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八十六号电线杆
32562000000008

第8章 她的出现

饥肠辘辘的肚子是不长耳朵的。---拉伯雷

肚子又开始咕噜噜的叫起来,谭斌回过神时,脸上还挂着回忆的微笑。饥饿是恐惧最完美的催化剂,从理论上说二者似乎没有太大的干系,但它就像很多女人用零食来回填因伤心而流出的泪水那般没有逻辑。在这个热带雨林里,如果你肯放弃在文明社会学到的一切“道德、人性”,那么你绝对有资格跨入这片区域食物链的上层。如果你还能把“高等动物”的精髓和特色发挥的淋漓尽致,那你就一定是食物链的顶端。

蛇肉固然很好,但怎能给人提供长达十几小时的热量。就如之前所说,如果你还想把自己当“人”,那你就注定死在这个岛上。岛上封闭的环境造就了一条完整且丰富的食物链。谭斌和“它”的到来打破了这种平衡。著名的作家钱钟书在《围城》中也有一段类似“平衡被打破”的描写(方鸿渐留学回到家时,两位哥嫂的表现)。这种由外部造成的平衡失调是很不容易在短时间内找到新的平衡点的。谭斌正在为这一顿的干粮发愁呢。这一切不是他早上吃蛇肉时预先计划的。即使目前情况很是糟糕,但恢复体力才是继续活下去最大的筹码。

枪里只有五颗子弹,加上一个备用弹夹也不过十发而已,每一颗子弹都必需用到最适合的时机。雨后的夜晚想要寻找到食物比让NBA中的小虫博格斯盖下姚明的冒还难。巧合并不是所有小说家和导演自己编制出来的。谭斌隐隐感觉到撑在地面的手撑下有什么在蠕动。凭着感觉,谭斌慢慢的剖开泥土,他不敢直接抓上去,即使他已经基本判定是蚯蚓,但如果把蜈蚣当做蚯蚓给提在手里,那这就不是玩笑了。

蚯蚓送进嘴里的那刻思想斗争比把蚯蚓嚼在嘴里还强烈。有了第一条就不会考虑第二条吃起来有多“没人性”。为了生存,人可以改变本性,因为本性,人可以转变生存方式。“饭饱”之后,谭斌紧了紧皮带,然后慢慢撑起身子,整个脑袋来了个一百八十一度的高难度回头。额头已经越过了腐木的圆弧切线,炯极了双眼即将登场。也许大家还记得在电影《地心历险记2》中,那半段最不靠谱的蚂蚁切大树、人骑蜜蜂战飞鸟的镜头了,俗话说人吓人吓死人,当谭斌的双眼也跨过那条圆弧线时,一个身影从眼前一划而过。即使是谭斌这样受过军事训练的军人都被惊的打了个颤,换做一般人早都失神了。

“怎么回事?怎么会是她?她怎么在这里?”一连串的疑问犹如海底升起的气泡越来越大,谭斌闷了。毕竟是受过训练的军人,他在最短的时间里从充满疑问的思维空间里走了出来,无论刚刚过去的是什么,他必须弄清楚。因为她的生命比自己还要重要。

谭斌迅速起身,猫在腐木后继续观察了好一阵,四周只有风奏起的各种音调,刚才的那个身影已经很快被茂林吞噬了。谭斌责怪自己在饥饿中放松了警惕,以至于那么大的动静到了眼边他还浑然不知。这倒应验了法国作家雨果的那句话“有一种饥饿就是无知”。但这句话放在他身上是不太适合的。

古往今来,情感催化的斗争和争斗都是不理智的牺牲品。有血有肉的军人又怎能没有七情六欲。她的出现,将是这场生存斗争的一个重要拐点。谭斌追寻着她的方向而去。

茂密的枝枝干干,腐朽发臭的成年落叶可以抹去任何痕迹,在追寻中还得兼顾“它”的捕杀。谭斌每走几米就停下巡视和倾听四周的动静。一只猫头鹰站在树梢直勾勾的盯着谭斌,因为他吓走了一只出来觅食的黑家鼠。脚下的腐叶足有几十厘米后,军靴踩上去就像踩在了海绵上。也许是因为长时间离开军队的缘故,谭斌既然忘了这种环境里最可怕的陷阱———沼泽。等他想起来时已经晚了。

泥浆夹杂着树叶漫过了膝关节了,借着还有一点的光芒谭斌环视了一下四周,这个沼泽大概有4米左右的直径,底部是一个锥形。四周没有藤蔓,5米开外有一颗楠木。现在没有人可以帮助他,只有靠自己自救了。谭斌懊悔刚刚走的太急,没有注意脚下。眼下没有任何可借力的物体,“地老虎”也够不到硬地。身子正慢慢下沉呢。为了减小底部的压力来减慢下沉的速度,谭斌把枪放在了一边的沼泽上,身子慢慢向后方仰去,双臂自然地张开来增加受力面积,他想采用背泳的姿势慢慢游过去。这也是此时最好的办法了。身体开始慢慢移动了,他必须保持好这个频率和节奏,慌张导致的慌乱是此时最避讳的。俗话说“倒起霉来,喝凉水都塞牙”,就当谭斌快要移动到硬地时,他最害怕也最不期望的事还是发生了。

一根干枯了却还不想离开主干的楠木枝,被折断了,那清脆声在这个夜晚被放大了好几倍,是它来了。谭斌无奈的叹了口气,但是没有发出声来。此时自己已经深陷沼泽,根本没有机会逃离或是最后一搏了。虽然还有一小段距离就可以逃离沼泽了,但是时间已经不容许了,似乎今晚就是他最后的一夜了。谭斌托起整只枪,第一颗子弹上趟,保险已开。

完美的射击也需要一个合适的射击姿势,半躺在沼泽的泥潭中,也许没等到合适的射击时机,谭斌就已经成了这块沼泽的一个猎物,不是第一个,但也绝不是最后一个。靠着腰部的力量,谭斌试着慢慢的撑起上半身,是树根。生长在泥泞中的希望。

智慧总可以让人在逆境中寻找到新的希望,在解放抗战最艰难的日子里毛主席说过一句话:保全自己,消灭敌人。一名优秀的狙击手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是不会采取牺牲自己来消灭敌人的。更何况谭斌有了更好的主意。