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让心灵透透气
3118900000011

第11章 真情一瞬间 (3)

鲁弗斯又开始从钱袋里往外拿钱。每次当他想把钱袋扔掉之前,总觉得还不够多。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鲁弗斯完全可以去买吃的、买房子、买最豪华的车子。可是,他对自己说:“还是等钱再多一些吧。”

鲁弗斯不吃不喝地拿,金币已经快堆满屋子了。同时,他也变得又瘦又弱,脸色像蜡一样的黄。

鲁弗斯虚弱地说:“我不能把钱袋扔掉,金币还在源源不断地出来啊!”

鲁弗斯成了一个看起来极老的人,但他还是抖着手往外掏金币。最后,终于死在了他的长凳上。

让心灵透透气: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只有钱更是万万不能的。不能让金钱蒙蔽双眼,更不能让贪欲吞蚀心灵。知足是我们这个社会最欠缺的品质,永无止境的贪欲会毁掉我们的一切希望。

海明威的课

我们常常原谅使我们讨厌的人,但是决不原谅觉得我们讨厌的人。

--拉罗什富科

二战时期,莱德勒少尉服役的美国海军炮艇“塔图伊拉”号停泊在威尔士。这天,他兴致勃勃地参加当地举办的一种碰运气的“不看样品的拍卖会”。

那位拍卖商是以恶作剧而闻名遐迩的,所以当拍卖一个密封的大木箱时,在场的人都肯定箱里装满了石头。然而,莱德勒却开价30美元,拍卖商随即喊道:“卖了!”

打开木箱,里面竟是两箱威士忌酒--战时威尔士极珍贵的酒。

于是,众人大哗,那些犯酒瘾的人出价30美元买1瓶,却被莱德勒回绝了,他说他不久要被调走,正打算开一个告别酒会。

当时,在威尔士的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也犯了酒瘾,他来到“塔图伊拉”号炮艇对莱德勒说:“听说你有两箱醉人的美酒,我买6瓶,要什么价?”

莱德勒婉言拒绝了。

海明威掏出一大卷美钞,说:“给我6瓶,你要多少钱都行!”

莱德勒想了一想说:“好吧,我用6瓶酒换你6堂课,教我成为一个作家,如何?”

作家做了个鬼脸,笑道:“老兄,我可是花了好几年功夫才学会干这行,这价可够高的。好吧,成交了!”

如愿以偿的莱德勒连忙递上6瓶威士忌。

接着的5天里,海明威不失信用地给莱德勒上了5堂课,莱德勒很为自己的成功得意,他以6瓶酒得到美国最出名的作家指点。海明威眨眨眼说:“你真是个精明的生意人。我只想知道,其余的酒你曾偷偷灌下多少瓶?”莱德勒说:“1瓶也没有,我要全留着开告别会用呢。”

海明威有事要提前离开威尔士,莱德勒陪他去机场,海明威微笑道:“我并没忘记,这就给你上第6课。”

在飞机的轰鸣声中,他说:“在描写别人前,首先自己要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

作家接着说:“第一要有同情心,第二能以柔克刚,千万别讥笑不幸的人。”

莱德勒说:“这与写小说有什么相干?”

海明威一字一顿地说:“这对你的生活是至关重要的。”

正在向飞机走去的海明威突然转过身来,大声道:“朋友,你在为你的告别酒会发请柬前,最好把你的酒抽样检查一下!再见,我的朋友!”

回去后,莱德勒打开一瓶又一瓶酒,发现里面装的全是茶。他明白,海明威早就知道了实情,然而只字未提,也未讥笑人,依然遵诺践约。此时,莱德勒才懂得,海明威教导他要做一个有修养的人的涵义。

让心灵透透气:别人上当吃亏、遭遇不幸时,你应该以宽容的胸怀报以同情。如果自己遭遇到不幸时更应该保持冷静。

只有你可以帮你

我们的自信,就像我们的身影一样,在太阳下落时,它就会拉长。

--萧伯纳

一个经理,他把全部财产投资在一种小型制造业上。由于世界大战爆发,他无法取得他的工厂所需要的原料,因此只好宣告破产。金钱的丧失,使他大为沮丧。于是,他离开妻子儿女,成为一名流浪汉。他对于这些损失无法忘怀,而且越来越难过。到最后,甚至想要跳湖自杀。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一本名为《自信心》的小书。这本书给他带来勇气和希望,他决定找到这本书的作者奥里森·马登,请马登帮助他再度站起来。

