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商务口才训练
3115400000002

第2章 序言:口才决定成败 (2)

现在,“商务口才训练”的教育活动已经遍及整个美国。而这一运动最有力的推动者,正是戴尔·卡耐基先生。因为与其他人相比,他听过、评论过的演讲不计其数。在李普莱的书《信不信由你》中曾经提到过,卡耐基曾经评论过的演讲就有15万场之多。如果这个庞大的数字还没有能够让你感到吃惊的话,那么就请算一算,这个数字所具有的含意是多么不可思议!那就是自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来,几乎每天都有一场演讲;或者换一种说法,所有卡耐基听过的演讲,如果每个人只讲3分钟,那么卡耐基也要夜以继日地听上整整一年。

戴尔·卡耐基充满挫折的人生经历向我们证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一个拥有创新思维和满腔热情的人,将会取得非常伟大的成就!

卡耐基出生于密苏里州的一个小村庄,那里距离附近的铁路只有10英里的路程。可是在卡耐基12岁以前,他竟然连电车都没有见过。现在他已经46岁了,从香港到哈摩费斯特,他的足迹遍及全世界。他甚至还去了北极附近的一个地方,这个地方甚至比拜尔将军的总部到南极的距离还要远。

这个来自密苏里州的小男孩,曾经做过每小时只有5美分酬劳的粗重农活,例如:帮别人摘草莓、割野草。而现在,他去给一家大公司的高级职员进行“商务口才训练”,每一分钟的报酬就高达1美元。

这个乡下孩子还曾经替别人放过牛,后来他来到了伦敦,在威尔士亲王身边工作,并且很快就显示出了他出众的语言才华。然而,最初他在众人面前进行演讲的时候,也曾经接二连三的遭遇过挫折和失败。后来他又成为了我的私人经纪人。我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功,也主要归功于他所主持的“商务口才训练”。

卡耐基在年轻的时候,不得不为了能够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而努力。然而他的家乡却是厄运不断:河水泛滥导致船被冲走、船与船之间经常发生冲撞而沉入河底、雨水泛滥致使庄稼颗粒无收、猪染上瘟疫全部死亡……这些厄运还都不算什么,最惨的是银行也上门逼债,要把卡耐基一家赶出家门,没收被他们抵押的房子。

于是,卡耐基的父亲只好卖掉唯一的农场,举家迁往密苏里州华伦斯堡州立师范学校的附近,在那里购置了一个农场。卡耐基的家庭根本无法支付在镇上居住的巨额开销,只好让卡耐基每天晚上回到农场住,第二天早上再骑马去3英里以外的地方上学。回到家里,他还要做伐木、挤牛奶、喂猪这样的工作,夜晚来临的时候他就在油灯下学习拉丁文,直到累得连眼睛都睁不开为止。

可是,即便他在午夜才上床睡觉,他也必须将闹钟定在凌晨3点,那个时候他就必须起床了。因为他的父亲养殖了良种的杜杰罗西猪,幼年的猪经受不住寒冷的冬夜,必须在每天凌晨3点的时候喂一次热食才能够抵御严寒。所以只要闹钟一响,卡耐基立刻就要起床去给小猪喂食,然后再将它们一个个地抱回温暖的炉灶边。

在州立师范学校就读的600多名学生中,只有少得可怜的五六个人没有住在镇上,然而戴尔·卡耐基就是其中的一个。因为他每天下午都必须骑马走上3英里的路程回到农场帮助家里人干活。他们家很穷,所以他只能穿一身非常窄小的上衣和短小的裤子去学校,这样的衣着让他感到非常难堪,并且也因此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于是,他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一定要成为学校里受人瞩目的人。观察力极强的他很快就发现,在学校中威望很高的人往往是那些活跃在足球场和棒球场上的运动员,还有就是那些在辩论和演讲比赛中获得奖项的人。

他深知自己没有体育方面的天赋,于是决定在演讲方面作出一番成就。因此,他为一次名为“制止日本人移民美国”的演讲进行了长达几个月的准备,他利用一切时间来练习,例如:在骑马回家的路上练习、在挤牛奶的时候练习。有一次,他爬上一个大草堆,手舞足蹈地大声进行演讲,因此惊飞了附近所有的鸟群。

然而,虽然他每次参加演讲比赛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但还是屡屡遭受失败的打击。当时,年仅18岁的他,正处于人生中最敏感、情绪波动最大的阶段。他为自己的付出没有取得任何收获而感到失望,甚至想到了死。但是随后发生的事情使一切都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他开始在演讲比赛中取得胜利,到了后来,几乎每次演讲比赛他都能够获得第一,连那些曾经指导过他的同学都输给了他。

大学毕业以后,卡耐基开始在内布拉斯加州西部和怀俄明州的东部地区给人们上函授课程。他虽然始终保持着饱满的激情与活力,但是在事业上却没有取得丝毫的进展。他非常失望和灰心,有一次竟然躺在宾馆的床上失声痛哭。

