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灵鸡汤精粹版3
3119100000009

第9章 人生为何不同 (3)

传统的性别恐惧,他本以为早已成了过去。没想到,就在不久以前,在德国,在一个日本留学生朋友家里做客时,他们家的女孩子一面在室内玩着溜冰鞋,一面闹着要转学。原因是,这个才9岁的女孩子,到一家德国小学里读书,第一个黄皮肤、黑头发的女孩子的出现,在班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到一个学期,居然有一个德国男孩子宣称他爱上了她。

这在德国学校里是常见的事,可在这个日本小女孩身上,她的反应不是像西方小女孩子那样得意,而是十分愤怒。

而那德国男孩却坦然地找尽一切机会来对她表示亲密。

有一天,小女孩生病了,请了假没有去上学,德国小男孩居然在班上大哭起来,说是没有这个日本女孩子,他就不能继续上课,他要回家。

老师既没有批评他,也没有阻挡他。

到了家,他哭着对母亲说,他要和一个日本女孩子结婚。

发生了这样可笑的事,在日本,家长就是不引以为羞,也要引起深深的忧虑的。

约瑟问日本小女孩的父母,那德国孩子的家长如何反应。

朋友告诉约瑟:“那孩子的母亲说,那很好啊。但是结婚要有礼服、婚纱、戒指,还要有自己的房子、花园,这要花很多很多的钱。可是你现在什么也没有,连玩具都是妈妈给你买的。你要和这位可爱的日本女孩子结婚,从现在起,就得努力学习,将来才有希望得到这一切。”

那男孩子居然擦干了眼泪,从此就十分用功起来。

当时他朋友的女儿就在旁边,她一直很紧张地阻止着父母亲讲述这个故事。但是故事太有趣了,父母亲还是快速地讲完了。

约瑟非常有兴致地问她对这个德国小男孩有什么感觉。

她把嘴一撇,说:“神经病!”

约瑟并不觉得非常扫兴,接着问她:“那男孩子的母亲呢,她不是很开明吗?”

她更加不屑一顾地说:“更是个神经病!”

在不同的教育模式中,会培养出来不同的观念与行为。有时候,我们需要考虑一下我们的观念是否永远是正确的。

永远的怀念

婚姻的价值不在于成人创造了孩子,而在于孩子创造了成人。

——德维瑞恩

儿子勒克小的时候,总喜欢坐在父亲安德鲁膝上看电视。三岁的孩子已能够清楚地判断真实与虚幻的人和事。他知道车祸、火灾、宇航员是属于现实生活中的,而蝙蝠侠、蛙人、星球大战则属于虚幻世界。惟独恐龙,他似乎永远分不清它到底属于哪个时空。

他无法理解这个曾经在地球上生存、而今却灭绝得不见踪影的庞然大物。安德鲁越是对他解释就越是平添他的困惑与愤怒,按他的逻辑:凡是现在看不到的东西就意味着它从未存在过。

一天,电视中正在播放缅怀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生平的纪录片。当年轻的总统驾驶帆船的画面出现在屏幕上时,勒克仰脸问我:“那人是谁?”

“约翰·肯尼迪,以前的美国总统。”

“现在他在哪儿?”

“他死了。”

“他没死!他不是还在比赛帆船吗?”

儿子目不转睛地直视着安德鲁的眼睛,好像要看出父亲是否在戏弄他。“他真的死了?他的一切都死了吗?”

“是的。”

“他的脚死了吗?”

儿子一脸严肃的表情,使安德鲁忍俊不禁大笑起来。

“肯尼迪事件”后,勒克把生死问题视为头等大事,他的小脑袋似乎深深地陷入对这一古老而又永恒问题的思考之中。从此以后,每当他们到林中散步时,都会格外留意林中死去的小动物。

安德鲁趁机向他解释世间生死之道。对一个三岁大的孩子讲这种问题,他从心眼里感到有些过分,可勒克却听得津津有味。

“通常人们认为:人的身体死后,还有另一部分仍然活着,那就是灵魂。虽然我们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总有人认为那是真的,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怀念’。”

时光飞逝,一年半后,勒克的曾祖母去世了。按照生活习俗,要在家中对亲人的遗体做殡葬准备。人们还要给老人守灵。

一时间,老人的房间里来了许多宾客,他们纷纷前来缅怀老人家生前的快乐、幽默与和善。

安德鲁牵着勒克的手,走到他曾祖母的棺木旁,他认真地端详了曾祖母一会儿,然后把父亲拽到一旁,一脸庄重地盯着安德鲁,轻声说:“爸爸,那人不是老奶奶,老奶奶根本不在那里面!”

“那她在哪儿呢?”安德鲁问。

“正在别的地方与人说话呢!”

“为什么你要这样认为呢?”

“不是认为,是我知道。”

霎时,空气仿佛凝固了,两人互相凝视着,一动不动。终于,勒克开口了:“这就是怀念吗?”

“是的,勒克,这就是怀念。”

安德鲁怀着近乎敬畏的心情欣喜地望着儿子,他相信他刚刚弄明白一个人类最为深奥的道理。

做父母的对于子女的早年教育决不是一种无效劳动。虽然在某些年月里看不到什么效应;但是终有一天,他们会看见自己的良好的教育所获得的成效。

花与少年

孩子知道各式各样的聪明话,虽然世间的人很少懂得这些话的意义。

——泰戈尔

大卫——范斯的隔壁邻居——有两个小孩,一个5岁,一个7岁。有一天大卫正在教他7岁的孩子凯利怎样使用瓦斯驱动的割草机割草。当他正教孩子如何在尽头将割草机掉头时,他的妻子叫他去问事情。当大卫转身回答问题时,凯利把割草机推到草坪边的花圃上——所过之处,大约2尺宽的一条痕迹已被夷为平地!

