现的梦想,最后再描述男女主角如何通过艰辛的奋斗最终获得成功。

一个人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中进行艰苦奋斗并最终获得成功的这类故事,一直都是最能激励人心,也是最能引起人们兴趣的。一位杂志编辑曾对我说,关于任何一个人的真实的生活都是最有趣、最吸引读者的。如果某个人经历了挣扎与奋斗,只要把他的故事准确、有趣地说出来,就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与兴趣——这是毫无疑问的!

当然,正是自己的生活背景赋予了这种人性化色彩最丰富的源泉。不要因为觉得不应该谈自己,便犹豫着不敢说出来。听众对演讲者自身的经历是非常感兴趣的。亲身经历是抓住听众注意力最有效、也是最可靠的方法,千万不要忽视了这一点。但是,当一个人心怀敌意、狂妄自大地谈论自己经历的时候,听众是会感到厌烦的。

2)使演讲富有个性

如果在演讲的时候提到某个人,那一定要讲出他的名字来。不过,为了尊重别人的隐私,最好是杜撰一个假名。即使你使用的是“史密斯先生”或“乔·伯朗”这种不具有各人特性的名字,也比使用“这个人”或“一个人”的说法更使演讲生动有趣。姓氏和人名有证明和显现个体的最佳功能。就像鲁道夫·佛列屈指出的一样:“没有什么比名字更能增加故事的真实性了。隐姓埋名是最虚假不过的。试想故事里的主角们没有姓名,将是多么的乏味和不真实!”

在你的演讲中使用具体的名字或个人的代称,可以肯定一点,你的演讲会有很强的可听性,因为它至少已经具备了个性化这一可贵的要素了。

3)使演讲充满细节

这一点你可能在很早以前就知道了,但是你肯定会有这样的疑问:我如何才能知道我的演讲有没有足够的细节?如果用新闻记者写新闻故事时必备的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原因,你依照这五要素来做准备的话,你的演讲便会详尽周到,栩栩如生。我来用一件曾刊登在《读者文摘》上的有趣的事加以说明吧:

离开大学后,我在铁甲公司担任了两年的销售员,我一直在南达柯塔州搭乘运货卡车四处奔走完成我的销售工作。有一次,我正在莱德菲尔准备南行,然而两小时后才能搭上一列南行的火车,因此我有了两小时的等候时间。由于这里不是我负责的区域,所以我不能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推销工作。另外,我再过不到一年时间就要去纽约美国戏剧艺术学院读书,所以我决定利用这段空闲时间来练习台词。我漫无目的地走过车场,开始演练莎士比亚的戏剧《麦克白》中的一幕。我一边猛地举起双臂,一边十分戏剧性地高呼:“难道我眼前所见是匕首吗?它的手正朝着我。来吧,让我握着你!我抓不着你,但我依然看得见你!”

正当我沉浸在表演中时,4名警察突然朝我扑来,问我为什么恐吓妇女?我大吃一惊。就算他们指控我抢劫火车,我都不会这么惊异的!他们告诉我,有一个家庭主妇在30米远的厨房窗帘后面一直看着我。因为她从没有见过像我这样的状况,所以给警方打了电话。他们到达时,刚好听到我在鬼哭狼嚎地表演关于匕首的情节。

我告诉他们我是在演练莎士比亚戏剧,但是他们不相信。直到我出示了铁甲公司的订货簿以后,他们才放我走。

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请你在阅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注意它是如何体现那五要素的。

不过,任何一个听众都会被冗长而肤浅的细节搞得厌烦透顶,情绪不佳。所以细节过多又比没有细节更糟。请你们注意,我在叙述南达柯塔州莱德菲尔镇差点儿被捕的经历时,对每一个要素都只做了简明扼要的叙述。因此,如果演讲中全是乱糟糟的鸡毛蒜皮的琐碎事时,听众必然会不耐烦,从而分散注意力,使你失去听众。一个人的演讲最糟糕的时候,莫过于不能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了。

4)利用对话使演讲戏剧化

假设你要举例说明自己如何在应用人际关系的原则中成功地平息了一位顾客的愤怒。这样的开头肯定会很平淡:

“前几天,有个人闯进了我的办公室。他非常愤怒,因为我们上周送到他家的洗衣机操作不够方便。我对他说,我们将竭尽所能地弥补我们的失误。过了一会儿,他便平静下来了,对我们全心全意要把这件事情做好显得非常满意。”

虽然这则小故事有个叙述非常详细的优点。但是它缺少了主角的姓名、特殊的过程,以及缺少了最关键的、能使这件事情活生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真实、细腻的对话。我们不妨试试给它添加一些对话的内容:

上星期二,我办公室的门“砰”的一声被推开。我惊愕的抬起头,只见查尔斯·伯列克逊先生怒气冲天。他是我们的一位常客。当我还没有来得及请他坐下时,他劈头就说:“艾德,我要让你帮我做最后的一件事:你马上派一辆卡车,去把那台洗衣机给我从地下室运回来!”

我问他出了什么事?可是他气急了,根本无法清楚地回答我。

“它根本不能用,”他大声吼道,“衣服全缠在一起,我老婆讨厌死它、烦死它了!”

