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泌正色道:“希望陛下宽怀大度,北连回纥,西结大食天竺,南通云南,对吐蕃成合围之势,相互策应,加强联络,开放边关,活跃贸易,如此一来,不仅马匹容易得到,在战略上,还能困住吐蕃,免受其害。”
唐德宗道:“除了回纥,别的都可以。”
李泌步步紧逼:“从形势来看,回纥最为强大,首先应该联合的就是它,其他三方,倒可暂缓。”
唐德宗沉思片刻,道:“你说的不是没有道理。只是,倘若先联回纥,如何对得起死去的韦少华、魏琚二人?这不是陷我于不义吗?”
李泌正色道:“老臣以为,不是您对不起韦魏两人,而是这几个大臣,对不起您,辜负了您。”
唐德宗大为惊讶:“此话怎讲?”
李泌不紧不慢:“安史之乱时,老臣曾经陪您的父亲,也就是当时的广平王(唐代宗),和回纥打过交道。回纥部落,反复无常,利益至上,表面助讨叛军,其实是为了利益。因此,臣辅佐广平王,倍加小心,不管对方如何邀请,从不敢让广平王轻率进回纥营帐,直到最后,大军将要出发,才和他们的可汗见了一面。面对豺狼,不得不小心谨慎。您奉命入陕州,那时候,广平王马上继位,您是必然的皇太子,仅次于圣上的国家二号人物,岂可让您冒然进入敌营?究竟是您负大臣,还是大臣负了您呢?”
李泌顿了顿,把话题往纵深延展,顺便褒扬一下皇帝:“当年回纥部队,打着助讨逆贼的旗号,在长安烧杀抢掠,比叛军有过之而不及。幸亏您父亲广平王,亲自拜在回纥可汗马下,求其撤兵,以保全京城百姓。当时,围观百姓,达十万人。
“百姓纷纷称许,说您父亲宁可委屈自己,也要保全百姓,实在可敬!与此同时,对回纥的怨愤,与日俱增。所以,当年您在陕州,拒不下拜,足令人神共振、天下申威!如果当时,不出鞭刑这个意外,而是您和牟羽可汗把酒言欢,恐怕天下人就要寒心了。幸而,您有惊无险,安然归来。您的举动,代表了一个国家、一种气节。倘若您把思维局限于个人恩怨,仅仅感谢韦少华等人、怨恨牟羽可汗,就小气了。”
一番口舌没白费,唐德宗最终同意和回纥和好,前提是回纥对唐称臣,双方再开展贸易,加强联络,共防吐蕃。
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把自己的第八个女儿——咸安公主,嫁给了回纥可汗,老头子合骨咄禄。
公元788年,咸安公主出嫁了。回纥迎亲的同时,上奏唐德宗,把自己民族的名字改为回鹘,意思是“盘旋在天空的老鹰”。德宗同意,同时把合骨咄禄封为“长寿天亲可汗”。
从封号中的“长寿”二字可以想见,当时的可汗,大概已是老态龙钟了。小媳妇嫁了老头子,咸安公主的内心,恐怕十分复杂。
当时的回鹘,主要在今天的新疆、内蒙一带。一嫁就嫁这么远,对她来讲,也是个巨大考验。
好在,老迈的天亲可汗,第二年就病死了。儿子继承了可汗的位置,同时也继承了老爹的老婆,这就是忠贞可汗。
忠贞可汗毕竟年轻一些,这对咸安公主来说,多少是个宽慰。
边境稳定了,姑娘也嫁出去了,唐德宗松了口气。遗憾的是,按下葫芦瓢又起,历史,总不让晚唐的皇帝省心。
历经肃宗、代宗、德宗三代,忠心耿耿、鞠躬尽瘁的宰相李泌,也在长寿天亲可汗去世的这一年,即公元789年,去世了。
