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挣扎着前行
32436400000003

第3章

又过了半个月,终于有人来修车了。这天丁小民正在玩着游戏,店门口停下了一辆卡车。车上下来一个人,看上去五十岁左右,中等身材,有一点儿谢顶。

“老板,修车。”

“什么问题?”

“你帮我查一下,我这车电池耗电特别快,昨天刚充的电,今天就没了,马达都启动不了。”

“是不是电池坏了?”

“不会,电池是新的。”

“喔,那就是发电机不发电了。”

“不会,发电机也是新的。”

“那就一定是马达有问题。”丁小民肯定地说。

“马达也是新的。”

“您拿我开心呢,怎么我问到什么都是新的。”

“哪能呐,是这样的,我这车本来一直是在路口那家王老大汽修店修的,自从这车出了这毛病以后,在他那陆陆续续地就把这些都换了,连电瓶线都换了新的,毛病一直都没解决。”

“喔,原来是这样。”丁小民感到自己好像出汗了,看来这活不好干“这样,你把车放在这儿,明天过来拿,我给你好好查一下,如果白天搞不好,我就晚上开夜工。”

“哎呀,真是太好了,车钥匙给你,你慢慢检查,不要着急。”

车主走后,丁小民细细地查看着这辆车,这是一辆福田轻卡,电池、马达、发电机果然都像是新的。电器没问题,那一定是线路出问题了,丁小民换上工作服,从保险丝盒开始,一段一段地往下查。

第二天早上一开门,车主就来了。

“早啊,老板,我的车怎么样了。”

“修好了。”

“修好了?太好了,请问是什么原因?”

“是有一部分电路老化了,漏电。你看,那是换下的电线。”丁小民指着地上几根外皮烧焦的电线“我一直搞到半夜才把这几根线都找了出来,新的电线都已经换上去了,不换的话,车了可能会着火的。”

“是吗?多亏你了,不然可要出大事了,”车主很高兴“你再给我拿一桶机油吧,要跟我车上那桶一样。一共多少钱?”丁小民想起来昨天看到驾驶室有半桶长城CD40的机油。

“如果不要开票的话,你就给一百六吧。”

“我不要票,喏,给你钱。”

“车钥匙还给你,”丁小民说“机油要我帮你换吗?”

“不了,我自己会换。”

“没关系,凡是在我这儿买的机油我都是免费给换的。”

“真的不需要了,我这车的机油刚换了没多长时间,这一桶是准备由平时添加的。”

“我看你这车的电路有很多地方都已经有点儿老化了,平时要经常检查。这是我的名片,以后有什么问题可以打电话给我。”

“好的,这是我的名片。”丁小民接过名片,车主名叫张宝康。两个人又聊了一会儿,张宝康这车是他自己的,每天在车站附近等活,他只在市内跑。这一段时间车子总是修不好,丢掉了好几笔生意。

张宝康走了。丁小民非常高兴,终于挣钱了。

看来心情好,生意也好,这一天丁小民又卖了几个空滤,换了几桶机油,他把换下来的机油全部倒在一个大柴油桶里,专门有人来高价回收。

第二天下午,丁小民下在店里忙着整理,手机响了,一看号码,是张宝康。丁小民心里咯噔一下,昨天没修好?什么原因?他的脑子里飞快地转着,迟疑了一下,接通了电话。

“喂,张老板,什么事?”

“哎,丁老板,你能不能出来一趟,到现场维修?”

“当然可以,但是你先要告诉我是什么问题。”

“是这样的,我有一个朋友车子坏在半路上,打不着了,我来接你过去好吗?”

“行,我在店里等你。”丁小民放心了。

不一会儿,张宝康开着他的福田轻卡过来了。

“你的车没事了吧?”丁小民还是有点儿不放心。

“没事,你看,一切正常。”

“那就好,电话一响,我以为你的车又漏电了。你朋友的开的是什么车,出了什么问题?”

