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者文摘精粹版8:给心灵洗个澡
3118400000013

第13章 情感巴士 (2)

在一百多年的和平时期,从没有一位欧洲君主说过如此令人惊异的话。整个欧洲大陆立即愤怒起来,英国尤其愤怒,德国政治家惊恐万分。在这种狼狈的情况下,德国皇帝自己也慌张了,并向身为帝国总理大臣的布洛亲王建议,由他来承担一切的责难,希望布洛亲王宣布这全是他的责任,是他建议君王说出这些令人难以相信的话。

“但是,陛下,”布洛亲王说,“这对我来说几乎不可能。全德国和英国,没有人会相信我有能力建议陛下说出这些话。”

布洛话一说出口,就明白犯了大错。皇帝大为恼火。“你认为我是一个蠢人,”他叫起来,“只会做些你都不会犯的错事!”

布洛知道他应该先恭维几句,然后再提出批评;但既然已经太迟了,他只好采取次一步的最佳方法:在批评之后,再予以称赞。这种称赞经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绝没有这种意思,”他尊敬地回答,“陛下在许多方面皆胜我许多,而且最重要的是自然科学方面。在陛下解释晴雨计,或是无线电报,或是伦琴射线的时候,我经常是注意倾听,内心十分佩服,并觉得十分惭愧,自己对自然科学的每一门皆茫然无知,对物理学或化学毫无概念,甚至连解释最简单的自然现象的能力也没有。但是,”布洛亲王继续说,“为了补偿这方面的缺点,我学习了某些历史知识,以及一些可能在政治上,特别是外交上有帮助的学识。”

皇帝脸上露出微笑。布洛亲王赞扬他,并使自己显得谦卑,这已值得皇帝原谅一切。“我不是经常告诉你,”他热忱地宣称,“我们两人互补长短,就可闻名于世吗?我们应该团结在一起,我们应该如此!”

他和布洛亲王握手,并十分激动地握紧双拳说:“如果任何人对我说布洛亲王的坏话,我就一拳头打在他的鼻子上。”

谦虚谨慎永远都是那些自以为是的人所欠缺的品质。尤其是有着重要身份地位的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将比普通人富含更多的含义与象征意味。

感恩的谢柬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地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泰戈尔

依琳娜、莎拉和德鲁还小的时候,每当他们要向人家致谢,就口述感谢词句,由他们的母亲贝德福德笔记。但是到孩子长大一些,有能力自己写谢柬了,他们却必须三催四请才肯动笔。

贝德福德会问:“你写信给爷爷,谢谢他送你那本书没有?” 或问:“陶乐思阿姨送了你那件毛线衫,你可向她道谢?”他们的回应总是含糊其辞,或耸耸肩膀。

有一年,贝德福德在圣诞节过后催促了几天,儿女们竟一直毫无反应,她大为气恼,便宣布:“在谢柬写妥投寄之前,谁也不准玩新玩具或穿新衣。”

但他们依旧拖延,还出言抱怨。

贝德福德忽然灵机一动,说:“大家上车。”

“要去哪里?”莎拉问,觉得好奇怪。

“去买圣诞礼物。”

“圣诞节已经过去了。”她反驳。

“不要啰嗦。”贝德福德斩钉截铁地说。

待孩子都上了车,贝德福德说:“我要让你们知道,人家为了送你们礼物,要花多少时间。”

贝德福德对德鲁说:“麻烦你记下我们离家的时间。”

来到镇里,德鲁记下抵达的时间。三个孩子随贝德福德走进一家商店,帮她选购礼物送给她的姊妹。然后他们回了家。

三个孩子一下车便向雪橇走过去。贝德福德说:“不许玩,还要包礼物。”孩子们垂头丧气地回到屋里。

“德鲁,记下到家的时间没有?”

德鲁点点头。

“好,请你记录包礼物的时间。”

孩子们包礼物时,贝德福德替他们冲泡可可。终于,最后一个蝶形结也系好了。

“一共花了多少时间?”贝德福德问德鲁。

他说:“到镇上去用了28分钟,买礼物花了15分钟,回家用了38分钟。”

“包这几个盒子用了多少时间?”依琳娜问。

“你们俩都是两分钟包一个。”德鲁说。

“把礼物拿去邮寄,要花多少时间?”贝德福德问。德鲁计算了一下,答道:“一来一去56分钟,加上在邮局排队的时间,要71分钟。”

“那么,送别人一件礼物总共花多少时间?”

