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两年前,宣杰就察觉到温州餐饮界出现了这么一种现象:要么是富丽堂皇的超大型酒店;要么是风格各异,走大众线路的小店。那时他就在想,温州的成功人士那么多,除了应酬外他们也需要有自己享受美食的空间,可是市场怎么没有一个针对这个群体的需求设计的餐饮场所?于是打造一个另类的餐饮品牌的想法出现在了他的脑海里,在思考新的餐饮模式如何定位时,一个想法跳入了他的脑海:私享。是呀,如果把酒店作为一个私人享受的空间那该多好?“动手”之前,他特地去商标事务所申请注册“私享”商标,去年“私享”顺利地归百盈所有。
今年,宣杰在体育中心物色到了适合实施自己想法的场地,并请国内顶级设计师李明祥对餐厅的设计进行操刀,为了体现“私人享受空间”这一概念,面积为1000来平方米的餐厅只设计了19个包厢。另外在服务上,宣杰对原来的餐饮服务模式也进行了改革——特地增设餐前的点菜顾问,包括营养搭配以及根据应酬对象提供合理的菜品,另外用餐中对重点菜品食用进行辅导。
“想要成功,就离不开作品、环境、服务和文化。”这是宣杰一直以来信奉的一个理念,也是他屡屡打造成功投资案例的秘密所在。
四、绝知此事要躬行:成功的必经之途
一)逐步走向更大的成功
梁晓军知道饲养狐狸经济效益确实好,可是缺乏养殖技术,好在他是个勤奋好学的人,坚信只要肯钻研就没有学不到的本领。他就像在沙场上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下了作战的决心。炎热夏季,他冒着酷暑到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到南京农业大学,虚心向专家求教。当他初步掌握养狐狸的技术后,又先后三次上河北、二次到吉林,一边向养殖能手学习实践经验,一边选购种狐狸。
梁晓军始终忘不了在北方一家养殖场学技术的遭遇。那是1996年7月,梁晓军口袋里揣着钞票,到北方一家狐狸养殖场去学习技术。说是学技术,实际上是替人家义务帮工。梁晓军不顾天气炎热,不顾难闻的气味,几乎包下了全场狐狸粪便的打扫工作,还与场里职工争着干其他活儿。那种吃苦的劲头和虚心求教的态度感动了人家,人家把养殖技术一一地传授给他。他还买来了养狐的技术书,白天边干边学,晚上记笔记。从狐狸的饲料配方,到怎样烧制食物及科学防疫疾病等,他写下了近万字的学习笔记。工夫不负有心人,一段时间下来,梁晓军终于掌握了饲养技术。于是,他从养殖场购回了八只狐狸,走上了特种养殖的路子,成为当地养狐狸的第一人。
养狐不仅是个苦活儿,还是个细活儿。狐狸是多胎繁殖,最多一胎可生小狐十七八只,这样狐“妈妈”的奶水就不够了,需要替小狐请“奶妈”。但狐狸的排他性非常强,对非嫡亲的子孙,它会毫不怜悯地把它们吃掉。怎么办呢?梁晓军想了个妙法:他根据狐狸喜欢利用嗅觉判断事物的特点,把需要寄养的幼狐放到“奶妈”排出的粪便上,让它打个滚――这招还真灵。“奶妈”狐狸嗅到幼狐身上有自己的气味,就确认是自己的后代,便心甘情愿地哺育起来。
狐狸的名声不好,然而人工养殖狐狸却是名副其实的致富路。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陈桥镇新桥村青年农民梁晓军以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在当地率先养殖狐狸,不仅致了富,还把狐狸的养殖推广到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成为苏北地区闻名遐迩的“养狐大王”。
要想致富,就得吃苦。这是梁晓军的深切体会,也是一个个走上富裕之路的农民的深切体会。为了养好狐狸,梁晓军可以说吃尽了苦头。每当母狐配种期间,梁晓军总是特别忙,既要加喂催情饲料,又要及时进行发情检查。有时为了确定某一母狐是否真正发情,他常要蹲在狐舍窗外隐蔽处连续几小时不停地观察它的特征表现。母狐产崽后,为防止母狐叼崽狐,他总是及时进行分离和使用药物。为解决动物饲料不足的问题,他常到河塘里捕捉鱼虾。汗水浇出丰收果。在梁晓军的精心饲养下,梁晓军的家庭特种养殖场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光去年狐狸群发展到280余只,出售种狐和狐皮收入达20万元。
