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凡尘异事
3247000000008

第8章 隐者出山

回到县城,匡学文带着那10个小木头人,进了县城最有名的木雕艺术品商店,店老板拿起一个,在手里摩挲了半天,眼睛渐渐亮了,叫匡学文批发给他,每个200块。匡学文抑制住兴奋,说:“每个500!”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以每个300元成交。店老板想见见雕刻木头人的艺术家,说希望与他长期合作。匡学文称自己是艺术家的经纪人,艺术家不愿见外人。老板见匡学文如此说,也不再坚持要见那位艺术家了,说只要能保证质量,有多少他要多少。

匡学文准备了几只大麻袋,并给匡从富买了很多美味食品,钻入老翁山,下到流水崖石洞,匡从富正在雕刻。匡学文除了人懒外,人品并不坏,他对匡从富实话实说,说他雕刻的木头小人,价值300元一个,他苦劝大爷爷下山,他爷孙俩合作,匡从富负责雕刻,匡学文负责销售,一定能发大财。吃着那些比生鱼和蜗牛好吃不知多少倍的东西,匡从富心动了。于是,俩人把已刻成的木头小人装了几大麻袋,费劲地弄上崖顶。洞里还有不少,匡学文准备下次再运。

匡学文没带匡从富回农村的家,那样会引起轰动,于已不利。他在县城的“万年街”给匡从富租了套一居室的房子住下,每天三顿都叫饭店送去上好的饭菜。

匡从富对山外的世界非常惊奇,感觉很不适应。知道爹娘、弟弟和侄子真的已死,匡从富对世事几乎没有兴趣,他一刻也离不开雕刻,匡学文给他买来上好的红木,匡从富每天做的事,仍是跟他在悬崖上差不多,除了吃饭睡觉就是雕刻木头人,只是所吃的东西,由生鱼生蜗牛生鳝鱼,换成了饭店送来的美味佳肴。

匡从富的经历太过离奇,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匡学文对谁也没告诉实情,房东问房子里住的是什么人时,匡学文只说是一个艺术家朋友。

把匡从富安置好后,匡学文随后又孤身进山两趟,把剩下的木雕全弄了出来。他嫌县城的价太低,就把货弄到省城去推销,价格果然高了几成。匡学文把所有的木头小人全部出售后,共得90多万。

匡学文不会做生意,他把这些钱全部用来买房子。他想房子可是一种绝对增值的东西。

“另外一套快装修好了,完了我准备把大爷爷接到那套房子里去住。”匡学文对蒋云鹏说。

蒋云鹏提出要去看看姨公他应该叫匡从富姨公。匡学文说:“走吧,这段时间忙着装修房子,和处理从山里弄出来的那些货,我已十多天没去看他了。大爷爷的秘密,我只跟你说,你可要保密啊。如果你有事需要钱,你就开口。”

蒋云鹏说自己暂时没有用钱的地方,现在只想去看看那位“年轻”的姨公。

匡学文叫了一辆出租车,带蒋云鹏到了“万年街”,上了一幢旧楼房的三楼,匡学文掏出钥匙打开了32的房门。

蒋云鹏跟在匡学文身后进了门。

一个白须白发的老翁,坐在屋中的一张小板凳上,手握一把锈迹斑斑的匕首,正吃力地削着一块一尺来长、五寸来粗的红色木头。

匡学文吃惊的问:“你是谁?”

那白头老翁慢吞吞说:“我是你大爷爷啊。”

“你究竟是谁?”匡学文厉声喝道。

白头老翁仍是慢吞吞地说:“我真的是你的大爷爷匡从富啊。”

匡学文说:“不可能!这才十多天不见,你怎么变得这么老了?”

白头老翁仍旧慢吞吞地说:“拿面镜子来,我看看,我真的变老了吗?”

匡学文把洗脸间墙上那面大镜子摘下来,递给白头老翁。白头老翁接过一照,突然张大嘴巴,“啊”地一声怪叫,全身突然就僵住了。

见老翁好一会儿没动,匡学文上前一探鼻息,“没一点气了!”他一声惊呼。

蒋云鹏也上前探了探老翁的鼻息,老翁确实已经停止了呼吸!

匡学文惊慌失措地说:“这是谁弄个老头子来害我?是谁他弄个老头子来害我?我的大爷爷一定被人掉包了!”