我急忙请他坐下来,想让他解释地更清楚些。

“我才没时间坐呢。我上班已经迟到了!我想我以后再也不回来你这里买生活用品了。你听清楚,我再也不买了!”说到这儿,他激动地伸出手来又是拍打桌子,又是敲打我太太的照片。

“听我说,查理。”我心平气和,语气温柔地说,“你坐下来把情况全都告诉我,我非常愿意替你做你要我做的一切事情,好吗?”听了这话,他才坐了下来。我们总算能够平平静静地把事情谈个清楚了。

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可以使演讲更为真实可信。当然,并不是每一种演讲都要把对话加进去的。不过,你应该可以看出,上面的对话很富有戏剧性。如果演讲者还能模仿一下,把当时的声调语气完全表现出来,那么,这个对话就更加有声有色,更吸引听众了。它会使你听起来像个充满了真情实意的人,只是在隔着桌子说话,而不像个老学究似的在学会会员面前宣读论文,或者像个大演讲家在对着麦克风穷吼。

5)使演讲内容视觉化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我们所获得的知识85%以上都是通过视觉印象被接收的。这无疑说明了,电视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成为了广告与娱乐的主要媒介,而且收效甚好。“商务口才”也是一样,它是一种听觉艺术,同时也是一种视觉艺术。

采用细节来丰富演讲的内容,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在其中加入有利于视觉吸收的动作展示。例如,告诉我如何挥动高尔夫球杆也许你要花费数小时,而我也已经听的厌烦了。但是,如果你直接站起来向我表演如何击球进球洞的动作,我会立刻全神贯注地倾听着。同样,如果你给我讲一个关于鬼的故事,若你以手臂和肩膀来描绘收音机里飘忽不定的情形,我肯定会非常关注你的故事了。

在由工业界人士组成的培训班的一场演讲中,让我亲眼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展现视觉效果的非凡杰作。演讲者在模仿视察员和效率专家们检查被损坏的机器时,所作的各种各样的手势与滑稽的动作。让我印象深刻,甚至觉得比我在电视上所看到过的任何模仿秀都形象生动得多。这些视觉细节让我们对那场演讲记忆犹新——至少我绝对不会忘记。我也相信,至今为止,其他的学员也会谈到这场演讲。

下面是英国历史学家麦考莱对查理一世的一段谴责。在谴责中麦考莱不但使用了图画,还运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这种强烈的对比,一向能够吸引我们的兴趣:

“我们指责他破坏了自己的加冕誓言;但是有人却说他维持了婚姻的誓言!我们指责他放弃了他的子民,使他们遭受到脾气暴躁的主教无情的打击;而又有人却在替他辩解,说他把他的小儿子抱在膝上亲吻!我们指责他在答应遵守《权利宣言》之后,却又触犯其中的条例;而我们却被告知,他每天清晨6点都会做祈祷!”

5.充分利用具体熟悉的语言

演讲者的第一目标是掌握听众的注意力。但在此过程中,还有一项极为重要的技巧,可是,它却常常被人们所忽视。一般的演讲者大都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恐怕也从未感受到它,更从未想到过它。我所指的这一技巧,就是在演讲中使用能形成图画般鲜明景象的字眼。在演讲中使用模糊不清、繁琐无味的语言的演讲者,只会让听众们感到厌烦、乏味;而最善于在听众眼前塑造鲜明的景象的演讲者,才能够让听众感到轻松、愉悦。

景象!景象!景象!它就如同你呼吸的空气一样,是免费的,是不可缺少的!当你把它点缀在演讲中时,只会让听众感到更快乐,也更具影响力!

举一个例子:假设你想说明尼亚加拉大瀑布,每天浪费掉的潜在能量极为惊人。你只用平铺直叙地讲述方式,然后再说如果这些能量能够使用起来,会让更多的人获得温饱。那么你这样的演讲会不会获得认可呢?当然不可能!下面我们就引述爱德文·史洛森在《每日科学新闻公报》中对这件事的报道,看看他是如何精彩地讲述它的。

“我们都清楚地知道,在美国境内有高达几百万的贫穷人口吃不饱、穿不暖。然而,在尼亚加拉瀑布这儿每天浪费掉的潜在能量,是平均每小时浪费掉25万个面包的量。我们可以在脑海中这样想象一下,每小时有60万个新鲜鸡蛋从悬崖上坠落,在漩涡中形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蛋糕;或者是一张巨大的印花布不断地从一架像尼亚加拉瀑布那样宽1300米的织布机上被织出来,这也就说明有同样数量的布料全都被浪费掉了;如果把卡耐基图书馆放在瀑布之下,大约在一两个小时之内就能把各种好书装满整座图书馆;或者,我们还可以想象,一家大百货公司每天从伊利湖上漂游下来,它的各种商品都被冲到50米以下的岩石上。这将是一场多么有趣而又壮观的景象!会和目前的尼亚加拉瀑布一样吸引人们的注意,并且还不用花钱再去维护。”

“25万个面包、60万个鲜蛋从悬崖上坠落、漩涡中的巨型蛋糕、印花布从1300米宽的织布机上织出来、卡耐基图书馆被放在瀑布下、书籍、一个漂浮的大百货公司被冲落……”这些图画般的词句,在每一个句子中跳跃、奔跑,就像澳洲草原上的野兔一样栩栩如生。

要想不去理会这种充满了各色景象的演讲或文章,几乎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就像不让你去电影院看你向往已久的电影一样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