为了扩大养殖规模和深度加工,梁晓军将触角伸到外地。1998年以来,梁晓军提供良种狐狸,派驻技术人员,在江阴、无锡等地联办了狐狸养殖场,并形成销制皮张、服装加工一条龙服务。尤其是1999年,他用飞机空运40只种狐狸,在云南省元谋县又开创了当地养狐的先河。
二)你认为你行,你就行
拿破仑·希尔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星期六的早晨,一个牧师正在为讲课词伤脑筋,他的太太出去买东西了,外面下着雨;小儿子烦躁不安,无事可做。后来他随手拿起一本旧杂志,顺手一翻,看到一张色彩鲜丽的巨幅图画,那是一张世界地图。他于是把这一页撕下来,把它撕成小片,丢到客厅地板上说:“强尼,你把它拼起来,我就给你两毛五分钱。”牧师心想他至少会忙上半天,谁知不到10分钟,他书房就响起敲门声,他儿子已经排好了,牧师真是惊讶万分,强尼居然这么快就拼好了。每一片纸头都整整齐齐地排在一起,整张地图又恢复了原状。“儿子啊,怎么这么快就拼好啦?”牧师问。“噢,”强厄说,“很简单呀!这张地图的背面有一个人的图画。我先把一张纸放在下面,把人的图画放在上面拼起来,再放一张纸在拼好的图上面,然后翻过来就好了。我想,假使人拼得对,地图也该拼得对才是。”牧师忍不住笑起来,给他一个两毛五的镍币:“你把明天讲课的题目也给了我了。”他说:“假使一个人是对的,他的世界也是对的。”
这个故事意义非常深刻:如果你不满意自己的环境,想力求改变,则首先应该改变自己。即“如果你是对的则你的世界也是对的”。假如你有积极的心态,你四周所有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艾文班·库柏是美国最受尊敬的法官之一,但他小时候却是个懦弱的孩子。库柏在密苏里州圣约瑟夫城一个准贫民窟里长大。他的父亲是一个移民,以裁缝为生,收入微薄。为了家里取暖,库柏常常拿着一个煤桶,到附近的铁路去拾煤块。库柏为必须这样做而感到困窘。他常常从后街溜出溜进,以免被放学的孩子们看见了。但是那些孩子时常看见他。特别是有一伙孩子常埋伏在库柏从铁路回家的路上袭击他,以此取乐。他们常把他的煤渣撒遍街上,使他回家时一直流着眼泪。这样,库柏总是生活在或多或少的恐惧和自卑的状态之中。在库柏读了第一本荷拉修的书之后几个月,他又到铁路上去捡煤。隔开一段距离,他看见三个人影在一个房子的后面飞奔。他最初的想法是转身就跑。
但很快他记起了他所钦羡的书中主人公的勇敢精神,于是他把煤桶握得更紧,一直向前大步走去,犹如他是荷拉修书中的一个英雄。这是一场恶战。三个男孩一起冲向库柏。库柏丢开铁桶,坚强地挥动双臂,进行抵抗,使得这三个恃强凌弱的孩子大吃一惊。库柏的右手猛击到一个孩子的嘴唇和鼻子上,左手猛击到这个孩子的胃部。这个孩子便停止打架,转身溜跑了,这也使库柏大吃一惊。同时,另外两个孩子正在对他进行拳打脚踢。库柏设法推定了一个孩子,把另一个打倒,用膝部猛击他。而且发疯似的揍他的腹部和下巴。现在只剩一个了,他是“孩子头”,已经跳到库柏的身上。库柏用力把他推到一边,站起身来。大约有一秒钟,两个人就这么面对面站着,狠狠瞪着对方,互不相让。后来,这个小头头一点一点地退后,然后拔腿就跑。库柏也许出于一时气愤,又拾起一块煤炭朝他扔了过去。库柏这时才发现鼻子挂了彩,身上也青一块、紫一块,这一仗打得真好。这是他一生中重要的一天,那一天他已经克服了恐惧。
班库柏并不比去年强壮多少,那些坏蛋的凶悍也没有收敛多少,不同的是他的心态已经有了改变。他已经学会克服恐惧、不怕危险,再也不受坏蛋欺负。从现在开始。他要自己来改变自己的环境,他果然做到了。通过运用PMA,库柏战胜了懦弱,战胜了恐惧,最终成为全美最受尊敬的法官之一。通过运用PMA,库柏还取得了比这更大的成就,那就是把隐形护身符翻到了PMA的一面,最终获得了成功的秘诀。
三)永远也不要消极地认为什么事是不可能的
永远也不要消极地认定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首先你要认为你能,尝试、再尝试,最后你就发现你确实能。
对于变不可能为可能,拿破仑·希尔曾经用过一种奇特方法。
