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砺炼完美人格
3117300000009

第9章 友谊和榜样的作用 (1)

人们在家庭中所受到的自然教育带来的影响会在生活中延伸,实际上它对人的影响从来没有停止过。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教育对人格形成而产生的影响逐渐减弱。之后,学校里的系统教育和同学、朋友的相互交往,会进一步通过榜样的强大作用影响着一个人品格的形成。

人不管处于哪一个年龄阶段,都会有意无意地模仿与自己时常相处的同伴的言谈举止;只不过,年轻人可能更容易去模仿他人。乔治·赫伯特的母亲经常对自己的孩子说:“我们可以通过食物获得对自身有益的营养,同样,身边朋友或好或坏的言行,也会引导我们的心灵向着美德或者邪恶的方向发展。”

确实,在人格形成的过程中,想要一点都不受身边的人影响,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模仿能力与生俱来,伙伴的言行和思维习惯都会在一个人的头脑中留下或多或少、或深刻或肤浅的印象。“难道榜样一无是处吗?”伯克说道,“当然不,它的影响重于泰山。榜样是人类最好的教师。”伯克还把自己重要的座右铭写在给罗金汉姆侯爵的便条中,并且严肃地说:“将榜样铭记在心,作为自己言行的指导和原则,并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去做。”

人们大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模仿他人行为的,因此,榜样的影响力是潜移默化的,也是经久不衰的。如果一个人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恰巧又遇到了一个极具感染力的人,可想而知这个人将会对他产生多么大的影响。不过,不管感染力是强还是弱,都会对周围的人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日常的交往中,人们的感情、思想和习惯必然会或多或少地受到他人的影响。

爱默生指出,同住一个屋檐下的夫妇或长期共同生活的人,他们的相似之处越来越多。所以,可以推断,如果两人在一起生活的时间越久,我们可能就越难找出他们的不同之处。如果这个理论适用于老年人的话,那么,肯定也更适用于年轻人。因为年轻人比较单纯、天真,可塑性更强,更容易受到外界和他人的影响,更愿意模仿身边人的言谈举止。

查尔斯·贝尔勋爵曾在信中写道:“我们对教育问题已经探讨得很多了,但是,却深深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榜样的作用。我之所以能够完全独立,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家庭成员都以能够自立为荣,尤其是我的哥哥,为我做出了榜样。”

儿童时期,人格的形成最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榜样的行为会逐渐转化成个体的经常性行为,而且越来越稳定,最终形成固定不变的习惯。一旦他的行为成为了习惯,就很难被改变。有时候,甚至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就服从于了习惯,放弃了原本自由的个性。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柏拉图看到一个小孩在玩一个非常弱智、愚蠢的游戏,就忍不住批评他。“为了一点小事儿你就训斥我。”男孩说。“你要知道什么叫积少成多、聚沙成塔,这样的小事做多了就会变成大事。”柏拉图告诉他。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当你习惯了某种不良的行为,它就会像一个专横的魔鬼,把你牢牢地困在邪恶之中。如果没有坚强的毅力去改变这种习惯,那么你就会成为习惯的征服者。正因为如此,洛克指出,人们必须培养和保持一种能够冲破习惯势力束缚的精神力量,加强自我克制,控制那些低俗的言行和人格。

虽然每个人的人格都会有意无意地受到榜样的影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年轻人就只会模仿别人,成为别人的影子。因为每个人都有头脑,懂得思考,会形成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原则。因为人们都拥有自己的意愿和爱好,以及自由行动的能力,可以自由选择朋友和伙伴,因此,在与人交往中并不是单纯的被动。所以,不管年龄大小,意志薄弱的人容易被个人嗜好所控制,容易失去自身的独立性,成为他人的追随者和影子。

有一句流传甚广的格言说:“通过一个人的朋友,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为人品行了。”确实,有良好饮食习惯的人,是不会与酒鬼成为朋友的;风度翩翩、通情达理的人不会和言语粗俗、没有修养的人打成一片;品格高尚的人更不会和荒淫放荡的人走在一起。与品格低下的人交往,自己也会变得没有品位,甚至社会品格也不可避免地会走向邪恶堕落。塞涅卡说:“与邪恶的人谈话是非常不明智的,这不仅给你造成直接的伤害,还会玷污纯洁的心灵,而且邪恶的种子已经播下,它所带来的伤害就不会是暂时的,有可能在将来酿成深重的灾难和不幸。”

假如能给年轻人创造一个良好的道德氛围,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影响和教导,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意志力,他们就能自觉的以品格高尚的人为榜样,不断地学习,激励自己不断进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优秀的人交往,就能受到良好的熏陶,吸取他们的精华,使自己也变得品质高尚;反之,若与邪恶的人为伍,那么,自身也好不到哪里去,最终还会招致祸端。在我们周围,有的人得到了人们的爱戴、尊敬和赞美;也有人遭人鄙视和唾弃,对其退避三舍。拉伯雷曾在其作品《巨人传》中谈论到这个问题。和品行高尚的人共处,你的心灵就会如沐春风,得到净化。反之,会像西班牙谚语说得那样:“与狼在一起生活,你只能学会嗥叫。”

