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阳刚男孩
3143600000035

第35章 第十一堂课 (3)

小东还是不甘心,他说:“你们都对妹妹好,她说什么你们都答应,总是跟她那么亲近,对我就那么严格,我想要的玩具爸妈一直不给我买,妹妹一生病什么都给她买。”

这时,爸爸下班回来了,他听到了小东的抱怨。爸爸把小东叫到一旁,他告诉小东:“孩子,你是不是想成为人人称赞的男子汉呢?”

“当然想啊!”小东说。

爸爸又问:“是男子汉就要有男子汉大丈夫的胸怀,要有宽广的胸襟,懂得宽厚待人。在我们家,你是个小男子汉,就应该照顾妹妹,要有当哥哥的风范和气度,你说对吗?”

小东点点头说:“爸爸你说的没错,可是为什么妹妹得到的总是比我多,我拥有的本来就少,还要对她谦让?”

爸爸耐心地说:“孩子,你要知道,当男子汉首先要有像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要学会善解人意、宽容谦让,这样别人才愿意亲近你,才会和你交往,你才能获得成功的机会。现在你对妹妹宽容,关爱她,长大了,妹妹也会对你好,会像尊敬爸爸一样尊敬你,你也不希望妹妹长大了讨厌你、憎恶你吧?”

“可是爸爸,什么是像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人只有这么大,怎么能有海那么大的心胸呢?”小东疑惑地问。

爸爸问小东:“孩子,你知道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故事吗?”

小东摇摇头,爸爸接着说:“那我给你讲这个故事吧。我国古代有一位名叫蒋琬的宰相,他的权力很大,大到能主宰国家的前途命运,他还有一位属下,名叫杨戏。这个杨戏性格孤僻,不爱说话,宰相蒋琬和他说话,他都爱理不理的。后来,很多人看不惯杨戏的行为,觉得他对宰相大人那样无理,真是太不像话。可宰相笑了笑,只说人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称赞他,那根本不是杨戏的本性,让杨戏当众指责他,杨戏也会觉得宰相下不了台,所以杨戏只好不做声,宰相还说这正是杨戏的可贵之处。于是,后人都称赞蒋琬是‘宰相肚里能撑船’的人,他也成为名垂青史的一代贤臣,这就是因为宰相是个有气度、有胸怀的人,他的心胸如大海一样宽广,所以才能撑得了船。孩子,现在你能明白了吗?”

“爸爸,我明白了,是我错了,不应该那么小肚鸡肠,不该嫉妒妹妹,抱怨爸爸妈妈。爸爸,以后我要做大事,不会再为小事斤斤计较了,我要做心胸宽广的人,不会让人说我的不是,我不会给爸妈丢脸的。”小东坚定地回答。

看小东这么懂事,爸妈都很高兴。之后,爸妈也越来越重视小东的感受,在教育小东要做心胸宽广的男孩时,他们也给了小东更多的爱,让小东感受到爸妈的真情。而小东也越来越像个大男孩,对妹妹、对同学都很照顾,不会因为一点小事而跟人吵闹,他自己也过得开心多了。

一开始,小东看到爸妈尽心照顾妹妹,觉得自己被忽视、冷落了,他便抱怨起来,说爸妈、妹妹的不是。后来,在爸爸的劝说下,小东知道了自己作为男子汉,就应该照顾妹妹,不能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可他仍然不明白为什么男孩要有宽大的胸怀。于是,爸爸用“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故事教育小东,小东这才明白了宽大的胸怀对男子汉的重要性,也开始在实际生活中努力做到宽厚待人,努力让爸妈和其他人都喜欢自己,也为自己能顺利走完人生路做下铺垫。

胸怀宽大不只是人的一种秉性,更是一种生存的智慧。曾就任南非总统的曼德拉,从小就是个善解人意、宽厚谦和的人,他是个拥有大海一样宽大胸怀的伟人。在领导黑人反对白人种族隔离政策的运动中,曼德拉被捕入狱二十七年,但二十七年的牢狱生活没有关住他博大的胸怀。后来,曼德拉就任总统,他并没有将折磨过自己的白人视为仇敌,反而将其奉为就职典礼上的座上宾。他用自己宽大的胸怀和高尚的人格化敌为友,及时避免了内战的爆发,也彻底消融了种族隔离制的这块坚冰。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副对联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很多男孩也希望自己容天下事,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但在现实生活中,为了争一时之气而忘了胸怀,与人闹得不可开交的男孩并不少,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败坏了自己的德行甚至与他人两败俱伤。因此,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父亲们必须尽力教导孩子,让孩子懂得胸怀宽大者才能赢得一世,对别人宽容,别人才会对己宽容。

