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最有趣的青少年益智故事全集
3201100000028

第28章 素质故事篇 (6)

英国的伦敦塔原是囚禁政治犯的监牢。在一间囚室的石墙上,有位犯人刻下这样的一句话:“杀人的不是逆境,而是遇到逆境时那种消沉烦躁的心情。”至今历时300年,墙上的刻痕仍在,给观光客留下无限凭吊的感慨。

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魔鬼撒旦攻击人类最有效的武器不是愤怒、骄傲、嫉妒和怨恨,而是微不足道的沮丧和失意。它们会悄悄侵袭到你心中,一点点瓦解你的意志,销蚀你的信心和勇气,使你落入毁灭的陷阱而不自觉。

当灾难初次打击到一个人时,他第一个反应往往是怀疑:“这会是我吗?”他不敢相信厄运会突然降临到他身上,继之是愤怒:“为什么偏偏是我?”他觉得不公平,别人都活得好好的,却由他来承受这样的痛苦和不幸,他愤怒、怨恨、诅咒,恨不得把全世界都毁灭掉。但是,当这一切都无法改变事实,他开始感到惶恐、不安、无助,沮丧和失意的毒菌便渐渐征服了他,使他消沉、自暴自弃,抱着一种听天由命、自生自灭的消极态度。到了这种地步,实际上他的心已经死了。

在人的一生中,谁都避免不了遭遇一些挫折打击,一些让我们伤心流泪的时刻。但我深信,人生的苦难虽多,生命的韧力却比这一切更坚强,只要你下决心好好地活着,你就能好好地活下去。生存的本能是上帝赋予人类极大的权利,只是很多人都未曾发挥。

感悟箴言:

生活中的挫折与困苦并不可怕,在任何环境下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这样你就能每天都生活在希望之中。

一件生日礼物

年轻小伙子阿伟打算为新交的女友小兰买一件生日礼物。他们交往时间不长,小伙子经过仔细考虑,认为送一副手套最恰当不过——浪漫,又不显得过分亲昵。

下午,阿伟去百货商店给女友买了一副白色的手套,让女友的妹妹小丽带给她姐姐。小丽给自己买了一条内裤。回家的路上,小丽把两件物品弄颠倒了,结果送给小兰的礼物变成了内裤。

当晚,阿伟一回到家里就接到了小兰的电话:

“你为什么买这样的礼物送我?”

没有听出来对方的怒气,阿伟的情绪很高,他说起话来空前流利,根本容不得小兰插嘴:“小兰:我之所以选了这件礼物,是因为据我留心观察,你晚上和我出门时总是不用它。我没有给你买长的,因为我注意到,小丽用的是短的,很容易脱下来。它的色调非常浅,不过,卖它的女士让我看她用的同样的东西,她说已经3个星期没洗了,但一点都不脏。我还让她当场试了试你的,它看上去好看极了……”

“神经病!”

等待对方夸奖的阿伟猛然听到这三个字,他当时就懵了,愣在那里根本说不出话来……

为什么恋爱的双方会造成误会?粗心的小丽固然有一定的责任,但是当事人双方交谈不明确恐怕是主要原因。在电话中,双方都以为自己话中的“礼物”非常明确,所以,都没有说出来,结果闹出了笑话。在发现产生了误会之后,阿伟竟说不出话,就是应对功夫欠佳的表现了。如果阿伟平时注意这方面的学习和训练的话,就不至于造成这种尴尬了。

感悟箴言:

成功的交流与沟通是人际关系良好维系的关键。在与人交流时,一定要语义明确,表达清晰,不要让对方产生不应有的歧义或误会。

“点金石”的秘密

世界上的一家大图书馆被烧之后,只有一本书保存了下来,但并不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一个识得几个字的穷人用几个铜板买下了这本书。这本书并不怎么有趣,但这里面却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东西!那是窄窄的一条羊皮纸,上面写着“点金石”的秘密。

点金石是一块小小的石子,它能将任何一种普通金属变成纯金。羊皮纸上的文字解释说,点金石就在黑海的海滩上,和成千上万的与它看起来一模一样的小石子混在一起,但秘密就在这儿。真正的点金石摸上去很温暖,而普通的石子摸上去是冰凉的。然后,这个人变卖了他为数不多的财产,买了一些简单的装备,在海边扎起帐篷,开始检验那些石子。这就是他的计划。

