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给孩子一颗博爱的心
3205000000006

第6章 善待别人篇:乞丐也是有尊严的人(1)

说话很粗鲁的孩子:詹姆斯·塞尔顿被认为是村上最没有教养的孩子,因为他说话很粗鲁,因而,他在路上经常被人指责。

如果碰到衣着讲究的人,他就会说人家是花花公子;如果碰到穿着破烂的人,他就说人家是叫花子。

一天下午,他和同伴放学回家,刚好碰到一个陌生人从村子里经过。那人衣着朴素,但却非常整洁。他手里拿着一根细木棍,棍的另一端还有一些行李,头上戴着一顶大遮阳的帽子。

很快,詹姆斯打上了这个陌生人的主意。他向同伴挤了一下眼睛,说:“看我怎么戏弄他。”他偷偷地走到那人背后,打掉他的大帽子就跑掉了。

那人转过身看了一下,还没等他开口说什么,詹姆斯就已经跑远了。那人捡起帽子戴上,继续赶路。詹姆斯用和上次一样的方法想耍那个人,可是这次他被逮住了。

陌生人怔怔地看着詹姆斯的脸,詹姆斯却趁机挣脱了。一会儿他发现自己又安全了,就开始用石块砸那个陌生人。

当詹姆斯用石块把那人的头砸破后,他感到害怕了,便偷偷摸摸绕过田野,跑回了家。

当他快到家时,妹妹卡罗琳刚好出来碰到他。卡罗琳的手里拿着一条漂亮的金项链,还拿着一些新书。

卡罗琳激动地告诉詹姆斯,几年前离开他们的叔叔回来了,现在就住在他们家里,叔叔还给家里人买了许多漂亮的礼物。为了给哥哥和父亲一个惊喜,他把他的车停在了一里外的一家 客栈。

卡罗琳还说,叔叔经过村庄时被一个坏孩子用石块砸伤了脑袋,不过母亲已经给他包扎上了 。“你的脸看起来怎么这么苍白?”卡罗琳改变语气问詹姆斯。

詹姆斯告诉她没有什么事,就赶快跑回家,爬到自己楼上的房间,不一会儿,父亲叫他下来见叔叔。詹姆斯站在客厅门口,不敢进来。

母亲问:“詹姆斯,你为什么不进来呢?你平常可没有这么害羞呀!看看这块表多漂亮,是你叔叔给你买的。”

詹姆斯羞愧极了,卡罗琳抓住他的手,把他拉到客厅。詹姆斯低着头,用双手捂着脸。

叔叔来到詹姆斯的身旁,亲切地把他的手拿开,说:“詹姆斯,你不欢迎叔叔吗?”可是叔叔很快退了回来,说:“哥哥,他是你的儿子吗?!他就是在街上砸我的那个坏小孩。”

善良的父亲和母亲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既惊讶又难过。虽然叔叔的伤口慢慢地好了,可是父亲却怎么也不让詹姆斯要那块金表,也不给他那些好看的书,虽然那些都是叔叔买给他的。

其他的兄弟姐妹都分到了礼物,詹姆斯只得看着他们快乐。他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次教训,终于改掉了粗鲁无礼的陋习。

感思寄语:

对人粗鲁无礼的习惯是最要不得的。一个人对别人不友善,就不可能赢得对方的好感,最终遭受损失的只能是自己。

尽职尽责的尹绰: 尹绰和赦厥同在赵简子手下做官,赦厥为人圆滑,会见风使舵,看主人的脸色行事,从来不说让主子不高兴的话;尹绰就不是这样,他性格率直,对主子忠心耿耿尽职尽责。

一次赵简子带尹绰、赦厥及其他随从外出打猎,一只灰色的大野兔窜出来,赵简子命随从全部出动,策马追捕野兔子,谁抓到野兔谁受上奖。众随从奋力追捕野兔,结果踩坏了一大片庄稼。野兔子抓到了,赵简子十分高兴,对抓到野兔的随从大加奖励。尹绰表示反对,批评赵简子的做法不妥。赵简子不高兴地说:“这个随从听从命令,动作敏捷,能按我的旨意办事,我为什么不能奖励他呢?”尹绰说:“他只知道讨好您而不顾老百姓种的庄稼,这种人不值得奖励。当然,错误的根源应该是在您的身上,您不提出那样的要求,他也不会那样去做。”赵简子心里闷闷不乐。