怎样教育男孩拥有宽大的胸怀

1. 作为一个称职的父亲,自己必须拥有宽大的胸怀,平时为人处世要体现出男子汉大丈夫的气度与胸襟,要让孩子看到胸怀宽大者才能赢得他人尊重,才能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

2. 在教育男孩要心胸宽广时,父亲可以让孩子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让孩子站在对方立场上,想想如果别人这样对自己,他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种豆子

这个游戏要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父亲要和孩子商量好,孩子每做一件宽厚待人的事,父亲可以容许孩子在花盆里种下一棵豆苗,但若孩子为某事斤斤计较、有心胸狭窄的表现时,父亲要求孩子拔掉一棵豆苗。游戏最好以豆苗长大直至长出可以食用的豆子为时限,若孩子在这段时间里已经拔完豆苗,父亲要给孩子一定的惩罚,若最后长成的豆子多,父亲应适当奖励孩子,并鼓励孩子继续宽厚待人,做任何事都要保持宽大的胸怀。在种豆子的日子中,父亲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要注意提醒、引导孩子,让孩子时刻警惕自己的言行。

5.礼貌,从家庭开始

德国古典文学家歌德曾说,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这句话告诉人们,礼貌是一个人外在形象的最直观表现,一个人是否懂礼貌、是否礼貌待人,这影响甚至决定着他与周围人的关系变化。因此,一个男孩要想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要赢得他人的尊重,就必须学会礼貌待人。

“彬彬有礼是所有高贵品格中最美丽的花朵”,这是英国画家的一句名言。由此可见,礼貌对一个人而言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品质。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男孩不拘小节,为人处世都很随意,以为这样容易跟人接触。但在男孩不拘小节的过程中,他们又很容易破坏规矩,不守礼仪,做出一些有损自身道德品质的行为,这对男孩的成长和发展有很大不利影响。

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对男孩的意义重大,父母不仅要教孩子学知识,更要教孩子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要让孩子讲文明、懂礼仪。男孩从小在家庭中学会礼貌待人,进入学校、步入社会后,他才能将礼貌待人落到实处。因此,男孩的礼仪教育应从家庭开始,尤其要从男孩最尊敬、最崇拜的父亲开始,用父亲的榜样力量教孩子礼貌待人。

让男孩与礼貌靠得更近

小聪是个7岁的小男孩,平时爸妈很疼他,经常带他出去旅游,去朋友家做客。起初,小聪比较胆小,去别人家都乖乖地坐在沙发上,主人给他好吃的他也不吃,给他玩具他也只在手里拿着不敢玩儿。

后来,小聪接触的人多了,也逐渐大胆起来。一次,小聪考试成绩很好,为了奖励他,爸爸决定带他一起去参加同事的生日宴会,带他出去玩儿。

爸爸带小聪到了同事家里,生日宴会上有很多人,大多还是爸爸的同事,他们就在一起聊天。宴会期间,爸爸让小聪坐在座位上吃东西、喝饮料,还嘱咐小聪别乱跑,在别人家要懂礼貌。小聪一边喝着饮料一边答应爸爸:“我知道了,爸爸你去忙吧。”

爸爸很放心地和同事聊起来,没注意小聪在干什么。然而,小聪在座位上一会儿坐着,一会儿跪着,一会儿穿着鞋直接蹲在座位上,整个人很不安分,旁边坐的人会时不时地看小聪两眼,还在嘴里嘟囔:“这谁家的孩子,这么没礼貌,站没站相、坐没坐相的。”

过了一会儿,爸爸一转眼,小聪就不见了。爸爸觉得小聪不会跑太远,就去院子里找他,结果发现同事的家人正在和小聪谈话。爸爸走上去问发生什么事,同事的家人说:“没事,小孩子玩儿的时候不小心打翻了东西,没关系的,您别怪孩子,也怪我们没放稳桌子。”

爸爸这才知道小聪跑出来看到桌子上摆放的很多礼品,没问过主人就想自己拿下来看看,结果他个子小,取东西时扳倒了桌子,幸好没有摔坏桌上的东西。爸爸看到小聪如此不懂礼貌,当时就很生气,也觉得很丢脸,但为了不伤及小聪的自尊心,爸爸决定回家后再给小聪好好上节礼貌课。

晚上回家后,爸爸将小聪叫到书房,他问小聪:“孩子,你知道今天做错什么事了吗?”

