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娇不惯把孩子送进清华北大
3142100000002

第2章 娇惯孩子的原因很复杂,最大的祸根在于“怕” (1)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们往往怕孩子的要求未被满足而失望、怕孩子不会吃饭而喂养、怕孩子不能胜任而包办……这诸多的“怕”,致使父母娇惯孩子,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父母要想使孩子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就不要“怕”,而是要敢于放手,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

1 隔代教育易娇惯孩子

家长范先生说,他的女儿4岁,还未上幼儿园。范先生在公司上班,妻子开了一个水果店。他们忙不开,就让老家的父母带女儿。从此,女儿被惯出了一身毛病:动不动就哭闹着要钱买零食,几乎把零食当作主食,连饭都不吃了;鼻涕流出来了就大声喊爷爷奶奶;鞋带松了,就把脚一伸,爷爷奶奶马上蹲下来帮她系上;饭桌上,吵着要爷爷奶奶帮她夹菜……

看到女儿被娇惯成这样,范先生和妻子决定有意识地让女儿吃点苦,锻炼一下她的能力和意志,可是一边的老人心疼了,对女儿又哄又摸又是叹,好像女儿遭罪了一样;女儿做错了事情时,范先生和妻子训斥她几句,老人马上站出来为女儿说话;假期在家,女儿学会了自己穿衣服、穿鞋袜,可是一到爷爷奶奶家,又恢复了原状……

范先生急了,多次对父母说:“你们这样惯孩子,对孩子将来是没有好处的!”

谁知父母很不高兴地说:“你不也是我带大的吗,现在不也挺好?”

顿时,范先生无言以对……

如今,隔代教育是一个颇令人无奈的话题。生活节奏快了,工作压力大了,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年轻的父母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对孩子进行亲子教育。调查显示,在一些大城市,比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大约有六成的儿童是由祖辈养育的。

有人说,“隔代抚养教育”有害无益,会毁了孩子,这话难免有些绝对。只要祖辈们有科学的家教思想,同样可以把孙辈培养成才。比如,英国的哲学家罗素,是跟随奶奶长大的;俄国文学家高尔基,小时候受到了外祖母的启蒙教育……

不过,隔代教育确实存在很大的弊端。由于社会急剧变化,老人育儿理念趋于陈旧,加上四个老人疼爱一个孩子,真正需要长辈们教育孙辈的时候,他们早已忘掉了自己的角色是教育者。

尽管老年人是过来人,他们抚养、教育孩子的经验比年轻的父母更丰富,对孩子也更有耐心、更细致,但是孙辈毕竟不是自己的儿女,中间“隔”了一辈。或许他们过去对自己的孩子要求严格,但是面对“隔辈人”,不少老年人就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心态。特别是当他们想到这独一无二的孙子孙女时,更是觉得“爱得不够”。于是他们将昔日在儿女面前展现出来的威严藏起来,在孙子孙女面前像是一个“乖孩子”,甚至有些老年人对孙子孙女“俯首称臣,唯命是从,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这就是隔代教育孩子易娇惯孩子的原因。

李谦由爷爷奶奶带大,到了5岁时特别调皮,在爷爷奶奶面前更是无法无天。有一天晚上吃饭的时候,李谦的爸爸拿起碗到厨房盛饭,经过李谦身边的时候,李谦瞅准了时机,迅速伸出了一只腿,将爸爸绊倒在地,爸爸手中的满碗米饭也撒了一地。爸爸非常恼怒,追着要打李谦,李谦忙躲到爷爷身后。爸爸正要伸手把李谦拉出来时,爷爷挡住了他,板着脸说:“干什么?不许打孩子。”

李谦爸爸无奈地说:“爸,他竟然伸腿把我绊倒,小小年纪就学坏了,我得教训他一顿。”老爷子冷冷地笑道:“哎,我说什么事呢,不就是绊你一下吗?不是我说你,你这么大的人,难道不知道躲开吗?真笨,吃饭吧!”

李谦爸爸无奈地蹲下身子,捡起地上的碗,而李谦则在爷爷背后偷偷乐。

生活中,不少隔辈人喜欢偏袒孙子孙女,看不得孙子孙女被批评、训斥,更别说挨打了。虽然我们不提倡打骂孩子,但是适度的批评和斥责,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具有约束力,可以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如果祖辈们总是干涉孩子教育孙子孙女,父母势必难以管束孩子。当孩子经常受到祖辈的偏袒和保护时,就会不知不觉地养成顽劣、冷漠的性格,缺乏爱心,不懂体贴,任意胡为,不守规则。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如今的孩子与过去的孩子不同,出生在盛世,享受着优越的生活条件,而且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有天然的特殊地位。在这个信息社会,小孩子的头脑变得越来越复杂,让老人看不明、猜不透。因此,想要驾驭孙子孙女,祖辈需要学习新知识,更新旧观念,掌握现代的家教“孙子”兵法,如此方有可能引领孩子成为品学兼优的人才。

