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者文摘精粹版8:给心灵洗个澡
3118400000006

第6章 心灵舞者 (6)

路边的金属护栏上斜着一辆小轿车,车身撞得完全变了形。小车司机是个年轻女性,面部严重受伤,已经昏迷不醒。他们迅速把她从汽车残骸中抬出,直升机立即送她去急救中心。但直升机起飞不久,他们就接到不幸的消息:她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麦奇和约翰又失败了,麦奇只想回家,躲在衣橱里痛哭一个星期。然而约翰说:“让我们在附近转转。”

“她已经死了,我们还能干什么?”麦奇咆哮道,“帮他们清理沙子?”约翰一言不发地走到报废的小轿车前,他看到倒车镜上挂着一只婴儿鞋。他取下那只小鞋,然后又急忙把头探进车窗。一分钟后,他站起身来。“那孩子在哪儿?”约翰问。

“什么孩子?谁的孩子?”麦奇莫名其妙。但约翰已经向沙堆飞奔而去,麦奇从没见他跑得那么快。直觉告诉麦奇,约翰发现了不寻常的线索。他也紧跟在约翰身后跑。转眼儿他们已经到了沙堆最高处,他和约翰开始疯狂地挖沙子。“找到那个孩子!”约翰语无伦次地大喊:“她刚从商店里出来……尿布……奶瓶……那只婴儿鞋。找到那个婴儿!”

他们像疯了一样,用手拼命地扒开沙子,并喊其他人来帮忙。其实那奶瓶和鞋子也许只是个巧合,99.9%的可能是,他们要找的婴儿正安全地躺在家里,或是正在幼儿园里玩耍。但他们没有停手,有0.1%的可能就足够了。要知道,他们每次去抢救的受伤者,他们生还的可能性都只有0.1%。生命太宝贵了,哪怕有一丝希望,他们都不会放弃。

突然,约翰兴奋地大叫起来:“我找到他了!”确切地说,是个“她”。这是个只有9个月大的女婴,她被毯子包裹着,浅浅地覆盖着一层沙,还在甜睡,全然不觉周遭发生的不幸。一定是紧急煞车时,由于惯性被弹出了车窗,刚好落在沙丘上。令人无法相信的是,她除了右脚上有处小划伤外,毫发无损。麦奇简直无法形容自己的喜悦之情。

虽然在后来的交锋中,他们曾无数次败给死神。但挂在倒车镜上的婴儿鞋时刻提醒着麦奇:只要有一丝胜利的希望,他们的战斗就是值得的。

没有人能够预知下一秒钟会发生什么事情,是成功还是失败。但人们仍然不断努力地生活着,哪怕只有0.1%的希望,也不曾放弃。于是奇迹便由此而生。

第16家出版社

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

——奥维德

1863年冬天的一个早上,凡尔纳刚吃过早饭,正准备到邮局去,突然听到一阵敲门声。凡尔纳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邮政工人。工人把一包鼓鼓囊囊的邮件递到了他的手中。一看到这样的邮件,凡尔纳就预感到不妙。自从他几个月前把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乘气球五周记》寄到各出版社后,收到这样的邮件已经是第14次了。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拆开一看,上面写道:

“凡尔纳先生:尊稿经我们审读后,不拟刊用,特此奉还。某某出版社。”每看到这样一封退稿信,凡尔纳总是心里一阵绞痛。这次已经是第15次了,还是未被选用。

凡尔纳此时已极度愤怒,那些出版社的“老爷”们是如何看不起无名作者的。他愤怒地发誓,从此再也不写了。

他拿起手稿向壁炉走去,准备把这些稿子付之一炬。这时凡尔纳的妻子赶过来,一把抢过手稿,紧紧抱在胸前。此时的凡尔纳余怒未息,说什么也要把稿子烧掉。他妻子急中生智,满怀关切地安慰丈夫:“亲爱的,不要灰心,再试一次吧,也许这次能遇上好运的。”听了这话以后,凡尔纳抢夺手稿的手慢慢放下了。他沉默了好一会儿,决定接受妻子的劝告,抱起这一大包手稿到第16家出版社去碰运气。

这次没有落空,读完手稿后,这家出版社立即决定出版此书,并与凡尔纳签订了二十年的出书合同。

失败只是偶尔拨不通的电话号码,多尝试总会拨通的。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总会多次遇到挫折和失败,同时也会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成功的来之不易。其实,失败与成功之间只是一线之隔,但是人走过去,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仁慈的谎言

成为一个惹人厌烦的人的秘诀便是告诉别人一切。

——伏尔泰

1848年,美国南部一个安静的小镇上,一声刺耳的枪声划破了午后的沉寂。

刚入警察局不久的年轻助手,听到枪声,就随警长匆匆奔向出事地点。

一位青年人被发现倒在卧室的地板上,身下一片血迹,右手已无力地松开,手枪落在身旁的地上,身边的遗书笔迹纷乱。他倾心钟情的女子,就在前一天与另一个男人走进了教堂。

屋外挤满了围观的人群,死者的6位亲属都呆呆伫立着,年轻的警察禁不住向他们投去同情的一瞥。他知道,他们的哀伤与绝望,不仅因为亲人的逝去,还因为他们是基督教徒。对于基督教徒来说,自杀便是在上帝面前犯了罪,他的灵魂从此将在地狱里饱受烈焰焚烧。而风气保守的小镇居民,会视他们全家为异教徒,从此不会有好人家的男孩子约会他们的女儿们,也不会有良家女子肯接受这个家族男子们的戒指和玫瑰。

这时,一直沉默着双眉锁紧的警长突然开了口:“这是一起谋杀。”他弯下腰,在死者身上探摸了许久,忽然转过头来,用威严的语调问道:“你们有谁看见他的银挂表吗?”

那块银挂表,镇上的每个人都认得,是那个女子送给年轻人惟一的信物。人们都记得,在人群集中的地方,这个年轻人总是每隔几分钟便拿出这块表看一次时间。在阳光下,银挂表闪闪发光,仿佛一颗银色温柔的心。

所有的人都忙乱地否认,包括围在门外看热闹的那些人。

警长严肃地站起身:“如果你们谁都没看到,那就一定是凶手拿走了,这是典型的谋财害命。”

死者的亲人们嚎啕大哭起来,耻辱的十字架突然化成了亲情的悲痛,原来冷眼旁观的邻居们也开始走近他们,表达慰问和吊唁。警长充满信心地宣布:“只要找到银表,就可以找到凶手了。”

门外阳光明媚,六月的大草原绿浪滚滚。年轻助手对警长明察秋毫的判断钦佩有加,他不无虔诚地问道:“我们该从哪里开始找这块表呢?”

警长的嘴角露出一抹难以察觉的笑意,伸手慢慢地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块银表。

年轻人禁不住叫出声来:“难道是……”

警长看着周围广阔的草原,依然保持沉默。

“那么,他肯定是自杀。你为什么硬要说是谋杀呢?”

“这样说了,他的亲人们就不用担心他灵魂的去向,而他们自己在悲痛之后,还可以像任何一个基督徒一样开始清清白白的生活。”

“可是你说了谎,说谎也是违背十诫的。”

警长用锐利的眼睛盯着助手,一字一顿地说:“年轻人,请相信我,6个人的一生,比摩西十诫的百倍还重要。而一句因为仁慈而说出的谎言,只怕上帝也会装着没有听见。”

那是年轻警官遇到的第一桩案子,也是他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一课。

散布为自己谋利的谎言收获羞耻,编造为他人幸福的谎言得到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