小聪知道自己犯了错,他低着头说:“爸爸,我知道错了,我不该在别人家乱跑,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您别骂我,以后我保证不再犯了。”

“孩子,爸爸不是要骂你,爸爸只想让你知道,要想成为让人喜欢的男子汉,就要懂礼貌,做事要有规矩,当你礼貌待人的时候,别人对你的态度才会友好,你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爸爸继续讲道,“古代的皇帝是主宰一个国家的人,他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死,谁也不敢跟皇帝说不,更不敢要求皇帝做任何事。但贤明的帝王并不是总拿权力威胁别人,他们比任何人都懂礼貌,他们知道不守礼仪就不会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更不能治理好国家。所以,小聪要想获得自己想要的成功,就必须学那些贤明的帝王,像他们那样礼貌待人。”

小聪问:“那贤明的帝王到底是怎样守礼仪的呢?”

爸爸耐心地讲道:“汉朝时有位皇帝,小时候他还是太子时,有位叫桓荣的大臣是他的老师。桓荣细心教太子读书,对太子很忠心,太子也因此很尊敬自己的老师,对老师很有礼貌。后来,太子当了皇帝,他仍像小时候一样对桓荣尊以师礼,还亲自到曾经读书的太常府,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学校去,然后坐在老师跟前,仔细聆听老师的教诲。老师生病后,皇帝还亲自登门看望,表示对老师的尊敬,老师很感动。正因为这样,老师桓荣将他毕生的精力都放在辅佐皇帝身上,对皇帝忠心耿耿,为皇帝出谋划策,帮他招贤纳士,成就大业。最后,老师桓荣去世时,皇帝还换了丧服,亲自为老师送葬,完成最后的师生之礼。小聪是个懂事的孩子,为了自己的将来,你是不是也应该学会礼貌待人,努力赢得他人的尊重?”

小聪回答说:“爸爸,我明白了,以后我会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不能让人讨厌我,说我是个坏孩子。”

爸爸笑笑说:“嗯,爸爸知道小聪是个好孩子,爸爸会帮你的。”

自那以后,爸爸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孩子一个礼貌待人的好榜样,小聪也比从前礼貌了许多,会经常用“你好”、“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遇事也会先和家人商量后再决定自己要怎样做。看到孩子学会礼貌待人,爸妈都很欣慰。

小聪在别人的宴会上不守礼仪,乱动别人的东西,还打翻桌子,这的确是很不礼貌的行为,也让爸爸很丢脸。但爸爸没有当场批评小聪,而是把他带回家上礼貌课。于是,在爸爸的耐心教导下,小聪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很不礼貌,也明白了礼貌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之后,为了让小聪尽快学会礼貌待人,爸爸也身体力行,用自己的礼貌行为给孩子做示范,让孩子在榜样的力量下学会礼貌待人,也最终获得了很好的收效。

无论何时何地,懂礼貌、守规矩都是男孩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古时杨时、游酢拜师学艺,遇到正在闭目养神的老先生,他们不敢打扰,而老先生明知有人来访,也不予理睬,就是为了考验杨、游二人。最后,杨、游二人恭恭敬敬地在寒天雪地里站了一天,老先生打开门时,发现二人还在等候,而外面积雪已有一尺多,老先生为二人的礼貌所动,立刻收他们为弟子。这就是广为流传的“程门立雪”的故事,它告诉了人们礼貌对事情成败有重要影响甚至决定性作用,如果杨、游二人不懂礼貌,为一己之私而打扰老先生或没有耐心转头就走,他们也不可能成功拜师。

现实社会中,有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人见人夸,又有哪个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被人批评?其实,顽皮的男孩有些不礼貌的行为也是在所难免的,但一些不礼貌的细节如果不注意纠正,长期发展下去,男孩就会养成很多不良习惯,并受到他人的谴责或排斥,最终使男孩失去很多成功的机会。因此,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父亲们应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作用,要从家庭生活的细节做起,教育孩子懂礼貌、守规矩。

如何教育男孩懂礼貌

1. 在平时生活中,父亲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待人处事都要有礼貌,并且要让孩子看到自己是怎样礼貌待人的。

2. 父亲要告诉孩子什么样的行为是礼貌的,什么样的行为不礼貌,不礼貌会得到什么样的不良后果等。父亲可以用古今中外有名的礼貌故事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向懂礼貌的名人学习。

换角色接待客人

父亲可以和孩子转换角色,然后玩接待客人的游戏。父亲先扮演主人,孩子是客人,两人模仿待客、接客的情景。父亲可以请孩子坐下,为他倒茶、端水果、放电影等,孩子必须礼貌地说“谢谢”,并主动帮爸爸的忙。之后,两人再互换角色,孩子扮演主人,爸爸扮演客人,孩子用类似的比较礼貌的方式接待客人。游戏结束后,爸爸要点评孩子的表现,指出孩子的礼貌之处以及不足,并经常和孩子做类似的游戏。这个游戏不仅能训练孩子成为热情好客的小主人,还能教会孩子在今后生活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懂礼貌、守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