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灵鸡汤精粹版7
3119500000030

第30章 步步迈向新人生 (1)

26个孩子和一道题

只要抱着希望,死去的意志会在内心复活。

——罗曼·罗兰

在新泽西州市郊的一座小镇上,一个由26个孩子组成的班级被安排在教学楼最里面一间光线昏暗的教室里。他们中所有的人都有过不光彩的历史:有人吸过毒、有人进过管教所、有一个女孩子甚至在一年之内堕过3次胎。家长拿他们没办法,老师和学校也几乎放弃了他们。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叫菲拉的女教师担任了这个班的辅导老师。新学年开始的第一天,菲拉没有像以前的老师那样,首先对这些孩子进行一顿训斥,给他们一个下马威,而是为大家出了一道题:

有3个候选人,他们分别是——

A:笃信巫医,有两个情妇,有多年的吸烟史,而且嗜酒如命;

B: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起床,每晚都要喝大约l公升的白兰地,而且曾经有过吸食鸦片的记录;

C:曾是国家的战斗英雄,一直保持素食习惯,热爱艺术,偶尔喝点酒,年轻时从未做过违法的事。

菲拉给孩子们的问题是:

如果我告诉你们,在这3个人中,有一位会成为众人敬仰的伟人,你们认为会是谁?猜想一下,这3个人将来各自会有什么样的命运?

对于第一个问题,毋庸置疑,孩子们都选择了C;对于第二个问题,大家的推论也几乎一致:A和B将来的命运肯定不妙,

要么成为罪犯,要么就是需要社会照顾的废物。而C呢,一定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注定会成为精英。

然而,菲拉的答案却让他们大吃一惊。“孩子们,你们的结论也许符合一般的判断,但事实上,你们都错了。这3个人大家都很熟悉,他们是二战时期的3个著名的人物——A是富兰克林·罗斯福,他身残志坚,连任四届美国总统;B是温斯顿·丘吉尔,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首相;C的名字大家也很熟悉,他叫阿道夫·希特勒,一个夺去了几千万无辜生命的法西斯元首。”学生们都呆呆地瞅着菲拉,他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孩子们,”菲拉接着说,“你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以往的过错和耻辱只能代表过去,真正能代表一个人一生的,是他现在和将来的所作所为。每个人都不是完人,连伟人也有过错。从过去的阴影里走出来吧,从现在开始,努力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你们都将成为了不起的优秀人才……”

菲拉的这番话,改变了26个孩子一生的命运。如今这些孩子都已长大成人,他们之中有的做了心理医生、有的做了法官、有的做了飞机驾驶员。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班里那个个子最矮也最爱捣乱的学生罗伯特·哈里森,后来成了华尔街上最年轻的基金经理人。

“原来我们都觉得自己已经无可救药了,因为所有的人都这么认为。是菲拉老师第一次让我们觉醒:过去并不重要,我们还有可以把握的现在和将来。”孩子们长大后这样说。

学会善待自己

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

——列宁

数年后,前国IMG公司聘用了一位精力充沛的女业务员,负责在高尔夫球场及网球场上的新人当中发掘明日之星。美国西岸有位网球手特别受她赏识,她决定招揽对方加盟IMG公司。从此,纵使每天在纽约的办公室忙上12小时,她依然不忘时时打电话到加州,关心这个选手受训的情形。他到欧洲比赛时,她也会趁着出差之际抽空去探望探望,为他打理打理。有好几次,她居然连续一周都未合眼,忙着飞来飞去,追踪这个选手的进步状况,虽然身边还有一大堆积压已久的报告。可悲的事终于在法国公开赛上发生了。照原订日程,这位女业务代表不必出席这项比赛,但是她说服主管,为了维持与那位年轻选手的关系,她要求到场。主管勉强应允,但要求她得在出发前把一些紧急公务处理完毕,结果她又几个晚上没合眼。

