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者文摘精粹版8:给心灵洗个澡
3118400000033

第33章 善待生命 (3)

有人会觉得这些事情是偶然的,但事实上往往是这种偶然的失误,构成了事故的根源。唯其小,不易发生,人们才常常容易放松警惕,让隐患有了发展的机会。

一美元的故事

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

——布莱克

2000年5月的一天,美国画家迪安·布莱希没精打采地把手伸进信箱,心里想着里面一定还是像过去半年中的每一天一样,空空如也。诧异和惊喜的神情迅速掠过他的脸,信箱里居然满满地塞着明信片和信件!是他那个“胡思乱想”的主意开始有结果了?

6个月前布莱希在银行开了个户头,存进去1万张面值1美元的钞票。每张钞票上有他手写的几行字:“这一块钱去哪儿了?寄张明信片告诉我吧!D·D·B·,密苏里州,海兰维尔,282号信箱,65669。祝你愉快!”

接着,来信以平均每周70封的速度飞进他的信箱。现在已经有7400多个素不相识的人给他回信。史蒂文去买星巴克咖啡的时候在钱包里发现了带字的钞票。“这是我和我漂亮的新娘共度蜜月的第一天,”他在明信片上写道,“过去一个星期,你的这一美元跟着我们畅游了加利福尼亚海滨……祝你天天开心!”

一个业余诗人给自己设计的签名是一张笑脸。他写道:“收到一美元,现在已花掉。尊姓和大名,我很想知道。缘何发奇想,涂鸦写钞票?寄诗以相赠,聊以博一笑。”何止这位诗人,所有寄来信件和明信片的人都不知道布莱希为什么在钱上写那几行字,更不知道这种奇怪举动背后的伟大计划。布莱希1999年去西雅图看过一个马赛克美术作品展。参展作品都是由几百枚手工精心着色的小方块拼成的图案。他忽然想到,如果把几百张明信片拼在一起,不就创作出自己的巨大马赛克画儿了吗?他想,只要散出去几千张1美元的钞票,准能集起制作几幅画用的明信片。

咨询过联邦财政部铸印局,确认在钞票边缘写字在美国不违法后,布莱希把1万美元全部换成1块钱1张的新票儿。他一连干了10个星期,终于写完了所有的钞票。光阴似箭,6个月过去了,没有一点儿回音。布莱希大失所望。意外的是,从2000年5月开始,明信片雪片一样飞来了。

11岁的伊丽莎自从佐治亚州写来明信片说:“亲爱的D.D.B·,你的一美元在我这儿。我有两个讨厌的坏哥哥、两只小鸟、一只猫,还有两只狗。你也有坏哥哥和小动物吗?”柯里斯,出租车司机,写了一张特大号的明信片:“你干吗写给不认识的人呀?我正开着我的出租车,旧金山的天儿特好,阳光明媚。我收了一张写了字的1块钱。我猜海兰维尔不像旧金山,这里到处是咖啡馆和比萨饼店。”

柯克从佛罗里达寄来一个邮包,里面有一份星期天的《迈阿密先驱报》、他的宠物们(一只狗、一只猫和两只鹦鹉)的彩色照片,还有一只鲜绿鲜绿的椰子。觊舱从加利福尼亚萨克拉门托寄来她自己的照片。照片上的她正把一个巨大的三明治塞进嘴里。“这就是我,正在表演我的绝活儿。”

没过多久,旅行手册、地图、菜单、不干胶贴画、冰箱门吸铁彩扣、棒球卡、彩票,统统到布菜希那里集合了。人们用这些东西细致描述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的观点,还有他们所在的城市。

“你的一美元已经跑到林肯市了,”另一个住在西部的人来信说,“我们这个地方很有名,原因有三:有因为电影《大河流过》而闻名的河,有冬天零下70度的严寒,还有,他们是在这儿逮住校园炸弹杀手的。”(凯辛斯基,数学博士,曾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教授。极端的科技罪恶论者,认为科技造就病态社会,1978至1995年,先后13次投寄邮包炸弹袭击大学里的科技工作者。)有人在回信里像和亲密朋友叙谈一样告诉布莱项他们的不幸和痛苦,让人看了几乎掉眼泪。一位父亲刚失去了爱子。他说“请在你的工作中用上这张明信片,好吗?算是对我儿子的纪念。”