又一次,赵简子因头天晚上饮酒过多,醉卧不起,直到第二天已近晌午,仍在醉梦中。这时,楚国一位贤人应赵简子3月前的邀请前来求见,赦厥接待了那位贤人。为了不打扰赵简子睡觉,赦厥婉言推辞了那位楚国人的求见,结果使那位贤人扫兴而去。赵简子直睡到黄昏才 醒来,赦厥除了关心赵简子是否睡得香甜外,对来人求见的事只是轻描淡写地敷衍了几句。

赵简子常对手下人说:“赦厥真是我的好助手,他真心爱护我,从不肯在别人面前批评我的过错,生怕伤害了我。可是尹绰就不是这样,他对我的一点缺点都毫不放过,哪怕是当着许多人的面也对我吹毛求疵,一点也不顾及我的面子。”

尹绰听到这些话后,依然不放过赵简子。他又跑去找赵简子,他对赵简子说:“您的话错了!作为臣下,就应帮助完善您的谋略和您的为人。赦厥从不批评您,他从不留心您的过错,更不会教您改错。我呢,总是注意您的处世为人及一举一动,凡有不检点或不妥之处, 我都要给您指出来,好让您及时纠正,这样我才算尽到了臣子的职责。如果我连您的丑恶的一面也加以爱护,那对您有什么益处呢?丑恶有什么可爱的呢?如果您的丑恶越来越多,那又如何能保持您美好的形象和尊严呢?”

赵简子听了,似有所悟。

感思寄语:

真正的爱护一个人,关心一个人,对一个人好,并不是一味讨好,而是在发现对方的缺点错误后,能真心指出并帮助其改正,使之不断完善和提高。

要学会尊重每一个人:“巨象集团”是美国一家着名的企业,其总部设在纽约曼哈顿一幢70多层楼高的大厦内。环绕大厦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花园绿地。

这天,一位40多岁的妇人领了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走进这个花园中,坐在长椅上。妇人好像很生气的样子,不停地和男孩说着什么。

距他们两人不远处,一位六七十岁头发花白的老人正拿了一把大剪子在园中剪枝。

这时,妇人突然从随身挎包里揪出一把手巾纸揉成一团,一甩手扔出去,正落在老人刚剪过的灌木枝上。白花花的一团手巾纸在翠绿的灌木上十分显眼。老人看了看妇人,妇人满不在乎地也看着他。老人没有说话,拿起那团纸扔到不远处盛放剪下枝条的一个筐子里。

老人拿起剪刀继续剪枝,不料妇人又将一团纸扔了过来。“妈妈,你要干什么?”男孩奇怪地问妇人,妇人对他摆手示意他不要做声。

老人过去将这团纸也拿起来扔到筐子里。他刚拾起剪刀,妇人扔过来的第三团纸又落在了他眼前的树顶上。

就这样,老人不厌其烦地拾了妇人扔过来的六七团纸,始终没有露出不满和厌烦的神色。

“看到了吧!”妇人指了指老人对男孩说,“我希望你明白,你现在不好好上学,以后就跟面前的这个老园工一样没出息,只能做这些低贱的下等工作!”

原来,男孩学习成绩不好,妈妈生气地在教训他,面前剪枝的老人成了“活教材”。

老人也听到了妇人的话,就放下剪刀走过来:“夫人,这是集团的私家花园,好像只有集团员工才能进来。”

“那当然,我是‘巨象集团’所属一家公司的部门经理,就在大厦里工作!”妇人高傲地说着,拿出一张证明卡冲老人一晃。

“我能借你的手机用一下吗?”老人突然问。

妇人不情愿地递给老人自己的手机,一边仍不忘借机教导儿子:“你瞧这些穷人,都这么大年纪了连只手机也没有。你今后可要长出息哟!”