最后,她终于乘上了飞往巴黎的飞机,但时差及重大赛事产生的压力感随之而来,这位非常积极能干的女士到最后已是大脑空空。抵达巴黎当天,在一个为选手、新闻界与特别来宾举行的宴会上,她依旧盯着那位美国选手,并且时时为他引见一些要人。当时是瑞典名将柏格独领风骚的年代,他刚好又是IMG公司的客户,也是那位年轻选手的偶像,自然她就介绍了他俩认识,然而,令人难堪的事却发生了。柏格正在房间与一些欧洲体育记者闲聊,她与年轻选手迎上前去。

对方望向这边时,她说:“柏格,容我介绍这位……”天哪!她居然忘了自己最得意的这位球员的姓名!她实在是精疲力竭,过度疲劳使她大脑刹那间一片空白。好在柏格有风度,尽力设法打圆场,解决了尴尬场面,可是这位年轻选手却面红耳赤、张口结舌,心中更是难过得不得了,从此他再也不相信IMG的业务代表是真心对他了。

可悲的是,她一片苦心,却由于疲劳过度这单纯的因素而造成无可挽回的失误。她发掘的这位选手后来果真打入世界排名前十名,却从此再也不是IMG公司的客户了。

轻信与多疑

二十岁时支配作用的是意志,三十岁时是机智,四十岁时是判断。

——富兰克林

杰克十分轻信他人。

在求职的路上,他被一个骗子用假金像骗走了3000美元。

于是人们提醒他:“小心啊,现在大街上到处都是骗子、恶棍、小偷和无赖,千万不能轻信任何人啊!”

轻信的杰克全盘接受了人们的劝告。从此,他变成了一个多疑的人。

杰克虽然身材健美、知识丰富且多才多艺,然而还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他必须每天奔走于大街小巷,为寻找一份自己较满意的工作而忙碌不休。

这天,一位中年女画家看中了他的体形,欲以高薪聘请他作她的业余模特。要知道,这位女画家开出的价钱,足够他十年坐享其成!

“怎么样?20万美元,小伙子,你给我做业余模特。平时你尽可以从事你的正式工作。”

杰克先是惊喜,而后便生疑:

“天下哪有这种凭空掉馅饼的事儿?哼!骗局!骗局!”

多疑的杰克朝女画家冷冷看了一眼,走了。

他失去了一次净赚20万美元的机会。

又过了几天,他到一家德国公司应聘。经过面试,老总看中了他一口流利的德语、一副健美的身材和那种稳重且略显忧郁的气质。

“你被录用了,就做我的助手兼翻译,月薪三万美元。请你今晚就开始工作,因为今晚有一个重要宴会,需要你出面翻译。”老总说。

“那我的家呢?”杰克担心家里无人照看。

“家就不用去管它了,上班吧。”老总说完,忙别的事去了。

多疑的杰克却想:

“不让我回家照看,莫非这是一家骗子公司?企图用谎言留住我,然后派人把我家偷个一干二净?况且,三万美元的月薪,怎么可能这么高?哼!一定是个阴谋,不能相信,不能相信!”

杰克走了,不告而别。走在路上,他还在庆幸:“天哪,幸亏我警惕性高,要不然……”

到了家,看到家里一切完好无损,他高兴地笑了。然而,他哪里知道,他损失了更多的东西呢?

梁上君子

勇敢是抵制恐惧,克服恐惧,而不是没有恐惧。

——马克·吐温

凌晨两点,迪克·努塞被妻子的叫声惊醒。借着厕所微弱的灯光,迪克看见她站在离床不远的地方,对着一个敞着衣服、满身横肉的男人吼道:“滚出去!”

迪克一怔,阵阵恐惧牵动着全身,紧接着,一个筋斗,迪克“啊”的一声从床上弹起,摆出格斗架势。那沉闷的嚎叫声似乎掺着血,好久没这样了。尽管迪克在海军陆战队接受过训练,这不期而至的际遇,还是着实吓了迪克一跳。

见迪克眼露凶光,那混蛋反而镇静地转过身,背对着迪克,似乎对迪克不屑一顾。接着他熄灭了厕所里的灯,房间里漆黑一片。

他要伤害妻子?又没见他拿凶器。容不得多想,迪克跳下床,向妻子奔过去。此时,只见那家伙慌忙地从迪克眼前掠过,径直奔向只有5岁的儿子房间。他要加害我的儿子?天呀!迪克发狂的追了过去。

