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灵鸡汤精粹版5
3119300000003

第3章 梦想照进现实 (2)

学生练习了一个星期,第二周上课时正准备让教授验收,没想到教授又给他一份难度更高的乐谱,“试试看吧!”上星期的课,教授也没提。学生再次挣扎于更高难度的技巧。

第三周,更难的乐谱又出现了。同样的情形持续着,学生每次在课堂上都被一份新的乐谱所困扰,然后把它带回去练习,接着再回到课堂上,重新面临两倍难度的乐谱,却怎么样都追不上进度,一点也没有因为上周练习而有驾轻就熟的感觉,学生感到越来越不安、沮丧和气馁。

教授走进练习室,这时学生再也忍不住了,他必须向教授提出这三个月来何以不断折磨自己的质疑。

教授没开口,他抽出最早的那份乐谱,交给学生。“弹奏吧!”他以坚定的目光望着学生。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连学生自己都惊讶万分,居然可以将这首曲子弹奏得如此美妙、如此精湛!教授又让学生试了第二堂课的乐谱。学生依然呈现出超高水准的表现。演奏结束后,学生怔怔地望着老师,说不出话来。

“如果,我任由你表现最擅长的部分,可能你还在练习最早的那份乐谱,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程度。”教授缓缓地说。

我是拿破仑

没有任何外界的力量能够统治你。

--拉尔夫·沃尔多·埃默森

有一个法国人,42岁了仍一事无成,他也认为自己简直倒霉透了:离婚、破产、失业……他不知道自己的生存价值和人生意义。他对自己非常不满,于是变得古怪、易怒,同时又十分脆弱。有一天,一个吉普赛人在巴黎街头算命,他随意一试。

吉普赛人看过他的手相之后,说:

“您是一个伟人,您很了不起!”

“什么?”他大吃一惊,“我是个伟人,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吉普赛人平静地说:

“您知道您是谁吗?”

“我是谁?”他暗想,“是个倒霉鬼,是个穷光蛋,我是个被生活抛弃的人!”

但他仍然故作镇静地问:

“我是谁呢?”

“您是伟人”,吉普赛人说,“您知道吗,您是拿破仑转世!您身体流的血、您的勇气和智慧,都是拿破仑的啊!先生,难道您真的没有发觉,您的面貌也很像拿破仑吗?”

“不会吧……”他迟疑地说,“我离婚了……我破产了……我失业了……我几乎无家可归……”

“嗨,那是您的过去”,吉普赛人说,“您的未来可不得了!如果您不相信,就不用付钱了。不过,5年后,您将是法国最成功的人啊!因为您就是拿破仑的化身!”

这个法国人装作极不相信的样子离开了,但心里却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伟大感觉。他对拿破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家后,就想方设法找与拿破仑有关的书籍著述来学习。渐渐地,他发现周围的环境开始改变了,朋友、家人、同事、老板,都换了另一种眼光、另一种表情对他。事情开始顺利起来。

后来他才领悟到,其实一切都没有变,是他自己变了:他的胆魄、思维模式都在模仿拿破仑,就连走路说话都像。

13年以后,也就是在他55岁的时候,他成了亿万富翁,法国赫赫有名的成功人士。

“超年龄”的表演

只要一息尚存,我们就要为保卫自己而战。

--威廉二世

1991年9月2日是美国网球选手吉美·康诺斯39岁的生日。这天上午,他在纽约皇后区法拉盛草地公园举行的第11届美国网球公开赛中,与比他年轻15岁的选手克里斯坦对阵,争取进入前8名的资格。在五局三胜制的比赛中,他先输了一局,第二局打到“抢七”,才万分艰难地扳回一局。第三局,康诺斯的体力已经明显不济,落了下风。电视上打出罕见的、近乎刻薄的电脑统计数字:在已经进行的两个多小时比赛中,康诺斯已走到旁边饮水11次,拿毛巾擦手擦脸66次。到了这种地步,甚至作为观众的罗克也觉得心中惨惨的,不忍心看下去了,于是干脆开车出去转了一圈。

两小时后罗克回到家中,打开电视,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康诺斯正拿块大毛巾在擦手,又擦球拍的柄,不由得大乐。再看下去,心中又沉重起来:这已经是决胜的第五局了,康诺斯以2︰4落后,第五盘眼看又要失守了,幸好康诺斯的勇气还在,而且受到全场观众疯狂加油的激励。在决胜局2︰5的劣势下,康诺斯一球一球地扳回失地。观众们无论男女老少,都没命地为他打气,一再起立欢呼。

康诺斯的表现若有神助,无论是发球还是正、反手击球,都凌厉无比,不显疲态。只有在他一次次走向底线拿毛巾擦脸时,才让人想到他的体力正在做何等程度的透支。难得的是康诺斯始终以从容的态度面对一切,还不时抓住机会和观众讲几句笑话,耍耍宝。与其相对的是,电视上不时出现康诺斯教练阴沉的脸。在观众狂热的吼叫声中,康诺斯左右开弓,频频上网,做出许多“超年龄”的表演……这已经不是打球,而是打仗了。康诺斯的对手是时光,是年岁!打到5︰5平手,双方得分交替上升,又一直打到了“抢七”,康诺斯才占了上风,终于赢了这一局,也赢得了比赛,进入了前8名。这时候,全场两万多观众起立,齐唱“生日快乐”,情景感人至深。

据报道,这场历时4小时40分钟的比赛结束后,康诺斯曾不能躺,不能坐,先是慢走了半小时,再以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接受了两公升补充体液的静脉注射,以缓解脱水的痛苦。但两天后,康诺斯又再度在球场演出了令观众发狂的一幕,在先输一局的劣势下,连下三城,击败荷兰新秀哈休斯,进入男子单打四强之列。连他的运动医生也对他的体能表现敬畏不已,称之为“不可思议”的“生理学上的特殊现象”。

康诺斯并非等闲之辈。他早年曾称雄网坛多年,得过5届美国公开赛冠军。但在球坛他毕竟已属明日黄花,在当年的世界排名录中已降到第174名(这次美国公开赛后他的排名回升至第66名)。他在前年手腕动手术后,休息了一年多。谁能料到复出后,可以有一番如此动人的表演?