当他找到马登,说完他的故事后,马登却对他说:“我已经以极大的兴趣听完了你的故事,我希望我能对你有所帮助,但事实上,我却绝无能力帮助你。”

他的脸立刻变得苍白。他低下头,喃喃地说道:“这下子完蛋了。”

马登停了几秒钟,然后说道:“虽然我没有办法帮助你,但我可以介绍你去见一个人,他可以协助你东山再起。”

刚说完这几句话,流浪汉立刻跳了起来,抓住马登的手,说道:“看在上帝的份上,请带我去见这个人。”

于是马登把他带到一面高大的镜子面前,用手指着镜子说:“我介绍的就是这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这个人能够使你东山再起。除非坐下来,彻底认识这个人,否则,你只能跳到密歇根湖里。因为在你对这个人作充分的认识之前,对于你自己或这个世界来说,你都将是个没有任何价值的废物。”

他朝着镜子向前走几步,用手摸摸他长满胡须的脸孔,对着镜子里的人从头到脚打量了几分钟,然后退几步,低下头,开始哭泣起来。

几天后,马登在街上碰见了这个人,几乎认不出来了。他的步伐轻快有力,头抬得高高的。他从头到脚打扮一新,看来是很成功的样子。

“那一天我离开你的办公室时,还只是一个流浪汉。我对着镜子找到了我的自信。现在我找到了一份年薪三千美元的工作。我的老板先预支一部分钱给家人。我现在又走上成功之路了。”

他还风趣地对马登说:“我正要前去告诉你,将来有一天,我还要再去拜访你一次。我将带一张支票,签好字,收款人是你,金额是空白的,由你填上数字。因为你介绍我认识了自己,幸好你要我站在那面大镜子前,把真正的我指给我看。”

让心灵透透气:自信心是一个人做事情与活下去的支撑力量,没有了这种信心,就等于自己给自己判了死刑。只有自信才能克服人生中的一切困难,到达胜利的彼岸。

诺言的价值

把自己的诚实出卖给我们的人,通常是出卖自己的名誉给我们的家伙。

--沃夫那

杰弗逊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因为很小的时候就认识了,所以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来往。他常常为杰弗逊推荐一些书,或者为杰弗逊做一些杰弗逊要他做的事,呼来唤去的,从来没有怨言。杰弗逊在他面前很随便,他说杰弗逊穿着大人的衣服,其实是个小孩。

有一年他搬了家,新年的时候他邀杰弗逊到他家看一看。杰弗逊答应了,可新年那天轮到杰弗逊在学校里值班,上午杰弗逊给他打了一个电话,他听说杰弗逊值班,就问杰弗逊还能不能去,杰弗逊说下午过去。

下午杰弗逊要离开学校的时候,有一同事来到学校,他见杰弗逊要走,就说:“您和我打一会儿网球吧!”杰弗逊说还有事,他说就玩一会儿,经他一说,杰弗逊有些手痒起来,就和他玩了起来。这一玩把时间给忘了,等杰弗逊从学校里出来,天都快黑了,他只好回家了。

后来杰弗逊总想找个机会对朋友解释一下,可不知怎么搞的,一拖就很长时间。时间越长就越不想再提这件事了。心想,反正也不是外人,何必那么多礼节呢,后来竟渐渐地给忘了。

杰弗逊再次想起朋友的时候,是有事要求于他。电话里朋友对杰弗逊很冷谈,杰弗逊问他怎么了,他说:“问你自己。”

杰弗逊试探着提起新年里的那件事,他说:“你已经无可救药了,有那样轻率待人的吗?”他很生气,说那一天他和妻子推掉了所有的安排,只是为了杰弗逊的到来,从早晨到晚上竖着耳朵听每一阵上楼的声音,可最终杰弗逊没有去,之后连一个电话都没有。