迪克随手按亮了灯,那家伙正穿过儿子的房间。儿子正坐在床上,揉着眼睛。

“呆在那别动!”迪克急切地告诫儿子。

迪克紧跟着进入起居室,发现阳台的门窗已被掀开,那家伙正欲溜走。月光下,迪克见他窜到嵌着防护架的阳台尽头。阳台离地面有十四层楼之高。木架是迪克用来防盗的,并用来保护阳台上的玫瑰花。

迪克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对那个混蛋穷追不舍,然而,迪克的确那样做了。迪克实在是怒不可遏。

他践踏了迪克神圣的家庭,使亲人成了无辜的惊弓之鸟。迪克要让他滚,滚,彻底地滚!

迪克抓起一把铁椅,把它高高举过头顶,一步步向阳台逼去。想溜?哼!除非你爬到木架外面,再跳到另一栋楼上去。

他把脚搭在木架的底杆上,手也抓住了木架上方的一根杆子。在他和迪克之间,什么遮掩的东西也没有,只有黑漆漆的夜。

迪克向他逼过去,打算就这样送他上西天。骤然间,他们四目相对,他眼神是那般的恐惧和绝望。

“除掉他?他既没伤妻儿又没伤我”。就在迪克犹豫的那一瞬间,他趁机战战兢兢地上了木架,向另一栋楼的阳台纵身跳去。他跑了,迪克身不由己地放了他。迪克一直在想:他刚才是否也对我做了同样一件事呢?

尽管那个混蛋早在去年8月份就逃走了,可他留下的阴影却一直挥之不去。儿子现在明白了盗贼是什么样的货色。他不仅学会了怎样取脚印,还学会了自己去布告栏追认那个罪犯。迪克给他说了一百遍,说那个坏人再也不敢来了,他就是不肯信。这一切都是他自己体验出来的,迪克也同样。

从那以后,不管阳台上的防护架有多么牢固结实,都不能消除儿子心中的恐慌。他怕有人偷偷从街边爬上来,怕他们用绳子从屋顶上吊下来。每天深夜,他总是大声地将他们叫醒,他要看看爸爸妈妈是否安全。

他不敢一个人进屋,特别是在晚上。他满脑子疑问,可问题与他的年龄是多么的不相称啊。

爸爸,为什么会有人要冒着生命危险进别人的屋呢?盗贼家里也有小孩吗?盗贼有没有固定的工作?他们是住在哪里的? 他们是从哪里来的?人为啥要偷东西呢?

说来奇怪,那个梁上君子促使儿子与迪克结成了一条生死与共的感情纽带。儿子视迪克为英雄,迪克在他面前变得更加刚强。当然,儿子的赞誉与迪克的行为不一定名实相符,但是,每当他一遍又一遍地讲起那天晚上的事情时,迪克都会毫无愧色的微笑。

“是我爸爸把他赶下了阳台的。”他逢人便这样说:“我爸爸是海军陆战队的,所以他知道怎样做才好。”

儿子的称赞叫迪克不得不考虑如何去按照他的意念做父亲。恍然之间,迪克才领悟到,在子女成长中父亲起的特别作用应该是什么。

那么,迪克想知道,当那位梁上君子还是个担惊受怕的5岁孩子时,他的父亲又躲到哪里去了呢?

碰撞法律

在每一个人的性格中,都可以找到一些小小的黑点。

——詹姆斯

詹姆斯·欧德瑞斯科与法律仅有过一次纠葛。当时,被逮捕和被带上法庭的经历非常令人不快,但它现在变成了一个好故事。它之所以变得有些令人讨厌是因为逮捕和随后在法庭上裁决詹姆斯命运的武断情况。

事情发生在12年前的一个7月间。当时詹姆斯已离校两个多月了,10月份才开学。那时詹姆斯还住在家里。

一天早晨詹姆斯走出家门——詹姆斯家住在里士满的郊区——打算寻找一份散工以便攒些钱去旅游。那是个好天气,詹姆斯也不着急,于是就慢慢溜达,不时看看商店橱窗,在商场里逛逛什么的,或者有时就停下来四处张望。肯定是这种明显的漫无目的的行为导致了詹姆斯的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