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砺炼完美人格
3117300000011

第11章 友谊和榜样的作用 (3)

阿尔伯特王子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品质,即他非常崇拜别人的优秀事迹。曾经有人这样描述他的人格:“不管是谁说出一句名言或办了一件好事,他都会感到非常的快乐。不管这句话出自小孩之口还是出自老练的政治家,他都会为之兴奋不已,而且会对此念念不忘。在任何情况下,他的惟一原则就是去做好事。”

约翰逊博士说:“一个真诚地崇拜别人品质的人也会得到他人的认可,因为他天性宽厚、率真、诚实,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在为约翰逊所做的传记中,作者博斯韦尔感情真挚,对他充满了崇拜之情,因此,他写出的这本传记具有其他传记不可超越的优点。麦考雷觉得博斯韦尔不值一提,因为他是个纨绔子弟,性格脆弱,令人讨厌,而且贪图虚荣,鲁莽冲动,做事缺乏理智,不善与别人交谈。但是,卡莱尔却对博斯韦尔有着不同的评价,他认为,博斯韦尔虽然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他尊重人们的传统习惯,崇拜和爱戴品格高尚的人。卡莱尔认为,如果没有这样的品质,他是不可能写出《约翰逊传》这部著作的。卡莱尔说:“博斯韦尔确实写了一本好书,这本书充分展现了他深刻的洞察力和出色的才华,更为可贵的是,他满怀爱心,像孩子一样敞开心扉,因此,他的眼睛和心灵能不断地发现智慧。”

胸怀宽广的年轻人通常会把英雄当作偶像,那些喜欢读书的人也是一样。阿伦·坎宁汉姆做石匠学徒时,为了亲眼看一看在街头散步的瓦特·斯科特勋爵的风采,他毅然徒步从尼斯德尔来到爱丁堡。大家都被这个小伙子的热情所感动,非常佩服他的这一举动。据说,乔舒亚·雷诺兹10岁时就十分崇拜罗马教皇,认为可以从他身上获得美德。多年以后,画家海顿还为曾经在故乡见到了雷诺兹而感到无比自豪。而诗人罗杰斯童年时殷切期望的事情,就是想见见约翰逊博士,但遗憾的是,来到了约翰逊在博尔特科特的住宅后,他却连敲门的勇气都没有了,只好失望地离开了。同样,伊萨克·迪士雷利在少年时期,也怀着相同的目的来到了博尔特科特门前,虽然他鼓足勇气敲开了大门,但是开门的仆人却告诉他一个非常不幸的事实:这位伟大的词典编纂者已经在几小时前离开了人世。

在实际生活中,那些目光短浅、心胸狭隘的人很难心悦诚服地去崇拜别人,不懂得去尊崇伟大的人物和事业。卑鄙小人只会崇拜卑鄙的东西,马屁精的最高理想是溜须拍马。奴隶贩子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标准是看他肌肉是否发达。戈弗雷·尼尔勋爵曾当着教皇的面,告诉一位来自几内亚的商人,在他面前的是两位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这位几内亚商人回答说:“我看不出你们有多伟大,至少你们的容貌不能让我满意。我经常贩卖的那些人比你们两个人都强壮得多,按照骨骼和肌肉来计算,你们两人能值10个畿尼就不错了。”

罗谢弗·古尔德有一句至理名言:灾难降临在我们最好的朋友身上,我们会心痛不已,此时,只有那些心术不正的人才会幸灾乐祸、落井下石,才会嫉妒别人的成功,不能接受自己不能成为焦点的事实。其实,一个缺少健康心态和宽阔胸襟的人是极为不幸的;“喜欢嘲笑别人的人”是让人厌恶的。这样的人忍受不了别人的成功,哪怕是一件好事,他们都会当作是对自己的冒犯和羞辱。他们不能容忍别人,尤其是自己的同行受到赞扬;他们会心安理得地接受和宽容别人的失败,但是不能原谅别人比自己做得更好。在同一件事情上,如果他们没有取得成功,也不允许别人成功;如果看到别人干得出色,他就会尖酸苛刻地批评他的对手:“在这一领域里,他已经受到上帝的厚爱了,难道我还不该嫌恶他吗?”