和平庸自私的人交往,你可能会受他的影响,也变得自私自利,平庸保守,难以形成勇敢刚毅、胸襟开阔的人格。也许在很短的时间内,你就会成为一个心胸狭隘、优柔寡断、不思进取的人了。这样的人想在今后的生活中有所作为,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反之,如果我们经常与优秀人物交往,就会受到他们优秀的智慧、丰富的人生阅历的影响,变得富有激情,视野开阔。人们会以榜样的言行作为自己的楷模,希望能够变得像他们一样优秀。从榜样经历的成功和失败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的人生经验,得到很多启发。和强大的人做朋友,可以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和聪明而精力充沛的人做朋友,我们就能增加才干,坚定决心,振奋精神,更加敏捷和老练地处理遇到的问题,这对于养成良好习惯和高尚人格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西摩本尼克夫人说:“当初颠沛流离的生活对我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为此我常常懊恼不已。对于我们来说,最可怕的就是罪孽深重而又不思悔过。离开社会独处,不但没有机会去帮助别人,而且连帮助人的意识也没有了。如果能尽可能地扩大交际的圈子(只要不影响到个人的生活),就会在与人交往中得到丰富的社会交往的经验;通过和别人情感上的沟通,获得他们的理解和认可,慢慢地,你会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同时,在与人交往中,自己的人格也会得到升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更加理智地走好人生之路。”

朋友间诚恳的建议、及时的提醒以及善意的批评,都可能会对一个年轻人产生重大影响。印度传教士亨利·马丁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在初中学习的时候,有个朋友对他的生活起到了巨大的影响。那时的马丁不喜欢运动,从不积极参加学校或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因此身体虚弱,而且他性格急躁,有轻微神经质。因此,有些比他大的孩子常常取笑他,以激他发怒和欺侮他为乐。不过有一个大一点的孩子向马丁伸出了友谊之手,总是尽力帮助他,不仅挺身而出帮他打架,更可贵的是还帮助他学习功课。这样,他们成为了真正的朋友。虽然马丁天赋不是很好,但他的父亲还是希望他能接受大学教育。在大约15岁时,他的父亲曾想把他送进牛津大学,但却没能如愿。马丁在杜鲁初级中学继续学习了两年,之后来到剑桥的圣约翰学院学习。

出人意料的是,在这里,他与初级中学的那位伙伴不期而遇。于是两人的友谊不断加深,后来,这位年长的学生成了马丁的指导教师。马丁有了一定的学业成就,可他的性情仍容易激动,甚至有时会暴怒。与他截然相反的是,他的这位教师朋友稳重、耐心,并且勤奋刻苦,他总是细心地呵护马丁,指导和劝勉他控制自己易怒的情绪。他尽力使马丁不偏离正道,走向歧途,劝导马丁努力学习。他说:“这样做不是为了赢得别人的赞许,而是为了上帝的荣耀。”在朋友的帮助下,马丁的学业进展顺利,在第二年圣诞节考试中,取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遗憾的是,马丁的这位良师益友自己却没有取得什么突出成绩,因此很少有人提起他。尽管如此,他的生活仍是有意义的。正是在他追求崇高理想的影响下,马丁形成了良好的人格,树立了追求真理的远大理想,为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久之后,马丁就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印度传教士。

据说,佩利博士在大学时期也曾发生过与此相类似的事情。在剑桥神学院读书时,佩利聪明能干,深得同伴们的喜爱,但在此之前,他却非常愚笨,经常被同伴们取笑。虽然他天资聪明,但是却游手好闲,懒于动脑,每日无所事事,而且花起钱来大手大脚。到大学三年级初,他的学业还是没有一点起色。有一次,他在街上闲游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早上,他的一位朋友站在他的床边,厉声斥责他:“佩利,为了你,我辗转反侧,一夜未睡。你太不懂事了!论资本,我比你更有资格去挥霍,更有时间去游荡。而你呢,根本没有资格这样做。虽然我也曾有过这样的想法,但最终我没有这样做。而你却肆无忌惮地做了。一想到你的愚蠢,我就彻夜难眠。现在,我郑重地警告你,如果你再执迷不悟,我会以曾有你这样的朋友而感到耻辱。”

朋友义正严词的警告,深深地震撼了佩利。从此以后,他开始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痛改前非,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他重新规划了自己的生活,并且一丝不苟地按计划办事。他比别人更勤奋更用功。最终,他打败了所有的竞争对手,在年末的考试中获得了最优异的成绩。此后,他在写作和宗教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就。

阿诺德博士清晰地认识到了榜样对青少年产生的巨大影响,并应用到实践中,收到良好成效,全校学生的品格都得到了普遍的提升。为了实现自己的计划,他设计了一套自己的方法。他首先与学生骨干进行交流和沟通,用高尚的人格去陶冶、熏陶他们,然后让他们感染更多的学生,成为所有学生的榜样。阿诺德努力地让自己融入到学生中,与每一位学员接触,让所有人都意识到自己对学校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在这种崇高精神的管理体制下,学生们感觉到自己被信赖,因此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力量和自信得到了激发。当然,和其他学校一样,拉格比市立学校的成员也有害群之马。对此,阿诺德校长非常注意,尽量避免坏孩子去影响其他人。阿诺德曾对一位副校长说:“你看到那两个在一起的学生了吗?他们以前可从来没有接触过,你要多加注意,看看他们到底在搞什么明堂,看来,他们一定是有什么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