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灵鸡汤精粹版7
3119500000011

第11章 把握生命每一天 (4)

以后,艾萨克一生中一直得这样的高分,所以艾萨克有充足的理由相信自己非常聪明,同时希望别人也这样看他。然而,实际上的问题是:智商高又意味着什么呢?也许仅仅表明他很善于做智力测验题,而出题者很可能是智力类型和爱好都跟他类似的人。他们编制的学究式的题目就真的能衡量人的智力水平吗?

举个例子吧。艾萨克过去有位汽车修理师,他不大可能在智商测验中得到超过80分的成绩。所以艾萨克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比他聪明得多。然而,每当艾萨克的汽车出了毛病,艾萨克总得急急忙忙地去找他,焦急地注视着他检查汽车的相应部位,对他的分析如聆神谕般洗耳恭听——而他总是能把艾萨克的汽车修好。

那么,如果让这位修理师来主持智商测验,或者让一位木匠、一个农夫,再不就是除了学究以外任何一个人来设计题目,结果都会表明艾萨克是一个笨蛋,而且艾萨克也真的会是一个笨蛋。如果不让艾萨克使用从学院里学习来的语言技巧,如果艾萨克不得不用双手去做一些复杂而艰苦的工作……艾萨克干得肯定很差劲。

再来谈谈艾萨克的汽车修理师吧。他有个习惯,每次见到艾萨克都爱说些笑话。有一次,他从引擎盖下抬起头来说:

“博士,有一个又聋又哑的人来到一家五金店买钉子,他把两个手指头并拢放在柜台上,用另一只手做了几次锤击动作,店员给他拿来一把锤子。他摇摇头,指了指正在敲击的那两个手指头,店员便给他拿来了钉子,他选出合适的就走了。那么,博士,听好了,接着进来了一个瞎子,他要买剪刀,你猜他是怎样表示的呢?”

艾萨克举起右手,用食指和中指做了几次剪刀动作。修理师一看,开心地哈哈大笑起来,“啊!你这个笨蛋。他当然是用嘴巴说要买剪刀呀。”接着他又颇为得意地说:“今天我用这个问题把所有的主顾都考了一下。”

“上当的人多吗?”艾萨克急着问。

“不少。”他说,“但我事先就断定你一定会上当。”

“那为什么?”艾萨克不无诧异地问。

“因为你受的教育太多了,博士,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知道你不会太聪明的。”

艾萨克有一种非常不安的感觉:他的话确实有道理。

聪明的放弃

人生最大的智慧就是懂得放弃。

——达斯汀

电视上有一个娱乐节目,内容就是数钞票比赛。在这个节目之外,还有另外几个娱乐节目,每个节目都有若干名观众参加,获胜者最后将得到1000美元奖金。而这个“数钞”节目的游戏规则不同。主持人拿出一大沓钞票,这一大沓钞票里面,有大小不一的各类币种,按不同顺序杂乱重叠着,在规定的三分钟内,让现场选拔的四名观众进行点钞比赛。这四名参赛的观众中,谁数得最多,数目又最准确,那么,他就可以获得自己刚刚数得的现金。

主持人将游戏规则一宣布,顿时引起全场轰动。在三分钟内,不说数几万,应该也数出几千来吧。而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就能获得几千块钱的奖励,能不叫人感到刺激和兴奋吗?

游戏开始了,四个人开始埋头“沙沙沙”地数起了钞票。当然,在这三分钟内,主持人是不会让安心点钞的,他还会拿起话筒,轮流给参赛者出脑筋急转弯的题目,来打断他们的正常思路,并且,必须答对题目才能接着往下数。几轮下来,时间就到了,四位参赛观众手里各拿了厚薄不一的一沓钞票。主持人拿出一支笔,让他们写出刚才所数钞票的金额。

第一位,3472元。第二位,5836元。第三位,也数出了4889元的好成绩。而第四位,只数出区区500元。四个观众所数钞票的数目,相距甚远。当主持人报出这四组数字的时候,台下顿时一片哄笑,他们都不理解,第四位观众为什么会数得那么少呢?

