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八十六号电线杆
32562000000012

第12章 美丽的女人

乳白色的液体完全透明了,谭斌的大脑却更加模糊了。这到底是什么东西,不像是人造的啊!当年在新疆发现的“太岁”也没有它这般稀奇。“西领哥”说这些和之前看到的帆布下的东西有关,那帆布底下又是什么呢?谭斌越想越糊涂。其实,这个时候糊涂点要比清醒的人有利多了。

接下来的工作更是严谨,谭斌看得出来,那位女工作员要试图打开这个圆柱玻璃体的顶盖了。但这一切的工作环境已经转入到那个两立方米左右的隔离舱里了。隔离舱的正面正好对着用于观察的玻璃窗。也许这样的设计是有意安排的。手术用的器具也都移进了隔离舱。隔离舱的另一侧是一个可以打开的活动门,正中心位置有两个工作孔,每个孔的直径也就只能放进去一只胳膊吧。事实上它的作用就是如此。接着就是二氧化氯气体消毒。

全覆式化学防护服的设计并没有考虑到这种精细的实验。所以防护服的手套部分是需要摘除的。合成材料的手套是没有办法让使用者感受到手上的力度,更何况接下来的实验更是要求操作者小心翼翼。女工作员在队友的帮助下摘下了手套,她的手上还戴着一种看似很薄的白色塑胶手套。纤细的手指被紧紧的包裹着,显得很是性感。谭斌猜测接下来的过程是由她来完成的。这时他才分出注意力来观察这位漂亮的女人。

很白净的一张脸,标准的五官,眼眶较深。看不见她的头发是长是短,应为她的头上戴着一个禁锢头发的深色头套。看不见头发的女人是很难总结她的美貌的。不过那深邃的眼眶倒让谭斌想起入伍时在新疆见到的维吾尔族姑娘了。维吾尔族有个很特别的外貌特征:五官大方且得体。无论从什么角度看去都是很美丽很有型的。因为不知道姓名,谭斌灵感一来就给这位女工作员起了个外号“二转子”。当然这个外号只有她自己知道,冒不敢宣扬出去。

这个词也是他在新疆学到的。他在部队时,同班就一个长得极像维吾尔族的战友。后来熟悉后得知,这小伙子的母亲是维族,父亲是**。而他的外号就叫“二转子”。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一类“二转子”长得那真是没得挑剔。

看似一切都准备好了,除过“二转子”,其余两位工作人员手里都拿起了一个类似于平板电脑的电子设备,并不断在上面点点划划的。摄像机所能拍摄的场景也就固定在那么一个平面里。二转子走到隔离舱的另一面,名对着镜头。缓缓的,她把胳膊从操作口伸进了隔离舱。圆柱玻璃体就放在她的正前方,伸进的胳膊长度也就能刚好将它合围住。手术器具放在左手旁。

谭斌感觉有人在拉他的衣袖,他把那份聚精会神的表情原封不动的从正面平移到侧面,这个动作加神态完全一个机器人。“你说,那是什么啊?”坐在谭斌身边的“猴子”侧着个头说了这么句连自己都几乎要听不见的话。“我也不知道啊!”谭斌就差将这个感叹号换做问号来回答了。这会儿,他的脑袋里不仅仅是一层还带那几分亮度的雾水,而是什么也看不见的雾霾。谭斌长这么大,这样的情形还真是头一次见。

大家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一头雾水的看下去。

美国大片里惯用一种方式来来引发故事的开始,那就是“意外”。然而看过古天乐参演的影片《意外》的人是知道,很多意外是可以被人为制造出来的。而他的制造方,往往不会意识到自己这样做的后果。学过简单物理学的人都明白一件事,钢在极度高温下突然被降温会发生什么变化。那把双刃手术刀上的裂纹就是这么得来的。但这绝不是巧合的“意外”。

装满液体的玻璃柱体被慢慢的放倒了,这时候里面的液体已经被排出了,两个半圆形的支架刚好托着整个圆柱体,让它没有空间来回摆动。而完成这些动作是不容易的。你可以想象一下自己的双臂在一个固定的圆孔里工作,没有相当的臂力,你是没法借助外部力量的支撑,完成这么一项工作的。而完成这些的就是那么一位美丽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