他知道,如果他捡起一块普通的石子并且因为它摸上去冰凉就将其扔在地上,他有可能几百次地捡拾起同一块石子。所以,当他摸着石子冰凉的时候,他就将它扔进大海里。他这样干了一整天,却没有捡到一块是点金石的石子。然后他又这样干了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三年;但是他还是没有找到点金石。然而他继续这样干下去,捡起一块石子,是凉的,将它扔进海里,又去捡起另一颗,还是凉的,再把它扔进海里,又一颗……

但是有一天上午他捡起了一块石子,而且这块石子是温暖的……他把它随手就扔进了海里。他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把他捡到的所有石子都扔进海里。他已经如此习惯于做扔石子的动作,以至于当他真正想要的那一个到来时,他也还是将其扔进了海里!感悟箴言:

好的习惯是促进你成功的基石,但坏的习惯也是你成功的绊脚石。许多的成功机会就是因为你的坏习惯而瞬间失去的。

沉默是金

一天夜里,考林刚要上床,忽然有人来敲门。一位朋友来告诉他自己与妻子离婚了。那一刻,朋友很消沉,什么都没说,考林很想问一问:为什么?怎么回事?但是终于没问,他知道那个时候朋友已经什么都不想说,不想回忆,也不想表白。他们默默地喝着咖啡,听着CD,一位歌星在忧郁地唱:沉默是金。

女友找到一位男朋友,跑来征求爱琳的意见。爱琳左看右看觉得那男人不顺眼,但看看女友那兴高采烈、得意洋洋的样子,话到了嘴边便咽了回去。几年后,看到他们恩恩爱爱幸福美满的小家庭,爱琳便暗暗庆幸自己当初没有冒失地去投那反对票。

常常听人说:大智若愚,却总不明白为什么要“若愚”;常常听人说:难得糊涂,却不知道怎么样才算糊涂,不知道的事要问,知道了的事要讲,却原来没看透:沉默是金。

假如有一天你知道自己受了欺骗,分明去大吵大闹也是受了欺骗,那么何不将欺骗留于心底?

假如你明白相聚的人终究要离去,海誓山盟亦不再留得住往日欢欣,那么就洒脱地为他送行吧。沉默是金。

感悟箴言:

俗话说:“沉默是金。”记住: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能少说或不说以及应少说或不说的时候,沉默是最明智的选择。

礼貌就像油漆一样

有一天,在街上,一位青年妇女挡住了威廉的去路,他请她让开,并重复三遍。可她走开时连一句道歉的话都没讲,其实说一句“对不起”或“谢谢”是很容易的。

令人奇怪的是,为什么连“谢谢”这句最基本的客气话现在都越来越难以听见了。甚至人们在接受礼物后都不写感谢回信了。寄送结婚礼物往往是音讯全无,不知对方收到没有。威廉的一个朋友鼓起勇气给新婚夫妇打电话,告诉他们她已经向邮局提出查找丢失的包裹。而威廉在这方面胆子很小,只敢给新娘的父母打电话问问礼物收到没有。一次,当他询问了新娘的父母后,他们去问女儿时,她的回答却是:“我还没写谢条呢!”新娘的话代表着一种对生活漫不经心的态度。这经常被用来对那些不礼貌的行为进行辩解。例如,直呼你的名是表示对你友好,你对是否按时赴约不大在乎说明你这个人不死板,等等。对这些论调我们都很清楚,只是不愿费心思去思考它罢了。

人们互相间以礼相待可以使生活变得更方便。不然,就会出现相反的情况。

过去,威廉总以为礼貌就像油漆一样,只是为了使人的外表显得好看一些。但有一天,当他发现了油漆的真正价值后,才提出了新的结论。那天,他正巧看见一群黑蚂蚁在他的房间的墙上爬着。它们就从这里打出了一个洞,并继续咬蚀没上油漆的木制的底框——而那些漆过的木框则完好无损。从这件事中威廉受到了启发:礼貌不仅仅是外表的装饰,而且也维系着整个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感悟箴言:

礼貌待人,是人类交往的准则。我们应该认真对待日常生活中的细节,礼貌地与人相交,才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友爱。

习惯性的问候

1930年,西蒙·史佩拉传教士每日习惯于在乡村的田野之中漫步很长的时间。无论是谁,只要经过他的身边,他就会热情地向他们打招呼问好。

其中有个叫米勒的农夫是他每天打招呼的对象之一。米勒的田庄位在小镇的边缘,史佩拉每天经过时都看到他在田里勤奋地工作。然后这位传教士总会向他说:“早安,米勒先生。”