这对唐德宗和大唐来说,都是巨大损失。李泌作为晚唐名相,他掌权之时,皇帝即便有些错误,也不会犯大错。他一死,各种危机逐步爆发,危害大唐的“党争”开始发端,“宦官之祸”愈演愈烈。唐德宗得过且过,做一天皇帝撞一天钟。大唐,已是暮气沉沉。
偏偏咸安公主那儿,也出了问题。老公忠贞可汗被弟弟和自己的小老婆毒死。虽然毒死了可汗,政变并没有成功,其弟被国人杀死,重新把忠贞可汗的儿子立为可汗,也就是奉诚可汗。
咸安公主,再次下嫁,成了奉诚可汗的妻子。这样,她的三任老公,经历祖孙三辈。
李泌一死,吐蕃又开始闹腾了。回鹘和唐兵联合阻击,结果失利。大唐与安西都护府的联络被切断,皇宫也就很少再听到咸安公主的消息了。
女儿没了音信,也倒罢了。偏偏那个当了20多年太子的李诵,也就是后来的唐顺宗,居然和老爹一前一后病了,病得甚至比唐德宗还厉害。
805年,唐德宗勉力支撑,举行新春朝会,大臣们都来了,太子李诵因为中风,无法前来。唐德宗更加感喟、哀伤,导致病情加重,就在这一年去世了,享年64岁。直到去世,父子都没能见上一面。
经历坎坷、当了26年太子的李诵,勉力登基,即唐顺宗。只是,病体依然堪忧,皇帝做了不到一年,他下诏禅位,自己做太上皇。儿子李纯登基,这就是唐宪宗。没过多久,唐顺宗就去世了,享年46岁。
宪宗在位15年,他的优点是比较勤勉,当政期间,取得了削夺藩镇实力、加强中央权力的巨大成果。缺点是喜怒无常,忽宽忽严,令人无所适从,还信任术士,陷害韩愈等敢于直言的大臣。
宪宗朝,大唐一度出现“中兴”迹象。可惜的是,年轻有为的唐宪宗控制了藩镇,却没控制住身边的宦官。最终,他被宦官以“皇上误服金丹暴毙”的名义杀害,从此也留下了中晚唐“宦官废立皇帝”的传统。
远嫁回鹘的咸安公主,在808年去世。那时候,正处在唐宪宗统治时期。大唐的皇帝,已经从自己的老爹,变成了自己的侄子,自己的老公,在经历了祖孙三代之后,变成了怀信可汗。
怀信可汗原是宰相,咸安公主的第三任老公奉诚可汗去世后,没有子嗣,众人便把宰相推举为可汗,即怀信可汗。
咸安公主再次下嫁,成了怀信可汗的老婆。
咸安死后,大唐与回鹘之间,反反复复,打了和、和了打,折腾不休。
宪宗死后,儿子李恒登基,是为唐穆宗。唐穆宗是个游乐皇帝,而且继承了祖上的传统,喜好服用丹药,造成慢性中毒,做了四年皇帝,一病不起,30岁就一命呜呼了。儿子唐敬宗继位,和老爹相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整天知道快活,荒废政事。
过度玩乐,致人怨恨,唐敬宗当了两年皇帝,被宦官杀死,年仅18岁。
18岁的皇帝死了,他的儿子,自然年幼。于是,一番争权夺利,唐敬宗的弟弟被立为皇帝,即唐文宗。文宗软弱,宦官之乱,更加猖狂。文宗自己立的太子,中毒身亡,死的不明不白,文宗也毫无办法。840年,文宗郁郁而终,只活了32岁。当权太监再次出手,把唐文宗的弟弟立为皇帝,即唐武宗。
唐武宗继承了信任方士的传统,爱服丹药,终被毒死。有趣的是,这一次的皇帝接班人,比他高了一辈,是他叔叔,即唐宣宗。这种情况,在唐史中,只有当年唐睿宗废掉小皇帝李重茂(唐殇帝)的时候出现过。当时,论辈分,唐睿宗是李重茂的叔叔。
此后,大唐又经历了懿宗、僖宗、昭宗、昭宣帝这几个短命皇帝,也昭示着大唐气数已尽了。
907年,在农民大起义的风暴中,朱温(后改名朱全忠、朱晃)篡唐建梁,大唐走完了最后的日子,历时289年。