蒋云鹏说:“表哥,你稍安勿燥!你再仔细看看,这个老翁长得像不像你说的那个匡从富?”言语之间,蒋云鹏已看出这老翁的面孔跟匡学文有三分相似。

匡学文定了定神,盯着尸体的面孔看了良久,说:“像,只是那个匡从富没有这么老,这老翁倒很像我10年前去世的爷爷,只是比我爷爷看起来还要老得多。表弟,你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蒋云鹏深思良久,说:“这人应该就是你的大爷爷匡从富。可能是这么回事:一个人在心无旁鹜地专注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会忘记时间,就感觉日子过得特别快,在心理暗示的作用下,他就认为自己很年轻,而且这人看起来也确实年轻。所谓‘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就是这个意思。你大爷爷在山里对雕刻太专注,忘记了时间,同时,时间也‘忘’了他,使他身上没有留下多少岁月的痕迹。你把他接出山来,当他知道自己确实是八十多岁的老人时,在心理作用的强烈暗示下,很快就变老了你究竟有多长时间没来看过他了,上一次来看他的时候,他是不是仍然只有四十多岁的样子?”

匡学文回忆着说:“我半个月前来看过他,当时,好像发现他是比刚从山里出来时老了一些,大概老了10来岁的样子吧,当时我比较忙,也没在意。没想到,这才过去十几天,他会老得这么迅速!”

蒋云鹏说:“这种现象是有些奇特。还有一个相反的现象:如果一个人常年累月无所事事,他就感觉日子过得很慢,度日如年,这样也会老得很快的,所谓‘蹉跎岁月催人老’。当然,你大爷爷不属于这种现像。”

说完,蒋云鹏有意识地看了看匡学文那张脸他才27岁,看上去却像40多岁的人,显然,他是属于后一种现象。

蒋云鹏不知道匡学文是否理解他话里的含意。

处理匡从富的后事,是一个非常棘手的事情,居委会、民政局、公安局,全找上了匡学文。蒋云鹏帮不了匡学文多大的忙,周日下午,他回到了桂花小学。第二天一早,蒋云鹏打匡学文的手机,打不通,估计他被请进看守所了。

寒假,蒋云鹏回到了县城,正想出去打听匡学文的事情,“突突突”有人敲门。蒋云鹏开门一看,正是匡学文。不到一个月时间,匡学文的样子,好像又老了好几岁!而且又变回了一幅穷困潦倒的模样。

蒋云鹏切了点卤菜,抱了件啤酒来招待他。

边喝酒,匡学文边向蒋云鹏讲起了他这一个月来的经历。

有关部门正在调查“匡从富事件”时,本县城那家木雕艺术品商场的老板,手中拎着一个塑料袋子,找上了匡学文,老板把塑料袋往匡学文面前一扔,说:“你卖给我的10个木头人,全部朽了,买主把货全给我退了回来!现在,我也要求全部退货!”

匡学文从塑料袋里拿出一个木头人,轻轻一捏,木头人在他手中成了一把朽木渣。接着,“滴滴滴”匡学文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全是省城那些木雕工艺品商场打来的。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处理匡从富后事,紧接着卖房赔款。匡从富赔得只剩下裤子,还欠人家好几万。幸好,公安部门经过多方调查取证,证明匡学文向警方陈述的情况确是真事,他才免于被起诉。

匡学文可怜巴巴地望着蒋云鹏,说:“表弟啊,这几个月来,我就像做了一场黄粱美梦!梦醒时,一切都成了泡影,而且,还欠了人家几万块钱!你说,我现在该怎么办?我没法活下去了”

蒋云鹏说:“区区几万块钱,你就想寻死?趁现在还年轻你才二十七岁,去学门技术,打工去吧!”

寒假期间,蒋云鹏整天呆在屋里上网、查资料、写东西。在部队时,蒋云鹏曾在军报上发表过一些随笔言论小小说之类的“豆腐块”蒋云鹏的高中同学、在百合小学教书的熊亮,也是个文学爱好者,爱写几笔,但从来就没有投中过。这天,熊亮在QQ里跟蒋云鹏说:“蒋作家,我发了一篇稿子在你的邮箱里,这篇稿子,是根据发生在我一个小学同学身上的一件真事改编的,非常具有传奇色彩,你帮我修改修改,润一润,完了后,我再告诉你他是谁,并且可以带你去见他。”

蒋云鹏打开了邮箱。熊亮发来的那篇稿子,是篇故事,题目叫《落雁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