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帷幄所在的外滩小白楼里的海元证券仿佛成了一个另类,但也成就了其特立独行的金融贵族身份,就像旧上海20世纪30年代的十里洋场,处处都透着一股上海滩独有的性感与风情。
杨帷幄尽管出身小券商,但才华出众,担任海元证券的总裁后,经纪业务也有了很大起色。在并购了重阳证券后,海元证券已经成为上海滩最大的证券公司。
有着雄心伟略的杨帷幄,这几年一直在打造一个声势浩大的“百人”计划—他希望能培育出100个投行精英,他的手下已经开始在全国排名前十的顶尖名校中网罗人才。但即使是有了这样的天之骄子,在挑剔的杨帷幄看来,他们大部分也都不尽如人意。
与此同时,杨帷幄正在秘密进行一个事关海元证券未来的重要项目。这个项目显然给了杨帷幄不少压力,尽管他已经历过不少风雨,但这次却感觉不一样。他坐在办公桌前,时不时抬起头,看一眼落地窗外的黄浦江。
杨帷幄发现,这个自己酝酿了多时的项目,最复杂的部分在于股权关系,而最难以拿捏的就是股权背后的利益平衡。
最近杨帷幄学到了一个新名词,叫 “一致行动人”,他觉得这个词设计得很好,很有同心协力的意味。他将财务数据整理好之后,交给了财务总监阿德。
阿德是个驼背的中年人,他的佝偻病来自父亲的遗传,可能是因为阿德本身习惯性自卑的关系,他的性格有些乖戾与捉摸不定,在单位里的人缘也不是很好。
杨帷幄心想,或许其他地方很少会招募这样的人,但他的标准就是唯才是用。阿德在财务领域的才能,自己深为欣赏。尽管阿德也犯过一些错误,但他对阿德充分展现了宽容的胸怀,毕竟,对于自己要全盘托管财务的下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阿德对此也感恩戴德,更加忠心耿耿。
杨帷幄能够感觉到,当前圈内很多人都因为一个千载难逢的地域性机会而在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他自己也已经被这个机会吸引住了。
上海计划在浦东建造一个机场,同时还将开发出一个以机场为中心的商务航空港。有内部消息称,上海国资委将通过重组整合当地上市公司的资源,专注于浦东机场的开发。这也就意味着,上海将会有一家新的上市公司,不仅涉及110亿元的直接项目收益,还将面临最好的重组机会,单是地皮收益,就将给这家公司带来至少每股20%的收益。
于是,上海浦东机场花落谁家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据外界推测,上海有六家上市公司参与了竞标,而且都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因为它们都有政府背景,且对开发类似项目有一定的经验。
这有点像一个轮盘赌—这个资本游戏一开始,就像一个被分割成六块的大转盘游戏,但只有一块后面藏着丰厚的奖品。指针在飞速旋转,决定结果的究竟是运气还是谋略?
在目前的市场确定性机会不多的情况下,花落谁家,无疑是当下极佳的炒作素材。
恰好那段时间,中国股市正起伏不定,大起大落间,谁将拔得头筹极是引人注目。
市场上最早的一批博弈者在经历了1997年香港回归概念股的冲击后,不敢再轻举妄动。倒是资产重组旋风越刮越起劲,在1998年达到高峰。“ST”帽子这个1998年4月出现的新产物,反倒成了一种投机符号,市场呈现出另一派热烈的投机景象。
与海元证券隔江相望的上海证券大厦二楼的证券交易中心,是各路高手会战的圣地。这是个典型的金融战场—红地毯、电子屏幕闪烁、红马夹在场内忙碌奔波,不停接着外线电话,手指在键盘上挥洒如飞,操作着一笔笔巨额交易。那里,充斥着纸醉金迷的奢侈味道,到处都是投机与尔虞我诈的激战。
尽管各自都忙碌异常,但所有人还是不由自主地将目光聚焦在了082号、032号与066号三个席位上。082号是海元证券的交易席位,032号是泰达证券的交易席位,066号席位则属于韩昊的新凯证券。这三家券商并称上海滩三大券商,也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券商,所有人都在等待他们在浦东机场项目上的选择。
海元证券交易室中,有一个瘦瘦高高、相貌不凡的年轻人,他是海元证券自营部总经理常凡,人称少帅操盘手。尽管年纪轻轻,但常凡因为技术非凡很年轻的时候就被海元证券委以重任。
常凡正在娴熟地加仓六大公司之一的申强高速。
海元证券的行踪很快暴露出来,与此同时被曝光的还有新凯证券,奇怪的是,杨帷幄与韩昊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申强高速—尽管这只股票此前在六大备选上市公司中只属于冷门股。
人们奇怪,为何上海滩另一大券商唐子风的泰达证券迟迟没有出手?难道想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杨帷幄不知道新凯证券为什么也看好申强高速,他回忆了一下海元证券下属公司—海元投资加仓申强高速的契机。最早的时候他是看好申强高速的现金流充沛,本来高速公司就是现金奶牛。买的时候正好是年报出台之际,他们预计会有十送十的分红预案,按经验,不管是不是真的会分红,至少可以在资本市场上炒作一把。此后,该股走势一直强于大盘,于是他也没有抛弃它。
申强高速公司旗下的地皮可能与浦东机场有关,他倒是后来才知道的。