布莱希散出去的钞票,有的曾经被放在艳舞女郎的袜带里,有的曾在赌场上被用来下注,有的曾被慷慨地捐给慈善机构。

各色的回复让布莱希大开眼界。他相信,这些都是美国人生活和精神的缩影。

一美元折射出的是这个世界小小的一角,五光十色的世界中它仅仅是那一缕阳光,可无数个这样的一美元就组成了我们包罗万象的世界。于微妙处可见庞大,于平淡处可见恢宏。

快乐与安稳

人生道路上不时散发出芳香的花朵,这是由偶然落下的种子自然生长出来的。

——塞·约翰逊

丽莎认识一对夫妇,他们二十几岁的时候整天在为生活而忙碌着。当同龄人成家的时候,他们却忙着增加财产。当他们觉得生活已很安稳,想成家的时候,吉恩却已经39岁了。她一直都在试着怀孕,可没有成功。这件事说明了一个道理:如果你真的想要什么东西:一个婴儿,一次旅行,或者一台录像机,假设这些能够使你的生活更丰富,那就去争取,否则,一旦错失,机会就不会再来。

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丽莎就懂得了这一点。那时候,父亲失业,全家靠吃鱼市上卖剩下的鱼杂,勉强度日。一天,当丽莎透过伍尔沃斯家的窗户,看到了一个红色塑料花的胸针,她立刻就被它吸引住了。她跑回家恳求妈妈给她一角钱。妈妈叹息着。 那时候1角钱可以买到1磅(1磅约合0.45公斤)碎鱼。但是她的父亲却说:“让她买吧。你以后还能用这么便宜的价钱为她买来快乐吗?”那时,10分钱买来的东西使丽莎感觉非常满足。

丽莎有一些朋友,他们对待花销的态度让她震惊。有时甚至让人感觉他们非常荒谬。约翰逊一家连汽车都没有,但是去年他们竟然全家到夏威夷去度假了;伊夫虽然住在租来的房子里,却拥有一件时装设计的服装,穿上那件衣服使她看起来像一个模特;还有艾达,虽然手头很紧,却开车带着她的4个孩子周游了全国,并在某天下午到一家童话旅馆喝茶。“服务生们戴着白色的手套,”她回忆说,“四人组合的乐队在餐厅里表演。还有小小的冰激凌蛋糕,桌上放着精致的洗手的小碗儿,水是香的,上面还漂浮着玫瑰花瓣呢。作为一次奢侈的代价,他们吃了两天的面包加奶酪。但是孩子们早就忘记了他们整个夏天手头有多窘迫,却依然记得那一次喝茶的经历。”也许这已不仅仅是为了一样东西而放弃另一样东西的问题。

加里在3岁的时候就表现出很高的音乐天赋。他的父母决定让他上最好的课——尽管这意味着要开车把他送到60英里以外的波士顿去上课。母亲还要到图书馆去打夜工给孩子赚学费。朋友们都问:“为什么非要给这么小的孩子提供一流的老师,而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

今天,加里已经17岁了,他在一些国家最好的乐队里演奏过,并且获得了两所非常棒的音乐学校提供的奖学金。如果他的父母当时只为他提供了比较容易负担的训练,这一切还会发生吗?他的妈妈认为不能。

丽莎想,过着超出自己收入的生活并不是指你的花费超出了所得,而是指你的生活要与你对自己的最高想像相一致。搞清楚究竟什么使你快乐并且乐意去寻找它。也许你窘迫到为一根鞋带儿发愁,但是将孩子送去参加夏令营,或者为牙做一个牙套,这或许是对的。放任、奢侈、铺张——随你怎么叫,也许和你以后的生活相比,这些开销都是不理智的,但在你看来,可能更妙。它将改善你的自我感觉,使好心情洋溢在你生活的每一天。

你有两种方式安排有限的收入:或者认真细致地分配好哪部分用来吃、哪部分用来穿、哪部分用来支付交通费以及房租;或者冲动一些,适当地奢侈——在那些使你快乐的事情上挥霍一点,而跳过那些对你不重要的部分。

一直以来,美国人的生活总是被这样的神话影响着:那些出身贫寒的孩子们艰苦奋斗,勇于向命运说“不”,最终出人头地。我们总是为雨天忙忙碌碌,却错失了在阳光里跳舞的机会。

我们常常会嘲笑一些做着愚蠢行为的人是在舍本逐末,可静心想想,我们又何尝不是每时每刻都生活在这样舍本逐末的世界里呢?我们总是期冀着将来的结果,却往往会忘记现在,忘记我们身边这些最美好的事情。

乞丐的梦

不要乞求自己没有能力得到的东西。

——米格尔·德·塞万提斯

每天上午11点,一辆耀眼的汽车穿过纽约市的中心公园。车里除了司机,还有一位无人不晓的百万富翁。

百万富翁注意到:每天上午都有位衣着破烂的人坐在公园的凳子上死死盯着他住的旅馆。百万富翁对此发生了极大的兴趣,他要求司机停下车,他走到那人的面前说:“请原谅,我真不明白你为什么每天上午都盯着我住的旅馆看。”

