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世界上最有趣的经济学故事
3143900000033

第33章 好生意不靠碰撞而靠技巧 (3)

破窗效应是关于环境对人们心理造成暗示性或诱导性影响的一种认识。其最早出现在克洛德·弗雷德里克·巴斯夏的文章《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的第一节,因而他被称为“破窗之父”。

破窗效应理论是指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一面墙上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而在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会很不好意思扔垃圾,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人们就会毫不犹豫地随地乱扔垃圾,丝毫不觉得羞愧;桌上的财物,敞开的大门,可能使本无贪念的人心生贪念;对于违反公司程序或规定的行为,有关部门没有进行严肃处理,更没有引起员工的重视,从而使类似行为再次甚至多次重复发生……

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个别的、轻微的,但触犯了公司核心价值的“小的过错”,并坚持严格依法管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就可能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破窗效应由来,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窗户玻璃,而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7.小孩为什么不来玩了--激励制度

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一个非常好静的老人在环境优美的市郊选择了一个住处,为此,他感觉很满足。但是,这里每天中午都会跑来一群孩子。在树丛里捉迷藏,在小河边嬉闹,每天这群孩子都会吵吵闹闹到很晚才离去。

喜欢安静的老人十分讨厌这帮小孩子,他不希望这种孩子破坏他原本安适的生活环境。但是他想,如果直接将孩子们撵走,恐怕正处在逆反年纪的孩子们不会听他的话,反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左思右想,老人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这一天,他来到孩子们面前,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来陪我,我很高兴。以后,我每天给你们一人5元钱。”孩子们非常高兴。

几天后,老人再次来到孩子们中间,对他们说:“以后每天只能给你们每人1元钱了。”孩子们有些意外也有些不高兴,但还是勉强接受了。

这样日子又过了几天。这天,老人站在窗前,对凑上前来的孩子们说:“以后每天只能给你们每人1角钱了。”孩子们彻底被惹怒了:“给这么少的钱,以后我们再也不来了。”

从此,老人真正过上了安适而平静的生活。

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如果把老人给小孩钱的行为看作是对小孩们的激励,小孩接受老人的钱是为了获得个人利益的话。那么当老人对孩子们的激励逐渐减少时,小孩们都认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害,所以不愿再来陪老人。

在孩子们看来,因为老人给钱,过来玩已经成为一种金钱激励,而当激励减少时,他们便会十分恼怒不平。可以说,聪明的老人成功运用反激励达到了自己安静生活的目的。

激励制度也称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激励机制的内涵就是构成这套制度的要素。

一种制度把个人利益与组织整体利益统一起来,让个人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实现了组织的整体利益,这样的制度就是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一旦形成,它就会内在地作用于组织系统本身,使组织机能处于一定的状态,并进一步影响着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在能力一定的情况下,激励水平的高低将决定其工作成绩的大小。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方法是有效提高激励水平的一大法宝。激励机制是否产生了影响,取决于激励方法是否能满足个人的需要。主要的激励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物质激励:通过满足个人利益的需求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物质激励效应的实现应靠相应制度来保障,必须公正,不能搞平均主义,只对成绩突出者予以奖赏,否则既会助长落后者的懒惰,也会伤害优秀者的努力动机,从而失去了激励的意义。

精神激励:即内在激励,是指精神方面的无形激励,主要通过满足个人的自尊、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较高层次上调动个人的工作积极性。精神激励主要有目标激励、荣誉激励、感情激励、信任激励、尊重激励。

任务激励:让个人肩负起与其才能相适应的重任,由社会提供个人获得成就和发展的机会,满足其事业心与成就感。

数据激励:明显的数据对人产生明显的印象,激发强烈的动力。数据激励,就是把各人的行为结果用数字对比的形式反映出来,以便激励上进,鞭策后进。

强化激励:对良好行为给予肯定,即正强化,使之能继续保持;对不良行为给予否定与惩罚,即负强化,使之能记住教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激励机制对个人某种符合组织期望的行为具有反复强化、不断增强的作用,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作用下,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不断成长。