他说得杰弗逊脸上一阵阵发热,杰弗逊解释说他从来没有把他当过外人,因为杰弗逊以为他们的距离很近,就在这件事上随便了。他说杰弗逊是一个言而无信的人。

为了让杰弗逊知道诺言这个很平常的词,他决定不再理杰弗逊。

因为失去了这个朋友,杰弗逊记住了什么是诺言。

让心灵透透气:事关原则,再亲近的人也不可随便。一个人的诺言重于泰山,没有任何紧急的情况,谁也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诺言,如若不然,不是身败名裂,就是再也无法在社会上立足。不要轻易许诺,因为诺言背后就是重要的责任。更不能够食言,不守信用的人是不能够获得朋友的人。

富足的体验

“贪欲”是个日长夜大的巨人,对他来说,“拥有”这件外衣永远嫌太小。

--惠特曼

帕霍姆已经很富有了,但仍然不满足。为了得到更多的土地,他去向巴什基尔人买地。巴什基尔人的首领告诉他:“我们卖地不是一亩一亩地卖,而是一天一天地卖,在这一天时间里,你能圈多大一块地,它就都是你的了,但是如果日落之前你不能回到起点,你就一块土地也得不到。”

这天早晨,人们来到一个小山岗。

帕霍姆出发了,他大步往前走,每块地都很好,丢掉可惜。他就一直向前走去,直到看不见出发点才拐了弯。这时看看太阳,已到中午,天变得热起来。帕霍姆稍事休息,吃了些干粮,喝了些水,又继续前进。天气热极了,而且他觉得困倦得很,但他仍不停地走着,心里想:忍耐一时,享用一世。

他往这个方向走了许多路,抬头望一望太阳,已经到了下午。“不行了,”他想,“只好要一块斜地,我得走直路赶回去。就要这么多,地已经够多的了。”

帕霍姆连忙做个标记,取直路朝山岗走去。他开始觉得吃力。身上出了许多汗,他很想休息一下,但是不能,怕日落前走不到终点。他看一看前方的土岗,又看一看太阳,终点还远,而太阳已经快到天边了。

帕霍姆继续这样向前走,他已经很吃力了,但是还在不断地加快步伐。

帕霍姆又看看太阳,太阳已经到了地平线上,并且开始下沉,形成一个弯弓。他使出最后的力气向前冲去,两只脚好不容易跟上,使身体不致扑倒。他一口气,登上山岗。帕霍姆两腿一软扑倒在地,两手伸出去够着了起点。

帕霍姆的雇工跑过去,想扶他站起来,而他口吐鲜血,已经死了。

让心灵透透气:从来不曾由于足够而感到满足,这种心情将会在贪婪的状态里延续不已。我们在知道有权享受财富和富足的同时,也应明白知足是最大的富有。

扬长与避短

造物主创造了一个公平的世界,你可以运用你的长处来克服一切不利的情况。

--布伦丹

有的时候,人的劣势未必就是劣势,可能反而成了优势。

有一个十岁的美国小男孩里维,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左臂,但是他很想学柔道。

最终,里维拜一位日本柔道大师做了师傅,开始学习柔道。他学得不错,可是练了三个月,师傅只教了他一招,里维有点弄不懂了。

他终于忍不住问师傅:“我是不是应该再学学其他的招术?”

师傅回答说:“不错,你的确只会一招,但你只需要会这一招就够了。”

里维并不是很明白,但他很相信师傅,于是就继续照着练了下去。

几个月后,师傅第一次带里维去参加比赛。里维自己都没有想到居然轻轻松松地赢了前两轮。第三轮稍稍有点艰难,但对手还是很快就变得有些急躁,连连进攻,里维敏捷地施展出自己的那一招,又赢了。

就这样,里维迷迷瞪瞪地进入了决赛。

决赛的对手比里维高大、强壮许多,也似乎更有经验。有一度里维显然有点招架不住,裁判担心里维会受伤,就叫了暂停,还打算就此终止比赛,然而师傅不答应,坚持说:“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