大卫回头发现发生的事之后,他开始失控了。大卫花了一大把时间费力地侍弄那些令邻居们羡慕的花圃。当他开始对儿子提高音量后,妻子很快地走到他身边,把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说:“大卫,请记住——我们在养小孩,不是在养花!”

大卫的妻子也提醒了范斯,为人父母必须明了孰重孰轻。孩子以及他们的自尊比他所破坏的任何物质上的东西还要重要。被棒球砸碎的窗户、被孩子不小心碰倒的灯及掉在厨房里的碟子都已经破了,花也已经死了。父母必须记得不要打破一个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充满活力的感觉变得麻木,再增添更大的损失。

几个礼拜以前,范斯买了一件运动外套,并和店主马克·麦克斯讨论为人父母的问题。店主告诉范斯,当他和他的妻子以及7岁大的女儿出外晚餐时,他的女儿打翻了水杯。这对父母在水渍擦干净后并没有责备女儿。她抬头看着他们说:“你们知道,我真的很感谢你们不像别的父母一样。我大部分朋友的父母会对他们咆哮并且教训他们要更小心一点。谢谢你们没有那样做!”

有一次,范斯和一些朋友共进晚餐,相似的事件发生了。他们5岁的儿子弄翻了桌子的牛奶杯。当他们开始责备他时,范斯也故意弄翻自己的杯子。当他开始解释自己在48岁还会弄翻东西时,男孩开始微笑了,而他的双亲似乎也明白了范斯的意思,不再生气。人们多么容易忘记自己仍然在学习啊!

最近范斯听到一个有关史蒂芬·葛雷的故事。他是个曾经取得过重要的医学成就的科学家。有个报社记者采访时问他,为什么他会比一般人更有创造力,是什么因素让他超乎凡人?

他回答,在他看来,这都与他小时母亲给他的经验有关。有一次他尝试着从冰箱里拿一瓶牛奶,他失手把瓶子掉在地上,牛奶溅得满地都是——像一片牛奶海洋一样!

他的母亲到厨房来,并没有对他大呼小呼、教训他或惩罚他,她说:“哇,你制造的混乱还真棒!我几乎没看过这么大的奶水坑。反正损害已经造成了,在我们清理它以前你要不要在牛奶中玩几分钟?”

他的确这么做了。几分钟后,他的母亲说:“你知道,每次当你制造这样的混乱时,最好还是得把它清理干净,让物归原处。所以,你想这么做吗?我们可以用一块海绵、一条毛巾或一只拖把。你喜欢哪一种?”他选了海绵,于是他们一起清理打翻了的牛奶。

他的母亲又说:“你知道,我们在如何有效地用两只小手拿大牛奶瓶上已经做了个失败的实验。让我们到后院去,把瓶子装满水,看看你是否可以拿得动它。”小男孩做到了,如果他用双手抓住瓶子上端接近瓶嘴的地方,他就可以拿住它不会掉。这堂课真棒!

这个知名的科学家说,那一刻他知道他不需要害怕错误。除此以外,他还学到,错误只是学习新东西的机会,科学实验也是如此。即使实验失败,人们还是会从中学到有价值的东西。

如果每个人的父母都跟他母亲的反应一样,那不是很好吗?

几年前,保罗·罗威曾经在收音机上说过一个在成人关系上也适用的故事。

有个年轻女人下班后开车回家发生了碰撞,撞坏了挡泥板。她在说明那辆车是出厂才几天的新车时边说边掉泪。她回家怎么向丈夫解释呢?

另一辆车的驾驶员充满同情心,但他也表示他们必须记下彼此的驾驶执照和车牌号码。当这年轻女人从大大的棕色信封中取文件时,有张纸条掉了出来。上面,男人的笔迹写着:“如果出了事……记住,亲爱的,我爱的是你,不是车!”

且让我们记住,儿童的心灵比任何物质都要重要。当人们将儿童看成这世上最伟大的杰作来予以呵护和关爱之时,自尊和爱的花朵就会开得比花圃中的任何花都要美丽!

特殊礼物

世界最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宇宙,比宇宙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雨果

丽丝的儿子比尔上一年级了,一个星期后,他就带回家一个新闻:他在游戏场上跟班上唯一的黑人孩子罗杰在一块儿玩。

丽丝忍住气,不动声色地说:

“好呀。要过多久才会有别的孩子跟他一块儿玩呢?”

“噢,我要永远跟他一块儿玩下去。”比尔回答。

又过了一个星期,丽丝得知比尔要罗杰与他同桌。

一天,丽丝去找比尔的班主任老师,她用疲倦而略带嘲弄的眼光迎接丽丝。

“噢,我猜你也是想为您的孩子找个新同桌吧。”她说,“您能稍等一会儿吗?我正要接待另一个孩子的母亲。”

丽丝抬头看见一位年龄与丽丝相仿的妇女。当丽丝认出她就是罗杰的母亲时,丽丝的心跳猛然加快了。她矜持沉静,端庄稳重,但仍然掩饰不住她向班主任老师问话中透出的不安:

“罗杰表现怎么样?我想他跟别的孩子还处得来吧?如果不是这样,请您照直告诉我。”

她犹疑了一下,又接着问老师:

“他给您添什么麻烦了吗?我是说,因为他老是调换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