此外,尽管激励机制设计者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激励机制的运行,能有效地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实现组织的目标,但是,无论是激励机制本身不健全,还是激励机制不具有可行性,都会对一部分人的积极性起抑制作用和削弱作用,这就是激励机制的致弱作用。

双因素理论即保健—激励因素理论,是由美国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各种因素的激励深度和效果是不一样的。

8.小老板的困惑--经营权和所有权

鉴于单位附近人流量比较大,小王在单位旁承包了一家小饭店,并雇用了一个自认为可靠的人打理小店。每天,只在中午或者晚上下班时,小王才忙中偷闲,到小店料理一下生意或者结算一下开支。

最初营业时,雇用的代理老板还比较勤快,只是偶尔感叹一下自己的辛苦,或夸耀一下自己的劳动回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子久了,代理老板竟对小店“独当一面”起来。这时的小王才发现,代理老板早就开始假公济私、暗度陈仓了。饭前不入账、顺手牵羊拿自己店里的东西去供养自己家人等情况几乎到了屡见不鲜的程度。

小王说,自己给代理老板的工钱并不算少,但依现在的情况来看,长此发展下去,不说自己开店的本钱收不回来不说,还很可能有倒赔的危险。要是换个人来帮忙打理,也说不定新人就能怎么样。要是关门大吉,自己内心又不痛快。

小王彻底困惑了……

私有企业的经营权是指董事会及经理人员代表公司法人经营业务的权利。而国有企业的经营权是指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

所谓经营权是指企业的经营者掌握对企业法人财产的占有、使用和依法处置的权利。企业的经营只有拥有了企业法人财产的经营权之后,才能根据市场的需要独立做出企业的经营决策,自主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及时适应市场的变化的所有权的一种权能。与所有权相比,经营权少了一个收益的权利。不变更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性质,依法占有、支配和使用所有者的生产资料和商品的权利。

经营权在通常的情况下,属于所有者本人,但也可根据法律、行政命令和依照所有者的意志转移给他人,这种转移是合法的,应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对自己财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它是一种财产权,所以又称财产所有权。所有权是物权中最重要也最完全的一种权利,具有绝对性、排他性、永续性三个特征,具体内容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置等四项权利。

对经营权和所有权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我们回过头来仔细分析一下让小王困惑的原因。在小王这样的公司制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分离的。

企业中所有者完全占有剩余的制度催生了对企业的经营者的激励制度,即:所有者追求的是剩余最大,经营者追求的是自身报酬最优。小王老板的困惑源于代理老板的剩余索取权问题,也就是代理老板除享有工资外,还应享有饭店最后盈余。

经营小店的代理老板和投资开办这家小店的小王就因为最后盈余问题,使二者的利益相互影响。此时的代理老板,已不仅仅是投资者的帮手或管理者,还成为入股者之一。对于代理老板来说,代理老板是在以人力资本进行入股。

小店出现令小老板困惑的问题,是因为代理老板的剩余索取权问题。事实上,代理老板与纯粹的帮工是不一样的,帮工干的是主人的活,而代理老板是靠自身的才能管理小饭店,但这个小店并不属于他自己。所以,在人们认识到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区分后,往往会走极端。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把国家作为国有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权力,同全民所有制企业作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所拥有的经营自主权,加以适当分离的一种管理制度和管理原则。是中国实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之后,针对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提出的一种改革原则和改革措施。

理顺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的关系,是促使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经营者和市场主体的客观需要,也是建立健全经济新体制和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内在要求。其基本原则是:

①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使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②责、权、利相结合、相统一的原则,即通过法律、法规、契约和有关政策,确定国家与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责任、权利和利益关系,规定各自的行为,使三个方面紧密相关,密切配合。

③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利益统筹安排、合理兼顾的原则。特别是使企业的经营成果、对国家贡献的大小,与企业和职工的物质利益直接相连,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保证国家多收、企业多留、职工福利和个人收入不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