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最有趣的青少年益智故事全集
3201100000006

第6章 哲理故事篇 (6)

等到菜送来一看,仍然还是有自己不吃的鸡蛋。不好再推了,他只好说:“菜是不错,可惜我肚子挺饱的,不想吃东西。”

他的仆人饿得实在不行,便劝他说:“前边的路还很远,不吃的话,待会儿恐怕要挨饿了。”他于是借梯子下台说:“既然这样,那我们就吃些点心吧。伙计,有好点心吗?”

伙计答道:“有卧果子。”

他说:“那就多拿几个来吧。”

等到“卧果子”被端上来,他一看不禁傻了眼,竟然又有自己不吃的鸡蛋。他心中又羞惭又恼火,再也找不出什么理由了,只得饿着肚子赶路,直走得疲劳不堪。

感悟箴言:

每一个人的能力和学识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的事情你都能够知道得很清晰并做得很好。孔子有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虚心向别人请教,才能不断进步。

水井解决难题

春秋时代的宋国,地处中原腹地,缺少江河湖泽,而且干旱少雨。农民种植的作物,主要靠井水浇灌。

当时有一户姓丁的农家,种了一些旱地。因为他家的地里没有水井,浇起地来全靠马拉驴驮,从很远的河汊取水,所以经常要派一个人住在地头用茅草搭的窝棚里,一天到晚专门干这种提水、运水和浇地的农活。日子一久,凡是在这家住过庄稼地、成天取水浇地的人都感到有些劳累和厌倦。

丁氏与家人商议之后,决定打一口水井来解决这个困扰他们多年的灌溉难题。虽然只是开挖一口十多米深、直径不到一米的水井,但是在地下掘土、取土和进行井壁加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丁氏一家人起早摸黑,辛辛苦苦干了半个多月才把水井打成。第一次取水的那一天,丁氏家的人像过节一样。

当丁氏从井里提起第一桶水时,他全家人欢天喜地,高兴得合不上嘴。从此以后,他们家再也用不着总是派一个人风餐露宿、为运水浇地而劳苦奔波了。

丁氏逢人便说:“我家里打了一口井,还得了一个人哩!”

村里的人听了丁氏的话以后,有向他道喜的,也有因无关其痛痒并不在意的。然而谁也没有留意是谁把丁氏打井的事掐头去尾地传了出去,说:“丁家在打井的时候从地底下挖出了一个人!”以致一个小小的宋国被这耸人听闻的谣传搞得沸沸扬扬,连宋王也被惊动了。

宋王想:“假如真是从地底下挖出来了一个活人,那不是神仙便是妖精。非打听个水落石出才行。”为了查明事实真相,宋王特地派人去问丁氏。

丁氏回答说:“我家打的那口井给浇地带来了很大方便。过去总要派一个人常年在外搞农田灌溉,现在可以不用了,从此家里多了一个干活的人手,但这个人并不是从井里挖出来的。”

感悟箴言:

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材料收集,是需要对有关情况进行准确地分析和核实的。不能人云亦云,道听途说。

让别人把你当作宝石

有一天,一位禅师为了启发他的门徒,给他的徒弟一块石头,叫他去蔬菜市场,并且试着卖掉它。这块石头很大,很好看。但师父说:“不要卖掉它,只是试着卖掉它。注意观察,多问一些人,然后只要告诉我在蔬菜市场它能卖多少钱。”这个人去了。在菜市场,许多人看着石头想:它可以做很好的小摆件,我们的孩子可以玩,或者我们可以把这当作称菜用的秤砣。于是他们出了价,但只不过几个小硬币。那个人回来。他说:“它最多只能卖到几个硬币。”

师父说:“现在你去黄金市场,问问那儿的人。但是不要卖掉它,光问问价。”从黄金市场回来,这个门徒很高兴,说:“这些人太棒了。他们乐意出到1000块钱。”师父说:“现在你去珠宝商那儿,但不要卖掉它。”他去了珠宝商那儿。他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竟然乐意出5万块钱,他不愿意卖,他们继续抬高价格——他们出到10万。但是这个人说:“我不打算卖掉它。”他们说:“我们出20万、30万,或者你要多少就多少,只要你卖!”这个人说:“我不能卖,我只是问问价。”他不能相信:“这些人疯了!”他自己觉得蔬菜市场的价已经足够了。