“是一辆桑塔纳2000,他说车子在安定路上颠了一下,然后就熄火了,怎么也打不着。他给我打电话,让我过去帮他拖车,我想要是问题不大,直接过去修,不是更快吗。”

丁小民心里有数了。

他跑到隔壁烟酒店“张大哥,帮我看下店,来人了就帮我招呼一下,我出去一趟,半个小时回来。”

“没问题。”

丁小民拿上工具箱和一些常用的配件上了张宝康的车。刚上车,张宝康的电话就响了,那边已经急得不得了了。到了地方,丁小民老远就看见一个中年人抓着电话在那儿走来走去。看到张宝康的车来了连忙使劲地招着手。

张宝康给两人作了个介绍“这是李老板,这是丁老板。丁老板水平很高的,我的车在王老大那儿修了半个月,换了多少东西也没修好,丁老板一下子就搞定了。”

“好好,那今天就麻烦丁老板了。”

“李老板,你把情况说一下吧。”

“是这样,我的车在那个坑里颠了一下,我刹车踩急了,车就熄火了,再打车,马达没反应。”李老板详细地把事情的经过讲述了一遍。

“保险丝看了吗?”

“看了,没问题。”

丁小民上车仔细察看了一番,发现是启动继电器松了,可能是原来就没插好,插好了是怎么震也不会松的。修理工有时就是故意插不好,等待车主下一次的报修。重插一下应该就好了,丁小民想了想,把继电器往里用力按了一下,用万用表把启动电路检查了一遍,确定没问题了,查了又缸压、电压、油路也全部正常。回头对李老板说“应该是电路上出了问题,我用解码器帮你查一下。”

丁小民从张宝康的车上拿下解码器,插到了桑塔纳2000的数据接口上。他把解码器的显示屏设定为英文界面,顺手做了两个故障,这是在学汽修时老师教的绝活,老师说,一般车主都看不懂英文,即使有懂英文的,他也不知道那些缩写的字母是什么意思。这么搞车主才能感受到高科技的力量,才会心甘情愿地把钱送到你的口袋里。这是在体现技术的价值,所以不要有心理障碍。

解码器设定好后丁小民叫李老板和张宝康过来,他指着解码器上的故障提示给他们看,“你车子刚才受到震动,可能是哪个地方松了,造成送到CPU上的电流或电压不稳,CPU原来设定的程序可能乱了,CPU不能接收启动信号,我帮你重新设定一下,你看行吗?”

“行行行,只要能修好,随你怎么搞。”这就是高科技啊,李老板已经被折服了。

丁小民装模作样地在解码器上按了几下,解除了设定的故障,然后指给两个人看“看到了吧,刚才的故障报警已经没有了,现在OK了。”

丁小民拔出解码器,查了一下操纵杆,在空档。他又拉了一下手刹,已经到位,于是他扭动钥匙,一下就把车打着了。

“好了,真的好了,太感谢了。不过丁老板,这车子以后会不会一颠又坏了?”李老板很开心,但是又有些疑虑。

“没关系,你什么时候有空到我店里,我给你好好查一下。”丁小民心想我就是喜欢你这样的聪明客户,你感谢我,我感谢谁呢,嗯,我得感谢上次给你修车的那个家伙。

“行,明天吧,明天我一定去,今天这次多少钱?”

丁小民看了一下旁边的张宝康,对李老板说“你应该知道,按行规外出抢修,出勤费是五十,工时、配件另算,今天是张老板介绍的,又没有换配件,工时费我也不要了,就给五十吧,你看怎么样?”

“好,没问题。”李老板也暗暗松了口气。

张宝康也很高兴,因为李老板是他的大客户,经常用他的车。如果丁小民宰了李老板一刀,自己面子上就过不去了。

第二天,李老板果真开着他的桑塔纳2000到丁小民的汽修店,丁小民给他的车做了一个全面的检查,把老师教的绝招都用上了。丁小民把看着不顺眼的配件都换了,李老板愉快地花掉了五百多块钱,心满意足地走了。

老师说过,一个修车的,如果光练不说,一辈子不会有出息。你得一边修车一边和车主交流,没毛病的地方你要能讲出隐患,小毛病你要能总结出大问题。你要始终围绕着一个重点,那就是安全。为了安全,车主是会不惜代价的。车主花了钱还要感谢你,这才是一个有前途的修理工。老师还说过,修车修车,你修的是车,又不是配件,配件是用来换的,换配件才有利润,要是修配件的话,你就等着关门吧。