这时,主持人开始当场验证刚才所数钞票数目的准确性。在众目睽睽之下,主持人把四名参赛观众所数的钞票重数了一遍,正确的结果分别是:3372、5831、4879、500。也就是说,前三名数得多的参赛观众,不是多计了100美元,就是少计了5美元或者10美元,距离正确数目,都只是一“票”之差。只有数得最少的第四位才完全正确。按游戏规则,那么也只有第四位观众才能获得500美元奖金,而其他的三位参赛观众,都只是紧张地做出了三分钟的无用功。

看到这样出乎意料的结果,台下的观众先是沉默,继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时,主持人拿出话筒,很严肃地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自从这个节目开办以来,在这项角逐中,所有参赛者所得的最高奖金,从来没人能超过1000美元。

全场观众若有所悟。主持人最后说:“有时,聪明的放弃,其实就是经营人生的一种策略,也是人生的一种大智慧。不过,它需要更大的勇气和睿智啊。”

没有标准答案

鼓励他人是尊重个性的最高体现,不要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一切,世界是多元化的。

——卡尔顿

很久以前,卡兰得拉接到他的同事的一个电话,他问卡兰得拉是否愿意为一个试题的评分做鉴定人,因为他的同事想给他的一个学生答的一道物理题打零分,而他的学生则声称应该得满分。这位学生认为这种测验制度不对,他一定要争取满分。因此,老师和学生同意将这件事委托给一个公平无私的仲裁人,而卡兰得拉被选中了……

卡兰得拉到他同事的办公室,并阅读这道试题。试题是:试证明怎么能够用一个气压计测定一栋高楼的高度。

学生的答案是:“把气压计拿到高楼顶部,用一根长绳子系住气压计,然后把气压计从楼顶向楼下坠,直到坠到街面为止,然后把气压计拉上楼顶,测量绳子放下的长度。这长度即为楼的高度。”

这是一个有趣的答案,但是这位学生应该获得称赞吗?卡兰得拉指出,这位学生应该得到高度评价,因为他的答案完全正确。另一方面,如果高度评价这个学生,就应该给他物理课程的考试打高分;而高分就证明这个学生知道一些物理学知识,但他的回答又不能证明这一点……

卡兰得拉让这个学生在6分钟之内回答同一个问题,但必须在回答中表现出他懂得一些物理学知识……在最后一分钟里,这位学生赶忙写出他的答案,它们是:把气压计拿到楼顶,让它斜靠在屋顶的边缘处。让气压计从屋顶落下,用秒表记下它落下的时间,根据落下的距离等于重力加速度乘下落时间的平方的一半算出建筑物的高度。

看完这个答案,卡兰得拉问他的同事是否让步。同事让步了,于是卡兰得拉给了这个学生几乎是最高的评价。正当卡兰得拉要离开他同事的办公室时,卡兰得拉记得那位同学说他还有另外一个答案,于是卡兰得拉问是什么样的答案。学生回答说:“啊,利用气压计测出一个建筑的高度有许多办法。例如,你可以在有太阳的日子在楼顶记下气压表的高度和它影子的长度,又测出建筑物影子的长度,就可以利用简单的比例关系,算出建筑物的高度。”

“很好,”卡兰得拉说,“还有什么答案?”

“有呀,”那个学生说,“还有一个你会喜欢的最基本的测量方法。你拿着气压表,从一楼登梯而上,当你登楼时,用符号标出气压表上的水银高度,这样你可以用气压表的单位得到这栋楼的高度。这个方法最直截了当。”

“当然,如果你还想得到更精确的答案,你可以用一根弦的一端系住气压表,把它像一个摆那样摆动,然后测出街面和楼顶的g值(重力加速度)。从两个g值之差,在原则上就可以算出楼顶高度。”

最后他又说:“如果不限制我用物理学方法回答这个问题,还有许多其他方法。例如,你拿上气压表走到楼房底层,敲管理人员的门。当管理人员应声时,你对他说下面一句话,‘亲爱的管理员先生,我有一个很漂亮的气压表。如果你告诉我这栋楼的高度,我将把这个气压表送给您……’”

化纷扰为祝福

对待抱怨我们始终要抱着快乐之心,为对方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这也是给自己创造一份幸福。

——卡特

一个餐厅里,正是午间生意最繁忙的时刻,偏偏整个餐厅上上下下,只有一个小服务员杰克当班,他忙进忙出的,几近焦头烂额。

在如此繁忙的时候,若是客人愿意配合,杰克的工作倒也能够顺利进行。不幸的是,正巧又来了一位极其挑剔的新客人。

这位麻烦的客人走进餐厅里,坐定之后,也不管杰克正忙得不可开交,立刻把他叫住,抱怨餐厅内没有开冷气,很是闷热。

杰克忙不迭地道歉,答应立即处理这个问题。过了一会儿,这位难缠的新客人,又将杰克拦了下来,说他把冷气开得太冷了,让他感到不舒服。

杰克的耐性奇佳,又立即连声道歉,并保证,一定立即将冷气调整到合适的温度。

旁边一位客人,从头到尾冷眼旁观这一幕,不禁暗暗为杰克叫屈。

待杰克走过他身边时,这位抱不平的客人安慰他道:“那个烦人的家伙,一下要开冷气,一下又嫌太冷了,他是不是快要把你给弄疯掉了?”

