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
3187500000008

第8章 英印帝国里的克什米尔(1822-1947) (1)

克什米尔问题虽然产生于1947年,但知晓克什米尔过去尤其是此前一百多年的政治发展状况,对于理解它何以产生和怎样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正如印度学者巴扎兹所说:“当前印度和巴基斯坦因为争夺克什米尔而引起的争端,其根源在于克什米尔过去的历史之中。因此,除非人们能够相当熟悉该土邦早期和中世纪的文化和政治的发展演变,否则他就难以理解潜藏在克什米尔加入争端(注:指 1947年10月26日克什米尔申请加入印度自治领)之下的潮流和逆流。”Bazaz, Prem Nath, The History of Struggle for the Liberation of Kashmir,New Delhi: Kashmir Publishing Company, 1954, Preface

克什米尔在南亚体系中显得颇为特殊,连尼赫鲁也说:“克什米尔有自己的灵魂,它有自己的特质。”Suresh K Sharma & SR Bakshi Edi, Nehru and Kashmir, New Delhi: Anmol Publications PVT LTD, 1995,p311克什米尔的特性首先来自于其地理位置,它不仅处于草原游牧区向平原农耕区的过渡地带,还位于世界三大文明,即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注:拉达克长期属于中华文明区)的交汇处。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长期以来各种文明势力以此为竞技舞台,使克什米尔的政治格局多变。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它有时是个独立王国,有时又成为周边帝国的一部分,造成它的疆域变动不居。它保有独立地位的时间长,即便在成为周边帝国一部分时其独立性也比较大。

总的来说,南亚民族不太注重历史记载,克什米尔却是一个稀有的例外,其较为丰富的文献记载使后人得以勾勒出它的历史轮廓。根据克什米尔政治的发展脉络,可以把克什米尔的历史分成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神话传说的远古时期,从远古到公元前3世纪;第二个阶段是佛-印教徒统治时期,从公元前3世纪到1339年;第三个阶段是穆斯林统治时期,从1339到1819年;第四个阶段是锡克-多格拉人统治时期,从1819到1947年多格拉王朝统治克什米尔直到1952年才被终结。由于1947年印巴分治对克什米尔影响巨大,之后多格拉王朝名存实亡,克什米尔的历史发生根本转变,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所以把克什米尔历史的第四阶段截断于此较为合理。;第五个阶段从1947年至今,这是印巴对峙的克什米尔分裂时期。前三个阶段是克什米尔的古代历史,第四个阶段是它的近代历史,最后一个阶段是它的现当代历史。

第一节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

贝赫拉说:“印度无疑是世界上最多元化的社会。它的多样性包括25种得到宪法承认的语言和2000种其他语言,大约2000个种姓,至少15种较大的宗教,以及2800多个族裔共同体。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作为非同寻常的种族、部落群体、语言和宗教的混合物,成为印度的一个微缩体。”Behera, Navnita Chadha, State,Idendity & violence: Jammu, Kashmir, and Ladakh, New Delhi: Manohar Publishers & Distributors, 2000, p7

从历史角度而言,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是多格拉霸权的人为制造Kak, BL, Kashmir: Problem and Politics, Delhi: Seema Publications, 1981, p124。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的形成是一个异常复杂的问题,许多着作对此进行了论述。通常的文献都把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的建立定在1846年,因为在这一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与多格拉贵族查谟王古拉伯·辛格签订了《阿姆利则条约》,把第一次英锡战争中从锡克国那里获得的战利品克什米尔卖给了他,确认了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的主权地位,并正式把它纳入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这是西方中心主义史观的一个体现,是从英国的视角来看问题,并不能准确地反映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的完整历史。因为,多格拉人的查谟政权建立于1822年,并且,在《阿姆利则条约》签定之前,它就已经兼并了基希德瓦尔、拉达克、巴尔蒂斯坦等许多地区。所以,把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的肇始定在1822年比较妥当。