张宝康这人也挺实在的,自从在丁小民那儿修好了车,就到处宣传,把丁小民吹上了天。

日子过的真快,转眼到了年底,没几天就要过年了。这半年来丁小民的汽修店渐渐有了些常客了,一个人忙不过来,丁小民就招了一个学徒工。学徒工叫贾波,每个月三百块钱工资,中午在店里免费吃一顿,如果晚上和活的话,晚饭也在店里吃。贾波初中毕业,职校、技校都没有考上,后在家玩了两年,他爸爸和张宝康和好朋友,张宝康听丁小民说要找一个学徒工,就介绍他来了。干了几天,丁小民就看出来了,这孩子嘴比较甜,脑瓜也不笨。就是太懒,别的没毛病。一时也找不到人,就把他留下了。

这半年来,丁小民觉得自己对修车这一行的认识上有了巨大的飞跃,尤其是一些宰客的实战技巧,那是在汽修班无论如何也学不到的(老师也许会,但肯定不敢教)。这些技巧有些是丁小民在请同行喝酒时,人家酒桌上传授的,也有的是卖配件的老板指点的迷津。比如说车主自己带了正厂配件来,像离合器之类不拆开就看不到的,要告诉他这个配件不正宗,没有自己店里的配件好,在换配件时,让人分散车主的注意力,迅速换上店里的同品牌同型号的劣质仿品,下回车主就会主动要求换你店里的配件了。像换轴承,如果是车主自己带的轴承,那在换的时候,只要车主不注意,把旧轴承洗洗,抹上黄油就上上去了。新轴承扔油盘里,车主走了再拿出来卖给汽配店。有些七、八成新的配件像发电机,也许只坏了个二极管,要劝车主换个新的发电机,旧的修好了卖到汽配店,汽配店会把它翻新(另一门学问),或者自己找个包装盒,下回直接当新的卖。再比如像七、八成新的启动马达,即使只要换个吸铁开关或电机碳刷之类就会好的,基本上也都要劝车主换新马达。有时候一些车主意志比较坚定,推销配件不成功,那就拿行车安全来吓唬他,再不听就下狠招,像刹车系统可以在刹车油里加一点酒精,润滑系统可以在机油里面加一点白糖,像冷却系统可以在防冻液里加点盐。要一两个月才会有故障显现,神不知鬼不觉,不愁他下回不来。再说了,就算他不来,可他总得修吧,反正就是这几家汽修店,不是便宜你就是便宜他。

丁小民感到大开眼界,这些技巧很实用,刚开始丁小民胆子小,还有些放不开,后来就运用自如了,每次收获都很丰厚。丁小民也算是一个比较清高的人,那些手段他本来也是不屑一顾的,可是光老老实实地修车,连房租都挣不回来,又怎么能生存下去呢。但是丁小民有一个底线,那就是危害到行车安全的手脚坚决不做,尤其是刹车系统这一块。再说了,小伎俩也不能经常用,现在来他这儿修车的,大多是在别的汽修店常修常坏,不耐烦了,才过来的,警惕性很高的,丁小民觉得,现在最好是先把信誉做出来。像上次那个李老板,虽然从那以后再没来修车,因为丁小民给他换的全是正厂的配件,李老板自己也感觉出来了,后来又过来把车子做了个保养,把机油和三滤都换了。

因为不怎么敢耍花招,所以虽然现在多少有了点儿生意,可是每个月盘点下来,也就刚挣了个房租和水电费,小学徒的工资是按月给,自己的工资经常是没有着落,每个月辛辛苦苦的,尽给房东打工了,忙了个热闹,还不如学徒工小贾。眼看着没几天要过年了,给两边老人的节礼还没有买,老婆和儿子的新衣服也没有买。当初丁小民寄于厚望的老同事、朋友和驾校的师兄弟到现在是一个没来。丁小民心里这个恨啊,电话号码翻了多少回,最终还是一个也没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