大唐是一个独特的朝代。说它独特,第一是因为风气相对开放,兼容并包;第二是因为相对的民主。
很少有朝代能像大唐这样,有那么多的皇帝主动禅位,自己做太上皇,把天下早一点交到儿子手中。
细数一下,大唐21个皇帝,有4个是主动禅位的,分别是:唐高祖、唐睿宗、唐玄宗、唐顺宗。
另外,如果算上武则天,还有5个皇帝是被逼退位。一个是倒数第二个皇帝唐昭宗,曾被太监胁迫、矫诏,做了一段时间的太上皇,后来又复位了;另一个就是武则天,被老臣逼迫退位;还有一个是唐殇帝,也就是唐中宗的儿子李重茂,被太平公主胁迫退位。另外,唐中宗、唐睿宗在第一次当皇帝之时,也被武则天逼迫退位。
需要注意的是,这5个被逼退位的皇帝,都没被立即杀死。唐昭宗都快属于末代皇帝了,暂且不管他;武则天退位,也算是朝代更替;唐殇帝退位,属于叔叔夺权,这两个人都没有被杀死,说明在那个时代,政客们还是相对宽厚的。
说到这里,老高不能不佩服唐高祖李渊了。和儿子李世民相比,他显得笨了点。但这种大智若愚、顺其自然的执政方式,却为他的后代留下了宝贵财富。
玄武门之变,他没有及时阻止。这在当时看,似乎不明智;但长远来看,玄武门成了角斗场,仨儿子一决雌雄、决一死战,比慢慢积累隐患、形成大的社会动乱,似乎更为理想。再加上李世民对善后事宜的有效处理,父子一唱一和,使得玄武门之变这一惨痛事件,变成了后代皇子皇孙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的第二个英明之处在于,作为开国皇帝,没当“终身皇帝”,早早就把帝位传给了儿子李世民,这更具有开创意义。此举对后代的影响,不可低估。
可惜的是,大唐的皇帝,多不长寿,很多年纪轻轻就死了。
最长寿的是唐玄宗,78岁;其次唐高祖,71岁。
60多岁去世的,只有唐德宗,64岁。
50多岁去世的,有唐太宗52岁,唐高宗56岁,唐中宗55岁,唐睿宗55岁,唐肃宗52岁,唐代宗53岁,唐宣宗50岁。
40多岁去世的,有三个:唐顺宗46岁,唐宪宗42岁,唐懿宗41岁。
30多岁去世的,有唐穆宗30岁,唐文宗32岁,唐武宗33岁,唐昭宗38岁。
20多岁去世的,有唐僖宗,27岁。
十几岁去世的,有唐殇帝19岁,唐敬宗18岁,唐昭宣帝(即末代唐哀帝)17岁。
算起来,这289年间,最长寿的皇帝,倒是享年82岁的武则天了。在位时间最长的,是玄宗,共45年;其次为高宗,35年;最短的,一般认为是唐顺宗,不到一年。唐殇帝做皇帝的时间虽然更短,但没被列入正统,也就忽略不计了。
从吞服丹药、渴望长生,到沉醉于玩乐的游乐皇帝,大唐的金字塔顶端,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危机。但是,唐高祖、唐太宗开的相对民主之风、纳谏之风,给大唐文化,带来了深远影响。
它使大唐出现了一种独特现象:权力金字塔的顶端,或许腐烂不堪,中下层却相对完好;对老百姓的影响,相对较小——当然,后期战乱频仍,当作别论。
这就是老高眼中的大唐——无论金字塔顶端如何糜烂,老百姓依然可以大大咧咧说上一句:
你们折腾,关我何事?种我的地去。
2009年1月-2011年1月,山东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