年轻时,许多人总是用半同情、半嘲笑的心态来看待那些迟暮明星的奋斗,就是大声叫好,声音中也没有多少诚意。直到自己人过中年,才体会到“复出江湖”的难处和可贵。多少人有勇气“复出”?多少人有机会“复出”?“复出”后又有多少人能再争回一块地盘,维持名声?

纽约州州长

对于一只盲目航行的船来说,所有的风都是逆风。

--哈伯特

罗杰·罗尔斯是纽约第53任州长,也是纽约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汉的聚集地。在这儿出生的孩子从小逃学、打架、偷窃甚至吸毒,长大后很少有人获得较体面的职业。然而,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他不仅考入了大学,而且成了州长。

在他就职的记者招待会上,到会的记者提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是什么把你推向州长宝座的?”面对300多名记者,罗尔斯对自己的奋斗史只字未提,他仅说了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皮尔·保罗。后来人们才知道,皮尔·保罗是他上小学时的一位校长。

1961年,皮尔·保罗被聘为诺必塔小学的董事兼校长。当时正值美国嬉皮士流行的时代,他走进诺必塔小学的时候,发现这儿的穷孩子比海明威等“迷惘的一代”还要无所事事,他们不与老师合作,他们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黑板。皮尔·保罗想了很多办法来引导他们,可是没有一个是有效的。后来他发现这些孩子都很迷信。于是在他上课的时候就多了一项内容--给学生看手相。他用这个办法来鼓励学生。

当罗尔斯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近讲台时,皮尔·保罗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当时,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长这么大,只有他奶奶使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这一次皮尔·保罗先生竟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的州长,着实出乎他的预料。他记下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它。

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罗尔斯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说话时也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在以后的40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真的成了州长。

做一个积极的人

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

--赫胥黎

1930年正值大恐慌,可能是美国历史上经济最恶劣的时代。到处可见工厂倒闭、商站破产、成千上万的人失业、各行各业都一再减薪、免费餐店和发放面包的地方排起长龙。其中不少人过去原是富人,30岁以上的人根本找不到工作。

皮尔就是在这样一个秋天的下午,在没落的第五大街见到老朋友弗雷德的。“过得还好吗?”皮尔试探着问。

弗雷德穿着深蓝色的西装,老式西装磨出了一层油光,谁都能一眼看穿那套西装穿了有多久了,他说话的口吻和过去一模一样,一点儿也没有改变。

“没有问题,我过得很好,请不用担心。失业很久当然是事实,只不过每天早晨都到城里各处找工作。这么大一个城市一定有适合我的工作,只要耐心寻找,一定会找到的。”他说。

“你总是这样笑嘻嘻的吗?”皮尔问他。

他回答说:“这不是很合理吗?我记得在哪里读过,绷起脸来时要用60条肌肉,但笑的时候只要用14条肌肉。我不想绷起脸,过度使用肌肉。”他谈起自己的人生观,他相信获得工作的强烈愿望必定能让他达到目的。“我听过你引用的诗人约翰·巴罗所说的话,好像是‘属于你的一定会归你所有’。”

弗雷德的深厚的信仰和坚强的信念令皮尔十分佩服。

弗雷德继续说道:“我的信仰是我虔诚的父母培育的。我的家境虽然很贫穷,但母亲完全不在意,她常常说‘上帝会赐给我们食物’,一点都没有错,上帝一次也没有遗弃我的母亲。上帝应该也不会遗弃我的。”

他站在挤满了急于找工作的失业者的大街上,引用了《圣经》里的话说:“曾经年轻的我现在老了。可是从来没有看到正义被遗弃,正义的子孙乞求面包的情形。不论多么困难我也这样相信。我的父母都教导我要相信。所以我始终怀着希望和信念。” 后来,弗雷德和一个具有发明才能的人共同创业,在新的领域中,弗雷德充满创意的构想获得了成功。在此之前他忍受了许多苦难,过着贫穷的生活,但他始终能坚守信念,终于获得极大的成就。他积极的生活态度,使认识他的人都对他充满敬佩。

一切都会改变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爱默生

罗丝身高不足1.55米,她的体重是62公斤。她唯一一次去美容院的时候,美容师说罗丝的脸对她来说是一个难题。然而罗丝并不因那种以貌取人的社会陋习而烦忧不已,她依然十分快乐、自信、坦然。

罗丝在一家日报社工作,于是她有机会去许多以前不可能去的地方。她去阿斯科特跑马场报道那里的观众的情况的时候,遇到了一件事,使她认识到那种试图以顺应世俗去表现得比别人优越的行为是多么愚蠢。

有一个矮小而肥胖的女人,穿戴得整整齐齐:高高的帽子,佩着粉红色的蝴蝶结的晚礼服,白色的长筒手套,手里还拿着一根尖头手杖。由于她是一个大胖子,当她坐在手杖上时,手杖尖戳进了地里。手杖戳得太深,一下子拔不出来。她使劲地拔呀拔,眼里含着恼怒的泪水。她最后终于拔了出来,但她却手握着手杖跌倒在地上。

罗丝看着她离去。她这一天就算毁了,她在大庭广众之下丢了丑。她没有给任何人留下印象;然而在她自己充满悲哀的泪眼里,她是一个失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