德鲁又计算了一阵,说:“2小时34分钟。”

贝德福德在每个孩子的可可杯旁放一页信纸、一个信封和一支笔。

“现在请写谢柬。写明礼物是什么,说已经拿来用了,用得很开心。”

他们沉默构思,接着响起了笔尖在纸面上的声音。

“花了我们三分钟。”德鲁一面说一面把信封封好。

“人家选购一件情意浓厚的礼物,然后邮寄给你,所花时间也许超过两个半小时,我要你们花三分钟时间道谢,这难道是过分的要求吗?”贝德福德问。

三个人低头望着桌面,摇摇头。

“你们最好现在就养成这习惯。早晚你们要为很多事情写谢柬的。”

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感恩,感激祖国给了我们和平,感激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感激他人给了我们帮助;生活中需要感恩的事情实在很多,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才能体会到人生的幸福。

给狗戴上口笼

如果没有宽恕之心,生命会被无休止的仇恨和报复所支配。

——阿萨吉奥利

米奇住在纽约这个大都市的中心区,从他家步行不到一分钟,就有一片树林。春天来到时,树林里野花盛开,松鼠在那里筑巢养育自己的孩子,马尾草长得有马头那么高。这块完整的树林地,人们叫它“森林公园”。

那真是一座森林,可能跟哥伦布发现美洲时的情景没有多大分别。米奇经常带着波土顿哈巴狗雷克斯去公园里散步。它是一头可爱驯良的小狗,由于公园里很少看到人,所以米奇没有给小狗系上皮带或口笼。

这一天,米奇和雷克斯还在公园里,就看到一个骑着马的警察——一个急于要显示他权威的警察——跑过来。

警察向他大声说:“你让那只不戴口笼的狗在公园乱跑,难道你不知道那是违法的?”

米奇柔声回答道:“是的,我知道,不过我想它不至于会在这里伤害人的。”

那警察头颈挺得硬硬地说:“你想?不至于?你想不至于,法律可不管你怎么样去想——你那条狗会伤害这里的松鼠,也会咬伤来这里的儿童。这次我就放过你,下次我再看到你那头狗不拴链子、不戴口笼,你就得去跟法官讲话了。”

米奇点点头,答应遵守他所说的话。

米奇真的遵守了那位警察的话——但只遵守了几次。原因是雷克斯不喜欢在嘴上套一个口笼,他也不愿意替它戴上,所以米奇决定碰碰运气。起初安然无事,然而最终还是碰了钉子。那次,米奇带雷克斯跑到一座小山上,朝前面看去,一眼就看到那个骑马的警察。雷克斯当然不会知道怎么回事,它在米奇前面蹦蹦跳跳,直往警察那边冲去。

这次米奇知道事情坏了,所以不等那警察开口,干脆自己先开口道:“警官,我愿意接受你的处罚,因为你上次讲过,在这公园里,狗嘴上不戴口笼,那是触犯法律的。”

那警察用了柔和的口气,说道:“哦,我晓得在没有人的时候,带着一头狗来公园里走走是蛮有意思的!”

米奇苦笑道:“是的,蛮有意思。只是,我触犯了法律。”

那警察反替他辩护,说:“像这样一只哈巴狗,不可能会伤害人的。”

米奇却显得很认真地说:“可是,它可能会伤害了松鼠!”

那警察对他说:“那是你把事情看得太严重了。我告诉你怎么办,你只要让那只小狗跑过山,别让我看到,这件事也就算了。”

这个警察需要得到的是一种尊重感。当米奇自己承认错误时,他唯一能滋长自重感的方法,就是采取一种宽大的态度,显示出他的仁慈。

那时,如果米奇跟那个警察争论、辩护,所得的效果跟现在就完全相反。

米奇不跟警察辩论,他承认对方是完全对的,而自己是绝对错误的。他迅速、坦白地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件事由于米奇替对方说了话,而对方又替自己分辩,也就圆满地了结了。

不要试图掩饰你的过错,要知道犯错不是一件什么丢脸的事情。如果你能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坦白过错的做法,那么你会发现,人人都有一颗仁慈的心。

温暖的冬之光

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

——罗兰

几年前,巴科特和妻子珍妮离开了自己舒适的家,来到了数千里外的一个名叫奥克托克斯的小镇。这里位于加拿大的西部,虽说荒凉、偏僻,气候还相当寒冷,但在这里巴科特却深刻地体会到了温暖、友爱和乐观。

在冬天的一个晚上,一个农民打来电话,焦急地说:“医生,我的孩子正在发高烧,但是孩子太小了,我不敢冒险带孩子过来看病:我听说你不管多晚都会出诊的,所以我想请你上门给我的孩子治病。”

“是啊,那到你那里怎么走呢?”