一、古拉伯·辛格的受封和早期扩张

克什米尔位于兴都库什山脉的萨特累季河流域。1587年,莫卧儿帝国的阿克巴皇帝征服克什米尔,使它成为莫卧儿帝国的一部分。随着莫卧儿帝国的衰弱和分裂,其驻克什米尔总督日益恣意妄为,欺凌百姓。克什米尔与岗德赫拉(Gandhara,包括英属印度的西北边境省和阿富汗东部)地区的人民数千年来一直有着密切的文化和政治联系,彼此把对方看作甘苦与共的平等朋友,并且都信奉伊斯兰教。

因此,克什米尔人向阿富汗国王艾哈迈德?沙阿?杜兰尼求助Bazaz, Prem Nath,The History of Struggle for the Liberation of Kashmir,New Delhi: Kashmir Publishing Company, 1954, p111。1752年,阿富汗出兵克什米尔,把它置于杜兰尼帝国的统治之下。到19世纪初,杜兰尼帝国的管辖范围已经扩展到整个印度河流域,包括木尔坦、白沙瓦以及附近的山区省县Panikkar, Kavalam Madhava,The Founding of the Kashmir State: A Biography of Maharajah Gulab Singh, 1792-1858,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53, p20。

莫卧儿帝国衰落后,印度北部旁遮普地区的锡克人“锡克”一词是印地语的音译,源于梵语siksati,意为信徒。锡克教是印度旁遮普地区的政教合一组织及其教派的统称,15世纪末兴起于旁遮普,创始人为商人出身的那纳克(1469-1538)。18世纪初班达·辛格领导锡克教徒进行了多次反抗印度教封建主和莫卧尔王朝的斗争,建立了第一锡克国家(1708-1715)。1761年第三次帕尼巴特战役后,锡克人消灭了侵入旁遮普的阿富汗军队。1765年,锡克教军事领袖会议宣布旁遮普独立,建立了第二锡克国家(1765-1779),并将锡克教徒组成由酋长领导的12个战士社团。18世纪末至19世纪前期,兰吉特? 辛格反击阿富汗统治者扎曼?沙阿侵略旁遮普取得胜利,成为锡克教联军的总指挥和英雄。他组织了以新式步兵和炮兵为主力的强大军队,统一旁遮普,取代了战士社团联盟的旧锡克国家,建立了第三锡克国家(1780-1839)。(本段资料来自因特网,莫知所出)逐步壮大崛起。

锡克人传统的统治方式是分为12个战士社团,由各自的酋长来管辖,处于分裂状态。其中之一的苏卡尔恰基亚社团在兰吉特·辛格统治时期(1799-1839)日益强大。兰吉特·辛格在1799年从阿富汗的杜兰尼王朝获得王的爵位;1801年占领拉合尔城,把它定为锡克国的首都,并自封大君在印度语中,Maharaja是个合成词,Maha是大或伟大的意思,Raja是王或国王的意思,它的汉文音译是“摩诃罗阇”。有学者把Maharaja与印度语中类似的词,如Nizam(尼扎姆)、Nawab(纳瓦布)等,笼统地译为土邦主,这并不是很精确。Raja有点类似于我国东周时期的诸侯;Maharaja类似于那时的霸主,而非一般的国王或诸侯。在以前的印度,也只有强大的Raja才能称为Maharaja。有学者把Maharaja译为“大君”,意思是伟大的君主,这比较贴近它在印度语中的原意,故本文采用此译法。兰吉特·辛格逐步结束了旁遮普锡克人政权林立的状况,统一了萨特累季河以北至印度河地区。在他统治时期,锡克国因其强大又被称作锡克帝国。

