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队有两个不相同的使命:一个是延长和恢复战斗,二个是应付意外情况。第一个使命是以陆续使用兵力以此来获取利益为前提,因而在战略范围内是不会出现的。把一个部队派到马上就要失守的地点去,这很明显是属于第二个使命的范畴,因为在此不得不进行的抵抗,只是没有充分料到。假如当一个部队只为了延长战斗而被留下来,被安排在火力范围之外,但仍然是受这次战斗的指挥官指挥,很显然它就是战术预备队,而不是战略预备队。
但是,在战略范围内,也许需要准备一些兵力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因此,也许要准备一定的战略预备队,不过这只是在可能出现意外情况的条件下才这样做。在战术范围内,人们大都只能通过观察来对敌人的措施进行了解,任何一个小树林或洼地都可能会把敌人的措施隐藏起来,因此人们应该随时做好准备,以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以便在以后随时可以加强整个部署中比较薄弱的环节。总之,我方的兵力部署应该随时根据敌人的情况来进行调整。
在战略范围内也一定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因为战略行动与战术行动有着直接的联系。在战略上,有些战略部署也必须根据每日每时的观察,以及所获得的不准确的情报和战斗时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来确定。因此,由于有些情报不够准确,必须保存一部分兵力以防意外情况的发生,这样做也是符合战略需要的。我们深知,在防御中,尤其是对江河或者山地这一类地形的防御中,一定会不断地出现这种情况。但是,当战略活动与战术活动离的距离越远,这种不准确性就会越小;当战略活动与政治领域接近时,这种不准确性就几乎不复存在了。
敌人把军队派到什么地方去进行战斗,这只能通过观察和分析去了解;而敌人将在什么地方过河,这可以根据敌人事前做准备措施时所暴露出来的蛛丝马迹来了解。至于敌人会从什么地方入侵我国,这常常还在一枪未发以前,就会在所有的报纸上透露出来。准备措施的规模越大,人们就越不容易做到出敌不意。时间如此之长,空间如此之大,而产生行动的各种情况又如此明显,但变化又非常少,以致让人们有充足的时间来了解它,或者可准确地判断它。
另外,当措施越是涉及到整个局面,战略预备队--如果有的话--其作用也就相应变得越小。我们深知,局部战斗的结局其本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在整个战斗的最后结局中才能看到所有局部战斗的价值。
然而,即使是整体战斗的最后结局,也只有相对而言的意义,它们意义的大小,完全取决于被击败的敌军在全部兵力中所占的数量是多少,所占比重是多少或者产生的效果有哪些。当一个军团失利后,可以用另一个军团所取得的胜利来弥补,甚至还可以用一个更大的军团所取得的胜利来抵消,也许还能转败为胜(如l813年在库耳姆的两天会战就是典型的例子),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去怀疑的。但是,失败的那部分敌军如果是很重要的话,那么,胜利(整体战斗的胜利)的重要性也就越发具有独立的意义,敌人想要通过今后的战斗来挽回失败,这种可能性也就变得越小,这一点我们应该是很清楚的。关于怎么进一步明确这一点,我们将在以后的章节中进行研究,目前,读者只要懂得这种关系也就够了。
如果说在战术上,对于兵力的逐次使用总会使决定性行动推迟到整个战局的尾声;在战略上将兵力按其准则投入使用,那么就会使全部主力在一开始行动时就进行了。因此我们根据上述理由可以这么认为:战略预备队的使命越宽泛,其必要性也就变得越小,而相应地危险也就越来越大。
战略预备队的存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合理的?想要找出这一问题的答案并不困难。主力决战就是划分这个问题的界线。在主力决战中,必须将全部兵力都投入到战斗中。把部分军队组成的预备队,保留在主力战以后再使用那真是太荒唐了。
假如把战术上的预备队看作是对付意外的一种手段,是战术上的一种策略,而且能够在战术失利时起到挽回的作用,那么,在战略上,在进行大规模的决战时就不能使用这种手段。在战略上,某个地方的失利通常可以通过其它地方取得的胜利来弥补;在个别情况下,还可以把其它地方的兵力调来挽救败局。但是,决不应该、也决不允许,为了挽回失败的局面而预先保留兵力的做法。
我们认为,建立战略预备队让它不参加主力决战这种思想是错误的。这一点本来已经非常清楚,假如不是被某些思想或某些东西掩盖的话,这里我们就不必要再用两章来分析它了。有人称赞这是战略上智谋与谨慎的精髓,有人则贬低它,甚至把它连同所有的预备队全盘否定。这种混乱思想往往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人们想知道关于这方面的典型例子,那么我们可以回顾一下,1806年发生的战败事件。当时符腾堡欧根亲王指挥的二万人被普鲁士当作预备队留在了马克,结果这支预备队没能及时赶到扎勒河去实施援救;另外,他还在东普鲁士和南普鲁士留下了二万五千人作为预备队,准备以后使用。
指出这些例子,人们就不会责备我们胡编乱造、不切实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