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国色生枭
3121900000151

第151章 架铁锅,煮猪肉!

西山道下辖七州之地,通州位于云山府以北,两地相距近两百里地,地理环境多为山区,自然条件也十分恶劣,虽然与云山府相隔不到两百里地,但是这边的气候却明显要寒于云山府,积雪深厚。

通州知州赵广庆也算是一位干吏,但是苦于治下时不时出现民怨骚动,在这通州知州的位置干了近十年,却一直因为地方的匪患问题,未能得到升迁。

大秦这几年赋税加重,而通州素来是苦旱之地,便算是年势好,地里的庄稼也只能收起七成,遇上大旱之年,有时候甚至能出现颗粒欠收的情况,朝廷压下来的赋税却又不能不上缴,无奈只能在地方上强势征税,老百姓有时候连饭都吃不上,哪里还有赋税能够缴纳上去,官.逼.民.反,一到旱年,通州必定有驻军驻守,用来平定民变。

赵广庆即明白将老百姓逼迫太甚只会让通州的情况越来越乱,但是朝廷的压力却又不能不顾,上了几次折子,恳请朝廷减免赋税,却被朝廷不少官员弹劾管制不力,好几次差点罢官免职,也亏了他在朝中也有人,这才保了下来。

他也曾想离开这座火山口,但是朝廷方面却似乎盯死了他,不升不贬,将他按在这个地方,他两头为难,这知州做的也实在是辛苦得紧。

从秋天过后,赵广庆就心急如焚,只因每年秋后,便是要往朝廷交纳赋税的时期,但是通州收上来的赋税不足六成,短缺甚多,好不容易凑上七成赋税运送进京,却引起几次民变,平定之后,赵广庆又在等着朝廷的消息。

他心中清楚,这些年朝廷开支如同流水一般,各地不少官员因为赋税的原因,被罢官免职,甚至连丢掉性命的也不在少数。

如今只缴纳了七成赋税送上去,弹劾的折子必定多如牛毛。

曾经有几年,赵广庆还是心惊胆战,还真担心丢了官帽,但是每次弹劾过后,又有人出来保住,朝廷无非发下公文,对之大加斥责一顿,勒令将所欠赋税尽快交齐,他还要在这任上干下去,年复一年,他反倒静下心来,从一开始担心官帽被摘,到如今宁可希望朝廷将他降职调用,每年都在等着朝廷的旨意。

他也知道,这赋税需要缴纳的恰到好处,多了那是交不上去,太少了搞不好要掉脑袋,有个六七成,却也是马马虎虎能过去。

只是找如今的情势看下去,今年强征赋税,以百姓骚动为代价勉强凑出七成,但是明年只怕连六成也凑不上去。

通州,一个大火山口。

通州城内,赵广庆每日等的朝廷旨意迟迟未下来,这天晚上,反倒是迎来了府城的官差,来人送上一封公文便即离去。

赵广庆看了看公文,却是让他连夜召集人手,在城外找一空旷处搭建五百顶帐篷,另外准备两千人的饭食。

公文之下,盖有总督印章。

赵广庆苦不堪言,大半夜地折腾这等事情,他也不知道为何有这份公文,但是命令下来,也不敢怠慢,当夜便召集人手,赶到城东搭建帐篷,又命人准备饭食,寒冬深夜,大动干戈。

天刚刚亮,五百顶帐篷终于搭建完成,早有部下来报,正有两千禁卫军正迅速往通州城而来,赵广庆吃了一惊,禁卫军调动,那自然是用来平定叛匪,两千禁卫军更是大动干戈,平定的叛匪数目不小,可是据他所知,在他治下的通州,还没有什么地方用得着如此庞大的精兵前来镇压。

禁卫军一路上几乎没有做什么休息,自云山府出发,每个人配发了三天的干粮,日夜兼程,连续赶路,终于在凌晨时分来到了通州城外。

楚欢和卫天青要比禁卫军大队晚出发一天,半道上与禁卫军主力部队会合,一路行来,楚欢心中却也是暗暗赞叹这支禁卫军的素养。

虽然是日夜兼程的急行军,但是这支禁卫军号令严明,没有停止的命令,没有一个人敢停下一步,急行军本就困难,再加上是冬季行军,那就更加的困难,对体力和意志的要求极其严格,而这支禁卫军保持着极其充沛的体力,可见平日在体能训练上是极其的严格,一般的军队,决不能经受住如此高强度的急行军。

一路之上,除了进食干粮稍作休整,三天下来,几乎没有好好歇息,但是这两千人行军之时,却依然保持者整齐的队形。

此情此景看在楚欢的眼中,对卫天青却是更增添了几分钦佩,俗话说得好,强将手下无弱兵,看卫天青的治军能力,只要看他手下的兵士便可。

这支禁卫军纪律严明,令行禁止,虽然尚未见识过他们杀敌,但是急行军中所展现出来的充沛体能和坚韧意志,已经展现出这支禁卫军的强悍风格,有兵士如此,自可见统制卫天青的统兵之才,也难怪总督乔明堂对卫天青如此赏识极信任,能拥有这样一个忠诚极才能出众的部下,也确实是乔明堂之幸。