兰吉特·辛格把自己的领主杜兰尼王朝赶出印度河流域之后,又把目光对准了附近的克什米尔。他利用阿富汗内乱的机会,在手下大将古拉伯·辛格(Gulab Singh,1792-1858)的主攻下,在1819年7月19日攻入克什米尔谷,把它并入锡克帝国。古拉伯·辛格是克什米尔南面查谟地区的印度教徒,属于拉吉普特(Rajput,意思是“王的子孙”)种姓米恩系的多格拉族,在1809年投奔兰吉特·辛格,并把自己的两个弟弟迪雅恩·辛格和苏其特·辛格引荐给他。这三兄弟全都足智多谋、骁勇善战,为锡克国的攻城略地立下汗马功劳,长兄古拉伯·辛格尤富城府、深沉阴险。

1819年是多格拉家族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古拉伯·辛格帮助兰吉特·辛格征服了尤素福部族,夺取了印度河流域的战略重镇白沙瓦;迪雅恩·辛格被任命为王室总管,后来又出任首相,具有重要的决策影响力。为了奖赏多格拉家族为锡克国作出的贡献,兰吉特·辛格在1822年6月封古拉伯·辛格为查谟王,迪雅恩·辛格为蓬奇王,苏其特·辛格为拉玛纳嘎王。这三个兄弟诸侯都附属于锡克帝国,在拉合尔朝廷中位高权重。

查谟是个窄小贫瘠的地方,只有一千多平方公里,其中很多地方还是山区。它作为一个领土政治概念并逐渐发展成为查谟王国,其边界是经过逐步而持续地兼并周边地区而形成的Charak, Sukhdev Singh, Jammu Kingdom(Vol1), New Delhi: Light & Life Publishers, 1983, p62。

古拉伯·辛格也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君主,梦想建立一个强大的中亚帝国,受封后就开始筹划对外扩张,他到1825年已经征服了查谟境内的所有山区;到1827年的时候,他已经控制了查谟北边的利亚兹、基希德瓦尔、拉佐里、萨马斯和阿纳斯,加上苏其特·辛格的采邑拉玛纳嘎,迪雅恩·辛格的采邑蓬奇,以及迪雅恩·辛格的长子希拉·辛格的采邑迦什罗塔,查谟与克什米尔谷之间的所有地区都处在多格拉家族的有效控制之下Panikkar, Kavalam Madhava, The Founding of the Kashmir State: A Biography of Maharajah Gulab Singh, 1792-1858,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53, p37。

扫平了通向克什米尔的道路之后,古拉伯·辛格辖地的南面是英属印度,西面和北面是其领主锡克帝国的版图。所以,他就把目光对准了基希德瓦尔东北面的拉达克。拉达克是我国西藏阿里地区西边以列城为中心的一个王国,属于阿里三围之一西藏的自然地貌,大体是西北高东南低,所以古代藏族地理史家形象而粗略地将藏区划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即“上部阿里三围、中部卫藏四茹、下部朵康六岗”。阿里三围指的是拉达、芒域和古格。,当时被西藏地方当局辖制。拉达克的北部是喀喇昆仑山脉,西边是吉尔吉特和阿斯托里,居民信仰藏传佛教,尊奉达赖喇嘛为宗教领袖。这里气候寒冷、地广人稀,在历史上是连接中亚和南亚、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贸易枢纽。当时闻名世界的奢侈品克什米尔披肩的原料,就来自于西藏西部的山羊细绒。因为拉达克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富饶的物产矿藏,古拉伯·辛格对它垂涎三尺。

19世纪30年代初,英国人在萨特累季河上游的科特噶尔建立了一家纺织厂,拉达克人便把山羊细绒直接卖给他们,减少了协议中的输给查谟的数量。羊绒贸易可以带来巨额的收入,而且据传拉达克的鲁赫塔克蕴藏着丰富的黄金、硼砂、硫磺和矿盐,并且还有繁荣的贸易市场,每年吸引大量来自中亚各地的商人Quoted in Muhammad Yusuf Saraf, Kashmir Fight-for Freedom (Vol1, 1819-1946), Lahore: A Salam Khan, 1977, p99。因此,古拉伯·辛格决心兼并拉达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