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最有趣的青少年益智故事全集
3201100000042

第42章 财富故事篇 (10)

詹何答道:“我听已经去世的父亲说过,楚国过去有个射鸟能手,名叫蒲且子,他只需用拉力很小的弱弓,将系有细绳的箭矢顺着风势射出去,一箭就能射中两只正在高空翱翔的黄鹏鸟。父亲说,这是由于他用心专一、用力均匀的结果。于是,我学着用他的这个办法来钓鱼,花了整整5年的时间,终于完全精通了这门技术。每当我来到河边持竿钓鱼时,总是全身心地只关注钓鱼这一件事,其他什么都不想,全神贯注,排除杂念,在抛出钓鱼线、沉下钓鱼钩时,做到手上的用力不轻不重,丝毫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这样,鱼儿见到我渔钩上的钓饵,便以为是水中的沉渣和泡沫,于是毫不犹豫地吞食下去。因此,我在钓鱼时就能做到以弱制强、以轻取重了。”

感悟箴言:

想要成就一番大的事业,就必须要有专心致志的心态,全神贯注地用心去发现和运用其客观的规律性,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取得显著的成效。

筑起意志的水闸

在过去的农村,春天的时候河水的水位很高的,这时农夫往往就在河道里修筑水闸,使水不致完全流失;因为一到夏天河水的水源容易干涸,如果在春天预先修筑水闸,把水积蓄起来,等到夏天就不怕闹旱灾了。

做人的道理其实也一样。在人年轻的时候,满身都充满精力,正如春天里的河水那样丰富充沛。所以,我们就应该尽快修筑起意志的水闸,不要让宝贵的精力白白地一点点流掉,以致到了中年就因为精力衰弱而无法继续工作了。

一个年轻人在刚刚跨入社会的时候,以为自己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他们相信能利用自己这巨大的精力储备,做出惊人的事业来。他们也希望把一切的精力完全变为促进成功的因素,他们为自己年轻感到自豪,以为他们的能量不会有用尽的一天,所以在各个地方、各种方面都不知爱惜自己生命的储能。花天酒地、饮食无度、不检点的生活、奢侈的习惯、工作的不认真等等都可以摧残、减弱他的生命储能。这种态度是非常错误的。

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总要做这样的思考:怎样利用他自己的才智、精力和体力才是最有效率的?有不少人往往使自己的才智、精神、体力空耗了、糟蹋了,就好像他们胡乱挥霍金钱一样。这样的人是很可悲的。

要把自己的精力全部倾注到事业上,这是许多立志成功的人非常明白的一个道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他们仍会不知不觉地把相当的精力耗费到了毫无裨益的事情上。一个人利用自己的精力,就像我们平时用水一样,一个不小心就会浪费很多。这些毫无益处的事情除了损耗生命储能的坏习惯,更有损耗脑力的坏行为。

比如,动不动就发怒、烦躁、苦恼、忧郁,这些心理与其他的坏习惯比起来,它所损害的生命力不知道要大多少倍!

一个人如果丧失了自己的脑力,他就不会再有创造力。那些由于狂嫖滥赌、操劳过度或是太无聊空虚而使自己的脑力受到极大损害的人,他的健康、他的智慧、他的判断力、他的发明能力和创造力都将因此受到很大的损害,甚至会丧失殆尽,这样一来,他们就再也没有成功的希望了。

一个精明谨慎的商人一定知道怎样把每一分钱都花在最有效的地方。但有些人却把自己昨天储存的体力,今天就用个精光;昨天积蓄的脑力,今天就挖掘得一点不剩,常常这样,他们还能够做成什么大事呢?

一个年轻人如果不时时注意积蓄自己的体力与脑力资本,不时时注意保持自己强健的躯体,那么他无疑是把自己的成功资本随便地扔到大海里去了。即使他的志向再远大,最后也无能为力,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只好后悔不迭。

可遗憾的是,现在不知道有多少青年人随便地牺牲自己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去换得一夜的狂欢,或是疯狂地放纵一下。这些年轻人对此从不觉得可惜,他们也绝不会想到,这样做会对他们的前途产生不利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金钱损失以后,还有很多补救的方法;但精力一旦消耗就无法收回,而且随着精力的消耗,往往还附带着其他千百倍的损失,比如可能败坏人格,可能会在无形中埋没一个人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

感悟箴言: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要认为自己很年轻而无所顾忌地放纵身心。想要成就梦想的辉煌,充沛的精力才是做一切的可能。