他回来。师父拿回石头说:“我们不打算卖了它,不过现在你明白了,这个要看你,看你是不是有试金石、理解力。如果你是生活在蔬菜市场,那么你只有那个市场的理解力,你就永远不会认识更高的价值。”

感悟箴言:

在不同的环境中,你的价值就会不同。只要拥有充足的信心,即使你是石头,也会发出金子般的光。

我会输给好多人

一位作家的寓所附近有一个卖油面的小摊子。一次,这位作家带孩子散步路过,看到生意极好,所有的椅子都坐满了人。

作家和孩子驻足围观,只见卖面的小贩把油面放进烫面用的竹捞子里,一把塞一个,仅在刹那之间就塞了十几把,然后他把叠成长串的竹捞子放进锅里烫。

接着他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十几个碗一字排开,放作料、盐、味精等,随后他捞面、加汤,做好十几碗面前后竟没有用到5分钟,而且还边煮边与顾客聊着天。

作家和孩子都看呆了。

在他们从面摊离开的时候,孩子突然抬起头来说:“爸爸,我猜如果你和卖面的比赛卖面,你一定输!”

对于孩子突如其来的谈话,作家莞尔一笑,并且立即坦然承认,自己一定输给卖面的人。作家说:“不只会输,而且会输得很惨。我在这世界上是会输给很多人的。”

他们在豆浆店里看伙计揉面粉做油条,看油条在锅中胀大而充满神奇的美感,作家就对孩子说:“爸爸比不上炸油条的人。”

他们在饺子饭馆,看见一个伙计包饺子如同变魔术一样,动作轻快,双手一捏,个个饺子大小如一,晶莹剔透,作家又对孩子说:“爸爸比不上包饺子的人。”

感悟箴言:

对于别人的长处,我们应该给予赞扬和鼓励。随时看到自己不如他人的地方,不仅可以正视自己,也可以使自己得到不断地提高。能够看到自己不足的人,才是真正的自信者。

穷画家的故事

有一个落魄潦倒的穷画家,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理想,除了画画之外,不愿从事其他的工作。

而他所画出来的作品,又一张也卖不出去,搞得三餐老是没有着落,幸好街角餐厅的老板心地很好,总是让他赊欠每天吃饭的餐费,穷画家也就天天到这家餐厅来用餐。

一天,穷画家在餐厅中吃饭,突然间灵感泉涌,不顾三七二十一,拿起桌上洁白的餐巾,用随身携带的画笔,蘸着餐桌上的酱油、番茄酱等等各式调味料,当场作起画来。

餐厅的老板也不制止他,反倒趁着店内客人不多的时候,站在画家身后,专心地看着他画画。

过了好一会儿,画家终于完成了他的作品,他拿着餐巾左盼右顾,摇头晃脑地欣赏着自己的杰作,深觉这是有生以来画得最好的一幅作品。

餐厅老板这时开口道:“嗨!你可不可以把这幅作品给我?我打算把你所积欠的饭钱一笔勾销,就当作是买你这幅画的费用,你看这样好不好啊?”

穷画家感动莫名,惊异道:“什么?连你也看得出来我这幅画的价值?看来,我真的是离成功不远了。”

餐厅老板连忙道:“不!请你不要误会,事情是这样子的,我有一个儿子,他也像你一样,成天只想要当一个画家。我之所以要买这幅画,是想把它挂起来,好时时刻刻警惕我的孩子,千万不要落到像你这样的下场。”

感悟箴言:

拥有坚定的信心,当然是积极而值得肯定的观念。但缺乏智慧的盲目信心,则犹如执迷不悟的无知一般,不仅失去正面推动人生的意义,而且还会造成对自我的莫大损失。

画好自己的地线

有一位武术大师隐居于山林中。

听到他的名声,人们都千里迢迢来寻找他,想跟他学些武术方面的窍门。

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大师正从山谷里挑水。

他挑得不多,两只木桶里水都没有装满。

按他们的想象,大师应该能够挑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满满的。

他们不解地问:“大师,这是什么道理?”

大师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贪多,适得其反。”

众人越发不解。

大师从他们中拉了一个人,让他重新从山谷里打了两满桶水。

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摇摇晃晃,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洒了,那人的膝盖也摔破了。

“水洒了,岂不是还得回头重打一桶吗?膝盖破了,走路艰难,岂不是比刚才挑得还少吗?”大师说。

“那么大师,请问具体挑多少,怎么估计呢?”

