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砺炼完美人格
3117300000024

第24章 履行自己的职责 (2)

对自己的职责不懈追求,是威灵顿性格中的指导原则。他把职责看得至高无上,尤其非常关心公共事务。他的部下受他的影响,同他一样忠于职守,关心公务。在滑铁卢战役中,威灵顿骑马到步兵操练场。他对一位士兵说:“小伙子,站好!你觉得英国人怎么看待我们?”这位士兵立即答道:“无所畏惧,先生,我知道我们的神圣职责。”

在纳尔逊眼里,职责意识也高于一切,在为祖国服役的全过程中,他始终坚持着这一原则。他有一句至理名言:“大英帝国希望她的公民都恪尽职守。”在特拉法尔加海角采取军事行动时,他率领的全体官兵都听到了这句名言。纳尔逊的伟大作为也实践了这个诺言。临终前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已经竭尽全力!感谢上帝。”

纳尔逊的朋友科林伍德勇敢、明智,而且十分质朴。在一次海战中,他乘坐的战舰被击中,就在船即将沉没的时候,他对旗舰舰长说:“现在,我们的妻儿正走向英国的教堂。”科林伍德是一位非常尽职的献身者,他总是鼓励那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伙计:“一定要付出你全部的努力去履行自己的职责。”

他曾对一位见习船员语重心长地表达了自己果断而合理的见解:人只能依靠自己,只有自己去努力,个人才能获得进步,内心才能得到安宁。对待自己的工作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管对上级还是下级,言行都要端庄得体,记住“谦受益,满招损”这句话。只有精通业务、忠于职守、善良友好的人,才会得到大家的尊重,得到领导的器重。

如果一个人工作上不思进取,马马虎虎,却又趾高气扬,骄傲自满,那么他必定会整天苦恼失望,不会轻松愉快地处理工作上的业务问题,最终工作干不好,和同事也处不好。因此,我们一定要倍加小心,不能让自己沦落到这种地步。如果不幸真这样了,只能亲者痛仇者快,你自己得不到一点好处。要不断地勇攀高峰,就算你最终没有取得成功,你的精神依然是最具魅力的。拥有一个切符合实际的目标和追求,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千万不要总把精力放在提拔和升迁上,对于这些要坦然对待。只要你的上司是个有头脑、有才能的人,他们就会优先提拔和重用你。

大不列颠民族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忠于职守。在特拉法尔加海角即将爆发战斗时,纳尔逊将军提出的战斗口号不是“荣誉、胜利或者正义、祖国”,而是“职责”!用这种战斗口号来管理军队,是其他民族所没有的。

在非洲海岸遇难以后,“伯克哈德”号巨轮渐渐下沉。船员们把船上的妇女和儿童送上救生船后,向天空鸣枪致意,慢慢地同巨轮一起沉入了海底。希赖顿市的罗伯逊说:“是的!仁爱、职责、自我牺牲,是英国人最高尚的品德。她拥有着坚定不移的决心,心中充满正义、道义。虽然缺少必要的修饰而显得不够优雅,但上帝赐给她的比这些要宝贵得多!她懂得教育孩子如何面对鲨鱼的袭击,如何在大风大浪中搏斗,她教给了孩子生存的能力,却没有一丝得意。她认为,这是自己应尽的职责。当然,她不会仰慕任何一位演员,同样也不会把真正的英雄当成演员。”

恪尽职守是一个民族引以为荣的伟大精神财富。只有具备了这种品质,民族才能繁荣昌盛,未来才能充满希望,如果失去了,或者削弱了这种品质,贪图享受、自私自利或爱慕虚荣就会充斥整个社会,这样一来,灾难就会降临,国家和民族就会走向衰败,甚至走向灭亡。

许多明智人士对于法兰西民族近几年来走向崩溃的原因大都有相同的见解。他们认为,这个民族,不论是个人还是领导者,都抛弃了社会责任感和忠诚正义。在大战前夕,法国驻柏林的武官斯多菲尔上校对此深感忧虑。1869年8月,他在写给皇帝的一封私人信件中(战争爆发的前一年),谈到了德国人的优点:德国人民受过严格的教育、具有严谨的组织纪律性,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崇尚勤劳勇敢的献身精神,为了民族的振兴事业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恪尽职守是他们的天职。像这样崇尚敬业精神的民族是非常少见的。然而,法兰西民族却与其相反,奢侈浮华,令人沮丧。我们的人民目空一切,置道德、正义于不顾,不重视家庭生活,没有爱国热情,鄙夷勤劳与节俭,更没有爱岗敬业和拼搏奋斗的精神。他们缺乏信仰,狂妄地嘲笑、讥讽一切,这是多么的浮华轻薄啊!唉!法国人这样蔑视真理和职责,一定会导致灾难降临!

