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灵鸡汤精粹版1
3119000000022

第22章 别让自己活得太累 (7)

当埃尔顿走进麦克朴素的家时,看到了他的母亲。这些年来,埃尔顿照顾过许多病人,可是麦克却让他觉得有点手足无措。麦克只有32公斤重,长着大大的棕色眼睛、丝绸般的棕发以及无比灿烂的笑容。他需要无微不至的照料。麦克有一只手臂是残废的,那只手总是摆在他的胸前,他的脚则总是被吊起来,他不能自己换姿势,他最喜欢的口头禅是“没问题”。

在那些漫漫长夜里,麦克教他打电动玩具。埃尔顿这边的人总是掉到建筑物里去,麦克那一边的人则总是跃过所有的障碍。有一天晚上,埃尔顿打得很不错,他真是高兴极了。麦克转换操纵器的时候,眼里闪耀着光芒,他们笑得很开心。

每天早上,当埃尔顿要离开麦克的时候,他也将自己的一部分留在那边,白天他就一直等着再回到麦克身边去。几个星期后,他的母亲同意让埃尔顿白天也可以偶尔过去看他。埃尔顿鼓励她到外面去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她接受了。埃尔顿发现麦克是他们镇上“野牛比尔”球队的狂热球迷。他们在电视前看比赛时,他显得相当兴奋。很快,埃尔顿也变成了比尔迷。他打电话到他们的办公室去,几天之后,其中的一位球员就来探望麦克了。那天下午,他们聊得很开心,还照了一些照片,他们后来还将这些相片做成海报。

差不多也是在那个时候,麦克在电视上看到了芭芭拉·布什夫人。他说:“她看起来像个慈祥的奶奶。” 埃尔顿便写信给布什夫人。后来,当信封上印着白宫的信寄来时,麦克真是看得目瞪口呆。埃尔顿并没有告诉他,他写信给总统夫人这件事,因为他担心她不会回信,可是布什夫人的回信却是既温馨又充满了关怀与鼓励,他们把信给镶了起来。麦克告诉过埃尔顿许多次,他说他觉得自己很幸运,可以拥有他妈妈、他的朋友和埃尔顿。可是埃尔顿觉得自己才是真正幸运的人。

埃尔顿征得他母亲的同意,让麦克可以在自己家待几天。他想把麦克带到他的大饭厅去,这样他就可以从大型单片玻璃窗看到屋外的景色了。埃尔顿叫来一个收购二手货的商人把饭厅的家具带走。麦克不能坐起来,埃尔顿的药剂师借给他一张病床,肌失养症协会则给了他们一张可以调整姿势的轮椅,这样麦克就可以躺下来了。

他们的牧区牧师几个月前为麦克施洗,埃尔顿也很荣幸地成为麦克的教母。他把麦克安置在轮椅里,然后推他走过半条街到教堂去。埃尔顿把他安置在祭坛附近。神父说:“我们一直在为麦克祷告,现在他终于来了。”麦克说,他从来也没看过有人在教堂里鼓掌。那天教堂里真是掌声如雷。

在回家的路上,麦克对埃尔顿说,他现在可以快乐地死去了。他并没有死去,却反而长了两公斤。麦克喜欢所有的人,他从不发牢骚,而且总是面带微笑。他跟埃尔顿说,他一直想要成为足球队员与警察。他唯一的遗憾是他妈妈不能抱孙子,他是独子,而他妈妈的两个兄弟也都死于肌失养症。

麦克过17岁生日那天真是喜气洋洋。他的亲戚朋友和埃尔顿请来了一个人,穿着大金刚的衣服来娱乐大家。大家都笑得很开心,麦克收到了许多礼物,也笑得很灿烂。麦克问他们,他18岁生日的时候,可不可以请人来跳肚皮舞。可是在麦克18岁生日来临前的两个星期,他便去世了。

埃尔顿和他父亲一起走进拥挤的殡仪馆。埃尔顿听到他说家里有天使,他相信。麦克的妈妈给了他一个信封,她说麦克去世的前一天晚上要求她替他写了这封信。他在信上表达他的爱意,也表示他觉得自己很幸运。他叫埃尔顿要永远保持微笑。他说每天晚上埃尔顿所看到的第一颗星星,就是他在对他微笑。麦克去世已经有九年了,不管天气如何,每天天一黑,埃尔顿总是会走到屋外去,那个男孩所送他的星星永远是如此地明亮、美丽。

生命中的一切事情,全靠我们自己的勇气,全靠我们对自己的信心,全靠我们对自己有一个乐观的态度。因为一切的和谐与平衡、健康与健美、成功与幸福,都是由乐观和希望的向上心理所产生、造成的。

没什么大不了

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

--爱默生

如果一个人在46岁的时候,因意外事故被烧得不成人形,4年后又在一次坠机事故后腰部以下全部瘫痪,这个人会怎么办?再后来,你能想象这个人会成为百万富翁、受人爱戴的公共演说家、洋洋得意的新郎官及成功的企业家吗?你能想象这个人去泛舟、玩跳伞,并在政坛角逐一席之地吗?