狭隘卑鄙的人的心灵充满着鄙夷、挑剔和吹毛求疵。无论事情本身邪恶与否,他们都会冷嘲热讽,人格的缺陷和不足已成为他们身上最突出的特点。

乔治·赫伯特说:“愚蠢的人总是巴望着聪明人犯错,不然,他们就会如坐针毡般地难受。”聪明人会清醒地认识愚蠢人的愚蠢行为,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可是,愚蠢的人却不会意识到聪明人所起到的表率作用。一个德国作家曾经说过,如果挖空心思想要去寻找一个伟人或一个伟大时代的瑕疵,这是极为可悲的。希望我们能像博林·布鲁克一样,在批判别人的同时也抱有宽厚仁慈的胸怀吧。当有人怀疑马尔伯勒有一个不能确定的缺点时,博林·布鲁克说:“就算是他有这样的缺陷,我也不会指责他。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人。”

不论伟人活着还是逝去,人们都会把他们当成崇拜的偶像,并且很自然地去效仿他们。还只是个孩子时,特弥斯·托克斯就深受同代人的光辉业绩所鼓舞,将忠心报国作为自己的志向,并因此而名声远扬。拉松战役爆发后,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朋友询问原因时,他回答说:“密尔梯尔德斯战役纪念碑在我的脑海中翻腾,令我无法入睡。”几年之后,他成为了雅典军队的指挥官。在阿特米丝安和撒拉米丝两场战役中,他把波斯军队驱逐至克尔克斯地区,为此,国民们对他充满了感激,都说他用智慧和勇猛拯救了这个国家。

据说,修昔底德在童年时代聆听到希罗多德的历史学著作时,内心深受震撼,当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有所作为。有一次,在听科尼斯特图斯演讲时,德摩斯梯尼深受感染,立志要当一名出色的雄辩家。然而,德摩斯梯尼体质较弱,底气不足,呼吸短促,而且口齿不清,这些困难非常难以克服。 但他毫不气馁,意志坚定,毅力超人,刻苦练习,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所有演说,尤其是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每一个句子都渗透着这位雄辩家精湛的技巧和勤奋的努力。

同样的道理,人们的品格也会互相影响,所以为了塑造自己的品格,人们会选择伟人作为自己的榜样,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无论是勇士、政治家、雄辩家、爱国者,还是诗人和艺术家,他们都曾有意无意地、或多或少地将效仿过去或者当今的伟人的生活和行为,希望从中获益。

国王、教皇和皇帝们同样也有崇拜的人物。在和迈克尔·安吉洛说话时,弗兰西斯·德·梅迪奇每次总是先脱掉帽子以表敬意。朱利叶三世在和迈克尔说话时,常常会让他坐在自己身旁,而那12个红衣主教却只能站着。查尔斯五世曾经为第欣让过路,更值得一提的是,有一天,这位画家的画笔从手中掉落在地上,查尔斯亲自把笔捡了起来,交给他,并说:“你值得一个国王为你效劳。”如果有人未经阿里奥斯托许可就私自印刷和出售他的诗歌,利奥十世一经发现,就会把他们驱逐教会。

海顿知道,有很多人尊敬和爱戴他,但那些音乐教授们除外。实际上,那些最杰出的音乐家们之间缺少最起码的尊敬。不过海顿是个例外,他的心胸非常宽广。他非常崇拜名声显赫的波波拉,为了接近他,他心甘情愿去波波拉家当仆人。在和波波拉的家人熟悉之后,他被允许每天早上给大师刷去大衣上的污垢,擦掉皮鞋上的灰尘,梳理蓬乱的头发。开始时,虽然他把一切都处理得很好,但波波拉经常向他发脾气。接着波波拉很快发现了这位仆人的天才,渐渐对他和颜悦色、温和有礼,最终两人产生了深厚的友谊。经过波波拉的指导,海顿成为了杰出的作曲家,最终跻身于名人之列。

海顿崇拜的另一个人物是亨德尔。他甚至把亨德尔当作自己的祖师爷。斯卡拉第是继亨德尔之后又一位众人尊敬的偶像,在意大利声名远播。莫扎特十分推崇亨德尔这位杰出的作曲家,他说:“亨德尔如同一束耀眼的闪电,它的光芒远远强过斯卡拉第。”贝多芬把亨德尔拥戴为“音乐王国的集大成者”。贝多芬去世前,一位朋友给他送去了亨德尔的作品,共有40卷。贝多芬把这些作品放进了卧室,双眼盯着这堆书,用手指着它们说:“这就是真理!”很快,这些书使他恢复了活力。