早在一年前申强高速就收购了一块地皮,当时为了收购这块地,申强高速还通过融资扩股并发布了公告。但不知为什么,吃下这块地之后,申强高速一直没有大兴土木地动起来,那块地皮仍旧是一块荒地。杨帷幄当时只是觉得地皮资产可以增加每股预期收益率,于是又加了仓位。
这天上午,他完全没有想到,上海滩竟然爆出一则消息,说浦东机场的选址可能就在距离申强高速9公里左右的一块地皮上,而这恰恰可能是早先申强高速购买的那块。
尽管杨帷幄也认为,在任何正式消息出台前,申强高速还只是1/6的可能性。但显然,如果浦东机场项目选址真的在那里,对于申强高速来说是一个绝大的利好消息,不管是将地块卖给浦东机场相关机构—从地块价格看,按融资书上推算,这块地的成本是平均每公顷4 800元,而现在早就翻为15 000元;还是参与政府的重组计划—这显然是让公司转型成为地产类股票的契机,申强高速都将获得巨额收益。
果然,选址消息一出,申强高速股价连续飙升。但同时又有消息传出,由于价格关系,浦东机场也可能选址在上海其他地方。
不过,当时做惯投机的操盘手们都还小心翼翼,因为这些消息随时都可能被宣布为假消息。而当事方顶多就是出个辟谣公告,但对于操盘手而言,却可能是数以亿计的损失。
当天,泰达证券被交易系统跟踪爆出,他们购入的是六大候选公司之一的海达控股。这家公司是消费型上市公司,主要做服装等轻工业产品,但是旗下也有两块地皮,也有转型做地产公司的打算。
对此,杨帷幄让常凡放缓节奏,静观其变。
大概早盘收盘前30分钟,证券大厦的消息屏上就发布了一则公告—海达控股与建设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主要内容是建设银行将在未来一年内向该公司意向性授权60亿元人民币的授信额度,用于加强海达控股在上海川沙地区房地产开发贷款、商用物业抵押贷款、搭桥贷款、并购贷款等方面的合作业务。
消息一出,场内经纪人议论纷纷,难道浦东机场项目已经明确花落海达控股?有信息源的经纪人开始旁敲侧击打电话给建设银行,一个经纪人打完电话后大叫道:“建设银行的人说,政府官员上周刚去过海达控股。”
申强高速股价应声而落。早盘还剩20分钟时,申强高速开始明显向下,KDJ①这类最简单的反趋向指标已经快速形成了死叉。多头尽管想绝地反击,但似乎只是在作垂死挣扎。股价开始直线下落,量线飙升,直接向跌停板冲去。
尽管久经沙场,但杨帷幄心里多少还有些困惑。毕竟泰达证券的人脉上通下达,最高的人脉甚至直接通往中南海,不可能不知道浦东机场项目最终花落谁家。
“怎么办?要不要抛?”一直在紧锣密鼓操盘的常凡有些不安,他看到盘中申强高速乖离率与布林线组合已经发出了卖出指令—布林线价格明显地跌破下轨,乖离率已经由+30转成–20。白线EXPMA也已经下穿黄线,形成明显的下跌趋势。在这种快速的变化趋势中,常凡纵然有三头六臂,也难以把握安全买入的负乖离点。
一贯讲究交易原则的常凡转头问站在他身后的杨帷幄:“下跌已经出现了可怕的集聚效应,人一旦不理性起来真是恐怖。”
杨帷幄摇摇头:“不要慌,你怎么知道海达控股肯定就有戏?”
“市场上很多人都认为,唐子风后台硬,他们出手购入什么股票,就应该是什么股票。”常凡分析道。
“你不要忘了,一直与唐子风站在同一战线的韩昊,近期买的也是申强高速,可见他们内部还是有分歧的。”杨帷幄冷静地说道,“选股的关键是自己购入的理由是不是充分。”
杨帷幄一向不按常理出牌,股市有股市的弹性,杨帷幄也有自己的一套改变局势的套路,至少目前看来,这个套路,也不是那么轻易就可以复制的。
此前,杨帷幄仔细读过申强高速那份扩股说明书—该地皮主要是用来开发一个大型的交通枢纽。该地皮位于上海远郊川沙,之前川沙镇长期得不到发展,而以交通枢纽带动周边商业的构思,相当于将这块地皮打造成一个卫星辐射城。而这个设想正好与浦东机场计划书中推崇“和城市一起发展”的“阿纳海姆模式”不谋而合,依靠机场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显然是希望快速获得政绩的政府乐于看到的。
另外,杨帷幄还从地产谍报中心那里获得了一些资料—地产谍报中心手中总是把握着一些开发商的猫腻来讹诈开发商。开发商也不会将地产谍报中心除掉,因为他们也需要通过谍报中心知道竞争对手的招标信息。
杨帷幄手中那份资料称,申强高速获得那块地皮的成本并非扩股书上写的4 800元一公顷,而是1 600元一公顷,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申强高速将此地转卖给浦东机场,既不会失去已经获得政府信任的“阿纳海姆模式”构想,更重要的是,其获得的利润远不止圈内所说的3倍,而是整整10倍。这个利润,分给任何一个相关利益者,都将是很可观的。
杨帷幄猜不透泰达证券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加仓的幅度却不由自主地放缓下来。
早盘收盘,申强高速微调1.2%,一切都在控制范围之内,杨帷幄与常凡相视一笑。
泰达证券总部。
唐煜抬起头笑着说:“爸爸,要不试探一下他们的底线?你觉得他们对申强高速的忠诚度如何?”
唐子风慢慢地说:“目前看来,他们也就是投机一把。任何人买股都有理由,所谓市场中人,也就是买股的理由充分一点罢了。”
“那如何诱敌深入呢?他们应该没有发现我们醉翁之意不在酒吧?”唐煜问道。
“接下来,他们的命运将与这只股票息息相关了。”唐子风嘲讽地说道,“这可不是简单的六色大转盘,在这里,赢的几率不是百分之百,就是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