米契尔全都做到了,甚至远远超越了这些事情。在经历了两次可怕的意外事故后,他的脸因植皮而变成了一块“彩色板”,手指没有了,双腿细小而无法行动,瘫痪在轮椅上。

意外事故把他身上65%以上的皮肤都烧坏了,为此他动了16次手术。手术后,他无法拿起叉子,无法拨电话,也无法一个人上厕所,但曾是海军陆战队员的米契尔从不认为他被打败了。他说:“我完全可以掌握我自己的人生之船,我可以选择把目前的状况看成倒退或是一个起点。”6个月之后,他又能开飞机了。

米契尔为自己在科罗拉多州买了一幢维多利亚式的房子,另外还买了房地产,一架飞机及一家酒吧。后来他和两个朋友合资开了一家公司,专门生产以木材为燃料的炉子,这家公司后来变成佛蒙特州第二大私人公司。4年后,米契尔所开的飞机在起飞时摔在了跑道,把他胸部的12块肋骨全压得粉碎,腰部以下终身瘫痪。“我不解的是为何这些事老是发生在我身上,我到底是造了什么孽?要遭到这样的报应?”

但米契尔不屈不挠,他为自己能达到最高限度的独立自主日夜努力着,他被选为科罗拉多州孤峰顶镇的镇长,他保护小镇的美景及环境,使之不因矿产的开采而遭受破坏。米契尔后来也竞选国会议员,他用一句“不只是另一张小白脸”的口号,将自己难看的脸转化成一项有利的资产。

尽管面貌骇人、行动不便,米契尔却坠人爱河,并且完成了终身大事,也拿到了公共行政硕士学位,并继续着他的飞行活动、环保运动及公共演说。

米契尔说:“我瘫痪之前可以做1万件事,现在我只能做9000件,我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我无法再做好的1000件事上。或是把目光放在我还能做的9000件事上。告诉大家,我的人生曾遭受过两次重大的挫折,如果我能选择不把挫折当作我放弃努力的借口,那么,或许你们也可以用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一些一直让你们裹足不前的经历。你可以退一步,想开一点,然后你就有机会说:‘或许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跌倒了,爬起来,信念会让我们站起来,有坚持才会有成功,我们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功者。

三字箴言

乌云后面依然是灿烂的晴天。

--朗弗罗

一天,哈佛一位老教授在爱米莉的班上说:“我有句三字箴言要奉送各位,它对你们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大有帮助,而且可使人心境平和,这三个字就是‘不要紧’。”

爱米莉领会到了这句三字箴言所蕴含的智慧,于是便在笔记本上端端正正地写下了“不要紧”三个大字。她决定不让挫折感和失望破坏自己平和的心境。

后来,她的心态遭到了考验。她爱上了英俊潇洒的凯文,爱米莉确信他是自己的白马王子。可是有一天晚上,凯文却婉转地告诉爱米莉,他只把她当作普通朋友。爱米莉以他为中心构建的世界顿时就土崩瓦解了。那天夜里爱米莉在卧室里哭泣,发觉笔记本上“不要紧”那三个字是多么荒唐。“要紧得很,”她喃喃地说,“我爱他,没有他我就不能活下去。”

但第二天早上,爱米莉醒来再看到那三个字后,开始分析自己的状况:到底有多要紧?凯文很要紧,自己很要紧,我们的快乐也很要紧。但自己会希望和一个不爱自己的人结婚吗?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爱米莉发现没有凯文,自己也可以生活。爱米莉觉得自己仍然能快乐,将来肯定会有另一个人进入自己的生活,即使没有,她也仍然能快乐。

几年后,一个更适合爱米莉的人真的来了。在兴奋地筹备婚礼时,她把“不要紧”这三个字抛到九霄云外了。她认为不再需要这三个字了,她觉得以后将永远快乐,她的生命中不会再有挫折和失望了。

然而,有一天,丈夫和爱米莉却得到了一个坏消息:他们用来投资做生意的所有的钱全部赔掉了。

丈夫把这个坏消息告诉爱米莉之后,她感到一阵凄酸,胃像扭作一团似的难受。爱米莉又想起那句三字箴言:“不要紧。”她心里想:“真的,这一次可是真的要紧了!”