当传教士第一次向米勒道早安时,这个农夫只是转过身去,像一块石头般又臭又硬。在这个小乡镇里,犹太人和当地居民处得并不太好,成为朋友的更绝无仅有。不过这并没有妨碍或打消史佩拉传教士的勇气和决心。一天又一天过去,他持续以温暖的笑容和热情的声音向米勒打招呼。终于有一天,农夫向传教士举举帽子示意,脸上也第一次露出一丝笑容了。

这样的习惯持续了好多年,每天早上,史佩拉会高声地说:“早安,米勒先生。”那位农夫也会举举帽子,高声地回答道:“早安,西蒙先生。”这样的习惯一直延续到纳粹党上台为止。

史佩拉全家与村中所有的犹太人都被集合起来送往集中营。史佩拉被送往一个又一个集中营,直到他来到最后一个位于奥斯维辛的集中营。

从火车上被赶下来之后,他就等在长长的行列之中,静待发落。在行列的尾端,史佩拉远远地就看出来营区的指挥官拿着指挥棒一会儿向左指,一会儿向右指。他知道发派到左边的就是死路一条,发配到右边的则还有生还机会。

他的心脏怦怦跳动着,愈靠近那个指挥官,就跳得愈快。很快的,就要轮到他了,什么样的判决会轮到他?左边还是右边?

他离那个掌握生死的独裁者还有一段距离,但是他清楚这个指挥官有权力将他送入焚化炉中。这个指挥官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怎么能在一天之中将千百人送入枉死城中?他的名字被叫到了,突然之间血液冲上他的脸庞,恐惧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然后那个指挥官转过身来,两人的目光相遇了。

史佩拉静静地朝指挥官说:“早安,米勒先生。”米勒的一双眼睛看起来依然冷酷无情,但听到他的招呼突然抽动了几秒钟,然后也静静地回道:“早安,西蒙先生。”接着,他举起指挥棒指了指说:“右!”他边喊还边不自觉地点了点头。“右!”——意思就是生还者。

感悟箴言:

礼貌的态度和热情的言行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正所谓:相逢一笑泯恩仇。真诚的问候和友好的微笑都能够感化冷漠的对手。

绝对的公平并不存在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许许多多的人都认为公平合理是生活中应有的现象。我们经常听人说:“这不公平!”或者“因为我没有那样做,你也没有权利那样做。”我们整天要求公平合理,每当发现公平不存在时,心里便不高兴。应当说,要求公平并不是错误的心理,但是,如果因为不能获得公平,就产生一种消极的情绪,这个问题就要注意了。

实际上绝对的公平并不存在,你寻找绝对公平就如同寻找神话传说中的一样,是永远也找不到的。这个世界不是根据公平的原则而创造的。譬如,鸟吃虫子,对虫子来说是不公平的;蜘蛛吃苍蝇,对苍蝇来说是不公平的;豹吃狼,狼吃獾、獾吃鼠、鼠又吃……只要看看大自然就可以明白,这个世界并没有公平。飓风、海啸、地震等等都是不公平的。公平是神话中的概念。人们每天都过着不公平的生活,快乐或不快乐,是与公平无关的。

这并不是人类的悲哀,只是一种真实情况。

我们在生活中受到要求公平的心理影响,当公平没有出现时,我们会感到愤怒、忧虑。但是,过去不曾有过绝对的公平合理,今后也不会有。

文明社会一再呼吁公平,政客们在他们的竞选演说中屡次提到这两个字。譬如,“我们对任何人都要一视同仁。”尽管如此,不公平的现象依然存在,在我们的社会理,贫穷、战争、疾病、犯罪、吸毒等等不平等的现象不是此起彼伏吗?

感悟箴言:

人世间,不公平的事是无处不在的。所以总不能一味地沉陷于其中,可以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调节不公平的现状。

找到别人的秘密

1905年的一天,美国伊利湖畔繁忙的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车祸:两辆汽车头尾相撞,后面又撞上了一连串的汽车,转眼间,公路上一片狼藉,碎玻璃、碎金属片满地皆是。

事故发生以后,除了警察赶到现场以外,还来了一个汽车厂的老板,他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汽车大王亨利·福特。

福特为什么也急匆匆地赶来呢?

原来,这位精明的老板希望从撞坏的汽车上找到一点别人的秘密。

福特仔细地搜索着每一辆撞坏的汽车。突然,他被地上一块亮晶晶的碎片吸引住了,这是从一辆法国轿车阀轴上掉下来的碎片。粗看这块碎片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然而,它的光亮和硬度使福特感到,其中必定隐藏着巨大的秘密。

于是,福特把碎片拣了起来,悄悄地放进了口袋,准备带回去好好研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