杰克气定神闲地悄声答道:“不,是我快把他给弄疯掉了。这店里从来就没有装过冷气。”

狡猾是一种冒险

狡猾并非是智慧,恰如调侃不等于幽默;狡猾往往是冒险,是通过冒险达到目的之心计。

——斯巴达克

斯特曾在印度生活过,他回来对朋友说了这样一件事:

从前,在印度,有些穷苦的人为了挣点钱,不得不冒险去猎蟒。

那是一种巨大的蟒,一种以潮湿的岩洞为居穴的蟒,背部有黄色的斑纹,腹部呈白色,喜吞尸体,尤喜吞人的尸体。于是它被某些部族的印度人视为神明,认定它们是被更高级的神明派遣来的承担着消化掉尸体的使命的特使。因此,人死后,往往抬到有蟒占据的岩洞口去,祈祷尽快被蟒吞掉。为使蟒吞起来更容易,要在尸体上涂满油膏。油膏散发出特别的香味儿,蟒一闻到,就爬出洞了……

为生活所迫的穷苦人,企图猎到这种巨大的蟒,就佯装成一具尸体,朝自己身上涂遍油膏,潜往蟒的洞穴,直挺挺地躺在洞口。

蟒就在洞中从人的双脚开始吞,人渐渐被吞入,蟒躯也就渐渐从洞中伸出来。如果不懂得这一点,把头朝向洞口,那么顷刻便没命了,猎蟒的企图也就成了痴心妄想了……

通常它吞一个涂了油膏的大人,需要20分钟。

猎蟒者在它将自己吞了一半的时候,也就是吞到腰际时,粹不及防地坐起来,以瞬间的速度,一手掀起蟒的上腭,另一手将刀用全力横向一削,于是蟒的半个头,连同双眼,就会被削下来。自家的生死,完全取决于那一瞬间的速度和力度。蟒突然间受到剧烈疼痛的强刺激,便会将已经吞下去的半截人体一下子吐出来。人就地一滚躲开,蟒失去了上腭连同双眼,想咬,咬不成;想缠,看不见,愤怒到极点,用身躯盲目地抽打岩石,最终力竭而亡。

但是如果速度达到而力度稍欠,未能将蟒的上半个头削下,蟒眼仍能看到,那么它就会带着受骗上当的极大愤怒,蹿过去将人缠住,直到将人缠死,与人同归于尽……

有一个13岁的孩子。他和他的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患了重病,奄奄一息,无钱医治。只要有钱医治,医生保证病是完全可以治好的,钱也不多。于是那少年萌生了猎蟒的念头。他明白,只要能猎得一条蟒,卖了蟒皮,父亲就不至于眼睁睁地死去了……

某天夜里,他就真的用行动去实现他的念头了。他在有蟒出没的山下脱光衣服,往自己身上涂遍了带香味的油膏。他涂得非常仔细,连一个脚趾都没忽略掉。一个少年如果一心要干成一件非干成不可的大事,那认真的态度往往超过了大人。

那少年手握一柄锋利的尖刀,趁夜黑仰卧在蟒的洞穴口。天亮之时,蟒发现了他,就从他并拢的双脚开始吞他。他屏住呼吸。不管蟒吞得快还是吞得慢,猎蟒者都必须屏住呼吸。蟒那时是极其敏感的,只要人稍微明显地呼吸,蟒都会察觉到。

不幸就发生在那少年的身体快被吞进了一半之际——有一只小蚂蚁钻入了少年的鼻孔。少年终于打了个喷嚏,结果可想而知……

用付出解决积怨

美德是智力的最高证明,真正聪明的人绝不会计较一时的得失,他们会用自己的智慧来赢得生活。

——约翰逊

英国有一位辛勤的佃农古奥,因为买不起一般平地上的肥沃良田,遂独自找了一块山坡地,经过努力开垦,把贫瘠的山坡地,开辟为产量甚丰的梯田。

许多村庄里的穷佃农们,看到古奥的成就,争相效仿,纷纷在山脚下,辟出一片一片的梯田。

起初,这些在山坡梯田耕作的佃农们,每天忙着自己田里的耕作,倒也相安无事,一直到了有一年,雨水不够丰沛,田里已有明显缺水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