这人说:“先生,我没有钱、没有家,只能睡在这长凳上,不过,每天晚上我都梦到住进了那所旅馆。”

百万富翁灵机一动,洋洋得意地说:“我今晚一定让你如愿以偿。我将为你在旅馆租一套最好的房间并付一个月房费。”

几天后,百万富翁路过这人的房间,想问一下他有什么感受。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这人已搬出了旅馆,重新回到了公园的凳子上。

当百万富翁找到他,问起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问答道:“一旦我睡在凳子上,我就梦见我睡在那所豪华的旅馆里,真是妙不可言;可一旦我睡在旅馆里,我就见我又回到了冷冰冰的凳子上,这梦真是可怕极了,以致完全影响了我的睡眠!”

活着,就不要奢求太多。我们来到这世上时,本来就是赤裸裸的,一无所有,是上苍赋予了我们生命,亲友以及思想和财产等等,上苍待我们何其恩宠?所以我们应该要知足和感恩。

惬意一生

积极的态度,不是目的,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毛姆

一天,一个觉得生活很容易厌倦的年轻人来向园艺学家大卫·波庇求教:“要想生活得惬意一些干点什么好?”

波庇反过来问那人:“想惬意一阵子吗?”

“对,哪怕是一阵子也好。”年轻人说。

“那你去吸上一点,一个钟头之内就会惬意的。”

“不,那太短暂了,那玩意有毒,我不沾的。我想整个周末都过得惬意一些。”

“那你就突击结一次婚,好就好,不好的话,把周末一过就拉倒。”

这不像是很负责的咨询,年轻人觉得这样胡搅乱搅不成,再说只是周末尽一下兴,周末一过又陷入无聊,也并不怎么好,于是没吱声。

“我明白了。”波庇说,“你想一整个星期都来劲,那你就把你那只乳猪宰了,吃上个把星期也就差不离了。”

“光是有那么一点口福,恐怕不……”

那话没说完,但他面带着个疑问号,不说完也罢。波庇说:“你是想一辈子都过得惬意吗?”

对方也没吱声,那目光倒好像正是这个意思。

“那好说,”波庇指点着,“喏,学我这样,栽点花,种点草,让自己时刻感觉是春天。”说着他指了指自己那个院子,那可真是多姿多彩、鲜艳活泼,时值深秋,那儿却满园春色。年轻人悟出点什么,笑嘻嘻地走了,带走了一份《目录》。

人生的道路都是由心来描绘的。倘若游戏人生,那么将一事无成;倘若不能主宰自己,那么只能成为生活的奴隶。

态度决定一切

我可以接受失败,但无法接受放弃。

——乔丹

杰尔是个古灵情怪的家伙,他心情总那么好,总是语出惊人。如果有人问,“最近怎么样”,他都会这样回答:“如果可以再好,我希望有个双胞胎兄弟。”

他是个出色的饭店经理,很多员工甘愿跟随着他从一个饭店转到另一个饭店。员工们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因为欣赏他的人生态度。他天生善于激励人,如果员工遇到糟糕的事,杰尔会告诉他,如何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待。

杰尔的这种人生态度实在令布鲁尔惊奇,有一天布鲁尔问他:“我真是不明白,你总不能时时刻刻都保持积极的心态吧?你到底是怎样做到的?”

杰尔告诉布鲁尔:“每天早晨当我醒来时,我都会对自己说,嗨!小子,你今天只有两种选择;你可以选择拥有好的情绪,也可以选择拥有坏的情绪。我选择了前者。每当有扫兴的事情发生时,我可以成为它的牺牲品,也可以努力走出它的阴影,并从中吸取教训。每当有人向我抱怨什么的时候,我可以选择耐心地倾听,不发表意见,也可以将事情积极的一面讲出来。总之,我总是选择生活中充满阳光的一面。”

“当然,这是对的,可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啊!”布鲁尔辩解道。

“是的,”他说,“生活就意味着选择。每种状况都是一种选择。你可以让别人来影响你的情绪,你也可以自己来调整。底线是:选择你想要的生活。”

布鲁尔不断揣摩着杰尔的话。不久布鲁尔离开了酒店,开始自己做生意。有一段时间,布鲁尔和杰尔失去了联系,但是每当生活中需要做出重大选择时,布鲁尔总会想起他。

过了一些年,布鲁尔忽然听说杰尔遇到了意外。一天早晨,当杰尔打开房间后门时,一伙武装歹徒差点劫持了他。他试图从安全门逃走,然而不慎摔倒。劫匪在慌乱中开枪击中了他。幸好,医务人员及时赶到,立即把他送到了最近的急救中心。

经过18个小时的急救和数月的治疗,杰尔终于安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