老人打完一个电话将手机还给妇人。不一会儿,一个人急匆匆走过来,拱手站在老人面前。老人对他说:“我现在提议免去这位女士在‘巨象集团’的职务!”

“是,我马上按您吩咐的去办!”那人连声应道。

妇人大吃一惊,她认识来的这个人,正是“巨象集团”人力资源部的高层人员。“你……你怎么会对这个老园工那么毕恭毕敬呢?”她惊诧莫名,拉住他的手问道。

“什么?老园工?他是集团总裁詹姆斯先生!”

夫人颓然坐到椅子上。

老人走过来抚了抚那男孩的头,说:“我希望你明白,在这世界上,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尊重每一个人……”

感思寄语:

我们面对每个人时,都要持尊重的态度。不管他是贫是富,职位的高低,人格都是平等的。千万不可以貌取人,只有你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对别人的一种鼓励: 学校聘请了一位外籍教师教学生口语。老王与外教在一个办公室,相处的日子久了,便发现一个特点:总有学生给老外送礼物,但很少见老外主动给别人送礼物。

一次,老外买回一大袋小地球仪,准备当奖品发给学生。一个老师的小孩看见了,便想让老外送一个玩玩。老外不肯。小孩就把当老师的母亲请来。同事不好意思开口,便让老王“代 劳”。

老王对老外说:“这是本校老师的孩子,你送他一个吧,反正你的地球仪最后都要送出去的 。”

老外仍是不肯。

老王“开导”老外道:“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讲究一个‘情’字,送礼是联络感情的一个重要方式。你在中国任教,就要入乡随俗。一个小地球仪不值什么钱;但作为礼品送出去,那就是礼轻情义重。”

到这个分上,老外仍坚定地摇着头。

老王生气地说:“你真不给面子,一个小地球仪值多少钱?现在,人家求到我,你不给,人家就会认为是我没尽力。”

老外想了想,说:“你让那小孩说五个单词,我就给他一个。”

这不是成心为难人吗?一个上幼儿园的小孩,哪会说什么英语?但是,既然老外肯送了,那就赶紧想办法吧。好在小孩很伶俐,一教就会,不到五分钟,五个英语单词全会说了。老外除了白送一个地球仪,还高兴地低下头,亲了亲小孩的脸蛋。

这让老王很纳闷:与其如此,何必当初?他问老外为什么要这样做?

老外说:“白送东西给人,是对人的一种侮辱。因为,‘送’意味着施舍,即把对方当成乞丐;而那小孩很可爱,绝不应该侮辱他。只有在别人取得了成绩时,我们才能把东西奖给他,这是对人的一种鼓励。”

感思寄语:

即使送东西给对方,也要考虑周到,讲求方式,以最能展示爱心、对对方最有利的方式去做;千万不可过于轻率或随便,使对方有被轻视的感觉。

火灾中的真情:1933年,经济危机在英国开始蔓延。加利福尼亚的哈理逊纺织公司,意外地在这百业萧条的时刻发生了一场大火,整个工厂一夜间化为了灰烬。

有人劝董事长亚伦·博斯领取保险公司赔偿金一走了之。亚伦·博斯没有那样做,因为他想到,如果他的公司因为大火而使3000名员工失业,那么他们今后的生活怎么办?他们的家人怎么办?“我还有能力发给他们工资,让他们在短时间内不会面临公司破产和失业风暴的威胁。”

他让秘书给全体员工写了一封信:向全公司员工继续支薪一个月。

员工们深感意外。他们惊喜万分,纷纷打电话或写信向董事长亚伦·博斯表示感谢。而另一些人则批评他感情用事、缺乏商业精神。亚伦·博斯对他们的批评只是一笑置之。

一个月后,正当员工们为下个月的生活发愁时,董事长办公室发来了第二封信。亚伦·博斯宣布:再支付全体员工薪酬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