隔代教育易娇惯孩子不是绝对的,这里的关键不在于谁带孩子,而在于教育观念是否科学,如果你不得不将孩子交给老人抚养、教育,就有必要经常提醒老人爱孩子要适度,不能纵容、娇惯孩子,不能包庇不良的言行等,发现孩子有被娇惯的迹象时,要及时与老人沟通交流,共同探讨教育方法。

2 大家庭里的孩子容易被娇惯

果果从小就被全家人视为掌上明珠。家里的长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对他宠爱有加,不知道怎么疼爱他才好。

果果上幼儿园时,就被家里人打扮得与众不同,吃的、玩的,要什么就给什么,7岁的时候还要喂饭,还不会穿衣服,更别说做家务了。刚上小学的时候,果果有一次看到公园里有人照相,回家就要照相机。妈妈二话没说,就给她买了一架。奶奶还经常给果果很多的零用钱。

果果家离外公外婆家也比较近,平时外公、外婆经常隔三差五地来看果果,给她买一堆好吃的。外公外婆家的小舅也最疼他这个外甥女,只要是果果看上的玩具,再贵他也会想办法买下来。

由于长时间生活在“众星捧月”的环境中,果果渐渐养成了任性、爱虚荣、追求吃喝玩乐的坏习惯。

现在的许多孩子,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是家里唯一的“小太阳”,全家人都围着他转圈。生活上,对孩子包办代替,给孩子穿衣、喂饭、整理玩具等,学习上,为孩子拎书包,送孩子上下学,帮助孩子检查作业等。大人对孩子过分的宠爱,过分的保护,使得孩子没有机会自己做事。

其实,很小的孩子就可以自己吃饭、穿衣服、洗澡。不少家长经常说:“来,妈妈帮你做比较快。”“书包爷爷来拿,别把我的宝贝孙子累着了!”为孩子多做一些事的本意是好的,是想让孩子少吃点苦,过得舒适一点,让孩子健康地成长,然而,这对孩子的成长却没有丝毫好处。

因为孩子的许多不良行为就是在娇惯中形成的。家长娇惯孩子的结果就是,孩子完全不知道应该同样地去爱护、关心自己的家人。在他们眼里,家里人就是为自己服务的“仆人”,他们都怕自己,所以都应该事事顺着自己,而自己作为这个家庭的“中心人物”理应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面对自己的要求,家长们只有无条件满足的份儿。人们常说的“小皇帝”、“小公主”就是这种孩子的代名词。

梅梅今年8岁,是个很娇气的小姑娘,在家里她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的“小公主”,什么事,长辈们都替她做好。早上起床后,姥姥给她穿衣服,奶奶给她梳头洗脸。姥爷会把早餐端到桌前,把牛奶倒进杯子。妈妈帮她收拾书包,然后爸爸开车送梅梅到学校,下了车又是爸爸拿着书包,送梅梅进教室。下午放学后,爷爷会在校门口等着她,接她回家。

有时候,梅梅真的很反感,她大声喊着对妈妈说:“妈妈,我都上三年级了,你们每天连鞋带都不让我自己系。我现在自己什么都不会做,你们能不能给我点自由啊!”妈妈却说:“我们大家这不是疼你吗?你还太小,照顾不好自己。有这么多人照顾你不是很好吗?再说,你最大的任务就是学习,别的都用不管了。”

慢慢的,梅梅真的成了一个“娇公主”,离开家里人,她自己什么都不会做。

当孩子生活还不能完全自理的时候,家长给予孩子生活上的照料无可厚非,因为做家长的有这种责任和义务。但是,家长还应该明白,照料孩子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使孩子生活得舒适、幸福,更重要的是在照料过程中,要让孩子逐步学会生活自理,进而掌握独立生活的能力。

所以,家长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不再对孩子娇生惯养。对于家里的老人、亲戚,也应该多与他们交流,统一全家的教育理念,一起引导孩子走出对“小皇帝”、“小公主”式生活的依赖。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担负起自己应负的责任,帮助他们培养自强自立的好品德。

3 怕孩子的要求未被满足而失望

周末是鬼节,妈妈给史蒂夫买了一身漂亮的骑士服和面具,准备在那天晚上到邻居家去要糖吃。看着各家门口摆出的南瓜灯和鬼服,史蒂夫像所有的孩子一样兴奋极了。鬼节的那天早上,妈妈将糖果准备好,放在门边,准备孩子来上门讨吃时送给他们,同时,也给史蒂夫拿出来准备好了的面具和骑士服,等着晚上用。但是到傍晚,忽然下起了雨加雪,史蒂夫趴在窗户上看了好一会,跑来问妈妈:“妈妈,这雨会停吗?”妈妈知道,如果史蒂夫不能出去要糖吃,一定会感到非常失望。所以她说:“再等一等看,也许会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