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饭局经济学
3142500000007

第7章 好局成就“好事情”给交易穿上感情的外衣 (1)

交易是让人鄙视的,

而交情却一向让人推崇,同样是互通有无的交换。

在推杯换盏、气氛融洽的酒桌上完成,

就突出了朋友的情分,淡化了交易的实质,

无论哪一方都很容易接受。

把“我”的说成“我们”的

人人都离不开交际,交际靠的是交际能力。有些人不善交际,所以事事不顺,仿佛到处都是路障;有些人则不同,他们善于观察,巧妙自如地在社交圈里驰骋纵横。其实,饭局是磨炼人的战场,有些人跑断了腿却无济于事,有些人却利用饭局开展社交,磨炼出了人生智慧,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

想让自己拥有成功,绝对不能忽视了你的“人缘”。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仿佛天生就有一种魅力,三言两语,就能使双方的关系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这里面有一个非常简单实用的小技巧,那就是把对方当成自己人,以“咱们”为出发点考虑问题,自然而然地,他就会被你的热情所感动。

有一家工厂效益不是太好,工人们的工资都很低,当工人们要求增加工资时,老板娘出来应对局面。

几位工人代表要求与老板面谈,老板娘说:“咱们工时太紧,就不耽误时间了,反正饭总是要吃的,就在午餐时间谈谈吧。”在工厂附近的小餐馆里,老板娘点了几个既实惠而又可口的菜,还要了啤酒。趁大家吃饭的工夫,她说:“各位,你们希望公司倒闭吗?”当然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工厂倒闭,如果倒闭了,他们就会失业,连眼前的低工资也拿不到了。

老板娘继续说道:“如果工厂倒闭了,大家一分钱工资也拿不到了。我也不希望工厂倒闭,我与你们有着共同的利益关系,工厂倒闭了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好处。如今我们只有团结一致,共同渡过难关,工厂办好了,大家才都有饭吃。”

工人们吃饱喝足之后,心气都平顺了很多,现在又听了老板娘的话,感觉到老板娘与自己有着共同的利益关系,觉得工厂办好了,老板娘发财了,自己工资收入自然就会水涨船高。结果这些工人不再向老板要求增加工资,而是开始齐心协力,人人都努力工作,最终把工厂搞得有声有色,老板娘和工人们都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人际关系亦即人缘,这种东西是要自己去创造的,它并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如果太客气、太生硬、太内向,就会失去许多和人接触的机会。许多人就是由于欠缺这种能力,所以困难重重,事事不顺。而有些人天生就会做人,每个与之交往的人都如沐春风,把他当成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好朋友。这样的人他一生的路应该会非常好走,如果有特殊才华就能成就一番事业,即便是在平凡的生活中也会混得很好。

小艾是一个小城的青年女演员,不但人长得漂亮,而且演技好,也很有表演方面的天赋,刚刚在电视上崭露头角。为了进一步增加自己的知名度,她非常需要一家公共关系公司为她在各种报刊上刊登宣传文章,但是她没有钱,也没有机会结交公关界的人士。

后来,经朋友介绍,她认识了王经理。王经理曾经在一家很有实力的公共关系公司工作过好多年,不仅熟知业务,而且也有较好的人脉。几个月前,他自己开办了一家公关公司,并希望能够打入有利可图的公共娱乐领域。但到目前为止,一些比较出名的演员、歌手、夜总会的表演者因为对他的公司不熟悉,都不愿与他合作。

小艾与王经理相识后,小艾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但在王经理那边,总是因为小艾还是新人而犹豫着是否要在她身上投资。于是,小艾找王经理进行了一次长谈。她详尽地向王经理描绘了一番合作的美好前景,提示王经理“不要让我们的机会白白溜走”。于是,小艾成了王经理新公司的形象代理人,而王经理则为小艾提供出头露面所需要的经费。这样,小艾不仅不必为自己的知名度花钱,而且随着名声的扩大,也使自己在业务活动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而王经理也借助小艾的名气变得出名了,很快就有一些有名望的人主动找上门来。二人各取所需,合作达到了最高的境界,他们的合作关系也因此变得更加牢固。

心理学家指出,在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自我意识”,因此,每个人都不希望被人支使。如果对方意识到你在试图说服他,他的自我意识就会变得非常强烈,本能地与你对抗。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你说得天花乱坠,也很难打动他的心;相反,他会认为你所做的只是为了个人的利益着想,甚至会对你的人品产生怀疑。