“噢,这里距离你的诊所有15公里,但是我这里很容易找到的,您出了镇先向西走6公里半,然后转北走1公里半,接着转西走3公里,再……”

他说了两遍他家的路线,可是巴科特越听越糊涂了,还是不知道他家怎么走。他心里有些急了,沉默了片刻之后,高兴地说:“噢,医生,我知道怎么做了。我会打电话给沿途的人家,让他们打开电灯,你就顺着灯光开车到我这里来吧!我会把卡车的车头灯打开,把它放在大门口,那样你就可以找到了。”

巴科特开着车上路了,寒风呼呼地在车窗外面怒吼着。这里的冬天总是让人特别地担心,他们不得不提防随时随刻都会到来的风暴,那不远处堆积的乌云,很可能就是下雪的征兆。没有被风暴在野外袭击的人是不会知道它的危害性的。所以,每年都会有很多人在毫不设防的情况之下,被冻僵在车里。

正如那位农民电话里说的那样,沿途的人家全部把灯打开了。那时候的人们用电是非常节省的。那些灯光不仅照亮了路,还温暖了巴科特的心,暖洋洋的。一路的光亮指引着他找到了那个打电话求医的人家。

巴科特急忙给孩子检查病情。“孩子烧得很厉害,不过没有生命危险。”他给孩子打了针,又配了一些药,然后交代那农民怎样护理,怎样给孩子吃药。一切安排妥当,他边收拾药箱边看窗外,这时候,外面已经开始下大雪了。巴科特心里有点发怵,那么复杂的乡村路,又是晚上,他怎么认得回去的路呢?

那农民对他说:“现在已经很晚了,医生,你就在我家住一晚吧,明天再回去。”

巴科特婉言谢绝了他的好意:“我必须赶回去,说不定深夜还会有人来求诊。”

花了好久的时间,他终于把引擎发动了,汽车徐徐地驶离这户人家。在这样的风雪夜里,他行驶在陌生的地方,心里还是充满了恐惧的。但是,当他上路后,他发现他的恐惧和忧虑是多余的。只见那沿途人家的灯都还依然开着,黑夜里闪亮的灯光好像在向他致意,善良的人们用他们的灯光送巴科特前行。他的汽车每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了,而前面的灯光还闪烁着,在等待着他……

巴科特在荒野里前行,听到的只是汽车发动机的隆隆声,以及风的哀鸣和车轮碾过雪的声音。可是他一点不感到孤独,那种感觉就像在黑暗中经过灯塔一样。

爱别人,也被别人爱,这就是一切,这就是宇宙的法则。为了爱,我们才存在;有爱慰藉的人,无惧于任何事物、任何人。

明天也要做伴

除了一个真心的朋友之外,没有一样药剂是可以通心的。

——埃德蒙·伯克

德诺10岁那年因为输血不幸染上了艾滋病,伙伴们全都躲着他,只有大他4岁的艾迪依旧像从前一样跟他玩耍。离德诺家的后院不远,有一条通往大海的小河,河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艾迪告诉德诺,把这些花草熬成汤,说不定能治他的病。

德诺喝了艾迪煮的汤,身体并不见好转,谁也不知道他还能活多久。艾迪的妈妈再也不让艾迪去找德诺了,她怕一家人都染上这可怕的病毒。但这并不能阻止两个孩子的交情。一个偶然的机会,艾迪在杂志上看见一则消息,说新奥尔良的费医生找到了能治疗艾滋病的植物,这让他兴奋不已。于是,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他带着德诺,悄悄地踏上了去新奥尔良的路。

他们是沿着那条小河出发的。艾迪用木板和轮胎做了一条很结实的船,他们躺在小船上,听着流水哗哗的声响,看着满天闪烁的星星,艾迪告诉德诺,到了新奥尔良,找到费医生,他就可以像别人一样快乐地生活了。

不知漂了多远,船进水了。孩子不得不改搭顺路汽车。为了省钱,他们晚上就睡在随身带的帐篷里。德诺咳得很厉害,从家带的药也快吃完了。这天夜里,德诺冷得直发颤,他用微弱的声音告诉艾迪,他梦见二百亿年前的宇宙了,星星的光是那么暗那么黑,他一个人待在那里,找不到回来的路。艾迪把自己的球鞋塞到德诺的手上说:“以后睡觉,就抱着我的球鞋,想想艾迪的臭鞋还在你手上,艾迪肯定就在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