斯多菲尔上校著名的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

“在柏林呆过的人都知道,普鲁士人朝气蓬勃,精力旺盛,推崇爱国主义;他们身体强壮,信仰坚定,崇尚勤劳勇敢。法兰西人与普鲁士人正好相反:法兰西人自高自大,没有创业精神,轻视体力劳动,道德、正义、家庭、爱国主义、宗教,在法兰西人眼中一文不值!剧院中传播着淫秽、下流和无耻,人们在这里堕落。明智和道德是一个民族重要的品质,可愚昧而衰弱的法兰西却没有自我恢复和振作的智慧与力量,只能不断地走向堕落。”

“这个民族丢失了许多深邃的思想,忠诚的品德,勇敢的精神,高贵的情操,过去它们是那样的纯洁、美好,可现在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再这样下去,法兰西民族将只残留下一堆精神垃圾。更可悲的是,法兰西人并没有意识到,在他们日渐堕落时,许多有进取心的民族正在悄悄地追赶上他们,最终将把他们远远地甩在后面,这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毫无疑问,法国将处在人类历史车轮的后面。”

我们这个时代,很难找到真正的英雄了,为什么后人没有继续前辈们的光荣传统呢?现在,虽然偶尔会有人为职责而大声疾呼,但这声音就像是茫茫草原上一声婴儿的啼哭,极其微弱,很难有人听到。德·托克维尔就是一个例子。他宽厚仁慈,却最终没能逃脱被监禁、流放并被剥夺公民基本权力的厄运。在给朋友克尔格雷的信中,他写道:“和你一样,因为履行职责,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有活力,我相信,以后很难再有像我们这样尽职尽责的人,在这世界上,只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目标,那就是实现全人类的利益。”

虽然德·托克维尔宽厚仁慈,但还是不能忍受许多东西。他曾说:“有人看不起平凡、普通的人们,但仍会为他们服务;有些人却怀着对同胞的爱尽心去为他们服务。前者尽管也是在尽职尽责地做好事,但流露出的粗暴和鄙夷却使他们的行动不够彻底,所以,人们并不会感激和信任他们。尽管做起来有些困难,我仍希望自己属于后者。我对同胞和人类怀有真切的爱,对许多人的卑劣和无知,我感到十分的反感和厌恶。”

路易十四执政以来,法国战火频繁,暴动、骚乱、好战的情绪不断高涨。有时,会有一些忠诚守信的人们提出抗议,反对战争、骚乱。为了抑制这种好战倾向,他们四处奔走呼号,并亲自阐述教义。圣·皮埃尔牧师就是勇敢者之一,他不顾个人安危,公开斥责路易十四发动的战争,驳斥君主就是“伟大”的谬论。他还积极宣扬世界和平,为此,他失去了在神学院的职务。皮埃尔曾只身来到乌得勒支,参加神职人员的定期大会,在会上宣讲保护世界和平的观念。杜蓬称他的和平计划是“一个忠诚人的梦想”。然而,牧师的梦想只能存在于福音书中,至于如何通过更好的方式把耶稣基督的仁爱精神发扬光大,成为人类抑制战争和恐惧的武器,他却感到无能为力,丝毫没有办法。神职人员定期大会是代表信仰基督教的国家意志的集会,牧师想通过自己的呼吁让大家接受他所宣扬的理念,是根本不可能的。那些高高在上有权势的人只把他的呼吁当作耳旁风而已。