他梦想着回到原来的学校,重新过着学生时代的生活,他渴望摆脱冷酷无情的现实生活。但这又谈何容易!于是他决定放弃教书的工作,去奥马哈拓展一份新的事业。但是,可怜的他竟然连买火车票的钱都没有,只好和一个货车司机进行交易,条件是他要为对方喂养两车厢的野马,这样他就可以免费搭乘货车前往奥哈马了。到达目的地之后,他找到了一份推销咸肉、肥皂和猪油的工作。他所负责的销售区域经济很不发达,所以,这些奢侈的生活用品就很难推销出去。在推销的过程中他一会儿搭货车,一会儿坐马车,有的时候甚至还要自己骑马,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他就只能睡在简陋的旅馆中——这种旅馆的房间仅仅是用一块薄布隔开来的。然而他却非常吃苦耐劳,一有空闲他就开始阅读推销方面的书籍,从中学习推销和收款的方法。例如:当一家卖鞋的客户没有钱支付货款的时候,他就从这家店铺中收取了同等价值的鞋,然后又把它卖给了铁路局里需要的它人,再把获得的钱寄给公司。

辞职之后,卡耐基来到纽约,回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学生时代——在美国戏剧艺术学院学习,而且还扮演过《剧团的宝丽》中的哈里特博士。但是很快他就发现他并不具备演戏的天分。于是,他又重新做起了推销的工作。不过这次是为派克公司推销卡车。

但是卡耐基完全没有机械方面的知识,对此也没有丝毫的兴趣。他的生活没有激情,没有快乐,并且每天还不得不强迫自己去推销卡车。他非常希望能够有大量的时间去读书,能够把他在师范学校读书时就梦想要写的书写作出来。于是,他放弃了推销的工作,开始了枯燥乏味的写作生涯,他的生活开销仅仅依靠在夜校教书的收入来维持。

他在夜校究竟教授的是什么课程呢?原来当他回顾过去的时候,发现自己在大学时代为了参与当众演讲比赛所进行的训练和学习到的经验给他带来了信心和勇气,让他可以非常沉着冷静地应对一切挑战,这比大学里任何一门课程所带来的影响都要深远。于是他竭尽全力说服了纽约青年基督教协会,使他有机会为当地商业界人士开设一门如何演讲的课程。

什么?让商人成为演讲高手!?这简直太荒谬了、太不可思议了!学校非常清楚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因为他们以前也曾经开设过类似这样的辅导课程,可惜没有一次是成功的。不过在卡耐基的极力说服下学校总算是同意了,但是提出了一个非常苛刻的条件:拒绝向他支付固定的酬劳。卡耐基同意按照学校开课所得到利润的一定比例来支付佣金,但前提是——如果真的有利润的话。结果,卡耐基在为期3年的教授过程中,每天晚上开课所赚到的佣金是3美元,比原来固定的酬劳还要高出一美元。

慕名而来参加“商务口才训练”的人越来越多,并且逐渐在其他城市的青年基督会也有了名气。不久,戴尔·卡耐基就受邀进行巡回演讲,他也成为了一名享有盛誉的“商务口才训练”导师。他频繁的往来穿梭于纽约、费城、巴尔的摩之间,然后又前往伦敦和巴黎。

前来上课的商业界人士都抱着一个相同的想法,以往口才训练的教科书纯粹是纸上谈兵,根本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因此卡耐基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根据自己丰富的推销经验和深刻体会,成功地创作了一本非常实用的书籍——《商务口才训练》。它成功的进入了所有青年基督会、美国银行联合会,以及全国信托协会的正式教材行列。

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任何一个人一旦被激怒,那么他的语言都会变得非常流畅。他曾经说过一个假设,如果你在镇上无缘无故被人一拳打倒在地,那么即使是最笨嘴笨舌的人,也肯定会立即站起来与你理论一番,这时他语言的流畅性、思维的敏捷程度丝毫不亚于第一流的演讲家。他认为,任何一个人,只要他具备了足够的自信心,而且有强烈的表达内心想法的冲动,那么他的语言就一定会深入人心、准确到位。

卡耐基认为,培养自信的最佳方式,就是去做你从来都不敢做的事情,甚至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从而获得成功的经验和喜悦。因此,他在每次授课的时候,会想尽一切办法让每一个人都开口说话。前来听课的人都有相同困扰,那就是不敢开口说话,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从来都不会相互取笑,只会给彼此更多的鼓励。在卡耐基耐心的训练指导下,他们逐渐培养出了勇气、信心和热忱,并将这些内在精神融入到他们的语言当中。

戴尔·卡耐基所开设的这门课程并不是单纯的演讲课,这门课程最主要的作用还是帮助人们克服恐惧的心理、培养自信和勇气。很多来参加这门课程培训的商业界人士,已经有将近30年没有进过教室了,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来参加培训的,他们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向卡耐基交付学费——因为他们希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获得实效,而且在学习的第二天就能够在商业谈判或者当众演说中使用。

因此,卡耐基必须采用快速实效的授课方式。结果,他抛开各种呆板规则的束缚,运用多年来积累的工作、授课经验开创了一套独特的,融演讲、推销、为人处世和实用心理学为一体的非常实用的而且非常有意义的教育方式。这门课程是十分有效的,因此也就受到了各个阶层人士的青睐。有的人竟然开上100多英里的车,专程赶来听他的课;甚至还有一个人为了听他的课,每周都要从芝加哥不辞辛劳地赶往纽约。

哈佛大学著名的教授威廉·詹姆斯说,一个人的潜能在通常情况下只开发出了1/10。戴尔·卡耐基所开设的这门课程,非常有效的帮助商业界人士发挥出了他们更多的潜能。他也因此享誉全世界,人们都说“除了自由女神以外,或许只有戴尔·卡耐基才最能够代表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