年轻的时候,拿破仑·希尔抱着一个当作家的雄心。要达到这个目标,他知道自己必须精于遣词造句,字词将是他的工具。但由于他小时候家里很穷,所接受的教育并不完整,因此,“善意的朋友”就告诉他,说他的雄心是“不可能”实现的。年轻的希尔存钱买了一本最好的、最完全的、最漂亮的字典,他所需要的字都在这本字典里面,而他的意念是完全了解和掌握这些字。但是他做了一件奇特的事:他找到“不可能(impossible)”这个词,用小剪刀把它剪下来,然后丢掉,于是他有了一本没有不可能的字典。以后他把他整个的事业建立在这个前提上,那就是对一个要成长而且要成长得超过别人的人来说,没有任何事情是不可能的。
拿破仑·希尔不建议别人从他的字典里把“不可能”这个词剪掉,而是建议他要从他的心中把这个观念铲除掉。谈话中不提它,想法中排除它,态度中去掉它、抛弃它,不再为它提供理由,不再为它寻找借口,把这个字和这个观念永远地抛弃,而用光辉灿烂的“可能”来替代它。
汤姆·邓普西就是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一个好例子。
汤姆·邓普西生下来的时候,只有半只脚和一只畸形的右手。父母从来不让他因为自己的残疾而感到不安。结果是任何男孩能做的事他也能做,如果童子军团行军10里,汤姆也同样走完10里。
后来他要踢橄榄球,他发现,他能把球踢得比任何在一起玩的男孩子都远。他要人为他专门设计一只鞋子,参加了踢球测验,并且得到了冲锋队的一份合约。但是教练却尽量委婉地告诉他,说他“不具有做职业橄榄球球员的条件”促请他去试试其他的事业。最后他申请加入新奥尔良圣徒球队,并且请求给他一次机会。教练虽然心存怀疑,但是看到这个男孩这么自信,对他有了好感,因此就收了他。
两个星期之后教练对他的好感更深,因为他在一次友谊赛中踢出55码远得分。这种情形使他获得了专为圣徒队踢球的工作,而且在那一季中为他的一队踢得了99分。然后到了最伟大的时刻,球场上坐满了66000名球迷。球是在28码线上,比赛只剩下了几秒钟,球队把球推进到45码线上,但是根本就可以说没有时间了。“邓普西进场踢球。”教练大声说。当汤姆进场的时候,他知道他的队距离得分线有55码远,由巴第摩尔雄马队毕特·瑞奇踢出来的。球传接得很好,邓普西一脚全力踢在球身上,球笔直地前进。但是踢得够远吗?66000千名球迷屏住气观看,接着终端得分线上的裁判举起了双手,表示得了3分,球在球门根杆之上几英寸的地方越过,汤姆一队以19∶17获胜。球迷狂呼乱叫为踢得最远的一球而兴奋,这是只有半只脚和一只畸形的手的球员踢出来的!
“真是难以相信。”有人大声叫,但是邓普西只是微笑。他想起他的父母,他们一直告诉他的是他能做什么而不是他不能做什么。他之所以创造出这么了不起的纪录,正如他自己说的:“他们从来没有告诉我,我有什么不能做的。”
四)用热忱释放你的能量
姜晓丹,1991年免试进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1996年直读本系的硕士研究生,1999年3月毕业后创立北京慧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总裁。
每个年轻人的心中都充满了美丽的梦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人的梦想会变得黯然失色。她想告诉大家,只要坚持不懈,你心中的梦想终究会实现。
故事开始于1997年春,在“三八”节舞会上,她和几个同学在闲聊中决定要“一起做点事情”。此后,大家就经常凑在一起做一些研究、想一些点子,并选择了“集成化办公桌面环境”的课题研究,还基于研究成果一起开发了一个办公自动化系统。因为一共有7个人,他们就把这个系统叫做“北斗”。后来,这套系统参加了学校的软件大奖赛,并且获得了一等奖,得到了上万元的奖金,大家都非常兴奋,这也算是他们淘到的“第一桶金”吧。
这样的技术学习和研究过程持续了一年多,在临近毕业的时候,他们都突然感到一种危机:如果我们就以毕业为终点,我们庞大的开发计划和即将问世的产品很可能胎死腹中,这未免太过可惜了!于是大家开始考虑一起先开一家公司,他们笑称“挖一个坑,然后大家都跳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