大师笑道:“你们看这个桶。”

众人看去,桶里画了一条线。

大师说:“这条线是底线,水绝对不能高于这条线,高于这条线就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还需要画一条线,挑的次数多了以后就不用看那条线了,凭感觉就知道是多是少。有这条线,可以提醒我们,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众人又问:“那么底线应该定多低呢?”

大师说:“一般来说,越低越好,因为这样低的目标容易实现,人的勇气不容易受到挫伤,相反会培养起更大的兴趣和热情,长此以往,循序渐进,自然会挑得更多、挑得更稳。”

感悟箴言:

做事情要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只有循序渐进,逐步实现目标,才能够有长足的进步和收获,也就会避免许多挫折。

小山村里的两个年轻人

古时候有一个小山村,在山村里有两个年轻人,都靠打猎为生,其中一个开朗豁达,而另一个阴郁消沉。有一天村里的一个老猎人,在打猎的时候,不小心跌到山下摔死了,尸体被村里人抬回来。

这两个年轻人看到后,都觉得很惨。

那个开朗的就说:“前车之鉴,我以后在打猎的时候要小心一些。”说完话就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依然向过去一样每天出去打猎,只是在这以后的每一次出猎时,都安安稳稳的,既不害怕自己会摔死,也不去做冒险的事,他平平安安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直到86岁才寿终正寝。

而那个阴郁的人看过之后,心里万分害怕,生怕自己也像老猎人一样从山上摔下来死去,于是就整天提心吊胆,连出猎都不敢去了。但是又没有吃的,在家呆了几天后,只得上山打猎,由于这几天老是东想西想的,没吃好也没睡好,导致精神恍惚,到山上后眼前老是有老猎人的尸体在晃动,走路也东倒西歪的,结果一个没留神,摔了一跤,头磕在山石上晕了过去,被出外觅食的野狼咬死,等到村里人发现时,只剩下一堆烂衣服和骨头了。

感悟箴言:

积极地去借鉴别人的经验是值得鼓励和赞赏,但是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行事。不能沉迷于经验的迷雾中,也不要患得患失,以至于放不开手脚自己束缚了前途。

小狮子的老师

森林之王狮子有了一个儿子。当小狮子刚满1岁时,狮王便开始认真考虑它的教育问题:不能让儿子愚昧无知,更不能让它玷污王室的名声。

于是,狮王开始为小狮子选择老师。一开始,它想把小狮子托付给狐狸。狐狸聪明伶俐;但是,狐狸撒谎的本领天下第一,它的学问非帝王所需要。

那么鼹鼠呢?鼹鼠做任何事都非常小心谨慎,亲力亲为;但是它目光短浅,拘泥于小节,也不适合。

豹子怎样呢?豹子勇猛有力,而且是出色的军事家;不过豹子不懂得政治,它只会厮杀,不配做王储老师。

即使是林中大伙尊敬的大象,狮王还嫌它不够聪明……

总之,狮王挑遍了它的手下,都没能找到一个中意的。

此时,老鹰知道了狮王的烦恼。老鹰是鸟国的国王,同狮王的关系亲密友好,便自告奋勇把小狮子培养。狮王如释重负,王子拜一个国王为师,看起来再好不过了!于是,便把小狮子送去学习了。

一晃两年过去了,不论问谁,林中的百鸟对小狮子都是赞不绝口。狮王派人把小狮子接回来了,并把所有的臣民全都召集起来。

狮王与小狮子亲吻、拥抱,并问它:“亲爱的儿子,你是我唯一的继承人,我将把百兽交给你治理。你现在来说说这两年,你都学到了什么啊?”

小狮子从容不迫地回答道:“亲爱的父王,我懂得了很多这里谁也不懂的事情。从鹰王到鹌鹑,各有其栖息之处,谁有何需求,谁是怎么孵卵,他们的生活习性我全清楚。你看,这是我的毕业证书,百鸟都夸奖我,如果您把王位传给我,我立即教大家如何筑巢。”

百兽听了个个垂头丧气,个个叹息。老狮王这才醒悟过来,原来小狮子学的都是些没用的东西啊!

感悟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