楚欢此时已经换上了禁卫军配给的卫将甲胄,一身灰褐色的甲胄,内是牛皮,外加铁鳞,乃是卫将特有的黒鳞铠,头上则是鹰翎盔,这一身盔甲穿在身上,却也是英姿飒爽,特别是楚欢那棱角分明的脸庞,戴上头盔,更显得英气勃发,不自然间,就有一股的狠厉的杀气弥散出来。

正如他刚穿上这身黒鳞铠之时,卫天青当时便夸赞,楚欢似乎天生就是穿盔甲的人物,船上盔甲,整个人看上去骤然间平添十分的威猛。

一般人第一次穿戴盔甲,总会有些不适应,但是楚欢却似乎对盔甲很满意,盔甲在身,他的精神不自然间就亢奋起来。

两千禁卫军连夜在寒冷的天气中赶路,却没有一个人显露怨言,好在禁卫军的装备乃是整个西山道军人中最好的,甲胄之内有着很暖和的内棉衣,外加上一路上小跑,身体发热,却也是撑到了通州城,黎明曙光之下,已经远远望见了天幕下黑压压的通州城,而城下一片区域,早已经搭建了五百连营帐篷,那片区域的积雪也已经打扫干净。

城门那边,早有人迎过来,也是一身盔甲,浓眉大眼,见到卫天青,已经带着几骑飞马上前,距离上有一段距离,已经翻身下马来,上前单膝跪下:“末将通州营千户段荀参见统制大人!”

此人自然也是认得卫天青。

大秦十六道,每道设有府城,府城有编制五千人的禁卫军归属禁卫军统制指挥,而统制则是直接受命于总督。

除此之外,各道下辖各州,俱都设有一营,编制在一千五百人左右,主要是用来守卫城门之用,偶尔也用来镇压小股****,一般而言,发生的小股民变,只需要州营军士出马便成,除非是在应付不来,才有可能往府城请求调动大批禁卫军前来镇压,甚至于请求兵部以及枢密院调动卫所军平乱。

为了防止地方专权,大秦地方行政是军政分开,卫所军的调动权直接受命于朝廷的兵部,地方官员无权调动卫所军,但是军方却也不能插手地方政务。

赵广庆治理一方,做出的决定,驻守在通州的卫所军最高长官卫制侯是根本没有任何插手的资格,相反,赵广庆也没有权利调动卫所军的一兵一卒。

知州所能调动的,只能是知州衙门的几百名亲兵以及通州营的将士,而通州营不属于卫所军,也不属于禁卫军,只能算是地方守卫军。

各州大营的最高指挥者是千户,归属知州管辖。

卫天青是禁卫军统制,这段荀是通州营千户,比之卫天青的等级要低,自然是要参拜的。

卫天青也没有下马,直接问道:“帐篷和饭食是否已经准备妥当?”

段荀立刻道:“回禀统制大人,五百顶帐篷已经搭建完毕,弟兄们可以随时歇息,两千人的食物也已经准备妥善。”

卫天青点点头,也不多说,一挥手,率人往驻地而去。

到了营地,禁卫军将士紧绷的弦已经松下来,不少人只觉得腰酸背痛,只想着钻入帐篷好好歇息睡上一大觉。

卫天青也知道将士们连日的辛苦,高声道:“弟兄们,从今天开始,大家在这里好好歇息几日,等养足精神,咱们再启程前往沧州……这几日,本将定会让你们吃饱睡好。”

段荀却已经让人将食物送上来,都是热腾腾的白面馒头,还有香喷喷的米粥,禁卫军将士们虽然疲惫不堪,但却依然井然有序地排队领取食物。

卫天青领着手底下的一干郎将卫将在段荀的带领下,在营地转了一圈,随即看到将士们吃着喝着大米粥吃着白面馒头,却皱起眉头来。

段荀察言观色,忙问道:“大人,可是有不妥?”

卫天青正色道:“段千户,你可知道,本将手底下这些弟兄,可是连续三日三夜不曾歇息,筋疲力尽,体力匮乏,若是平日吃这些东西,本将不会多说什么,但是这次却不成!”

段荀皱起眉头,卫天青已经道:“烦劳你去寻五十口大铁锅,就在营地旁边给本将架上,另外去对赵知州禀明,本将不管他用什么法子,先寻一百头猪来,本将要在这里架着铁锅煮肉,手底下的弟兄们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本将要他们吃完猪肉睡大觉,醒来之后继续吃肉,养足精神体力……!”

段荀一怔,卫天青已经大声道:“段千户,还不快去?偌大的通州城,达官贵人众多,他们天天山珍海味,如今我的弟兄就想吃点猪肉,这难道很为难?”

段荀忙道:“末将这就去禀报!”领着手下的人进城去。

楚欢在旁心中暗暗称赞,卫天青果然不愧是干将,这三日急行军,士兵们辛苦不堪,虽然军纪严明,将士们口中没有怨言,但是人心都是肉长的,估计不少人心里还是有些怨言,但是此番架铁锅猪肉吃,一来可以让将士们迅速恢复体力,二来也会让将士们心中小小的怨气很快就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