然而就在这时候,小儿子用力敲打积木的声音转移了爱米莉的注意力。儿子看见妈妈看着他,就停止了敲击,对她笑着,那副笑容真是无价之宝。爱米莉的视线越过儿子的头,望着窗外,在院子外边,爱米莉看到了生机盎然的花园和晴朗的天空。她觉得自己的胃顿时舒展了,心情也平静了。于是她对丈夫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损失的只是金钱。实在是‘不要紧’的。”

忧愁、顾虑和悲观,可以使人得病;积极、愉快、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情绪,可以战胜疾病,更可以使人强壮和长寿。一切的和谐与平衡,健康与健美,成功与幸福,都是由乐观与希望的向上心理产生与造就的。

埋葬“不可能”

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

--苏霍姆林斯基

贝勒夫人是阿肯色州一所乡村中学的教师,她性情活泼、和蔼可亲,深受学生爱戴。

有一天,她为学生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一节课。她让学生们在纸上写出自己不能做到的事。所有的学生都埋着头、全神贯注地在纸上写着。一个十岁的女孩在纸上写到,“我无法完整地背出太长的课文”、“我不会骑脚踏车”、“我不知道怎样才能让别人喜欢我”等等。她已经写完了半张纸,但她却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仍然在认真地写着。每个学生都很认真地在纸上写下了一些句子,诉说着他们做不到的事情。贝勒夫人也正忙着在纸上写着她不能做到的事情,她写下了“我不知道如何才能让孩子的家长都来”、“我不知道怎样帮助玛丽,让她对数学产生兴趣”等。大约过了10分钟,大部分学生已经写满了整张纸,有的已经开始写第二张了,“孩子们,写完一张纸就可以了,不要再写了。”这时,贝勒夫人宣布这项活动结束。

学生们按照她的指示,把写满了他们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的纸对折好,然后依次来到老师的讲台前,把纸投进一个空的纸盒里。等所有学生的纸都投完以后,贝勒夫人把自己的纸也投了进去。然后,她把盒子盖上,提着它领着学生走出教室。走着走着,队伍停了下来。贝勒夫人走进杂物室,找了一把铁锹。然后,她一只手拿着纸盒,另一只手拿着铁锹,带着大家来到运动场最偏远的角落里,开始挖起坑来。学生们你一锹我一锹地轮流挖着,10分钟后,一个3英尺深的坑就挖好了。他们把盒子放进去,然后又用泥土把盒子完全覆盖。这样,每个人的所有“不能做到”的事情都被深深地埋在了这个“墓穴”里,埋在了3英尺深的泥土下面。这时,贝勒夫人注视着围绕在这块小小的“墓地”周围的31个十多岁的孩子们,表情严肃地说:“孩子们,现在请你们手拉着手,低下头,我们准备默哀。”

学生们很快互相拉着手,在“墓地”周围围成了一个圆圈,然后都低下头来静静等待着。“朋友们,今天我很荣幸能够邀请到你们前来参加‘我不能’先生的葬礼。”贝勒夫人庄重地念着悼词,“‘我不能’先生在世的时候,曾经与我们的生命朝夕相处,您影响着、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有时甚至比任何人对我们的影响都要深刻。您的名字几乎每天都要出现在各种场合。当然,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不幸的。现在,我们已经把您安葬在了这里,并且为您立下了墓碑,刻上了墓志铭。希望您能够安息。同时,我们更希望您的兄弟姊妹‘我可以’、‘我愿意’,还有‘我立刻就去做’等能够继承您的事业。

虽然他们不如您的名气大,没有您的影响力强,但是他们会对我们每一个人、对全世界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愿‘我不能’先生安息吧,也祝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振奋精神,勇往直前!阿门!”接下来,贝勒夫人带着学生又回到了教室。大家一起吃着饼干、爆米花,喝着果汁,庆祝他们越过了“我不能”这个心结。作为庆祝的一部分,贝勒夫人还用纸剪成一个墓碑,上面写着“我不能”,中间写上“安息吧”,下面写着当天的日期。贝勒夫人把这个纸墓碑挂在教室里。每当有学生无意说出:“我不能……”这句话的时候,她只要指着这个象征死亡的标志,孩子们便会想起“我不能”先生已经死了,努力去想出积极的解决方法。

我们不能否认鲜花与荆棘相伴,也不能否认阳光与风雨同在,更不能否认成功与失败并存。人生总得拼搏才精彩!大海中深邃难测,但精卫敢填海;陆地上群山起伏,但愚公可移山;天空里云谲波诡,但女娲能补天。一切的改变都要靠自己用平和而又积极的心态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