此时,如果你不失时机地多说几个“我们”、“我们的”,就会立刻使对方觉得你们的利益一致,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跟你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于是,原本坚硬的“防御”堡垒,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自动地消除。对于那些自我意识很强的人,尤其要使用这种方式。

私人话题可以增加亲密感

如果以饭局来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程度,相交不久或者关系泛泛的,谈事情多安排在档次还过得去的饭店、茶馆、咖啡厅之类的地方;关系能称得上是“哥们儿”的,大家可以在小馆子一起吃吃特色菜,共同K歌;再进一层的,才可以互相到对方家里坐坐。

在旧时,通家之好在人们的关系中有着标志性的意义,到了这一步,彼此就可以直接登堂入室,亲如一家了。在现代社会中,社交生活比较开放,人际交往本应更亲密些,但事实上,社会的风潮已日趋“My Home主义”,个人生活远比待人处世更为优先。这是独善其身的想法,并不利于交际的成功。

虽然在饭店或夜总会中,也可以看到一个人真实细微的一面,但这与居家生活又不同。居家生活的表现,可以说是最真实的本性表现。所以,在彼此产生亲近感之后,或多或少都会有进一步想要拜访对方家庭的希望。

虽然饮酒作乐式的交往,也能建立私人交情,但与家庭式的淳朴交往比较起来,也只能说是逢场作戏的交往,无法奠定稳固的基础。所以,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个人形象,邀请朋友上门,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请朋友到自己家里来坐坐,目的不外乎就是把你们“萍水相逢”、“公事公办”的交情变成互相不设防的私交,同时,在与别人的交往中,你也可以通过一些“不见外”的私密话题来拉近你们之间的关系。

每个人可能都会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们因为自卑而变得冷傲,认为这样就可以成功地保护自己。这种天生的“不自然”不但给他们自己带来极大的困扰,而且还会给他们的人生道路上无端地增添了许多屏障。由于性格上的问题,他们无法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无法组建和谐幸福的家庭,有些人甚至还会出现自暴自弃、一蹶不振的现象。

于博言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工程师,与他的名字刚好相反,不管是与级别高还是级别低的员工说话时,他都坐着不动,别人找他说话时,他也爱答不理,从来不把别人说的话放在心上。大家见他待人的态度,也只好敬而远之,迫不得已与他有工作关系时也只是站在他旁边说话。

当他心情不好时,竟然不说一句话,视别人为不存在,始终不抬头看你一眼,他人也只能尴尬地走开。他在公司如此,对待朋友也就可想而知了。每当他与朋友或同学聚会时,他也同样是板着脸坐在一旁,实在令人难受。久而久之,朋友同学间的情分也就慢慢淡漠了,现在,连当年的大学同学都基本不和他联系了。

于博言自己也很苦恼,其实他也不是真的看不起人,只是天生性格内向,口才也不好,有时候和人面对面坐着,却不知该选择什么样的话题才好。

其实要改变这种状态并不是很难,只要你能稍微投入一点,坦白一点,让对方可以窥见些许你的感性层面,就有机会使你们的关系更加契合。对于那些别人认为不可谈的话题,不要有太多顾忌:心灵、感情、政治都是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的话题,为什么不能谈呢?

奥巴马和夫人米歇尔刚走马上任没几天,他们的亲民形象就赢得了美国公众的好感。

美国选民们一般会觉得,希拉里与自己的距离很远。克里和戈尔等人也都给人以距离感。这让一些选民们厌倦,这也就是他们的政治宿命。

而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夫人米歇尔是位个性爽朗的明亮女人,真挚而诚恳,从不矫揉造作。与夫人情趣相投的奥巴马给人感觉也是那么真实而亲近。当然,这与他受到夫人的感性影响与感染有关。米歇尔是第一个爆料自己丈夫不会整理床铺的总统夫人,这些小细节为奥巴马平添了几分普通人的人情味。米歇尔基本不谈政策纲领,而是打人性牌,大谈奥巴马的生活趣事。即使夫妻俩一起上电视做节目,也是谈笑风生,彼此打趣,不时自然而然地显露性格率真的一面。

奥巴马是理性与感性统一的人。他既有很强的感染力,又有很强的自控能力,奥巴马所说的话,几乎听不到“八股文”的味道。最重要的是,他与夫人一样说话时没有故意掩饰自己,或故作神秘状。记者问:“获胜后,太太说了什么?”奥巴马幽默地说:她说‘那你明天早上还送女儿上学去不啊?’”总统夫人大笑:“我没说,我可没这么说啊!”夫妇俩眼神里传递的都是真挚的感情,默契而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