为了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思想,圣·皮埃尔在1713年公开发表了他的“永久和平计划”。在计划中,他提出成立一个欧洲议会或欧洲参议院,这一组织由各国代表共同组成,并且对各国君主都有约束力。在这个组织中,大家可以自由发表观点,共同讨论,公正合理地解决国际问题。这一计划发表80年后,威尔雷提出质疑:“什么是民族?整个社会的全体公民组成了民族!什么是战争?人与人之间的争端或决斗就是战争。当两个人发生争执的时候,社会应该怎么办?当然应该干预、调解和制止。在圣·皮埃尔时代,这些想法只能是梦想;但是,令人欣慰的是,今天它正逐渐变成现实。”然而,威尔雷的美好预言却没能变成现实!25年后,法兰西民族一次又一次陷入灾难性的战争中,国家遭到了毁灭,这在之前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牧师并不只是空想,他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并不断地投入到实践中。他先是创办了技工学校,招收穷苦孩子,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学习有用的贸易知识。这些孩子长大成人以后,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和技艺生活。牧师坚决反对决斗、奢侈、赌博及隐修的生活方式。皮埃尔曾引用过塞格雷那句著名的话:“痴迷于隐修生活的人,他们的心灵是扭屈的。”他倾尽全部家产来帮助穷苦的孩子或生活贫苦的人们,并希望能够永久地帮助他们。他对真理充满诚挚的爱,他的一生都致力于追求真正的自由。在80岁高龄时,他说:“如果把人得到幸福看成是抽中彩券的话,那么我的运气非常不错。”牧师临终前,伏尔泰问他在想什么,牧师说道:“人生就像一次旅行。”由于牧师生前猛烈抨击各种社会丑恶现象,所以他的敌人们不让学院派首领莫泊桑(他的继承人)来致悼词。甚至32年后,仍然不允许达隆巴特来纪念他,也没有给他应得的荣誉。他的墓碑上只刻着“他懂得爱”这几个字。这就是仁慈善良、热爱真理、敢于直言的牧师平凡普通的一生。

诚实的品德与恪尽职守密不可分。恪尽职守的人,会同时具有诚实的美德,言而有信,说一不二。切斯特菲尔德勋爵认为,诚实守信是最高尚的品德,也是他成功的秘诀。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勋爵的一句名言“诚信高于一切”。在评价同时代最高尚、最纯洁的绅士福克兰时,克拉伦敦说他“诚实守信,只要说了一句谎言,他就像做贼一样,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哈金森夫人在提到自己的丈夫时说:“他是一个非常诚实可信的人,他从来不说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从不轻易许诺自己办不到的事情;对于力所能及的事,他决不会推脱,而且言必行,行必果。”

威灵顿也非常崇尚诚实守信的高尚人格。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有一次,他的耳朵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一个著名的耳科专家来给他看病。这位专家使出浑身解数,也没有使病情缓解,只好向耳内注射大量的苛性钠。这种注射疼痛难忍,而威灵顿却面不改色,镇定自若。一天,家庭医生偶然路过,拜访公爵,发现他的两腮红肿,眼里布满了血丝,行动时跌跌撞撞,像喝醉了酒一样。医生再次检查才发现炎症已经非常厉害,如果不能及时制止,就会侵入大脑,甚至危及生命。最终,经过治疗,炎症得到了控制,公爵的那只耳朵却什么也听不到了。专家知道是因为注射剂量太大才造成了这一结果,非常害怕,急忙赶到公爵的家中,羞愧难当,连连道歉。公爵却心平气和地说:“你不用解释了,我知道你已经尽力了。”专家担心地说:“如果别人知道公爵是因为我的治疗失误才遭受这么大的痛苦,那么就没有人会到我那儿看病,我肯定就破产了。”公爵说:“你放心,我不会告诉任何人的。”“您是说你还信任我,我可以像往常一样来给您看病?”专家说。“不行!”公爵坚定而友好地说,“我不会不这么做的,我从来不做这样不诚实的事情。”他从来不说谎话,当然也从来不会弄虚作假。

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普鲁士陆军元帅布吕歇尔就是守信的典范。1815年6月18日,为了尽快去支援威灵顿的军队,他率领大军在崎岖的山路上快速地前进。战争期间,分秒必争,可战士们精疲力竭,再加上道路崎岖难行,行军速度大受影响。布吕歇尔焦急万分,不断地鼓励着:“快点,孩子们,再快点。” “这是最快的速度了,我们没办法再快了。”士兵们有气无力地回答。布吕歇尔说:“孩子们!我们必须继续前进,虽然任务艰巨,但我们必须按时到达!我的兄弟威灵顿在等着我们支援,我们决不能失言啊!”他的一席话让士兵们备受鼓舞,加快了步伐,终于准时到达了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