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他已经认出我来了?”
姬秋正想着,秦王任好已经持起四方青樽,慢慢站起来。
他把四方青樽朝着众人一晃,高声说道:“晋公子重耳,乃是名动天下的贤公子,今次能前来我秦国,实乃本王之幸。此番宴饮,便是为他接风洗尘。”
说到这里,他把酒高高举起,仰头一饮而尽后冲公子重耳说道:“饮胜!”
公子重耳与其他贵人同时举起几上酒,同时一饮而尽。秦王把酒樽放下,他用炯炯有神的双眼盯视着公子重耳,又开口道:“我秦国,乃礼仪之邦,素来愿与各相邻国家交好。今日,本王也不怕当着晋公子的面说句大话,就算是当今晋国君侯,也是因为我秦国的扶持,才能登上君侯之位的。然,前公子夷吾,虽然已经名列君侯,却不过是个背信小人。”
在秦王朗声说出‘公子夷吾,虽然已经名列君侯,却不过是个背信小人’时,众晋人齐刷刷地变了脸色,就连一直面带微笑的公子重耳,嘴角的笑,也滞了滞。
手持已被旁边的宫女重新满上的酒樽,秦王神色自如地转向公子重耳,语调一转,又朗声说:“然,晋公子重耳,不愧为天下名士之首,其德行才情,素来为本王所敬仰,亦非夷吾之辈可以相提并论。这次能请公子前来秦地,实乃本王之幸。诸位,让我们敬公子一斟!”
殿内众人一齐起了身,转身公子重耳举斟喝道:“饮胜!”
公子重耳淡然一笑,率先一饮而尽。
跟随公子重耳一同参宴的近臣食客刚悬起来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这个秦王任好,行事实在出乎他们意料。谁也没有想到,甫一见面,他居然会将自己对夷吾的不满,这么直接地当着公子重耳的面说出来。
尽管他没有直接说要帮助公子重耳回到晋地取代夷吾,但他却又向众人表明,公子重耳的为人他信得过,不是夷吾那样的背信小人可以相提并论的。
这个秦王,虽然年纪轻轻,但他的行事手段却让人不敢小瞧了。同时,跟随公子重耳的政客们也敏感地察觉到,秦王虽未明说,但已有了改为扶持公子重耳的意思。
一片和谐中,秦王又哈哈一笑,转向公子重耳说道:“公子或许不知道,你那兄弟在我秦国时,为了得到我们的帮助,曾向我许诺,将秦河外五城,及河内解梁、瑕等地割让给秦国。然,夷吾那小人在我秦国扶持下登上了君侯之位后,却背信食言了。不知公子对此事持何种看法?”
公子重耳笑了笑。
或许是无意掩饰,所以他那笑容之中带着明显的嘲讽。
“重耳虽然不似秦王勇武过人,可以开拓疆土,为秦人扩张领地。然,重耳虽然流落异国,却一日未敢忘记固守祖宗基业,为晋地百姓谋一个太平盛世的太祖遗训。夷吾与秦王之事,长幼有序,重耳就不予置评了,然,重耳却断然不会拿祖宗基业,去换取一己私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