海顿崇拜的不只是那些已经过世的天才人物,他还非常崇拜同代的年轻人,如莫扎特和贝多芬等。卑鄙小人只会嫉妒自己的同行,只有真正伟大的人才能发现别人的优点,相互学习,彼此珍惜。海顿这样评价莫扎特,他说:“我最大的心愿是在音乐界的朋友中,特别是在伟人中,得到莫扎特的认同。莫扎特的作品无人能及,给人以激情和勇气,使国民在各自的领域中,互相竞争,奋勇前进。他是布拉格最珍贵的人才,应该得到最优厚的待遇。否则,一个伟人的一生实在是太可悲了……皇宫没有聘用举世无双的莫扎特,不让他进入某些‘特级’的乐队,我就觉得太不公平了。请原谅我的激动,他太值得我崇拜了!”

同样,莫扎特也诚恳宽厚地赞美了海顿的优点。莫扎特曾对一位批评家说:“先生,就是把我们两人的能量加在一起,也抵不上一个海顿。”第一次听贝多芬演奏时,莫扎特情不自禁,脱口而出:“听这个年轻人演奏,我敢肯定他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世界伟人。”

巴芬十分崇拜牛顿,认为牛顿是最伟大的哲学家,因此他在自己工作的地方悬挂了牛顿的肖像。席勒同样十分崇拜莎士比亚,他满怀崇敬和热情地去研究莎士比亚后,对伟人有了深刻的了解,也就更加崇拜这位伟人了。

皮特是坎宁的教师,也是他心目中的偶像。他一直十分地崇拜皮特,并且长时间地追随他。坎宁说:“只要他活着,我就会一直忠诚于他。如果有一天他不在了,我政治上的忠诚也会随他一起进入坟墓,我不会再崇拜任何领导者了。”

对于一个年轻的艺术家来说,第一次接触到的艺术作品会对他产生重大影响。第一次凝视拉斐尔的作品《圣塞西莉亚》时,卡雷吉奥就感到内心升起一股觉醒的力量,他兴奋地大叫道:“我也是一名画家了!”康斯特布尔常常回忆说,当他第一次看到克劳德的作品《夏甲》时,他就意识到这会成为他绘画生涯中划时代的事件。乔治·博蒙特勋爵对此画也是如痴如醉,每次外出时,总要随身携带着它。

杰出和伟大的人物总是深深地影响着后人的生活,他们的榜样作用不可磨灭,并将在历史的长河中万古长青。科布登先生去世后不久,迪士雷利在众议院发表演说时说:“伟人的逝去,让我们蒙受了极其巨大而又无法挽回的损失,但是,值得欣慰的是,他们并没有真正地离开我们。他们的话语时常回响在我们耳旁,榜样的力量时刻鼓舞着我们,我们的思想里仍有他们的影子。他们一直在鼓励着我们,甚至能够帮助我们来解决部分争议和冲突,他们仍是众议院的成员。在我眼里,科布登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伟人的经历告诉了我们应该如何做人,从他们那里,我们增添了力量、坚定了信心。哪怕是庸俗之人,只要他能意识到伟人的存在,真诚的去尊敬他们,也会从中获得希望和勇气。伟大的人物和我们有着一样的血统,他们的榜样力量永远与我们同在,引导、影响和统率着我们的精神,永远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中国人说:“圣贤的伟人将流芳百世,永远是后人的榜样,学会圣贤们的礼仪规范,愚蠢会逐渐被聪明取代,优柔寡断的人也会变得刚毅果断。”所以,杰出的人物所产生的榜样力量会永远指引着后代人前进的方向:“我们不会死亡,因为我们永远活在他们的心中。”

伟人们所说的传世箴言和他们自身所起到的榜样的力量,将代代相传,融入到后人的思想和灵魂中,指引着他们前进的道路和方向,并最终升华他们的人格。亨利·马丁曾经说:“最悲惨和最痛苦的死亡就是,自己的一生没有留下任何值得回忆的东西。真正的伟人,活着的时候有意义、有价值,死后仍能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经验,并成为后人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