适时势才能昌盛

鲁国有一户姓施的人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爱学儒家的仁义之术,小儿子爱学军事。大儿子用他所学的儒家仁义思想去游说齐王,得到齐王的赏识,聘请他为太子的老师。二儿子到楚国去,用他所学的法家军事思想游说楚王,在向楚王讲述自己的思想、观点时讲道理、举例子,有条有理,楚王听了很高兴,觉得他是个军事人才,就封他为楚国的军事长官。这样,兄弟两人一个在齐国任职,一个在楚国做官,他们赚的钱多,使家里很快富裕了起来。兄弟两人都有显赫的爵位,让他们家的亲戚朋友也感觉到非常荣耀。

施家邻居中有一户姓孟的人家,家庭情况与施家以前相仿:家境并不富裕,也是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与施家大儿子一样,好学儒家仁义之术;二儿子也是爱学兵法之术;两家的儿子还曾经在一道讨论学问,研究兵法。孟家为贫穷所困扰,生活很艰难。孟家看到施家这两年很快富裕起来,门口的马呀、车呀经常有来的,来的人员中有当兵的,也有当官的,真够荣耀,很有点羡慕施家。由于这两家一直都很友好,孟家就向施家请教如何让儿子取得官职的方法。施家的两个儿子就把自己怎样去齐国,怎样向齐王游说及如何到楚国,又如何对楚王游说和当官的经过如实地告诉了他们。

孟家两个儿子听到后,觉得这是个门路,于是大儿子准备到秦国去,二儿子准备到卫国去。

孟家大儿子到秦国去后用儒家学说游说秦王。他向秦王讲得头头是道,真是口若悬河,口才不错。秦王说:“当前啦,各国诸侯都要靠实力进行斗争,要使国家富强的,无非是兵力、粮食。如果光靠仁义治理国家,就只有死路一条。”秦王心想:这个人固然有才能,他要我用仁义之术治国就是想要我国不练兵打仗,不积粮食不富裕,这能行吗?于是,命令军士对他施行了最残酷的宫刑,然后又将他赶出了秦国。孟家的二儿子到了卫国以后,用主张发展军事的学说游说卫王。

他为了能让卫王采纳他的意见,能在卫国授爵当官,向卫王进言时有条不紊地讲述自己用兵的道理。卫王听后说:“我们卫国是弱小国家,又夹在大国之间。对于比我们强的大国,我们的政策是要恭敬地侍奉他;对于同我们一样或比我们还要弱的小国,我们的方针是要好好地安抚他们,只有这样才是我们求得安全的好方法。你提的军事治国固然不错,但如果我依靠兵力和权谋,周围的大国就会联手攻打我国,我们的国家很快就要灭亡。假若我好生生地放你回去,你必定会到别国去宣传你的主张,别的国家发展了军事力量再对外扩张起来,会对我国造成很大的威胁。”卫王感到这个人既放不得,又留不得,于是派人砍断了他的双脚,然后把他押送回鲁国。

孟家的两个儿子回到家里,已是残废人了,全家人感到又悲又恨,他家父子三人找到姓施的人家里,悲痛地拍着胸脯责备施家。施家的人回答说:“不论办什么事,凡是适应时势的就会成功、昌盛,违背时势的就会失败、灭亡。你们学的东西与我们相同,但是取得的效果却完全不同,为什么呢?这是由于你们选择的对象不同,同时又违背了时势啊。我们的做法和行为又有什么错误呢?”

感悟箴言:

具体的问题要具体地分析,做事情要适应时代的潮流。对别人的经验不能生搬硬套,那样只会使自己迷失在别人的天空下。

做生意的目的是赚取利润

乔治的一生中有一种一如既往、毫不更改的习惯,即他总是上当受骗。尽管他是一位在商场非常成功的企业家,可是过去他也是一位长年的失败者。有一回,他讲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他6岁的时候,在自家门前摆了一个小摊,卖母亲冰箱中存放的食品。他取出蔬菜、水果、鸡蛋,在每一样东西上贴一个标好价的标签。他每个鸡蛋卖一分钱,而他的母亲买的这些鸡蛋每个花了三分钱。他很快就将鸡蛋和蔬菜卖个精光,赔了本钱。他那十分溺爱他的母亲觉得这很好玩,也从未向他提说过,做生意的目的是赚取利润。

多年以后,他的买卖出现了历史上的转折点。乔治和他的妻子玛丽都在跳蚤市场工作。他与另一位展销商进行易货交易,用零售价为二十五美元的一件产品换了一样五美元的东西。玛丽原来花了十四美元买了那件产品。他跟玛丽讲了这件事之后,她的脑子里马上闪过一道红光,乔治又让别人骗了。

玛丽对乔治说,钱的差价是件小事,可是重要的是,乔治必须不再重蹈做亏本买卖的覆辙。就在那时,他的内心发生了某种不同寻常的变化,他头一回发现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是何等荒唐可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